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德国卡片复习法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调查

裘爱玲;滕育芳;徐梦佳;饶和平

关键词:卡片复习法, 高职, 传染病课程, 教学效果
摘要:目的:探索德国卡片式等复习法在高职护理专业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护理专业8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传染病护理中运用的德国卡片式复习法等教学方法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三种提问复习方法支持率从高到低分别是卡片复习法(72.73%)、求助式“1+1”提问法(22.73%)、上课随机提问法(4.55%)。卡片复习法支持率明显高于求助式“1+1”提问法及上课随机提问法(P<0.01)。求助式“1+1”提问法支持率也明显高于上课随机提问法( P<0.01)。结果显示,值得长远推广的支持率分别是卡片复习法(68.18%)、求助式“1+1”提问法(23.86%)和上课随机提问法(7.95%) ,而且它们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卡片式复习法及求助式“1+1”提问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传染病护理课程的学习效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临床路径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4例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护理,比较两组在接受不同临床护理模式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86.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46%;经临床路径治疗护理后患者康复良好,患者治疗后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老年骨质疏松康复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减少患者疼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在老年治愈骨质疏松方面有普遍的显著疗效。

    作者:林家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与血浆血管加压素变化关系研究

    目的:测定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加压素(VP)水平,分析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Child-pugh分级关系、血、尿渗透压的关系、VP关系,了解对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诊断意义并探讨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包括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100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血钠、血尿渗透压、V P水平,并将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血、尿渗透压、VP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7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体内VP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肝硬化患者,并且 VP含量随着病情分级加重而增高。结论:肝硬化容易并发低钠血症,并发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加压素(VP)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尿渗透压有很大关系。

    作者:邓政伟;杨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路径在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乙肝孕妇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68例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4例与研究组1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采用剖宫产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有效性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掌握相关知识与保健技能,接受并改变健康行为等方面所占比例明显超过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对手术、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减轻了患者术前的紧张感和术后的不适感,提高了术后新生儿有效喂养的技巧,促进了术后患者的康复,从而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磺酰脲类降糖药在治疗Ⅱ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Ⅱ型糖尿病(T 2DM )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机体胰岛素抵抗,导致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使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状态的新陈代谢紊乱性疾病[1]。目前我国有上亿人患有 T2DM ,在疾病后期由 T2DM 所引发的糖尿病肾病(DN )、心脑血管疾病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磺酰脲类降糖药(S U )是临床应用早,种类多,临床应用也广泛的口服降糖药。SU 用于对饮食、锻炼控制无效,且身体消瘦的 T2DM 患者。SU 作用于胰岛β细胞上的磺酰脲类受体1(SUr1),与该类受体结合后,关闭胰岛β细胞表面的ATP-敏感型K通道(KATP ),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刺激胰岛素分泌。该类药物有一个共同的分子结构( R1-SO4 N HCON H-R2)。其中 R1和 R2被不同的基团取代,构成不同的降糖药物。第一代SU 如甲苯磺丁脲、氯黄丙脲副作用较大,已很少使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SU 为二代和三代,如第二代的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以及第三代的格列美脲。下面就这些药物的作用做简要介绍。

    作者:杨冬梅;程景;丁伯平;黄帧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Seminar 教学法在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将Seminar教学法引入到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王晓燕;雷毅雄;王家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提高治疗满意度,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方法:选取56例产褥期感染者给予支持疗法、切开引流、胎盘胎膜残留处理和抗生素的应用以及辅以远红外线照射等强化综合性措施,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加以观察,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56例产褥期感染者临床受益率94.64%,总有效率100.00%,治疗前、后临床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措施能显著促进产妇机体生理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梁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环境雌激素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环境雌激素被摄入机体后,将对机体正常内分泌合成造成干扰,使机体发生各种疾病,危害极大。现在医院废水处理后仍残存有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排入外界将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环境雌激素得到重视,该技术有效、低成本、绿色、方便,被应用于工、农业等多领域,使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医院废水将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石中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目的:深入分析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治疗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20例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在正常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多项护理干预等,对照组按照医嘱正常服用降压药。每天记录血压变化情况,研究周期为2周,采取两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更平稳,且服用药物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用药后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23和0.016)。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预防和治疗高压血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喜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B 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对再次分娩的意义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对再次分娩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共132例,通过B超对子宫下段瘢痕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再次分娩结果进行记录,其中包括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等。结果:B超检测结果显示子宫下段瘢痕大小对临床分娩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瘢痕<3m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与≥3mm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再次分娩孕妇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的检测,有利于全面掌握孕妇的身体特征,从而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王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发育推拿法和感觉统合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推拿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69名曾用神经发育推拿法、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法和脑细胞营养药物者作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69名只进行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30d为1个疗程,90d为1个评估阶段,平均治疗时间为3~6个月。结果:两组儿童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发育推拿和感觉统合训练相结合较单纯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疗效显著。

    作者:陈书香;李自岗;郭晨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佳光疗时间探讨

    目的:观察不同的光疗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 A组与治疗B组,每组各40例。治疗A组患儿连续光照24h ,治疗B组患儿连续光照5~7h后间歇17~19h ,所有的患儿连续治疗3d ,测定所有患儿的胆红素含量和日均总胆红素下降量以及总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观察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是否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治疗1d后,治疗A组患儿的日均总胆红素明显比治疗B组患儿下降的快。治疗2d与治疗3d后对比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的水平保持同等,差异不显著,但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A组的患儿毒副反应比治疗B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一般采用光疗2d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光疗的时间对患儿也有一定的影响,间歇光疗虽然比持续光疗慢,但是整体的效果没有差异,同时间歇光疗的毒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值得医学推广。

    作者:黄迎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铸造支架铸造不全和变形临床初步分析

    目的:分析铸造支架铸造不全和变形的情况,降低支架铸造失败率。方法:应用常规铸造支架工艺针制作367件支架。结果:经统计,本组367件铸造支架铸造存在缺陷的共有124件,缺陷率为33.8%,其中铸造不全75件(20.4%),铸造变形有34件(9.3%),缩孔8件(2.2%),表面粗糙4件(1.1%),砂眼3件(0.8%)。结论:铸造支架的铸造步骤、工艺要求高,遵照严格的工艺制造流程,选取恰当的用料,及时分析铸件发生缺陷的原因,汲取经验,才能有效避免铸件缺陷的发生,使铸造支架更加精美,提高铸造支架铸造成功率。

    作者:龚翠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浆置换治疗10例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10例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通过膜式血浆分离器进行滤过分离,将分离出来的血浆全部清除,并以同等量的新鲜血浆或白蛋白溶液进行置换。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疗效。结果:8例患者血清TBIL、DBIL、ALT 显著下降,ALB明显升高, PT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无效死亡。结论:早期、必要时重复应用血浆置换可减少各种毒素对人体的危害,是快捷、有效治疗肝衰竭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陈晓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梯度板微板法ABO常规定型中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采供血工作的管理,血液的集中化检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目前,全国采供血的大部分检测工作已经集中到了地市级以上的血站,这在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各血站的工作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必检项目之一的血型鉴定其传统的手工操作复定血型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很多血站都已使用数字化血型分析仪,国内使用较多的是深圳爱康公司的血型分析仪,笔者所用亦为该公司的产品,现将使用中常见的正反定型不一的情况与大家作一探讨如下。

    作者:边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妊娠合并阑尾炎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妊娠合并阑尾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7月-2013年1月妊娠期小于7个月合并阑尾炎并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例。选取腹腔镜手术组(L A组)48例,开腹手术组(O A组)48例,通过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手术切除阑尾。L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OA组。LA组的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也明显低于O A组。术后随访,96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现因为手术引起早产流产等并发症。术后电话随诊,96例患者均正常分娩,胎儿出生后均未发现异常。结论:妊娠早、中期合并阑尾炎,诊断明确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腹腔镜手术在围手术期不增加早产流产风险,术后随诊,未发现胎儿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

    作者:杜汉朋;何永忠;李炳根;吴铭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妊马雌酮在绝经妇女取环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观察绝经妇女取环术前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妊马雌酮对取环效果的影响。方法:截取2年内绝经后妇女取环患者106例,随机均分两组,观察组术前使用妊马雌酮并放置米索前列醇于阴道,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环,分析两组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程度和取环成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取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患者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妊马雌酮,能软化宫颈,提高取环效率。

    作者:宋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蛋白芯片联合检测病原体抗体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采用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患儿病原体,探讨蛋白芯片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病原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诊断A RI患儿的血清标本474例,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其中常见病原体抗体,包括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腺病毒(Adenovirus , AD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FLU)、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结果:474例患儿中抗体阳性470例,阳性率99.2%,其中根据患儿年龄分为四组,第一组<1岁,第二组1~3岁,第三组3~6岁,第四组>6岁,各组阳性率分别是86.8%,94.0%,97.0%,96.9%比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年龄组不同病原体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病原体中 FLU 阳性率高,其余依次为MP、RSV、ADV。混合感染226例,占47.7%,主要是两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结论:蛋白芯片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高,其中阳性率较高的病原体为FLU、MP和RSV ,混合感染比较普通,各年龄组感染的病原体有差异。

    作者:陈文旭;王华妮;郭小艳;江裕;陈溶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肾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附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肾脏表皮样囊肿临床罕见,术前易误诊,本文对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并结合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1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胀满、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无黑便及陶土样便。查体:腹平软,上腹可触及一类圆形肿物,约10cm ×10cm大小,压痛,固定。腹部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6次/min ,未闻及气过水声。

    作者:李莉;周恩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卵巢囊性肿瘤内部结构超声观察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以囊性结构为主的卵巢肿瘤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1名经病理证实的以囊性结构为主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按肿瘤分化程度分为良性组(A组)、交界性组(B组)、Ⅰ期癌组(C组),按肿瘤组织来源分为浆液性组(Ⅰ组)、黏液性组(Ⅱ组)、混合性组(Ⅲ组),分析声像图,比较各组间肿瘤直径、隔数目、隔厚度、乳头面积等参数。结果:A、B、C各组测量值比较:肿瘤直径: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隔厚度:A组<B组<C组(q=4.526,P<0.05;q=4.301,P<0.05);乳头总面积:A组<B组<C组(q=6.761,P<0.01;q=4.348, P<0.05)。Ⅰ、Ⅱ、Ⅲ各组测量值比较:肿瘤直径:Ⅱ组>Ⅰ组(q=4.031,P<0.05),Ⅲ与Ⅰ、Ⅱ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隔厚度:Ⅰ、Ⅱ、Ⅲ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乳头面积:Ⅰ组>Ⅲ组>Ⅱ组(q=4.263,P<0.05;q=4.210, P<0.05)。以隔数为3为分界标准,Ⅱ组>Ⅲ组>Ⅰ组(P<0.05)。乳头面积以300mm2为分界标准,B组、C组> A组(P<0.05),B组、C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观察以囊性结构为主的卵巢肿瘤内部结构回声特点对判断其良恶性及病理分型有帮助。

    作者:李敬;焦彤;杜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胃肠道穿孔的X线诊断

    目的:探讨腹部X线对急性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患者进行X线腹部检查,必要时进行人工胃肠道充气检查。结果:急性胃肠道穿孔X线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影;穿孔后在气体进入腹腔同时,胃肠道内容物也漏至腹腔,造成腹膜炎症,于X线上可见腹腔积液、腹膜炎征象、反射性肠郁积等;小网膜囊充气和积液征、腹膜后间隙充气征等。结论:X线检查发现气腹是诊断本症的重要征象,但非直接征象。发现气腹后首先应排除非胃肠道穿孔所致之气腹。气腹只能诊断胃肠道穿孔,不能定位。有不少病例穿孔后无气腹,故X线检查未见气腹不能排除胃肠穿孔。

    作者:陈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