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老年长期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沈丽英;赵惠娣;吴少华

关键词:生存质量, 老年长期住院患者, 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调查老年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对2013年1月以来在我院长期住院的(住院时间≥3个月)10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评,对有负性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前、后给予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期住院(住院时间≥3个月)的102例患者中81例有一种或几种情绪问题,约占总人数79%。对长期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生命质量(WHOQOL-BREF)测定显示差异明显。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长期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环境雌激素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环境雌激素被摄入机体后,将对机体正常内分泌合成造成干扰,使机体发生各种疾病,危害极大。现在医院废水处理后仍残存有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排入外界将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环境雌激素得到重视,该技术有效、低成本、绿色、方便,被应用于工、农业等多领域,使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医院废水将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石中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体外模拟刷牙对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模拟刷牙对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个厂家生产的5种复合树脂制作试样,并即刻抛光,分别在体外模拟刷牙前、后检测表面粗糙度Ra值。结果:(1)抛光即刻和体外模拟刷牙后,大颗粒填料复合树脂(Quixfil)表现为较高的表面粗糙度;(2)钡玻璃填料复合树脂(AP-X ,Quixfil)在体外模拟刷牙后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加( P<0.05);(3)石英填料复合树脂(P60,P90)和纳米填料复合树脂(Z350)体外模拟刷牙后表面粗糙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1)复合树脂的填料种类、粒度、工艺影响表面粗糙度;(2)石英及纳米工艺填料树脂能够较好的抵抗体外模拟刷牙,表面粗糙度稳定;(3)Silorane基质复合树脂P90表面光滑程度较好,不易受到体外模拟刷牙的影响。

    作者:闫鹏;秦宗长;刘志顺;张嘉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前镇痛在骨科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评估骨折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12月60例骨折需手术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因需镇痛组)。术后在不同时间点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围手术期吗啡消耗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6h、12h、24h、2d的静息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h、2d、3d活动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实验组吗啡消耗量为(8.67 ± 8.50)mg ,对照组吗啡消耗量为(17.00±14.18)m g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前镇痛在骨折围手术期镇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方案可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且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的优点。

    作者:谢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梯度板微板法ABO常规定型中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采供血工作的管理,血液的集中化检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目前,全国采供血的大部分检测工作已经集中到了地市级以上的血站,这在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各血站的工作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必检项目之一的血型鉴定其传统的手工操作复定血型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很多血站都已使用数字化血型分析仪,国内使用较多的是深圳爱康公司的血型分析仪,笔者所用亦为该公司的产品,现将使用中常见的正反定型不一的情况与大家作一探讨如下。

    作者:边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CT 诊断

    目的: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C T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认识。方法:选取经过病理证实的27例患者,对这27例患者进行C T扫描,其中对22例进行增强。结果:有10例在腹膜后左侧,13例在右侧,4例双侧都有;9例为脂肪肉瘤,2例为平滑肌肉瘤,4例为淋巴管瘤,2例为神经性母细胞瘤,2例神经鞘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副神经节瘤,3例为畸胎瘤,2例纤维组织细胞的恶性肿瘤。结论:CT 能够定性、定位地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诊断,并提供出可靠的影像依据,而且其定位比定性要优越。

    作者:雷俊杰;冉慕光;温金玉;关秀红;邓树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发现患烟雾病1例

    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病,烟雾病患者妊娠系极高危妊娠。我院在行剖宫产术后发现1例烟雾病患者,该患者是育龄期妇女,平素体健,孕期无高血压病史,剖宫产术后第3天,不明原因出现抽搐1次,经行头M RI+头M RA检查诊断为烟雾病。1病例报告患者孙××,女,31岁,因“停经40+2个月,咳嗽10+ d”于2013年9月19日入院,患者为已婚育龄妇女,月经规律, G4 P0,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孕8+个月出现双下肢水肿,程度轻,休息后可缓解,产前检查10+次,自诉无特殊。入院前10+d患者无诱因开始出现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无头晕、乏力,无胸闷、气促及呼吸困难等不适,未重视,入院当天患者无腹痛、腹胀,无阴道流血、流液,于我院产检,做彩超提示无羊水暗区故入院。入院查体:T 36.8℃,P 72次/min ,R 20次/min ,BP 96/64mmHg (1mmHg=0.133kPa),心肺阴性,下肢Ⅰ度水肿。血常规:WBC 7.9×109/L , W-LCR 0畅734,RBC 3.66×1012/L ,HGB 111g/L ,PLT 160×109/L , PT 10.8s ,TT 13.8s ,APTT 24.4s ,血型AB型、RH阳性,随机血糖7.1mmol/L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IV、梅毒均阴性。尿生化:U-WBC (-)、U-PRO (++)、U-GL U (-)、U-BLD (-),肝功、肾功、血糖、丙肝未见异常,血脂示 TG 3畅83mmol/L ,TC 6.17mmol/L。彩超:BDP 9.0cm、PL 7畅1cm、PIII级、无羊水暗区,提示晚孕单活胎,脐带绕颈1周,无羊水;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入院诊断:(1)G4 P040+2周宫内孕单活胎头位待产;(2)脐带缠绕;(3)羊水过少;(4)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因“无羊水”积极术前准备后急诊行剖宫产术顺利娩出一女婴,重2950g ,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予以头孢硫脒抗感染,盐酸氨溴索止咳祛痰,缩宫素促子宫收缩,一般情况好,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少,腹部切口敷料干燥,切口无渗血、渗液。患者剖宫产术后第2天,出现轻微头痛,未予重视,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加重,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傍晚时因家庭琐事与丈夫、母亲及婆婆发生较为激烈争吵,头痛有所加重,未予重视,于夜间1:30时出现全身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角弓反张持续1min好转,于1:40查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对答不切题(患者自诉仅5岁),给予地西泮10mg镇静,于2:15出现烦躁不安,伴呕吐1次,给予硫酸镁首剂5.0g解痉治疗后,给予硫酸镁20g静脉滴注,患者逐渐平稳,神清,对答切题,安静休息,患者自述无头痛,眼花等不适,查体:T 37℃,P 90次/min ,R 20次/min ,BP 124/84mmHg ,氧饱和度98%,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心肺阴性,神经系统检查:左足巴氏征可疑阳性,四肢肌力正常,急查血常规:WBC 12.3×109/L ,W-LCR 0.898,RBC 3.49×1012/L ,HGB 106g/L ,PLT 211×109/L ,PT 12s ,TT 14s , APTT 30.1s ,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电解质Ca稍降低,镁稍增高,D2聚体3.16mg/L ,考虑抽搐待诊:(1)产后抑郁症?(2)癫痫?(3)栓塞性疾病?(4)脑出血?并请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建议:(1)行头M RI+头M RA、脑电图,必要时行脑脊液检查;(2)密切监测血压,必要时心内科会诊;(3)暂不抗癫痫治疗,避免诱因,保持情绪稳定,适当镇静改善睡眠。于术后第3天下午行头M RI示:左侧额、顶叶、右侧顶叶、双侧脑室旁、双侧胼胝体压部,双侧小脑半球多发异常信号,性质待定,考虑颅内多发性病灶。术后第4天转入神经内科治疗,患者出现血压升高,阵发性头痛,给予硝苯地平口服降压及苯巴比妥钠口服镇静。于术后第5天转入华西附一院神经内科治疗,行头M RA ,诊断为:烟雾病。给予降压及血管扩张剂药物治疗,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头痛缓解,建议可行手术治疗,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手术治疗出院。患者于产后20d因阴道少量血性恶露来我院就诊,查看患者 BP 130/80mmHg ,一般情况好,精神好,对答切题,行走自如,自诉偶有头痛以双侧颞部为主。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62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较佳,且患儿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世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药物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术后躁动和镇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比右美托咪定、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分别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术后躁动和镇痛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曲马多组(C组)和生理盐水组(D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记录以下指标:不同时间点的 SBP、DBP、HR和SpO2;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躁动评分、改良面部表情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2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SBP、DBP、HR与插管时比较,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面部表情评分D组高(P<0.05);Ramsay镇静评分比较,D组明显低于A、B、C三组(P<0.05),C组在拔管后10min时明显高于A、B两组(P<0.05);躁动评分比较,D组高于A、B、C三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均可安全有效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镇静、镇痛,但右美托咪定具有更佳的镇静水平和抑制躁动作用。

    作者:孙传良;赵同新;李孝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计量单位须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颅脑MRI表现

    目的:探讨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颅脑M 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来自两个家系的6例已基因确诊为SPG6型HSP患者的颅脑M RI表现,并在正中矢状位层面测量胼胝体的面积及颅内大脑的面积。另选取400例曾在青岛同一台核磁共振成像机上做过颅脑M RI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方法同病变组。分别计算病变组与对照组胼胝体面积、颅内大脑面积、胼脑比值的均值,将二者的均值进行比较。结果:1例颅脑M RI表现未见明显异常,5例HSP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胼胝体变薄、脑萎缩表现,3例双侧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关区出现异常高信号,其中1例年长者右侧顶叶还显示异常高信号。胼脑比值的均值病变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患者的颅脑M RI可以表现出胼胝体变薄、脑萎缩、双侧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冠区异常高信号的特点。单纯型和复杂型 HSP患者的颅脑M RI可具有相似的特点。

    作者:高海玲;贾玲玲;孙美;刘吉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TURP 中的疗效观察和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麻醉(EA)在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疗效和应用体会。方法:对近几年来分别采用CSEA和EA行高龄TURP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将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人均用药量、术中加药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P<0.05,差异显著,CSEA组优于EA组。结论:采用CSEA行高龄TURP手术,起效快、镇痛完善、对机体干扰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优于EA。

    作者:汤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浆置换治疗10例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10例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通过膜式血浆分离器进行滤过分离,将分离出来的血浆全部清除,并以同等量的新鲜血浆或白蛋白溶液进行置换。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疗效。结果:8例患者血清TBIL、DBIL、ALT 显著下降,ALB明显升高, PT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无效死亡。结论:早期、必要时重复应用血浆置换可减少各种毒素对人体的危害,是快捷、有效治疗肝衰竭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陈晓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应用评价和变异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对变异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住院急性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满意度进行比较,对临床路径组的变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25例进入临床路径患者中117例完成临床路径(93.6%),8例因变异退出临床路径(6.4%),变异因素中以医生因素所致变异发生率高(32.42%)。结论:急性轻症胰腺临床路径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变异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数变异并不影响临床路径的继续完成,但必须对可控制变异因素进行整改,促进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和改进。

    作者:陈学平;罗志刚;曹丽玲;程思根;杨姝;张琳英;高燕云;虞弘;冯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单纯性收缩性高血压治疗中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老年单纯性收缩性高血压治疗中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单纯性收缩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52例进行研究,并将这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继续服用之前服用的药物,观察组患者除继续服用之前药物之外,加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口服,2次/d ,总量为40mg 。保证所有患者连续用药2个月以上,在服药期间,每隔15d来院检测1次收缩压和脉压以及舒张压,每位患者均要检测3次,后的结果取3次检测的平均值。将这52例患者的检测资料完整详细的进行记录,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也要严格记录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脉压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说明,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性高血压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在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减小脉压,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应用。

    作者:谢文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硝苯地平和硫酸镁联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和硫酸镁联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每次舌下含服10mg ,3~4次/d。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0.0%、15.0%、35.0%、65.0%;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0%、10.0%、5.0%、9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和硫酸镁联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临床路径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4例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护理,比较两组在接受不同临床护理模式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86.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46%;经临床路径治疗护理后患者康复良好,患者治疗后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老年骨质疏松康复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减少患者疼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在老年治愈骨质疏松方面有普遍的显著疗效。

    作者:林家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许昌县2012年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调查2012年河南省许昌县饮用水水质监测卫生状况,分析饮水安全指数,总结保护水资源使用策略。方法:从许昌县14个乡镇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每个乡镇选取10户居民进行饮用水采样,总共140份设为A组。同时从许昌县湖泊、河流、地下水等水源采样140份设为B组。对其进行水质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感官(温度、色度、气味)、化学(p H、硬度、铁、氯离子等)、微生物(细菌)、毒理学(铅、砷、硝酸盐)等指标,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感官合格率均达到(98.64±1.32)%,化学、毒理学检测合格率为(92.78 ± 2.35)%,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89.48 ± 2.15)%。B组感官合格率均达到(97.53±1.29)%,化学、毒理学检测合格率为(88.45±2.74)%,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为(37.16±13.98)%,两组间比较,其微生物合格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作参考指标,许昌县14个乡镇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未消毒前的水样微生物指标超出标准范围,表明消毒对于清除微生物有明显作用。考虑到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各乡镇仍需要建立一系列保护措施,以保障供水即时和用水安全。

    作者:陈晓玲;武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目的:深入分析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治疗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20例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在正常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多项护理干预等,对照组按照医嘱正常服用降压药。每天记录血压变化情况,研究周期为2周,采取两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更平稳,且服用药物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用药后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23和0.016)。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预防和治疗高压血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喜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以更好地为麻醉师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96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组和复合组,单纯组48例给予丙泊酚1.5~2mg/kg静注,复合组48例给予舒芬太尼0.1~0.2μg/kg和丙泊酚1.5~2mg/kg缓慢静注。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SpO2、术中肢体活动次数以及诱导时间、诱导量、用药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结果:两组血压、心率、呼吸、SpO2、术中肢体活动次数以及诱导时间、诱导量、用药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无痛人流,诱导时间快、麻醉剂量小、镇痛效果明显,是临床麻醉中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琴;李琴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液基细胞学技术在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LCT )在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送检的肺癌患者痰液,共计480例。同时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LCT)制片和常规涂片(CS),由同一组资深医师对肺癌患者的阳性涂片进行分型归纳。结果:LCT诊断肺癌阳性例数为102例,阳性率为21.25%,CS诊断肺癌阳性例数为72例,阳性率为15.00%。LCT细胞学涂片与常规涂片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6.32, P<0.05)。结论:LCT技术在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肺癌方面便于实施质量控制的一项新技术,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成林;张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