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18例临床分析

汤永德;周相军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
摘要:目的:报告11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以利于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在积极纠正出血性休克的同时,早期鼻饲,给予冰盐水洗胃,应用止血药物、抗酸药物,内镜下止血及手术治疗.结果:97例疗效满意,21例因颅脑损伤较重,加之反复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随着GCS评分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增高,特别是脑干及下丘脑部损伤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控制出血难度大,死亡率高.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早产儿病人临床应用的护理探讨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90年代初期国外已普遍使用.90年代后期我国也逐渐用于化疗、稳定状态输液、胃肠外营养等,被认为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具有操作创伤小、插管快捷、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现将PICC在NICU早产儿病人上的应用技术的步骤与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时富芝;吴红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

    2002年3月~2003年12月我院用输尿管镜(URS)为15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井元恒;刘军霞;冀强;卢建路;闫河峰;杨光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98例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及患侧肢体功能变化及主要影响.方法:对98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一系列有计划的患侧肢体功能锻炼,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1月,63例患侧上肢上举为优,33例为良,62例外展为优,34例为良,60例旋转为优,36例为良,2例上举,外展、旋转均为差,上肢水肿明显,功能障碍明显.结论:乳腺癌术后有计划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防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

    作者:孙艳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52例重症闭合性腹外伤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闭合性腹外伤的佳救治措施.方法:对52例重症闭合性腹外伤的致伤原因、损伤情况、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愈46例,死亡6例,死亡率11.5%.主要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不可逆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结论:快速有效的现场抢救,积极补液抗休克,腹内脏器损伤早期诊断,正确有序的手术探查,术后并发症的早期防治可提高治成功率.

    作者:陈颢;梁文辉;李碧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汽化电切和开放性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比较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两种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适应证.方法:对两组条件相似的BPH患者125例分别应用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65例)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60例)治疗.并对两种术式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种客观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排尿均通畅,无死亡病例,两术式疗效相似.TV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一般不需输血的优点.结论:TVP可作为治疗BPH的首选术式,但不能替代开放性手术.

    作者:白志功;陈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双极汽化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效果.方法:对330前例腺增生症手术病人进行术后分析随访观察.结果:对330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病人术后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排尿困难均有明显缓解.结论:正确使用双极汽化电切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为理想方法,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理想标准.

    作者:文秀华;卢学仁;徐海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改良的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31例报告

    目的:总结改良的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以便更好用于临床.方法:根据不同BPH患者的特点选用改良的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近膀胱颈部横切口显露尿道,或联合膀胱切开行增生腺体切除术并膀胱结石取出术,对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26例完整保留尿道,5例尿道或膀胱颈部粘膜损伤均一期修复愈合.术中出血110~600ml,平均150ml,均未输血.手术时间90~150min,平均120min.21例随访2~6个月,IPSS由术前平均27.1分降至术后8.3分.结论:利用改良的Madigan术可提高手术前列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简化Madigan术式的技术难点,拓宽Madigan术式的手术适应证.

    作者:潘凯;涂田富;孟祥文;麦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椎管内用药的镇痛机制及相互作用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关疼痛生理学的研究已有很大进步,为联合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冉菊红;马民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冠脉搭桥患者的心理护理

    冠心病是现今世界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年龄也趋向年轻化,而冠脉搭桥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但由于属心脏手术,花费高,创伤大,较痛苦,许多患者会出现各种心理负担及情绪变化,都会影响治疗效果.我科对97名患者积极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燕懿;王秋红;杨静;杜利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癌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目前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转移性肝癌的姑息治疗方法首选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其能使肝癌缩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我院从1996~2003年对50例患者共施行150次介入化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守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胰腺炎与营养的关系及其营养治疗

    胰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腺内酶原群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和坏死,并波及周围器官和组织,但其确切发病机理还未完全清楚.致病因素包括胆结石、胆道寄生虫、酗酒、药物、外伤等,约15%的患者无任何诱因.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临床上急性胰腺炎又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凶险,但在发病初期难以判别其严重性.

    作者:乔寒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报告11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以利于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在积极纠正出血性休克的同时,早期鼻饲,给予冰盐水洗胃,应用止血药物、抗酸药物,内镜下止血及手术治疗.结果:97例疗效满意,21例因颅脑损伤较重,加之反复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随着GCS评分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增高,特别是脑干及下丘脑部损伤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控制出血难度大,死亡率高.

    作者:汤永德;周相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19例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女性尿道综合征(Female Urethral Syndrome,FUS)是指有下尿路刺激症状而无膀胱尿道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症候群,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机理尚不清楚,紧张、焦虑、内向心理是FUS的易患因素并影响治疗效果.国外近年趋向于用生物反馈行为治疗,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等方法重建下尿路功能[1~2].我们认为正确治疗是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有机的结合,在这之中,护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1998年以来共收治住院FUS患者119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尚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伤性脾破裂52例治疗体会

    脾脏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受伤率高,约占整个腹部外伤的45%.我院1996年8月~2002年12月共收治了外伤性脾破裂52例,根据病情选择了不同治疗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如何正确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作者:陈树理;韩新军;闫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治的探讨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治方法.方法:对一组4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针对脑水肿采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亚冬眠技术和高压氧等综合方法,结果存活29例,死亡13例,其中使用呼吸机6例全部死亡.结论:受伤时的外力机制(主要是旋转)和临床特点一般诊断不难.但该症目前无特效疗法,使用脱水剂、亚低温技术和高压氧等综合疗法,效果显著,而呼吸机的应用效果较差,宜慎重考虑.

    作者:万春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副神经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副神经行程及与周围毗邻结构关系.方法:选取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标本10例20侧.介绍副神经的寻找及保留方法,记录副神经与周围结构关系.结果:副神经从二腹肌后腹深面的后下缘穿出.55%(11/20)越过静内静脉浅面,45%(9/20)经其深面;副神经出二腹肌后腹后60%(12/20)穿入胸锁乳突肌,40%(8/20)在胸锁乳突肌深面;副神经在距耳大神经出胸锁乳突肌后缘处上方约2cm以内浅出;80%(16/20)幅神经和颈神经根间存在交通支;副神经在锁骨上方3~4cm进入到斜方肌前缘,100%副神经支配斜方肌.结论:定位副神经的标志较恒定的有两个,一是耳大神经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方约2cm以内,另外一个是在锁骨上方3~4cm斜方肌前缘处.

    作者:袁林林;娄卫华;韩云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矢状窦旁脑膜瘤22例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总结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要点.方法:经病理检查证实的矢状窦旁脑膜瘤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2岁.肿瘤位于矢状窦旁左侧9例,右侧11例,同时累及双侧者2例,位于矢状窦前1/3者4例,中1/3者15例,后1/3者3例.肿瘤大小3~6.8cm.结果: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按Simpson切除分极标准:Ⅰ级切除6例,Ⅱ级切除12例,Ⅲ级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及新的神经功能障碍.随访6月~5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技术损伤小能很好地保留神经功能,肿瘤切除可达SimpsonⅠ~Ⅱ级.

    作者:王旭光;李新文;张强;穆春雷;倪鸣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5000呋喃西林外用冲洗液引起中毒性精神病1例

    患者男,48岁.住院号:284842.因饮酒造成食管自发破裂,全麻下行食管穿孔修补术,术后18天出现食管瘘及后纵隔脓肿,严重感染入院.引出约200ml黄色粘稠脓液,于6月3日全麻下行纵隔引流术,6月12日行空肠造瘘术.患者于6月3日术后用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每日4000ml,共冲洗16天后,患者于6月18日夜间出现谵妄状态,意识朦胧,对答不切题,含糊不清,且逐渐加重,二目定视,瞳孔中等大小,对光反应存在,表现神志恍惚,幻视幻听,烦燥不安,整夜不寐、躁狂,手脚乱动,痛觉迟钝、腱反射低等.患者一直平卧位.经美兰液口服从胸腔引流出美兰液,证实食管瘘与胸腔相通,较长时间用呋喃西林大量冲洗,药液从食管瘘口进入胃肠吸收,尿液呈棕色,出现蓄积性中毒,造成了中毒性精神病.因果关系明确,立即停止呋喃西林液,改用生理盐水冲洗,5日后患者精神症状未得到缓解,给予氯丙嗪注射液,一次50mg,一日2次肌注,共注射7针,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作者:靳凤柱;张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特大面积烧伤后头足部取皮体会

    在特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人中,头足部虽也极难幸免,但由于其有头发和较厚角质层保护,且愈合快,不易留下瘢痕,所以经过特殊处理可为其它创面提供早期皮源.我科在过去10年间收治了一些特大面积烧伤病人,尝试使用烧伤后头足部作为早期削痂植皮的供皮源,取得满意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以供参阅.

    作者:宋若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恢复24例,良好15例,中残11例,重残7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0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手术、低温技术、适当脱水、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焕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