学术投稿

血浆置换治疗10例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陈晓正

关键词:血浆置换, 肝衰竭,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10例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通过膜式血浆分离器进行滤过分离,将分离出来的血浆全部清除,并以同等量的新鲜血浆或白蛋白溶液进行置换。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疗效。结果:8例患者血清TBIL、DBIL、ALT 显著下降,ALB明显升高, PT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无效死亡。结论:早期、必要时重复应用血浆置换可减少各种毒素对人体的危害,是快捷、有效治疗肝衰竭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目的:深入分析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治疗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20例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在正常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多项护理干预等,对照组按照医嘱正常服用降压药。每天记录血压变化情况,研究周期为2周,采取两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更平稳,且服用药物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用药后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23和0.016)。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预防和治疗高压血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喜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浆置换治疗10例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10例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通过膜式血浆分离器进行滤过分离,将分离出来的血浆全部清除,并以同等量的新鲜血浆或白蛋白溶液进行置换。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疗效。结果:8例患者血清TBIL、DBIL、ALT 显著下降,ALB明显升高, PT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无效死亡。结论:早期、必要时重复应用血浆置换可减少各种毒素对人体的危害,是快捷、有效治疗肝衰竭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陈晓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丁丙诺啡预防芬太尼静注引发咳嗽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预防静注枸橼酸芬太尼引发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20~72岁,体重42~89kg ,ASAⅠ~Ⅱ级(Ⅰ/Ⅱ为61/39),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双盲(受试者与观察者皆不知情)分为FD组(47例)与FN组(53例)。麻醉前配置丁丙诺啡3μg/kg或生理盐水,容积2ml。FD组静注芬太尼前5min预注丁丙诺啡,FN组静注芬太尼前5min静注等容积生理盐水,注药时间均为3s ,芬太尼用量3μg/kg ,容量5ml。3min后给予咪达唑仑、苯磺顺阿曲库铵、依托咪酯脂肪乳后气管插管。记录T0(注射丁丙诺啡或生理盐水前)、T1(注射芬太尼前)、T2(气管插管前)、T3(气管插管后2min)的MAP、HR;记录咳嗽发生例数、次数及程度,依咳嗽出现次数分为轻度(1~2次)、中度(3~5次)、重度(≥5次)3级。结果:FD组5例(10.6%)发生咳嗽(其中轻度4例,占8.5%;中度1例,占2.1%;重度咳嗽0例),均低于FN组14例(轻度咳嗽9例,占17.0%;中度咳嗽4例,占7.5%;重度咳嗽1例,占1.9%)。观察期两组MAP、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注丁丙诺啡3μg/kg能有效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咳嗽反射。

    作者:闻国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运动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童康复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儿童康复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运动干预措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评定两组患儿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ADL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 ADL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提高患儿预后。

    作者:常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德国卡片复习法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调查

    目的:探索德国卡片式等复习法在高职护理专业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护理专业8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传染病护理中运用的德国卡片式复习法等教学方法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三种提问复习方法支持率从高到低分别是卡片复习法(72.73%)、求助式“1+1”提问法(22.73%)、上课随机提问法(4.55%)。卡片复习法支持率明显高于求助式“1+1”提问法及上课随机提问法(P<0.01)。求助式“1+1”提问法支持率也明显高于上课随机提问法( P<0.01)。结果显示,值得长远推广的支持率分别是卡片复习法(68.18%)、求助式“1+1”提问法(23.86%)和上课随机提问法(7.95%) ,而且它们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卡片式复习法及求助式“1+1”提问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传染病护理课程的学习效率。

    作者:裘爱玲;滕育芳;徐梦佳;饶和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西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的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对现代医学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也必须掌握扎实的西医理论基础,但是目前西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学生中的开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因此本文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加强临床见习以及严格考核制度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其教学效果。

    作者:张竞之;刘彬;刘慰华;谭永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反应停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反应停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4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8例采用小剂量反应停联合治疗,视为观察组,选取此时间内的实施常规化疗的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总体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57%( P<0.05)。结论:小剂量反应停能够有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且其在小剂量时,副作用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文添;陆森;陆粤就;龙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风险管理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生职业暴露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师生进行职业暴露培训,提高护生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结果:职业暴露风险管理的实施,使护生对职业暴露知识掌握优良率达到93.33%,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提高了27%,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下降54.34%。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生职业暴露风险管理的应用,可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徐志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颅脑MRI表现

    目的:探讨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颅脑M 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来自两个家系的6例已基因确诊为SPG6型HSP患者的颅脑M RI表现,并在正中矢状位层面测量胼胝体的面积及颅内大脑的面积。另选取400例曾在青岛同一台核磁共振成像机上做过颅脑M RI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方法同病变组。分别计算病变组与对照组胼胝体面积、颅内大脑面积、胼脑比值的均值,将二者的均值进行比较。结果:1例颅脑M RI表现未见明显异常,5例HSP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胼胝体变薄、脑萎缩表现,3例双侧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关区出现异常高信号,其中1例年长者右侧顶叶还显示异常高信号。胼脑比值的均值病变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患者的颅脑M RI可以表现出胼胝体变薄、脑萎缩、双侧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冠区异常高信号的特点。单纯型和复杂型 HSP患者的颅脑M RI可具有相似的特点。

    作者:高海玲;贾玲玲;孙美;刘吉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计量单位须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8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肛裂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对照组局部涂抹凡士林软膏。3次/d ,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VAS下降率、肛管静息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 VAS下降值、肛管静息压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软膏可有效缓解肛裂患者疼痛,促进肛裂愈合,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思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肝动静脉渡越时间及肝脏剪切波速,对比其检测效果以及准确性。结果:超声造影肝能够反映肝脏微循环变化情况,有效区分无纤维化肝、纤维化肝及肝硬化。超声弹性成像剪切波速的检测值能够直观反映肝脏质地硬度(即弹性)参数指标。结论:两种检测方式均能够有效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均可作为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可靠动态监测指标。

    作者:刘娟娟;孙健;罗明;陈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体外模拟刷牙对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模拟刷牙对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个厂家生产的5种复合树脂制作试样,并即刻抛光,分别在体外模拟刷牙前、后检测表面粗糙度Ra值。结果:(1)抛光即刻和体外模拟刷牙后,大颗粒填料复合树脂(Quixfil)表现为较高的表面粗糙度;(2)钡玻璃填料复合树脂(AP-X ,Quixfil)在体外模拟刷牙后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加( P<0.05);(3)石英填料复合树脂(P60,P90)和纳米填料复合树脂(Z350)体外模拟刷牙后表面粗糙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1)复合树脂的填料种类、粒度、工艺影响表面粗糙度;(2)石英及纳米工艺填料树脂能够较好的抵抗体外模拟刷牙,表面粗糙度稳定;(3)Silorane基质复合树脂P90表面光滑程度较好,不易受到体外模拟刷牙的影响。

    作者:闫鹏;秦宗长;刘志顺;张嘉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行机械通气急性心力衰竭38例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及美托洛尔治疗行机械通气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4例行机械通气的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强心、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外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150mg qd ,美托洛尔6.25~50mg (据患者病情酌情给予),对照组给予传统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38例中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对照组36例中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机械通气时间治疗组平均2d ,对照组平均4d ,治疗组脱机后1例再上机,对照组4例再次上机。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期心脏超声结果比较,LVEF、CI两项指标有统计学差异,LVESd、LVEDd两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联合ARB及β-受体阻滞剂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妊娠合并阑尾炎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妊娠合并阑尾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7月-2013年1月妊娠期小于7个月合并阑尾炎并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例。选取腹腔镜手术组(L A组)48例,开腹手术组(O A组)48例,通过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手术切除阑尾。L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OA组。LA组的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也明显低于O A组。术后随访,96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现因为手术引起早产流产等并发症。术后电话随诊,96例患者均正常分娩,胎儿出生后均未发现异常。结论:妊娠早、中期合并阑尾炎,诊断明确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腹腔镜手术在围手术期不增加早产流产风险,术后随诊,未发现胎儿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

    作者:杜汉朋;何永忠;李炳根;吴铭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掌握我院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S A )引起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58株SA 分离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 HX-21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分析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性。结果:医院感染SA分离率较高的临床科室是肿瘤传染病科占33.5%、呼吸内科占21.5%、神经外科占18.4%;临床标本以呼吸道标本占36.7%和脓液及分泌物占24.1%为主;其中M RS A为64株(40.5%), S A对万古霉素100.0%敏感,对其他21种抗菌药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M RS A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结论:我院SA 对抗菌药物具有多药耐药性,MRSA、MS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临床医生应加强对SA耐药性的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孔阳英;吴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环境雌激素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环境雌激素被摄入机体后,将对机体正常内分泌合成造成干扰,使机体发生各种疾病,危害极大。现在医院废水处理后仍残存有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排入外界将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环境雌激素得到重视,该技术有效、低成本、绿色、方便,被应用于工、农业等多领域,使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医院废水将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石中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B 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对再次分娩的意义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对再次分娩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共132例,通过B超对子宫下段瘢痕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再次分娩结果进行记录,其中包括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等。结果:B超检测结果显示子宫下段瘢痕大小对临床分娩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瘢痕<3m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与≥3mm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再次分娩孕妇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的检测,有利于全面掌握孕妇的身体特征,从而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王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应用评价和变异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对变异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住院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满意度进行比较,对临床路径组的变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25例进入临床路径患者中117例完成临床路径(93.6%),8例因变异退出临床路径(6.4%),变异因素中以医生因素所致变异发生率高(32.42%)。结论:急性轻症胰腺临床路径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变异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数变异并不影响临床路径的继续完成,但必须对可控制变异因素进行整改,促进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和改进。

    作者:陈学平;罗志刚;曹丽玲;程思根;杨姝;张琳英;高燕云;虞弘;冯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应用骨一方联合封闭式引流技术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

    目的:总结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部分创面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33例,创面范围为5cm ×15cm~8cm ×50cm。结果:29例经8~10d VSD治疗后,撕脱皮肤基本全部成活;2例撕脱皮肤远端皮缘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另1例经取自体中后皮植皮后创面愈合。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创面外观满意,成活皮肤肤色接近正常肤色,肢体功能恢复基本正常。结论: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闭式负压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的方法,操作简单,降低创面感染几率,提高了四肢撕脱皮肤的成活机会,较好的恢复肢体功能及外观,是一种治疗四肢皮肤撕脱伤的可靠方法。

    作者:陈棉智;崔邦胜;张志辉;吴嘉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