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带;李功营;宋阳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通过胰岛素泵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模拟正常胰岛素的生理分泌节律,使血糖达到或接近生理水平的方法.强化血糖控制是延缓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之一.通过临床对39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分析,了解两种方法的差异.
作者:郭献山;耿秀琴;王林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影响水合氯醛合剂中水合氯醛稳定性的因素.方法:采用回滴定的方法,分别对温度、存放时间、紫外线照射以及碱性物质对本品中水合氯醛的影响加以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因素均影响水合氯醛的稳定性,其中以紫外线照射及碱性物质影响大.结论:为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水合氯醛合剂中水合氯醛含量仍符合要求,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避免用热水配制.
作者:赵可新;徐列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之诱因,临床虽有各异,但因腹主动脉瘤导致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者,作者仅见1例,报道如下.
作者:陶伯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SIADH常见病因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炎症、药物、外科手术以及特发性、恶性肿瘤多见,某些肿瘤组织合成并自主性释放AVP,多见者为肺燕麦细胞癌,约80%SIADH患者是由此所引起.且多以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下面介绍一病例以说明.
作者:尚凤娟;王振云;段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新兵集训期的病种,探讨发病机制,保障新兵集训的顺利通过.方法:笔者对380名新兵集训期发生的病种加以分析讨论.结果:发病时期和疾病分类进行比较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后勤保障,循序渐进训练等.
作者:王力军;马荣炜;刘彩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混合型血管瘤是指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者并存的血管瘤.多见于皮肤,一般随身体的发育而长大.治疗方法较多,但单纯治疗的效果不太理想.本文研究了联合应用手术切除和核素90锶放射治疗的方法,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倪蓉;苏是苍;刘文斌;关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病人入院后,医护人员在病人的疾病危险期,密切配合争分夺秒,积极抢救治疗,使病人转危为安,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称赞,但有时却勿视了病人恢复期及出院前的各种医疗及护理.
作者:朱俊玲;段长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肾结核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 多继发于肺结核,也是输尿管、膀胱、生殖系结核的重要细菌来源,在泌尿系统结核中占有重要位置.正确认识肾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对其诊断有着重要作用.笔者搜集了我院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45例肾结核的B超、肾盂造影、CT三种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该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性.
作者:李邦国;戴辉;蔡争;曾令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ET)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浓度. 69例CHF患者为治疗组(CHF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69例CHF患者中的12例因有禁忌症而未用卡托普利治疗为非卡托普利组,余57例常规口服卡托普利治疗为卡托普利组,测入院和治疗4周时的ET.对随访资料完整的42例卡托普利组患者分别于8周和12周时复查ET.结果:CHF组与对照组比较,ET浓度明显增高(P<0.01).CHF组治疗4周后ET都有降低,但卡托普利组降低明显(P<0.05).在8周与12周时卡托普利组42例患者ET浓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T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血浆ET浓度和CHF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应用可降低血浆ET浓度.
作者:许慧;杜争鸣;刘树英;刘培菊;刁克;刁平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其规范治疗对于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极为重要.为了解该院普通内科CAP诊疗情况,对2002年5月~2003年4月间收治的61例轻症CAP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爱君;滕海凤;乔秀丽;张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留置导尿管是目前治疗排尿困难的主要手段.但在医院尿路感染中,与导尿有关的菌尿症达37.3%~56%,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现将其预防及护理介绍如下.1 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树立插入尿管就会引起感染的观念,不能用留置导尿解决尿失禁和记出入量问题,对于尿失禁患者,应了解尿失禁原因,重视心理护理,耐心训练患者排尿.不能自行排尿时,女性尿失禁患者用尿不湿,男性患者采用男性尿袋或加长塑料袋接尿.对已留置导尿的患者,注意训练自主排尿功能,采用个体化放尿方法,根据患者尿意和膀胱充盈度来决定放尿时间,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作者:王永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86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肾盂输尿管癌43例,随访40例.肾盂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后复发率(27.3%),低于肾盂输尿管全切除术(60%)和肾切除术(75%).患侧输尿管口处膀胱癌复发率高,同时发生多部位癌术后复发率高.复发时间多在术后3年之内.对其临床特点、术式及复发因素之间的影响进行讨论.
作者:倪敬学;付现敏;高慧;刘臣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副鼻窦炎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发病年龄也趋向于年轻化,未成年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大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影响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确诊有无副鼻窦炎,必须依靠放射学检查.我院放射科2000~2001年间共行副鼻窦摄影8726例,18岁以下患者4232例,占总人数的48.5%,接近半数.目前,有3种副鼻窦摄影体位可供选择.
作者:乔桂荣;宋鹏;张鑫;韩娟;宋登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鼻窦冠状位CT扫描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手术方式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荷兰菲利普公司的螺旋CT,对临床诊断为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并在ESS术后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CT诊断为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窦口-鼻道复合体闭塞,与临床诊断及术中诊断基本相符,并经病理确诊,符合率为93%.结论:鼻窦冠状位CT扫描,对于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结构异常、诊断鼻息肉、确定鼻窦炎的病变范围(分型分期)及指导手术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雷雨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97年1月~2004年6月该院收治的38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结果:首诊误诊率达65.79% (25/38),主要原因:仅具备部分川崎病的诊断条件,基层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非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发生率28.95% (11 /38) ,明显高于同期川崎病发生率10.64 % (15/141),P<0.01.结论:提高对非典型川崎病的警惕性,及时做心脏彩超,尽早明确诊断以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的损害.
作者:赵明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临床医师超剂量用药、不合理配伍用药、用药方法不正确等不合理用药常导致一系列药物不良反应产生或引发药源性疾病,也因此而发生医疗纠纷.长期以来,医务工作者努力寻找克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方法,计算机药品管理软件可以对药物用量、药物相互配伍、药物的用法及特殊人群用药进行维护,从而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者:宋金带;李功营;宋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临床上早孕先兆流产行保胎治疗并不少见,但因妊娠合并其它疾病误诊为先兆流产者偶有发生.本文将5年来该院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小琴;宋文月;谢燕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特异性的血浆激素蛋白,具有降低血糖、降血脂、抗炎、胰岛素增敏作用.脂联素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一系列危险因素如肥胖、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有关.脂联素通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因子的产生、抑制内皮细胞炎症及粘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谢晓云;陈文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X线征象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新生儿肺炎的X线检查资料;结果:为肺纹增粗;斑片状、斑点状阴影;阻塞性肺气肿;叶间积液;右侧气胸等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重要X线征象.结论:X线对诊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具有较高的价值,全面分析其X线征象,有助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诊断.
作者:曾文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绝经后妇女宫颈组织变硬使取环难度增加,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后使宫颈变软,减轻患者痛苦,利于节育器的取出.
作者:孙旭妍;翟莹;马菊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