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路径在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吴莉

关键词:护理路径, 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 健康教育, 应用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乙肝孕妇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68例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4例与研究组1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采用剖宫产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有效性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掌握相关知识与保健技能,接受并改变健康行为等方面所占比例明显超过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对手术、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减轻了患者术前的紧张感和术后的不适感,提高了术后新生儿有效喂养的技巧,促进了术后患者的康复,从而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肝动静脉渡越时间及肝脏剪切波速,对比其检测效果以及准确性。结果:超声造影肝能够反映肝脏微循环变化情况,有效区分无纤维化肝、纤维化肝及肝硬化。超声弹性成像剪切波速的检测值能够直观反映肝脏质地硬度(即弹性)参数指标。结论:两种检测方式均能够有效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均可作为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可靠动态监测指标。

    作者:刘娟娟;孙健;罗明;陈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路径在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乙肝孕妇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68例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4例与研究组1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采用剖宫产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有效性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掌握相关知识与保健技能,接受并改变健康行为等方面所占比例明显超过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对手术、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减轻了患者术前的紧张感和术后的不适感,提高了术后新生儿有效喂养的技巧,促进了术后患者的康复,从而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目的:深入分析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治疗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20例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在正常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多项护理干预等,对照组按照医嘱正常服用降压药。每天记录血压变化情况,研究周期为2周,采取两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更平稳,且服用药物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用药后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23和0.016)。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预防和治疗高压血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喜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应用评价和变异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对变异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住院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满意度进行比较,对临床路径组的变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25例进入临床路径患者中117例完成临床路径(93.6%),8例因变异退出临床路径(6.4%),变异因素中以医生因素所致变异发生率高(32.42%)。结论:急性轻症胰腺临床路径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变异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数变异并不影响临床路径的继续完成,但必须对可控制变异因素进行整改,促进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和改进。

    作者:陈学平;罗志刚;曹丽玲;程思根;杨姝;张琳英;高燕云;虞弘;冯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TURP 中的疗效观察和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麻醉(EA)在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疗效和应用体会。方法:对近几年来分别采用CSEA和EA行高龄TURP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将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人均用药量、术中加药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P<0.05,差异显著,CSEA组优于EA组。结论:采用CSEA行高龄TURP手术,起效快、镇痛完善、对机体干扰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优于EA。

    作者:汤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长期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调查老年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对2013年1月以来在我院长期住院的(住院时间≥3个月)10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评,对有负性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前、后给予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期住院(住院时间≥3个月)的102例患者中81例有一种或几种情绪问题,约占总人数79%。对长期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生命质量(WHOQOL-BREF)测定显示差异明显。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长期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沈丽英;赵惠娣;吴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应用骨一方联合封闭式引流技术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

    目的:总结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部分创面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33例,创面范围为5cm ×15cm~8cm ×50cm。结果:29例经8~10d VSD治疗后,撕脱皮肤基本全部成活;2例撕脱皮肤远端皮缘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另1例经取自体中后皮植皮后创面愈合。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创面外观满意,成活皮肤肤色接近正常肤色,肢体功能恢复基本正常。结论: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闭式负压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的方法,操作简单,降低创面感染几率,提高了四肢撕脱皮肤的成活机会,较好的恢复肢体功能及外观,是一种治疗四肢皮肤撕脱伤的可靠方法。

    作者:陈棉智;崔邦胜;张志辉;吴嘉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基层医院老年肾内科病人临床护理要点及对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肾内科病人临床护理要点,并从护理层面观察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肾内科病人8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肾内科病人而言,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也可有效缩短,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汤传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发育推拿法和感觉统合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推拿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69名曾用神经发育推拿法、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法和脑细胞营养药物者作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69名只进行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30d为1个疗程,90d为1个评估阶段,平均治疗时间为3~6个月。结果:两组儿童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发育推拿和感觉统合训练相结合较单纯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疗效显著。

    作者:陈书香;李自岗;郭晨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妊马雌酮在绝经妇女取环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观察绝经妇女取环术前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妊马雌酮对取环效果的影响。方法:截取2年内绝经后妇女取环患者106例,随机均分两组,观察组术前使用妊马雌酮并放置米索前列醇于阴道,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环,分析两组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程度和取环成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取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患者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妊马雌酮,能软化宫颈,提高取环效率。

    作者:宋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于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随机宣教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使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复发率进行测量并分析比较。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依从性、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有效实施能显著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娜;王晓兰;张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药灌肠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及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各34例,分别予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1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分别记录两组的症状、体征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总有效率为94.12%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的8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的治愈率为70.59%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组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的腰腹痛消失时间、带下异常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阴道分泌物正常时间均快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结论:中药灌肠汤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单用组,不良反应少。

    作者:邱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基线调查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为了解青田县城东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模式,为糖尿病社区干预提供依据,2013年12月份对青田县城东社区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基线调查。

    作者:邹伟军;赖碎丽;周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的防治方法及对母婴结局改善的重大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抗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母婴结局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早产儿、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DIC、产褥病及严重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能显著改善母婴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钟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药物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术后躁动和镇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比右美托咪定、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分别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术后躁动和镇痛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曲马多组(C组)和生理盐水组(D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记录以下指标:不同时间点的 SBP、DBP、HR和SpO2;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躁动评分、改良面部表情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2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SBP、DBP、HR与插管时比较,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面部表情评分D组高(P<0.05);Ramsay镇静评分比较,D组明显低于A、B、C三组(P<0.05),C组在拔管后10min时明显高于A、B两组(P<0.05);躁动评分比较,D组高于A、B、C三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均可安全有效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镇静、镇痛,但右美托咪定具有更佳的镇静水平和抑制躁动作用。

    作者:孙传良;赵同新;李孝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梯度板微板法ABO常规定型中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采供血工作的管理,血液的集中化检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目前,全国采供血的大部分检测工作已经集中到了地市级以上的血站,这在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各血站的工作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必检项目之一的血型鉴定其传统的手工操作复定血型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很多血站都已使用数字化血型分析仪,国内使用较多的是深圳爱康公司的血型分析仪,笔者所用亦为该公司的产品,现将使用中常见的正反定型不一的情况与大家作一探讨如下。

    作者:边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脏变时性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患者136例与90例健康人作对照比较,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 )记录,记录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 , RHR)和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 ,CI)的指标,分别分析静息心率和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两组间差别及相关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组静息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明显高于对照组;平板运动实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息心率和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可以作为诊断冠脉病变的独立敏感指标;关注静息心率的控制是高血压冠心病的防治方向,静息心率和心脏变时功能,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段琳;孟丽华;孟庆峰;张召平;纪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缓释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卵巢恶性肿瘤在行切除术后,可能造成休眠状态的转移瘤加速生长,伴随着生长能力的增强,患者术后数年内可能面临局部复发或远端转移等不良结局。因此是一种十分棘手的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而缓释化疗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卵巢肿瘤患者,配合手术使用,有令人满意的效果。理论上在术中植入缓释化疗药剂可帮助手术清除微小病灶,降低局部复发率。药物经植入后,进行可控性释放,维持长期药效的技术称为缓释技术,该技术优势明显,长期的发挥作用可保证局部药效浓度。该技术目前处于持续研究中,随着对卵巢肿瘤的深入了解,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而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可以了解其不足之处,明确其发展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麦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德国卡片复习法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调查

    目的:探索德国卡片式等复习法在高职护理专业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护理专业8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传染病护理中运用的德国卡片式复习法等教学方法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三种提问复习方法支持率从高到低分别是卡片复习法(72.73%)、求助式“1+1”提问法(22.73%)、上课随机提问法(4.55%)。卡片复习法支持率明显高于求助式“1+1”提问法及上课随机提问法(P<0.01)。求助式“1+1”提问法支持率也明显高于上课随机提问法( P<0.01)。结果显示,值得长远推广的支持率分别是卡片复习法(68.18%)、求助式“1+1”提问法(23.86%)和上课随机提问法(7.95%) ,而且它们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卡片式复习法及求助式“1+1”提问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传染病护理课程的学习效率。

    作者:裘爱玲;滕育芳;徐梦佳;饶和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CT 诊断

    目的: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C T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认识。方法:选取经过病理证实的27例患者,对这27例患者进行C T扫描,其中对22例进行增强。结果:有10例在腹膜后左侧,13例在右侧,4例双侧都有;9例为脂肪肉瘤,2例为平滑肌肉瘤,4例为淋巴管瘤,2例为神经性母细胞瘤,2例神经鞘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副神经节瘤,3例为畸胎瘤,2例纤维组织细胞的恶性肿瘤。结论:CT 能够定性、定位地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诊断,并提供出可靠的影像依据,而且其定位比定性要优越。

    作者:雷俊杰;冉慕光;温金玉;关秀红;邓树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