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跃辉
急症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 in obstetrical emergency)是控制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掌握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关系到产科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07年8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产后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2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爱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妇科急腹症的发病构成、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217例急腹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腹症中前三位疾病分别是异位妊娠(71.0%)、急性盆腔炎(12.4%)、卵巢破裂(9.2%);18例被误诊,术前与术后诊断完全符合率91.7%(199/217).手术治疗173 例(79.7%),保守治疗44例(20.3%),全部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妇科急腹症起病急、病种多、发展迅速,诊断要详细询问病史,对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要全面分析,必要时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行腹探查.
作者:赵锦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是对新发生的血栓形成或栓子栓塞进行溶解,其目的是尽量缩短脑缺血的时间,大限度地恢复脑的正常功能.脑梗死为各类脑血管病发病之首,约占75%.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1],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存.传统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脑循环:包括血液稀释方法、抗血小板法、肝素抗凝、降压治疗及静脉溶栓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提出了动脉溶栓的新概念,且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实践证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本文现将有关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胡跃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随着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应用过程中留置针也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从而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导致留置的时间缩短.因此,防范留置针不良反应极为重要.
作者:施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笔者曾在<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9年第22卷第8期(专家论坛)发表了<呼吸衰竭临床分型初探>,该文主要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撰写的,后在病案质控和临床表现中进一步发现,呼吸衰竭在临床中非常多见,而可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很多,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变化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对呼吸衰竭的概念和定义,以及临床分型应重新认识.
作者:林永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146例患者在先行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终非手术治疗有效的101例,需手术治疗的 45例.结论:保守治疗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腹部手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出现腹膜炎体征,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夏春晓;赵志峰;冯辉;张新征;晁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予多西他赛及顺铂(DP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d1;顺铂75mg/m2静脉滴注,d1,21d为1个周期,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25例,无变化(SD)28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CR+PR)46.9%.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一、二线治疗方案.
作者:谢彦;陈冬波;王保庆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应用骨伤科护理路径对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方法:通过骨伤科护理路径的实施应用,对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根据患者病情需求,确定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骨折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教学查房,能让学员系统、全面的掌握该病的护理,有效防止骨折后脂肪栓子释入血流,减少脂肪栓塞的发生.结论:按照护理路径的流程对护理学生进行带教查房,护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尤其是培养护理学生分析护理问题、解决护理问题的思维能力.
作者:林明珠;蔡丽月;魏彩虹;曾梅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通过观察益赛普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使患者达到佳的治疗状态,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报道2009-2010年使用益赛普治疗的11例患者的效果及护理.结果:8例患者有效控制了病情,未出现因护理不佳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结论:随着益赛普在临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护理的要求也更严格,它不只是在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张琴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范围及急、慢性的超声图像特征,协助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分析经超声检查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特征,结合临床及有关文献深入探讨.结果:周围型27例,混合型5例,中央型3例,误诊1例.符合率97%.患肢左侧多于右侧,急性血栓26例,慢性血栓9例.结论:二维和CDFI结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血栓定位,定范围和管腔阻塞程度,亦可观察有无侧支和交通支工放.
作者:杨晓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在护理质控过程中发现因冰箱管理不到位,造成药品或耗材失效、过期、丢失、冰箱温度达不到要求,给药品和耗材的质量保障带来安全隐患.分析总结临床病区医用冰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管理措施,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护理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于海霞;张伟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比较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和鼻内镜经鼻、经口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三组,全身麻醉分别行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或鼻内镜下经口、经鼻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打鼾、鼻塞、流脓涕及听力下降均改善,三组治疗效果上差别不明显.但在术后并发症方面鼻内镜经口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存在优势.结论:鼻内镜经口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并发症少.但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简单易行经济实惠.
作者:徐化冰;富晓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是借助摄像系统及器械进行的更微创手术方式,在妇科手术中开创了新的课程.2008-2011年我院开展了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任晓华;唐海兰;邓雪清;余红君;李家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以2010年1-10月本院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99例为观察分析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高压氧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9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痊愈43例、有效49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43.4%,总有效率为92.9%.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护理与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与康复的认知水平,引导和规范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行为,使其精神放松、心境平和地接受治疗,从而提高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麦燕芳;麦敬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8月-2010年6月,对我科收治的梗阻性左结直肠癌患者22例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置入导管后每天用温盐水冲洗及负压吸引,观察肠梗阻缓解率、腹围和引流量.结果:本组患者17例成功放置肠梗阻导管,置管后第3天肠梗阻缓解率为68.2%,平均腹围降至(85±4)cm,平均引流量为(2.4±1)L.结论: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效果显著,能有效解除急性梗阻,使大部分患者能实施一期手术,为急性结肠癌性梗阻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陆妍楠;黎瑞仪;蒋邦好;苏涣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总结我院近几年来早期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防治外伤性脑梗死的经验,为今后临床各防治外伤性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5年早期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梗死26例,预防性早期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32例,共58例病例.结果:外伤性脑梗死26例中,恢复良好19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1例.预防性使用32例中出现脑梗死13例,脑出血增加1例,未出现脑梗死18例;13例脑梗死病例中,恢复良好11例,中残1来,重残1例.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早期使用防治外伤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可推广应用.
作者:黄荣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类癌的疗效.方法:选择3例直肠类癌患者,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经肛门插入特殊的TEM直肠镜,保持CO2充气状态,在立体视镜和腔镜系统下,采用针形电刀将直肠类癌完整切除(黏膜下或全层切除),直肠创面行连续缝合.结果:3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随访8~16个月,平均11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TEM是治疗直肠类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陈川;余利坚;姚健;钟开伦;潘广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实施电子胎心率连续监护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死产率的发生.方法:对16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于第二产程进行连续性胎心监护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治疗措施.结果:67例产妇第二产程有异常的胎心率变化.结论:初产妇第二产程胎心率变化和多种因素有关,产科护士应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并配合医师及早治疗处理从而使异常胎心率恢复正常,部分不能改善者需采取措施结束分娩.
作者:谢月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以便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方法:对4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分析出血原因.结果: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45.7%,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32.6%,消化性溃疡10.9%.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等非曲张静脉出血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匡永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汶川地震震后6个月安县受灾群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症状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PTSD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标准化评定工具,对地震时在安县地区居住的群众,进行DSM-Ⅳ PTSD 诊断检查及相关量表的测查.结果:完成调查的289人中,PTSD筛查阳性率为11.4%.抑郁症状阳性率为23.4%,8.7%报告有自杀观念.灾后6个月PTSD 发生率为11.4%,PTSD组反复更现创伤性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及其他因子分、SDS总分和标准分、SAS总分和标准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地震后PTSD的发生率是11.4%(6个月).PTSD患者无法摆脱精神创伤的痛苦记忆,PTSD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身健康.
作者:孙丽艳;李笑富;白鹰;李建强;王涛;肖成明;蒲劲梅;邹兴贵;李俊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