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科护理点滴

叶玉兰

关键词:肝硬化,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 气囊压迫止血, 外科手术, 术后死亡, 再出血, 硬化术, 上消化道出血, 观察和护理, 抢救成功率, 药物治疗, 出血死亡, 病人, 止血率, 死亡率, 内镜下, 肝昏迷, 肝功能, 大出血
摘要: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起病突然,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我科7年来共收治此病人92例,其中男63例,女29例.年龄28~70岁,平均50.5岁,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18例,B级42例,C级32例.7年内因上消化道出血分别住院1~6次,共144人次.出血量:大出血97人次,中出血28人次,小出血19人次.单靠药物治疗止血95人次,占66.0%(95/144),加用气囊压迫止血49人次.药物加气囊压迫暂时止血率达100%.止血后转外科手术19例,行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或硬化术37例.外科手术后死亡9例,占47.4%(9/19),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术后再出血死亡3例,占8.1%(3/37),其余患者死于再出血2例,死于肝昏迷2例,占11.1%(4/36).共死亡16例,占17.4%(16/92).笔者在本病的护理中深深体会到,要提高本病的抢救成功率,严密做好病人的观察和护理也极为重要.下面谈谈笔者在本病护理的点滴体会.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苯那普利、非洛地平和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苯那普利、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苯那普利组(30例,10mg,1次/d),非洛地平组(30例,5mg,1次/d),硝苯地平组(30例,10mg,3次/d),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及肾功能变化.结果:苯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治疗后,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及血、尿β2微球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后偶测血压和白天平均血压明显下降(P<0.01),夜间平均血压及24h平均血压下降幅度小,与苯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改善肾功能,而硝苯地平不能平稳降压,无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欧阳迎春;余琴;王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在小儿阴囊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小儿阴囊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APOGEE 800 PLU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对31例小儿阴囊肿块应用二维超声和CDF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急性睾丸及附睾炎病例经随访证实外,其余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对急性睾丸及附睾炎、睾丸肿瘤、睾丸扭转可通过二维超声和CDFI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取得满意效果,可作为定性和判断手术措施的重要依据.

    作者:周菁;周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肺癌行支气管动脉抗癌药物灌注治疗(介入治疗),疗效肯定.小细胞肺癌(ScLc)占肺癌总数的20%~25%.介入治疗ScLc11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1996年6月~1999年6月收治的ScLc中随机抽取,介入治疗加全身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57例,为观察组;单纯介入治疗57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9例,女8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46.8岁;对照组男48例,女9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45.6岁.两组病例均经组织学或痰细胞学诊断证实为ScLc.中心型肺癌102例,周围型肺癌12例.Ⅰ期2例,Ⅱ期32例,Ⅲ期79例,Ⅳ期1例.全部病例均介入治疗1~4疗程.1.2方法①介入治疗方法:按seldinger's法,经支气管动脉抗癌药物灌注治疗.化疗方案:DDP100mg/CBP400mg+ADM40mg/PADM40mg+VCBlmg;②全身化疗方法:DAV/CPV方案.DDP20mg/CBP100mg静滴第1~5d;ADM30mg/PADM30mg静滴第1d;VCR1mg静滴第7d;③放疗方法:我院放疗科电子直线加速器放疗.8MVX线,肺癌局部根治剂量一般为:7000CGY;9~12Mev,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颅脑转移(或全颅预防照射),一般剂量为4000CGY.

    作者:利宇;庞瑞麟;金银慧;田扬;胡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精神症状模仿演示在教学中的价值

    精神症状是指异常的精神活动,是人脑机能紊乱的表现.它们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是精神障碍临床征象的组成部分,是精神障碍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精神疾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精神疾病症状学的教学效果,是教学人员经常探讨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的不断改革、以及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和临床见习,医学理论教学变得既生动又直观,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由于精神医学中的症状学这一部分课程的内容又多又复杂,很多同学难以全面掌握,只能死记硬背,不能理解.因此,这就给教学人员提出了挑战.要教好这门课,教学人员不仅要熟悉各种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并对其原因及发病机制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作者:邓荆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γ-谷氨酰转肽酶在鉴别血尿性质中的运用

    尿中红细胞形态用于鉴别血尿来源已广为人们所报导,但由于对红细胞形态的鉴定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且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红细胞的异形率的规定各有差别,这给实际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本文采用检测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方法来区分血尿来源,方法简便,结果稳定.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正常对照组由排除肝、肾等疾病的健康体检者组成,尿液常规检查正常.肾性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和非肾性疾病(包括肾盂肾炎、下尿道感染、结核、结石)的血尿病人皆由本院经各种诊断方法确诊的病人,留取清晨第1次尿,经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测.1.2试剂为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提供的试剂盒,采用酶动力学方法进行检测,仪器使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作者:洪伍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尿液常规分析的质量控制

    随着尿液自动分析仪的普及,传统的尿常规检查已发展为现在的尿液常规分析,它由物理性状检查、化学性状检查即尿液自动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三大部分组成.为使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必须建立高效率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的留取与处理1.1必须使用一次性尿杯,以排除容器的干扰因素.1.2应严格按照要求留取尿液,以免标本不合格直接影响检测结果.1.3好检测随时的新鲜尿液或放置不超过2h.传统的方法是留取晨尿,原因是晨尿浓缩,能大限度的反映有形成份的情况.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采用晨间第2次尿液,即留取早8时~9时之间尿液,从而避免因标本存放时间过长、细菌生长、蛋白分解、氨升高而使细胞、管型等有型成份的破坏.

    作者:刘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左旋氧氟沙星治疗霍乱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左旋氧氟沙星对霍乱的疗效.方法:将30例霍乱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左旋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片.比较两组有效率、止腹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左旋氧氟沙星有效率100%,氧氟沙星有效率91.7%.(P>0.05)无显著性差异.平均止腹泻时间分别为(1.17±0.66)d和(1.92±1.30)d.(P<0.05)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16.7%(P>0.05).结论:左旋氧氟沙星是治疗霍乱高效、安全药物,且副作用少.

    作者:徐伟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性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以干咳、呼吸困难并全身乏力2周而于2000年11月3日入院.患者自2周前无诱因出现干咳,并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全身乏力,就诊前1周在当地卫生室静脉输注青霉素、病毒唑、丁胺卡那霉素及氨茶碱等,连用7d,效果不佳.查体:体温37℃、呼吸30次/min,口唇紫绀,双肺中下野可闻湿罗音,心率90次/min.实验室检查:RBC6.0×1012/L,Hb15g/L,痰结核菌(-),血沉3mm/h,RF(+),ANA(+)LDH309U/L.ECG示右心室劳累,X线胸透见双肺中下野弥漫性网状阴影,胸肺CT提示肺广泛纤维化,纤支镜活检结果为肺间质纤维化.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性特发性肺纤维化.确诊前给予头孢曲松钠4g加氟美松10mg每日静脉输注,确诊后,改给泼尼松20mg口服,1日3次,症状逐渐减轻,于3周后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泼尼松.目前患者在门诊随诊,一般情况尚好,现每日口服泼尼松30mg.

    作者:亓树国;朱向国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电离辐射防护标准的发展与现状

    射线技术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工农业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与此同时,在利用射线技术中如果不对射线加强合理的防护,也可能给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伴随着电离辐射的广泛应用也产生了电离辐射防护这门学科,其目的是将电离辐射进行合理控制和防护,以保护人体不受其伤害.电离辐射防护标准的发展,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各次建议书的进展有密切关系.ICRP建议书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的放射防护基本标准均采用了ICRP建议书中的内容.本文综述了ICRP建议书的历史变迁、辐射防护的新科技动向和辐射防护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齐林;王连知;张喜学;王颖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狼疮性肾炎诊治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损的疾病.肾脏是SLE常受累的器官,文献报道40%~75%的SLE患者有肾炎的临床表现,多发生在疾病的4~5年内,而McClusrey报道几乎100%的患者有肾损害.SLE不仅可累及肾小球,同时也可伴不同类型的肾小管功能不全.本文就近年来狼疮性肾炎(LN)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1 LN活动期的临床指标1.1狼疮疾病活动发热、皮疹、脱发、关节痛肿或浆膜炎表现.1.2实验室指标叶任高等近年来研究认为:①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检测;②尿白介素6(IL-6)活性检测;③粘附分子表达分析;④肾小球滤过率测定;⑤热休克蛋白P90抗体测定.以上均可作为LN活动的检测指标.

    作者:郑东;郑显法;王宜德;王昆;季延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复方丹参滴丸也是目前唯一通过美国FDA临床用药申请(IND)的中成药,临床用药实验证明,其主要成份丹参及三七均具有钙拮抗和抗氧化作用,丹参是味活血化淤药物,有增加冠脉流量和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从而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治疗冠心病.

    作者:魏玉英;左风亭;张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儿热惊厥58例临床分析

    热惊厥是小儿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为小儿常见急症之一,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现象.本组病例均符合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内科学专题讨论会关于<典型热惊厥的诊断标准>.现将我院1994~2000年收治的58例小儿热惊厥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治疗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男:女为1.9:1,入院小年龄8个月,大年龄7岁,其中足月顺产52例,早产2例,生后有轻度窒息4例,惊厥前发热时间小于或等于12h者50例,大于12h者8例,初发惊厥48例,复发惊厥10例,初发与复发情况见表1.

    作者:张彦荣;李耀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如何做好手术室护生的带教工作

    临床实习是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是护士学会临床思维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带教老师必须具备专科带教理论及科学的带教方法.现就其发表几点见解.1注重建论施教,制定科内带教计划实习护士初到手术室时,大多有紧张、恐惧心理.缺乏系统,完整的护理知识,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采取初到科室时,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统一讲述手术室工作的一般特点及手术室分布概况,然后由有经验的护师(三年以上)带教的方法掌握手术配合的基本知识,力求在规定的实习时间内完成实习计划,达到教学要求,获得预期效果.通过实习不断提高护生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实习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要求护生做到准确、及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孙燕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椎管外侧角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经硬膜外腔椎管外侧角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借助腰椎X线平片定位,对20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小关节内缘行硬膜外腔穿刺,注射胶原酶治疗.结果:随访2~18个月,平均10个月,本组近期优良率81%.结论:经硬膜外腔椎管外侧角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熊东林;蒋劲;张德仁;张敏;卢卫;肖礼祖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千石家电有限公司职业性皮肤病调查

    1997年6月,深圳千石家电有限公司发现职业性皮肤病病人数例,我科会同深圳市防疫站及龙岗区防疫站工作人员到厂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现场调查千石家电有限公司是荷坳村属的日本外资企业,主要生产家用电器炉具,如微波炉、烤炉等.生产工艺有冲压、点焊、清洗、电镀、组装等.电镀车间设在三楼靠近北墙,设有脱脂、半光镍、光镍、铬、清洗等液池,这些池东西走向分为两排,中间宽度约1m,是工人操作点,生产时这些池的电镀液温度要保持在50℃左右,进入车间时可见到一些池的液面冒出白色薄雾.工人生产操作不戴胶手套不穿雨鞋,只穿短袖衣上班,每班工作10h以上.这些池中只有一个铬池及另一个池安装局部排风设施,其余池都未安装局部抽风设施.电镀池的南侧相距约3m的地方全部堆放着已包装成箱的产品.

    作者:梁宁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骨窗开颅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Gos3~12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尿激酶溶解治疗.结果:存活26例(86.67%),死亡4例(13.33%).结论:选择微创手术分减压术后用纤溶药物溶化残余血肿,效果良好.

    作者:谢宏刚;吴新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分析及对策

    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1]已被确认为糖尿病的四大基本疗法.目前糖尿病尚无法根治,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其周期长,耗资大,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迫使病人乱投医,乱服药,饮食中也陷入误区,不少人因此致盲、致残、致死.我院于1997年7月开始设立糖尿病研究中心,在多学科协作下,开展了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成立糖尿病咨询门诊,为东莞地区糖尿病患者设立了首家集知识教育、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于一体的研究中心.本文着重介绍对饮食疗法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王秀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35例老年性小脑出血临床分析

    小脑出血占脑实质出血的10%,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常见症状及体征为恶心呕吐、眩晕和共济失调.为进一步提高小脑出血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近8年收治的35例老年性小脑出血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0~93岁,平均68.6岁,60~69岁22例,70~79岁8例,80岁以上5例.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史25例(71.4%),有10年以上高血压病史16例(45.7%),既往有脑梗塞史7例,有脑出血史3例,有血管性头痛史3例.1.2临床表现本组病人活动状态下起病26例,起病时血压升高者24例.常见症状及体征:恶心呕吐33例(94.3%);眩晕32例(91.4%);共济失调27例(77.1%);步态不稳21例(60%);头痛20例(57.1%);眼球震颤17例(48.6%);颈项强直13例(37.1%);意识障碍12例(34.3%).

    作者:康骊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一种复方消毒液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之一.为阻断传播途径,减少传染源,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便医务人员临床使用,作者配制了一种集消毒、护肤为一体的复方消毒液.效果良好,使用方便.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洗必泰、乙醇(以药典规定低有效浓度)、适量甘油和香精.分别用100mL,5mL的塑料瓶盛装,塑料帽盖紧密封.1.2实验对象监测配制好的成品原液,以观察消毒效果.分别对烧伤科、五官科和神经内科医务人员进行诊疗中和喷雾式洗手消毒后的效果比较.

    作者:贾雪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胆碱酯酶(CHE)是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的由肝细胞和腺体生成的水解酶,已有资料证实在严重肝病时,其活动下降.但以往由于方法学等原因,在肝病检测中,对此酶的应用并不广泛.为此,我们对42例正常人及177例肝病患者进行了CHE测定,并同时测定了ALT,LDH,ACP,γ-GT,蛋白质及白/球蛋白比值.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冬冬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