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凤
目的:观察体外模拟刷牙对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个厂家生产的5种复合树脂制作试样,并即刻抛光,分别在体外模拟刷牙前、后检测表面粗糙度Ra值。结果:(1)抛光即刻和体外模拟刷牙后,大颗粒填料复合树脂(Quixfil)表现为较高的表面粗糙度;(2)钡玻璃填料复合树脂(AP-X ,Quixfil)在体外模拟刷牙后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加( P<0.05);(3)石英填料复合树脂(P60,P90)和纳米填料复合树脂(Z350)体外模拟刷牙后表面粗糙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1)复合树脂的填料种类、粒度、工艺影响表面粗糙度;(2)石英及纳米工艺填料树脂能够较好的抵抗体外模拟刷牙,表面粗糙度稳定;(3)Silorane基质复合树脂P90表面光滑程度较好,不易受到体外模拟刷牙的影响。
作者:闫鹏;秦宗长;刘志顺;张嘉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病,烟雾病患者妊娠系极高危妊娠。我院在行剖宫产术后发现1例烟雾病患者,该患者是育龄期妇女,平素体健,孕期无高血压病史,剖宫产术后第3天,不明原因出现抽搐1次,经行头M RI+头M RA检查诊断为烟雾病。1病例报告患者孙××,女,31岁,因“停经40+2个月,咳嗽10+ d”于2013年9月19日入院,患者为已婚育龄妇女,月经规律, G4 P0,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孕8+个月出现双下肢水肿,程度轻,休息后可缓解,产前检查10+次,自诉无特殊。入院前10+d患者无诱因开始出现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无头晕、乏力,无胸闷、气促及呼吸困难等不适,未重视,入院当天患者无腹痛、腹胀,无阴道流血、流液,于我院产检,做彩超提示无羊水暗区故入院。入院查体:T 36.8℃,P 72次/min ,R 20次/min ,BP 96/64mmHg (1mmHg=0.133kPa),心肺阴性,下肢Ⅰ度水肿。血常规:WBC 7.9×109/L , W-LCR 0畅734,RBC 3.66×1012/L ,HGB 111g/L ,PLT 160×109/L , PT 10.8s ,TT 13.8s ,APTT 24.4s ,血型AB型、RH阳性,随机血糖7.1mmol/L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IV、梅毒均阴性。尿生化:U-WBC (-)、U-PRO (++)、U-GL U (-)、U-BLD (-),肝功、肾功、血糖、丙肝未见异常,血脂示 TG 3畅83mmol/L ,TC 6.17mmol/L。彩超:BDP 9.0cm、PL 7畅1cm、PIII级、无羊水暗区,提示晚孕单活胎,脐带绕颈1周,无羊水;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入院诊断:(1)G4 P040+2周宫内孕单活胎头位待产;(2)脐带缠绕;(3)羊水过少;(4)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因“无羊水”积极术前准备后急诊行剖宫产术顺利娩出一女婴,重2950g ,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予以头孢硫脒抗感染,盐酸氨溴索止咳祛痰,缩宫素促子宫收缩,一般情况好,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少,腹部切口敷料干燥,切口无渗血、渗液。患者剖宫产术后第2天,出现轻微头痛,未予重视,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加重,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傍晚时因家庭琐事与丈夫、母亲及婆婆发生较为激烈争吵,头痛有所加重,未予重视,于夜间1:30时出现全身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角弓反张持续1min好转,于1:40查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对答不切题(患者自诉仅5岁),给予地西泮10mg镇静,于2:15出现烦躁不安,伴呕吐1次,给予硫酸镁首剂5.0g解痉治疗后,给予硫酸镁20g静脉滴注,患者逐渐平稳,神清,对答切题,安静休息,患者自述无头痛,眼花等不适,查体:T 37℃,P 90次/min ,R 20次/min ,BP 124/84mmHg ,氧饱和度98%,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心肺阴性,神经系统检查:左足巴氏征可疑阳性,四肢肌力正常,急查血常规:WBC 12.3×109/L ,W-LCR 0.898,RBC 3.49×1012/L ,HGB 106g/L ,PLT 211×109/L ,PT 12s ,TT 14s , APTT 30.1s ,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电解质Ca稍降低,镁稍增高,D2聚体3.16mg/L ,考虑抽搐待诊:(1)产后抑郁症?(2)癫痫?(3)栓塞性疾病?(4)脑出血?并请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建议:(1)行头M RI+头M RA、脑电图,必要时行脑脊液检查;(2)密切监测血压,必要时心内科会诊;(3)暂不抗癫痫治疗,避免诱因,保持情绪稳定,适当镇静改善睡眠。于术后第3天下午行头M RI示:左侧额、顶叶、右侧顶叶、双侧脑室旁、双侧胼胝体压部,双侧小脑半球多发异常信号,性质待定,考虑颅内多发性病灶。术后第4天转入神经内科治疗,患者出现血压升高,阵发性头痛,给予硝苯地平口服降压及苯巴比妥钠口服镇静。于术后第5天转入华西附一院神经内科治疗,行头M RA ,诊断为:烟雾病。给予降压及血管扩张剂药物治疗,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头痛缓解,建议可行手术治疗,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手术治疗出院。患者于产后20d因阴道少量血性恶露来我院就诊,查看患者 BP 130/80mmHg ,一般情况好,精神好,对答切题,行走自如,自诉偶有头痛以双侧颞部为主。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脏变时性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患者136例与90例健康人作对照比较,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 )记录,记录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 , RHR)和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 ,CI)的指标,分别分析静息心率和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两组间差别及相关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组静息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明显高于对照组;平板运动实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息心率和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可以作为诊断冠脉病变的独立敏感指标;关注静息心率的控制是高血压冠心病的防治方向,静息心率和心脏变时功能,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段琳;孟丽华;孟庆峰;张召平;纪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乙肝孕妇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68例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4例与研究组1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采用剖宫产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有效性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掌握相关知识与保健技能,接受并改变健康行为等方面所占比例明显超过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对手术、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减轻了患者术前的紧张感和术后的不适感,提高了术后新生儿有效喂养的技巧,促进了术后患者的康复,从而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化疗药物对我院妇科肿瘤化疗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探讨相关的防护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12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危害较严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骨髓抑制、皮肤损害、脱发、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月经不调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触过化疗药物的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接触化疗药物者。受到化疗药物危害出现异常的护士与无异常的护士的防护现状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的防护现状差异是出现化疗药物危害异常结局的原因。此外,本科护士、大专及中专护士职业危害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受教育程度高者职业危害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妇科肿瘤化疗护理人员要通过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防护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受教育程度和自我防护能力以减少职业暴露引起的损伤,降低化疗药物造成的职业危害。
作者:刘凤;郑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为了解青田县城东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模式,为糖尿病社区干预提供依据,2013年12月份对青田县城东社区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基线调查。
作者:邹伟军;赖碎丽;周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对再次分娩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共132例,通过B超对子宫下段瘢痕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再次分娩结果进行记录,其中包括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等。结果:B超检测结果显示子宫下段瘢痕大小对临床分娩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瘢痕<3m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与≥3mm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再次分娩孕妇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的检测,有利于全面掌握孕妇的身体特征,从而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王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环境雌激素被摄入机体后,将对机体正常内分泌合成造成干扰,使机体发生各种疾病,危害极大。现在医院废水处理后仍残存有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排入外界将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环境雌激素得到重视,该技术有效、低成本、绿色、方便,被应用于工、农业等多领域,使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医院废水将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石中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及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各34例,分别予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1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分别记录两组的症状、体征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总有效率为94.12%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的8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的治愈率为70.59%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的腰腹痛消失时间、带下异常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阴道分泌物正常时间均快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结论: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单用组,不良反应少。
作者:邱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掌握我院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S A )引起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58株SA 分离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 HX-21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分析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性。结果:医院感染SA分离率较高的临床科室是肿瘤传染病科占33.5%、呼吸内科占21.5%、神经外科占18.4%;临床标本以呼吸道标本占36.7%和脓液及分泌物占24.1%为主;其中M RS A为64株(40.5%), S A对万古霉素100.0%敏感,对其他21种抗菌药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M RS A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结论:我院SA 对抗菌药物具有多药耐药性,MRSA、MS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临床医生应加强对SA耐药性的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孔阳英;吴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调查老年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对2013年1月以来在我院长期住院的(住院时间≥3个月)10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评,对有负性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前、后给予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期住院(住院时间≥3个月)的102例患者中81例有一种或几种情绪问题,约占总人数79%。对长期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生命质量(WHOQOL-BREF)测定显示差异明显。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长期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沈丽英;赵惠娣;吴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肾脏表皮样囊肿临床罕见,术前易误诊,本文对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并结合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1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胀满、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无黑便及陶土样便。查体:腹平软,上腹可触及一类圆形肿物,约10cm ×10cm大小,压痛,固定。腹部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6次/min ,未闻及气过水声。
作者:李莉;周恩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BI),又称静止性脑梗死,是指无任何脑卒中病史和体征而由影像学或尸解发现的脑梗死,或在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无关的部位出现的脑梗死。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头颅影像作为体检的常规项目,使得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性脑梗死被发现和重视。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SBI患者伴有某些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并可能发展为血管性痴呆[1]。本文针对无症状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神经心理评估量表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高春岭;谭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采用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患儿病原体,探讨蛋白芯片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病原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诊断A RI患儿的血清标本474例,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其中常见病原体抗体,包括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腺病毒(Adenovirus , AD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FLU)、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结果:474例患儿中抗体阳性470例,阳性率99.2%,其中根据患儿年龄分为四组,第一组<1岁,第二组1~3岁,第三组3~6岁,第四组>6岁,各组阳性率分别是86.8%,94.0%,97.0%,96.9%比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年龄组不同病原体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病原体中 FLU 阳性率高,其余依次为MP、RSV、ADV。混合感染226例,占47.7%,主要是两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结论:蛋白芯片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高,其中阳性率较高的病原体为FLU、MP和RSV ,混合感染比较普通,各年龄组感染的病原体有差异。
作者:陈文旭;王华妮;郭小艳;江裕;陈溶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对前牙残根残冠进行树脂桩核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54例前牙残根残冠患者66颗患牙进行玻璃纤维桩核全瓷冠修复,随访0.5~2年,结合临床和X线检查,观察有无冠桩松动、脱落、折断及牙龈、牙冠的色泽改变。结果:治疗成功63颗,失败3颗,其中纤维桩折断1颗,桩脱落2颗,成功率为95.5%。结论:玻璃纤维桩核全瓷冠修复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且不易造成根折,是前牙桩冠修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肾内科病人临床护理要点,并从护理层面观察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肾内科病人8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肾内科病人而言,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也可有效缩短,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汤传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卵巢恶性肿瘤在行切除术后,可能造成休眠状态的转移瘤加速生长,伴随着生长能力的增强,患者术后数年内可能面临局部复发或远端转移等不良结局。因此是一种十分棘手的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而缓释化疗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卵巢肿瘤患者,配合手术使用,有令人满意的效果。理论上在术中植入缓释化疗药剂可帮助手术清除微小病灶,降低局部复发率。药物经植入后,进行可控性释放,维持长期药效的技术称为缓释技术,该技术优势明显,长期的发挥作用可保证局部药效浓度。该技术目前处于持续研究中,随着对卵巢肿瘤的深入了解,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而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可以了解其不足之处,明确其发展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麦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部X线对急性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患者进行X线腹部检查,必要时进行人工胃肠道充气检查。结果:急性胃肠道穿孔X线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影;穿孔后在气体进入腹腔同时,胃肠道内容物也漏至腹腔,造成腹膜炎症,于X线上可见腹腔积液、腹膜炎征象、反射性肠郁积等;小网膜囊充气和积液征、腹膜后间隙充气征等。结论:X线检查发现气腹是诊断本症的重要征象,但非直接征象。发现气腹后首先应排除非胃肠道穿孔所致之气腹。气腹只能诊断胃肠道穿孔,不能定位。有不少病例穿孔后无气腹,故X线检查未见气腹不能排除胃肠穿孔。
作者:陈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100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存活率为76.0%(38/50),对照组患者存活率64.0%(3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ALT、AST、TBIL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均有所降低,而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好,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因此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就不同手术时间下胸腰椎骨折手术的隐性失血量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其对策。方法:在本院骨科住院患者中选出60例需要手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时间将其分成3组,分别为:急诊手术组、受伤后3~5d手术组、受伤后7~10d手术组。对手术后每组患者的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即理论失血量)予以测量,进而算出每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及患者隐性失血量在术后占总失血量的比值。结果:三种不同手术方式下,都会出现隐性失血。其中,急诊手术组隐性失血量高,出血量为507ml;而患者受伤后的3~5d手术组,在术后的隐性失血量少,出血量为377ml。结论:隐性失血通常会发生于胸腰椎骨折手术后,且失血量与患者创伤后的手术时间有一定联系。合理的手术时间是患者快速恢复健康的保证。
作者:刘永皑;华诚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