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体会

贾虎林;张丰楼;田国伟

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治疗体会, 炎性梗阻, 腹部手术, 炎症, 创伤
摘要:腹部手术的创伤、炎症等原因易导致肠梗阻的发生,在术后1~3周内发生的以炎性梗阻多见,我院自1990年~2001年共收治23例,治疗体会如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290例体会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切开复位,于小腿内侧胫骨远端及近端选好合适位置,分别拧入2枚外固定螺钉,连接外固定支架,达到骨折复位满意,拧紧外固定螺母.结果:随访248例,没有1例发生关节僵直,骨折一期愈合率93.9%(231/248).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便于处理伤口,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易于拆除,骨折端持续加压,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作者:仙跃华;王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反应性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

    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反应性精神病预后虽好,但因其能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破坏血流力学的稳定状态,影响病人的康复,甚至影响到手术的效果,需尽力预防或及时恰当的治疗.本文就21例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反应性精神病的预防与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喜;李小兵;曹保刚;艾红娟;黄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会阴烧伤的治疗和预防

    会阴部较隐蔽,一般不易烧伤,但小儿会阴烧伤较成人多见.由于小儿不配合治疗,且会阴部创面易被大小便污染,易致创面感染加深,若治疗不当,常遗留瘢痕挛缩畸形,严重影响功能.我们对小儿会阴部烧伤30例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希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硬膜外持续滴注麻醉用于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观察

    我院从2000年1月以来采用硬膜外持续滴注麻醉的方法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处理,对避免病人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具有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志刚;李树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度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积水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积水的早期诊疗方法及愈后.方法:对12例重度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积水的患者均一期或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0例随访半年~3年.结果:12例术后2周~3月CT复查脑室大小恢复正常.随访10例,生活自理8例,意识及肢体活动好转2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积水是影响愈后的严重并发症,早期确诊和手术治疗是减少其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周辉;施辉;陈覃;江伟;刘希光;孙维晔;马逵;李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胸部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严重创伤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逐渐加重的中央性紫绀、严重低氧血症为特点的综合征.我院于1996年9月~2002年9月收治的以胸外伤为主的创伤病人216例,其中57例发生严重型ARDS,通过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芝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

    妇科手术多以女性生殖器肿瘤、生殖器损伤、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等病人为多见.由于女性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女性病人的病理变化和对手术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所担任的社会角色的不同,对手术治疗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本文对275例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作出分析.

    作者:苏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牛骨埋藏法治愈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

    1病例资料例1,女,40岁.1983年3月15日因甲状腺瘤继发甲亢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双侧残留腺体均约拇指末节大小,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术后次日,病人双手麻木,僵硬,第3天呈爪形手,并出现抽搐.查血钙7mg%,血磷6.5mg%,即给予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并口服葡萄糖酸钙片、鱼肝油.三月后每3~5天需静注葡萄糖酸钙20ml,其间出现严重抽搐并窒息二次,均给予静注钙剂后缓解.1984年4月12日硬外麻下将制备好的小牛骨埋藏于左腹直肌内.术后每日服葡萄糖酸钙片5~10g,每5~7天静注钙剂20ml.于5月11日停静注钙剂,查血清钙10mg%,血磷5mg%.随访至今未再抽搐,患者已能从事日常劳动.

    作者:杜荣云;刘书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严重多发伤后并发症的监测及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并发症的监测项目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严重多发伤并发症监测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严重多发伤、休克、缺氧以及重要脏器功能紊乱,若给予相关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松琴;王凌云;丁勇;王华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分为常规组和神经节苷脂组.分析比较昏迷时间、死亡率、GOS等神经功能指标.结果:神经节苷脂组昏迷时间和GOS明显优于常规组,死亡率低.结论:神经节苷脂可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时间,有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神经保护剂.

    作者:王利军;史耀亭;张新中;周文科;王仲伟;周国胜;梁宗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肉芽创面微粒皮种植配合MEBO治疗深度烧伤27例

    目的:探讨肉芽创面微粒皮种植封闭创面的效果.方法:局麻取皮制备微粒皮,直接埋植肉芽内.后期配合MEBO应用.结果:本组病人18~35天全部封闭创面.结论:肉芽创面微粒皮种植配合MEBO治疗深度烧伤是一种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经济,治疗烧伤皮源短缺病例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继洋;郑玉红;王文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脏跳动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病情重,手术风险大,麻醉管理复杂,手术麻醉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999年元月至今我们采用心脏不停跳技术,施行重症换瓣手术麻醉50例,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麻醉关,效果显著.

    作者:毛晓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癫痫的急救护理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大多数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目前病因并非十分明确,并易复发.癫痫患者在不发作时与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但非常规治疗可造成频繁发作持续大发作时,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我科自1995年~2002年共收治癫痫患者52例,因抢救及时,处理得当无1例死亡和出现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作者:曲风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的手术.手术的成功直接取决于手术期间的技术操作,围手术期处理如营养支持,对于确保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成功和达到预期治疗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1991年~2001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8例,围手术期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浩;任武;李维汉;赵玉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下肢外固定器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外固定器治疗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有利于开放性创面的处理等优点,随着使用技术的推广和适应证范围的扩大,应用日趋广泛,但其产生的并发症也日益增多,影响治疗和预后.本文就使用单臂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骨折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我们从1994年11月~2002年10月应用多功能单臂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骨折129例,其中5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张淞;张永乐;张世清;曹鸿恩;邓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手术室器械的管理与维护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工作量大,急诊多,器械种类繁多,给手术室器械管理和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器械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我院手术室器械管理的办法介绍如下:

    作者:马咏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分析经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1例诊断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抗生素及中药治疗.结果:11例病人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6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①术后早期(通常1~3周内)出现肠梗阻症状;②有明显的肠梗阻表现;③腹部CT表现为病变区域肠壁水肿、增厚、边界不清,没有高度扩张的肠管;④排除机械性和麻痹性肠梗阻.治疗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郭宏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CT定位,其中壳核34例,丘脑28例,壳核-丘脑11例,皮质下12例,小脑3例,破入脑室11例.结果:6~8小时手术82例,死亡2例,8小时手术4例,死亡3例(年龄>70岁),存活良好58例,生活自理,生存质量提高.结论:该手术对脑组织损伤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效果佳,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和简便的特点.

    作者:崔恒兴;麻来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治疗

    甲状腺微小癌指肿瘤直径≤1.0cm的甲状腺原发癌[1],术前难以发现或不易诊断.回顾我院1990年~2000年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23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肖曙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氯胺酮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氯胺酮咪唑安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先用咪唑安定0.2mg·kg-1肌肉注射,再复合氯胺酮1~2mg·kg-1静脉注射施术42例,并设同期及前期单用氯胺酮5~8mg·kg-1肌肉注射或单用表面麻醉40例作对照组,在满意率、并发症方面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0.47%(38/42),并发症发生率16.67%(7/42).对照组满意率52.5%(21/40),并发症发生率47.5%(19/40).结论:咪唑安定、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平稳,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不良应激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清醒期安静.

    作者:徐国亭;王西娟;华勤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