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比较

韩冬;赵秋菊;周萍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30, 人胰岛素30R, 2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方法:8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在口服瑞格列奈1.5mg/d基础上,采用每日早晚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比较4周后两组8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治疗后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门冬胰岛素30组早晚餐后2h血糖低于人胰岛素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人胰岛素30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两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较人胰岛素30R对餐后2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笔者自2006年元月份以来,用自拟平痒洗剂配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15例,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发现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颖;苗风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前白蛋白在各型肝病中的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及白蛋白在各型肝病中的变化.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前白蛋白的浓度,白蛋白用溴甲酚绿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各型肝病中,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浓度都下降,并且前者明显大于后者.结论:前白蛋白是反映肝脏受损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且对肝病的预后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传凤;尚会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孕妇分娩中的积极意义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对1 622例产妇进入产程前后采用心理干预,并随机抽取400例分为心理干预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心理干预组在平均出血量、产程时间、顺产率及产后忧郁发生率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大限度地使产妇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不良情绪,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及减少产后并发症.

    作者:邹连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如何充分发挥Rh(D)阴性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在实施无偿献血过程中,Rh(D)阴性血液的临床供应时刻都会处于应急状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正常汉族人群中Rh(D)阴性所占比例仅为3‰~4‰,献血人员稀少,临床用血的规律性不强.如何充分发挥Rh(D)阴性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笔者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努力实现Rh(D)阴性血液在临床抢救和治疗时发挥有效利用率,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夏永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预防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导管阻塞的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引起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导管阻塞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止导管阻塞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患者给予定时拍背,输液泵持续控制气道湿化,按需吸痰,有效吸痰,并在吸痰前后加强气道湿化,同时保证机体充足的液体入量.结果:30例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患者,无1例发生导管阻塞现象.结论:对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加强呼吸道管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导管阻塞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丽;李健珍;王蓓;成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肝脏胆管细胞癌的CT和MRI诊断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其中8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13个病灶呈低密度,1个病灶呈高密度,3个病灶未能显示.CT动态增强扫描,12个病灶周边不完整薄环状或厚环状增强,3个病灶均匀增强呈高密度,2个病灶呈等密度;延迟期6个病灶不定形轻度增强呈低密度,8个病灶明显增强,呈相对低密度,3个病灶呈等密度,此期病变检出率为100%.8例病灶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6例病灶表现为缓慢增强型,2例病灶表现为快速增强型.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肝内与其它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善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剖宫产率与围产儿死亡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与围产儿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979~2005年本市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来日益增高的剖宫产率并不能使围产儿死亡率持续下降.结论:合理使用剖宫产,应从多方面努力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尹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伊犁州200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为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健全伊犁州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供依据,笔者对2006年全州1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库来西·库克西;陈涛;江阿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从毕业生的基本技能谈临床实习带教

    1998年以来,我国大学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型教育,医学院校随之扩招,人数逐年增多,同时造成毕业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作者:杨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结扎法闭合支气管残端102例分析

    肺切除时对支气管残端的闭合处理是手术的关键操作之一,对防止支气管胸膜瘘和胸腔感染至关重要.我院胸外科2000年1月~2007年5月共施行肺切除131例,其中102例采用结扎法闭合支气管残端, 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敏;谈永飞;薛洪生;蒋国军;徐强音;龚泽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纯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与美松永久根管充填剂的临床比较

    纯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是目前临床应用广的根管充填糊剂,但病人普遍反应术后疼痛、肿胀、效果不理想.我科于2006年1月~2007年1月用纯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与美松永久根管充填剂进行填充并跟踪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桑毅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颌面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28例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口腔癌肿患者术前做好心理评估和干预,严格术区护理准备,术后护理采取合适的体位,做好呼吸道、口腔及饮食护理,严密观察移植皮瓣的情况以早期发现血管危象.结果:无1例由于护理失误而造成皮瓣死亡,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对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肿缺损的病人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增香;方秀华;刘巧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洛汀新与保肾康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洛汀新加保肾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91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50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洛汀新和保肾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压(BP)、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组TC、TG、BP、UAER明显降低.结论:洛汀新与保肾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一步恶化,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施澄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以脑苷肌肽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天1次,连用14d;对照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天1次,连用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有效率为80.39%.结论: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疗效.

    作者:沈为林;曹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336例成功进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术及其相关治疗病人的护理经验.笔者认为术前进行完善准备和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在病情观察、饮食及并发症的观察等方面加强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病人尽快康复的关键.

    作者:赵荣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处理及分析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修复10例;5例因胆漏后确诊;3例因反复胆管炎、黄疸,再次手术确诊;16例胆管损伤病例经T型管引流术8例、胆管修补加T型管引流4例、十二指肠胆管吻合2例,胆肠Roux-Y吻合2例,恢复良好,无任何不适.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应可预防,合理选择手术时机,良好的麻醉,细致的手术操作,可以有效的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胆管损伤尽早发现,根据伤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通畅的引流是大限度减轻胆管损伤危害及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戴旭东;秦勇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Tei指数联合Macruz指数检测冠心病左室功能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Tei指数、Macruz指数及二者联合对冠心病(CH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确诊CHD病人(CHD组)和1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测量Macruz指数、Tei指数和LVEF,并探讨其间关系.结果:两组间年龄无差异(P>0.05);Tei指数与LVA所测LVEF值相关(r=-0.737,P<0.01),经校正的χ2检验,χ2=0.333,P>0.05,对CHD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评价的敏感度(Se)88.2%,特异度(Sp)97.2%,Youden指数(YI)0.85.Macruz指数与LVA所测LVEF值相关(r=-0.612,P<0.01);经校正的χ2检验,χ2=1.455,P>0.05,Macruz指数对CHD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评价的Se 82.4%,Sp 77.8%,YI 0.62;Tei指数联合Macruz指数对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评价的Se 97.9%,Sp 75.6%,YI 0.74.结论:Tei指数、Macruz指数是评估CHD病人左室收缩功能简单且有价值的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CHD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诊断.

    作者:倪华;陈清枝;李东野;王晓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HSD治疗12例颅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体会

    我院急救中心于2002~2004年收治12例颅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将HSD(高渗盐液7.5%NS-右旋糖酐D70,简称HSD)应用于早期抢救治疗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文胜;王小丽;王行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 000例已婚妇女皮下埋植避孕临床分析

    皮下埋植剂是一种高效、长效、安全、可逆的女用避孕剂,药剂一经进入体内就开始恒定地、低剂量地向血中释放左旋18甲基炔诺酮,植入后24h即可发挥避孕作用,一次植入可避孕5年.本站自1993年12月~2001年12月开展皮下埋植共1 000例,现将临床应用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张巧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Ⅲ°房室传导阻滞伴巨大倒置T、U波1例分析

    患者,男,23岁,因突然晕厥30min来诊,有心动过缓史.体检:重病容伴意识障碍,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BP:60/30mmHg,双肺呼吸音低,心率缓慢35次/min,血清酶学及生化检查正常,入院当晚死于室颤.

    作者:冯静;丁明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