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娟
目的:深入分析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治疗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20例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在正常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多项护理干预等,对照组按照医嘱正常服用降压药。每天记录血压变化情况,研究周期为2周,采取两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更平稳,且服用药物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用药后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23和0.016)。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预防和治疗高压血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喜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 U )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导管护理质量。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IC U发生的11例意外拔管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1例意外拔管中清醒者5例,意识模糊者5例,昏迷1例。发生时段:中晚班发生5例,白班发生6例。导管种类:气管插管6例,引流管4例,中心静脉置管1例。发生意外拔管原因:与患者自身因素如舒适改变、意识状态、情感因素等有关,也与医护人员因素如未正确评估患者、未行有效约束与固定、沟通未到位、镇静不足等以及护理管理的严谨性有关。结论:采取及时正确动态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意外拔管危险因素、妥善固定导管、合理有效约束肢体、适当镇静、提供持续有效心理支持、强化护理管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IC U意外拔管的发生。
作者:熊满英;李良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654-2穴位注射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5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654-2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 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54-2穴位注射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有效办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肾脏表皮样囊肿临床罕见,术前易误诊,本文对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并结合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1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胀满、不适,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无黑便及陶土样便。查体:腹平软,上腹可触及一类圆形肿物,约10cm ×10cm大小,压痛,固定。腹部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6次/min ,未闻及气过水声。
作者:李莉;周恩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为了解青田县城东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模式,为糖尿病社区干预提供依据,2013年12月份对青田县城东社区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基线调查。
作者:邹伟军;赖碎丽;周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BI),又称静止性脑梗死,是指无任何脑卒中病史和体征而由影像学或尸解发现的脑梗死,或在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无关的部位出现的脑梗死。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头颅影像作为体检的常规项目,使得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性脑梗死被发现和重视。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SBI患者伴有某些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并可能发展为血管性痴呆[1]。本文针对无症状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神经心理评估量表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高春岭;谭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本院的尿路感染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尿路感染患者标本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877份尿液标本共培养出316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45株,占77.5%,245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146株,占59.59%,奇异变形杆菌20株,占8.16%,肺炎克雷伯菌19株,占7.76%,铜绿假单胞菌17株,占6.94%。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三种药物较为敏感,耐药率低于10.5%;发现3例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尚未发现耐亚胺培南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结论: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尿路感染患者应先留取尿标本进行培养,再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防止滥用抗生素。
作者:夏军辉;李晋;甘文斌;王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8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肛裂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对照组局部涂抹凡士林软膏。3次/d ,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VAS下降率、肛管静息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 VAS下降值、肛管静息压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软膏可有效缓解肛裂患者疼痛,促进肛裂愈合,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思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随机宣教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使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复发率进行测量并分析比较。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依从性、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有效实施能显著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娜;王晓兰;张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对比右美托咪定、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分别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术后躁动和镇痛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曲马多组(C组)和生理盐水组(D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记录以下指标:不同时间点的 SBP、DBP、HR和SpO2;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躁动评分、改良面部表情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2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SBP、DBP、HR与插管时比较,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面部表情评分D组高(P<0.05);Ramsay镇静评分比较,D组明显低于A、B、C三组(P<0.05),C组在拔管后10min时明显高于A、B两组(P<0.05);躁动评分比较,D组高于A、B、C三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均可安全有效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镇静、镇痛,但右美托咪定具有更佳的镇静水平和抑制躁动作用。
作者:孙传良;赵同新;李孝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卵巢恶性肿瘤在行切除术后,可能造成休眠状态的转移瘤加速生长,伴随着生长能力的增强,患者术后数年内可能面临局部复发或远端转移等不良结局。因此是一种十分棘手的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而缓释化疗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卵巢肿瘤患者,配合手术使用,有令人满意的效果。理论上在术中植入缓释化疗药剂可帮助手术清除微小病灶,降低局部复发率。药物经植入后,进行可控性释放,维持长期药效的技术称为缓释技术,该技术优势明显,长期的发挥作用可保证局部药效浓度。该技术目前处于持续研究中,随着对卵巢肿瘤的深入了解,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而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可以了解其不足之处,明确其发展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麦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童康复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儿童康复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运动干预措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评定两组患儿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ADL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 ADL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提高患儿预后。
作者:常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辖区基层医院内科医护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9ZX10004-714)医务人员结核病感染控制调查中的问题对天津市某辖区17家基层医院536名内科医护人员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536名内科医护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全部回答正确的仅占19.6%。在隔离(98.5%)、通风(98.1%)知晓率较好。而在分诊(72.6%)、消毒(53.5%)及与疑似或确诊肺结核患者接触时佩戴口罩类型(37.5%)的知晓率偏低。不同情况下使用何种类型口罩知晓率均偏低,仅有39.4%的医护人员知道在与疑似或确诊结核患者接触时佩戴N95医用口罩。在消毒(χ2=8.864,P<0.05)、与疑似或确诊肺结核患者接触时选择佩戴口罩的类型(χ2=7.348,P<0.05)及是否佩戴口罩(χ2=11.61,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护士的应答率均高于医生。结论:被调查基层医院内科医护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知晓情况有待提高,需不断加强对基层医院内科医护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
作者:张海燕;董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 PCOS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达英-35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FSH、LH、T 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FSH、LH、T指标改善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此次所收治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显效36例,占60.0%;有效22例,占36.7%;无效2例,占3.3%;治疗有效率为96.7%。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2.2±0.5)d、皮疹平均消退时间(3.1±0.3)d、溃疡平均愈合时间(3.7±0.6)d、平均住院时间(5.5±1.1)d。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其具有免疫调节和替代等双重效果,能够加速患者的退热,促进患者皮疹的消失和溃疡的愈合,加速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梁盈盈;詹亚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62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较佳,且患儿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世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调查老年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对2013年1月以来在我院长期住院的(住院时间≥3个月)10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评,对有负性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前、后给予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期住院(住院时间≥3个月)的102例患者中81例有一种或几种情绪问题,约占总人数79%。对长期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生命质量(WHOQOL-BREF)测定显示差异明显。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长期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沈丽英;赵惠娣;吴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将Seminar教学法引入到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王晓燕;雷毅雄;王家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乙肝孕妇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68例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4例与研究组1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采用剖宫产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有效性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掌握相关知识与保健技能,接受并改变健康行为等方面所占比例明显超过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乙肝孕妇剖宫产患者对手术、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减轻了患者术前的紧张感和术后的不适感,提高了术后新生儿有效喂养的技巧,促进了术后患者的康复,从而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绝经妇女取环术前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妊马雌酮对取环效果的影响。方法:截取2年内绝经后妇女取环患者106例,随机均分两组,观察组术前使用妊马雌酮并放置米索前列醇于阴道,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环,分析两组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程度和取环成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取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患者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妊马雌酮,能软化宫颈,提高取环效率。
作者:宋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