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附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李莉;周恩利

关键词:肾表皮样囊肿, 影像学表现
摘要:肾脏表皮样囊肿临床罕见,术前易误诊,本文对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并结合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1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胀满、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无黑便及陶土样便。查体:腹平软,上腹可触及一类圆形肿物,约10cm ×10cm大小,压痛,固定。腹部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6次/min ,未闻及气过水声。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发育推拿法和感觉统合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推拿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69名曾用神经发育推拿法、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法和脑细胞营养药物者作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69名只进行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30d为1个疗程,90d为1个评估阶段,平均治疗时间为3~6个月。结果:两组儿童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发育推拿和感觉统合训练相结合较单纯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疗效显著。

    作者:陈书香;李自岗;郭晨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梯度板微板法ABO常规定型中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采供血工作的管理,血液的集中化检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目前,全国采供血的大部分检测工作已经集中到了地市级以上的血站,这在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各血站的工作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必检项目之一的血型鉴定其传统的手工操作复定血型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很多血站都已使用数字化血型分析仪,国内使用较多的是深圳爱康公司的血型分析仪,笔者所用亦为该公司的产品,现将使用中常见的正反定型不一的情况与大家作一探讨如下。

    作者:边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药物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术后躁动和镇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比右美托咪定、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分别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术后躁动和镇痛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曲马多组(C组)和生理盐水组(D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记录以下指标:不同时间点的 SBP、DBP、HR和SpO2;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躁动评分、改良面部表情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2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SBP、DBP、HR与插管时比较,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面部表情评分D组高(P<0.05);Ramsay镇静评分比较,D组明显低于A、B、C三组(P<0.05),C组在拔管后10min时明显高于A、B两组(P<0.05);躁动评分比较,D组高于A、B、C三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均可安全有效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镇静、镇痛,但右美托咪定具有更佳的镇静水平和抑制躁动作用。

    作者:孙传良;赵同新;李孝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与血浆血管加压素变化关系研究

    目的:测定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加压素(VP)水平,分析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Child-pugh分级关系、血、尿渗透压的关系、VP关系,了解对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诊断意义并探讨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包括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100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血钠、血尿渗透压、V P水平,并将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血、尿渗透压、VP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7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体内VP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肝硬化患者,并且 VP含量随着病情分级加重而增高。结论:肝硬化容易并发低钠血症,并发症患者血清中血管加压素(VP)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尿渗透压有很大关系。

    作者:邓政伟;杨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掌握我院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S A )引起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58株SA 分离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 HX-21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分析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性。结果:医院感染SA分离率较高的临床科室是肿瘤传染病科占33.5%、呼吸内科占21.5%、神经外科占18.4%;临床标本以呼吸道标本占36.7%和脓液及分泌物占24.1%为主;其中M RS A为64株(40.5%), S A对万古霉素100.0%敏感,对其他21种抗菌药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M RS A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结论:我院SA 对抗菌药物具有多药耐药性,MRSA、MS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临床医生应加强对SA耐药性的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孔阳英;吴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西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的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对现代医学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也必须掌握扎实的西医理论基础,但是目前西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学生中的开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因此本文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加强临床见习以及严格考核制度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其教学效果。

    作者:张竞之;刘彬;刘慰华;谭永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62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较佳,且患儿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世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丁丙诺啡预防芬太尼静注引发咳嗽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预防静注枸橼酸芬太尼引发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20~72岁,体重42~89kg ,ASAⅠ~Ⅱ级(Ⅰ/Ⅱ为61/39),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双盲(受试者与观察者皆不知情)分为FD组(47例)与FN组(53例)。麻醉前配置丁丙诺啡3μg/kg或生理盐水,容积2ml。FD组静注芬太尼前5min预注丁丙诺啡,FN组静注芬太尼前5min静注等容积生理盐水,注药时间均为3s ,芬太尼用量3μg/kg ,容量5ml。3min后给予咪达唑仑、苯磺顺阿曲库铵、依托咪酯脂肪乳后气管插管。记录T0(注射丁丙诺啡或生理盐水前)、T1(注射芬太尼前)、T2(气管插管前)、T3(气管插管后2min)的MAP、HR;记录咳嗽发生例数、次数及程度,依咳嗽出现次数分为轻度(1~2次)、中度(3~5次)、重度(≥5次)3级。结果:FD组5例(10.6%)发生咳嗽(其中轻度4例,占8.5%;中度1例,占2.1%;重度咳嗽0例),均低于FN组14例(轻度咳嗽9例,占17.0%;中度咳嗽4例,占7.5%;重度咳嗽1例,占1.9%)。观察期两组MAP、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注丁丙诺啡3μg/kg能有效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咳嗽反射。

    作者:闻国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液基细胞学技术在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LCT )在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送检的肺癌患者痰液,共计480例。同时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LCT)制片和常规涂片(CS),由同一组资深医师对肺癌患者的阳性涂片进行分型归纳。结果:LCT诊断肺癌阳性例数为102例,阳性率为21.25%,CS诊断肺癌阳性例数为72例,阳性率为15.00%。LCT细胞学涂片与常规涂片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6.32, P<0.05)。结论:LCT技术在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肺癌方面便于实施质量控制的一项新技术,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成林;张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应用骨一方联合封闭式引流技术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

    目的:总结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部分创面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33例,创面范围为5cm ×15cm~8cm ×50cm。结果:29例经8~10d VSD治疗后,撕脱皮肤基本全部成活;2例撕脱皮肤远端皮缘部分坏死,1例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另1例经取自体中后皮植皮后创面愈合。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创面外观满意,成活皮肤肤色接近正常肤色,肢体功能恢复基本正常。结论:应用骨一方联合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闭式负压下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的方法,操作简单,降低创面感染几率,提高了四肢撕脱皮肤的成活机会,较好的恢复肢体功能及外观,是一种治疗四肢皮肤撕脱伤的可靠方法。

    作者:陈棉智;崔邦胜;张志辉;吴嘉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胃肠道穿孔的X线诊断

    目的:探讨腹部X线对急性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患者进行X线腹部检查,必要时进行人工胃肠道充气检查。结果:急性胃肠道穿孔X线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影;穿孔后在气体进入腹腔同时,胃肠道内容物也漏至腹腔,造成腹膜炎症,于X线上可见腹腔积液、腹膜炎征象、反射性肠郁积等;小网膜囊充气和积液征、腹膜后间隙充气征等。结论:X线检查发现气腹是诊断本症的重要征象,但非直接征象。发现气腹后首先应排除非胃肠道穿孔所致之气腹。气腹只能诊断胃肠道穿孔,不能定位。有不少病例穿孔后无气腹,故X线检查未见气腹不能排除胃肠穿孔。

    作者:陈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玻璃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对前牙残根残冠进行树脂桩核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54例前牙残根残冠患者66颗患牙进行玻璃纤维桩核全瓷冠修复,随访0.5~2年,结合临床和X线检查,观察有无冠桩松动、脱落、折断及牙龈、牙冠的色泽改变。结果:治疗成功63颗,失败3颗,其中纤维桩折断1颗,桩脱落2颗,成功率为95.5%。结论:玻璃纤维桩核全瓷冠修复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且不易造成根折,是前牙桩冠修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计量单位须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体外模拟刷牙对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模拟刷牙对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个厂家生产的5种复合树脂制作试样,并即刻抛光,分别在体外模拟刷牙前、后检测表面粗糙度Ra值。结果:(1)抛光即刻和体外模拟刷牙后,大颗粒填料复合树脂(Quixfil)表现为较高的表面粗糙度;(2)钡玻璃填料复合树脂(AP-X ,Quixfil)在体外模拟刷牙后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加( P<0.05);(3)石英填料复合树脂(P60,P90)和纳米填料复合树脂(Z350)体外模拟刷牙后表面粗糙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1)复合树脂的填料种类、粒度、工艺影响表面粗糙度;(2)石英及纳米工艺填料树脂能够较好的抵抗体外模拟刷牙,表面粗糙度稳定;(3)Silorane基质复合树脂P90表面光滑程度较好,不易受到体外模拟刷牙的影响。

    作者:闫鹏;秦宗长;刘志顺;张嘉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脊髓栓系综合征1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我科和江西省儿童医院协作,选取近年来收治的10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记录脊髓圆锥血流速度,将术前及术后血流速度测值进行比较来综合评价超声影像诊断脊髓栓系中的临床价值。并行神经系统检查、腰骶部X线检查,确诊后进行显微镜下脊髓栓系松解术,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0例经过超声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后,彩色多普勒检查记录脊髓圆锥血流速度,经过临床诊断、手术、药物、理疗后有9例患者病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超声示脊髓圆锥血流速度明显变快,另有1例患者临床病症无明显变化,病症改善患者具体包括6例患者排尿功能改善,5例患者双下肢运动障碍缓解,另有2例患者内足外翻症状改善。结论:对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记录脊髓圆锥血流速度,比较术前、术后的明显变化,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以此为依据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道尧;杨明;彭晓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和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此次所收治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显效36例,占60.0%;有效22例,占36.7%;无效2例,占3.3%;治疗有效率为96.7%。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2.2±0.5)d、皮疹平均消退时间(3.1±0.3)d、溃疡平均愈合时间(3.7±0.6)d、平均住院时间(5.5±1.1)d。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其具有免疫调节和替代等双重效果,能够加速患者的退热,促进患者皮疹的消失和溃疡的愈合,加速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梁盈盈;詹亚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基线调查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为了解青田县城东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模式,为糖尿病社区干预提供依据,2013年12月份对青田县城东社区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基线调查。

    作者:邹伟军;赖碎丽;周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肝动静脉渡越时间及肝脏剪切波速,对比其检测效果以及准确性。结果:超声造影肝能够反映肝脏微循环变化情况,有效区分无纤维化肝、纤维化肝及肝硬化。超声弹性成像剪切波速的检测值能够直观反映肝脏质地硬度(即弹性)参数指标。结论:两种检测方式均能够有效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均可作为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可靠动态监测指标。

    作者:刘娟娟;孙健;罗明;陈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许昌县2012年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调查2012年河南省许昌县饮用水水质监测卫生状况,分析饮水安全指数,总结保护水资源使用策略。方法:从许昌县14个乡镇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每个乡镇选取10户居民进行饮用水采样,总共140份设为A组。同时从许昌县湖泊、河流、地下水等水源采样140份设为B组。对其进行水质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感官(温度、色度、气味)、化学(p H、硬度、铁、氯离子等)、微生物(细菌)、毒理学(铅、砷、硝酸盐)等指标,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感官合格率均达到(98.64±1.32)%,化学、毒理学检测合格率为(92.78 ± 2.35)%,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89.48 ± 2.15)%。B组感官合格率均达到(97.53±1.29)%,化学、毒理学检测合格率为(88.45±2.74)%,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为(37.16±13.98)%,两组间比较,其微生物合格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作参考指标,许昌县14个乡镇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未消毒前的水样微生物指标超出标准范围,表明消毒对于清除微生物有明显作用。考虑到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各乡镇仍需要建立一系列保护措施,以保障供水即时和用水安全。

    作者:陈晓玲;武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路径在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乙肝孕妇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68例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4例与研究组1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采用剖宫产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有效性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掌握相关知识与保健技能,接受并改变健康行为等方面所占比例明显超过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对手术、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减轻了患者术前的紧张感和术后的不适感,提高了术后新生儿有效喂养的技巧,促进了术后患者的康复,从而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