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肝宁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龙云霞

关键词:舒肝宁, 谷胱甘肽, 药物性肝炎
摘要:目的:观察舒肝宁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药物性肝炎患者35例,采取舒肝宁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疗效明显得到改善,P<0.05。结论:舒肝宁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奥硝唑联合克林霉素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20例

    目的:探讨奥硝唑联合克林霉素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按单盲随机化原则,随机编号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奥硝唑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林霉素乳膏,疗程结束后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克林霉素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腹腔镜在女性不孕诊治中的应用进展探析

    生育是通过多环节精细协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会导致妊娠失败。近年来,环境的不断变化,增加了干扰人生育潜能的因素,女性不孕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而且不孕成为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外的第三大疾病。由于生育涉及婚姻家庭,关系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如何诊治女性不孕,已成为紧迫且受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诊治女性不孕,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女性不孕的四种常见病因,探讨了腹腔镜在女性不孕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以提高不孕症阳性诊断率,为女性不孕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赵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小剂量纳洛酮联合曲马多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联合曲马多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联合组,各52例。曲马多组于腹腔镜术后给予曲马多100mg ,静注;联合组给予曲马多100mg ,纳洛酮0.4mg ,静注。结果:联合组在 T0、T1h 、T6h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联合组术后T0、T1h 、T6h时MAP、HR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联合组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联合组术后2h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结论:小剂量纳洛酮联合曲马多可增强曲马多的镇痛效果,降低其消耗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对患者术后恢复非常有利。因此,曲马多联合小剂量纳洛酮对术后镇痛效果安全、有效,是腹腔镜术后镇痛较好的方法。

    作者:谢惠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统计学符号的书写

    按国家标准GB 3358.1~3-1993《统计学术》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x(中位数仍用 M );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x ;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 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 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⑨概率用英文大写 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传统护理方法)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循证护理模式),每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中,可提高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钟洪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引导患者正确应对方式、提高护理人员水平。结果: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干预以后随访3~6个月,平均(4.78±1.78)个月,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59.28±7.89)、心理功能评分(58.56±8.43)、社会功能评分(59.78±9.5)、物质生活评分(58.56±8.56)均高于对照组的(50.38±7.78)、(51.34±9.45)、(51.98±8.45)、(51.45±8.67)分(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也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登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略述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风病”的范畴。近几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复发率高,易致残、致死,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也为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本病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总结其治疗规律亦非常必要。本文就近年来多篇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相关论文进行归类分析,以了解脑梗死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概况。

    作者:姚宇涵;陈卫银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复方大黄片对脓毒症患者血浆 D-乳酸及前降钙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大黄片对脓毒症患者血浆D-乳酸及前降钙素表达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住我院外科的脓毒症患者55例,分为大黄治疗组(30例)和非大黄治疗组(25例)。大黄治疗组给予复方大黄片3g/次,1次/8h服用,附带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舒普深、特治星、泰能;保证水和电解质以及营养的正常供给。非大黄治疗组只给予常规治疗。两组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d、4d测定血浆D-乳酸和前降钙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大黄治疗组患者的血浆D-乳酸水平和前降钙素水平与非大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1d、4d后血浆D-乳酸水平大黄治疗组明显低于非大黄治疗组(P<0.05)。治疗1d后两组血浆前降钙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4d后两组病例的血浆前降钙素水平比较结果中,大黄治疗组明显低于非大黄治疗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大黄片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减少细菌易位。

    作者:施伟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用平衡记分卡建立护士岗位绩效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借鉴平衡记分卡的理念,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法,通过3轮专家咨询和专家访谈,从顾客维度、业务流程、学习成长及成本效率4个方面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赋予考核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平衡计分卡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细化、量化的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使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更加深入。结论:平衡记分卡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管理效能。

    作者:朱新青;梁雁芳;梁业梅;梁春萍;谢艳;李小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张家港市2010-2013年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及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及病原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张家港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及由我市疾病控制中心提供289份病原监测标本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年中以2011年的手足口病发病率高,在289份手足口病咽拭子样本中,共检出239份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82.70%,其中男143例,女96例, EV71感染82例,CoxA16感染51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106例。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在性别、年龄上有明显差异,其他肠道病毒是导致我市手足口病发病的优势菌株,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及疫情监测,以更好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和诊断治疗工作。

    作者:周红娟;严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术后护理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生命质量评分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等数据。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低,实验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状况要明显上升,两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给予患者比较科学的护理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治疗需求,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李传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声频共振配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声频共振配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69例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入院时及进行健康教育2周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的掌握及情绪自我调控情况。结果:健康教育2周后患者在疾病的病因、防治知识、生活习惯、声频共振治疗原理的知识掌握及情绪自我调控方面与入院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不仅促进护患关系,还使患者能很好地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覃月彩;冯下芝;黄淑梅;姚敏;钟雨琪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导致脂肪肝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脂肪肝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对策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诊治的脂肪肝患者100例,再在同一人群中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脂肪肝者10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的体重、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脂肪肝组超重及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0);脂肪肝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也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两组的血糖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245)。脂肪肝组高血糖患病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P=0.258)。结论:体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是影响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以避免脂肪肝的发生。

    作者:陈晓熹;陈建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颞叶新皮质癫痫的病理特点以及其手术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发病的病理基础以及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2月于我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43例NTLE行前颞叶切除术的颞叶新鲜标本按照统一的步骤以及方法进行处理,对分层结构及其细胞形态数量进行详细的描述,根据皮层的分布以及海马结构及其他病变组织的病理学特性来对其在颞叶癫痫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这些患者的病理结果主要可以分为8个类型,其中海马硬化型以及皮质发育不良型是常见的两种类型,占34例(79.07%),而这两种改变伴随出现在10例患者中,其中常见的是肿瘤性疾病。结论:颞叶癫痫病理改变常见的是海马硬化型以及皮质发育不良型,而且这两种改变经常一起出现,目前对于颞叶切除仍然以同时切除海马杏仁核为标准的手术方式。

    作者:郑玺;李长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天麻素、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素、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天麻素、倍他司汀,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率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西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超敏 C-反应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挑选本院2013年80例细菌感染的住院患儿(观察组)和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并同时做血常规检测,并对以上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升高,其中有76例hs-CRP明显升高,白细胞升高63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是一个快速、灵敏的指标,在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月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ICP胎儿宫内缺氧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0例IC P胎盘(其中重度组15例、轻度组15例)和20例正常妊娠胎盘的HGF的表达。结果:ICP重度组胎盘组织中的 HGF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ICP轻度组(P<0.01),且其表达与ICP分级之间存在等级相关(rs=0.59,P<0.01),轻度组和正常妊娠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组胎盘组织中 HGF表达的降低,可能影响妊娠期胎盘血管形成和滋养细胞的增殖,使胎儿胎盘单位缺血、缺氧引起胎儿慢性缺氧,当在宫缩等急性缺氧应激下发生失代偿时可能导致胎儿不良结局。

    作者:朱晓萍;李群锋;陆晓青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丙型肝炎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 )感染并发甲状腺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996例慢性肝炎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性别、情绪、干扰素治疗时间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是HCV感染并发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女性(OR=6.801,95% CI:2.051~22.108)、干扰素治疗时间长(OR=7.942,95% CI:4.502~31.018)、不良情绪(OR=1.702,95% CI:1.319~2.296)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OR=9.056,95% CI:1.516~12.071)等四项因素和HCV感染并发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丙肝感染者的性别、使用干扰素、不良情绪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诱发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戴小灵;黄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临床分析 PCI 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延续护理需求

    目的:对PCI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延续护理需求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预防与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PCI患者中抽取123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展开冠心病危险因素、血脂血糖监测结果以及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食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等;本组123例患者中有90%以上对延续护理不知晓,并有超过85%的患者存在延续护理需求。结论:PCI术后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依旧存在,需接受科学的延续护理,因此对患者展开延续护理知识教育的临床意义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陈晓慧;陈彦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Vincent 临床事件分析系统在手术室腔镜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在手术室腔镜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应用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从组织或管理因素、团队因素、工作任务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结果: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取得较好效果,2013年无不良事件发生,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完善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手术室腔镜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高菊玲;王淑芬;王桂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