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446例分析

杨承健;张月军;曹佳宁;徐欣;杨政杰;黄伟;胡世文;郑义通

关键词: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术, 快速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经验和教训,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1996年3月~2003年2月治疗的446例RFCA.快速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7例,占33%,房室旁道参与心动过速272例,占61%,其中显性旁道60例(A型预激43例,B型预激17例),隐匿性旁道212例(左侧隐匿性旁道139例,右侧隐匿性旁道73例),左室特发性室速5例,占1.1%.右室特发性室速4例占0.9%,房性心动过速7例占1.6%,心房扑动5例占1.1%,均先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总成功率为97.4%,总复发率为2.6%,并发症发生率为1.3%,无死亡病例.结论RFCA已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目的地预测和降低并发症,识别和正确处理分析特殊病例,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与诊断体会

    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与鉴别,一直是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的重点.其诊断是否准确、及时,都将影响临床医师的处治,从而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转归.所以,准确及时诊断宽QRS心动过速对每一位心电学者工作者都是基本功,曾有2例在诊断上不准确而影响治疗,现侧重谈谈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与鉴别体会.

    作者:林家弟;解惠蓉;徐素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间位性室性早搏致P-R极长1例报道

    患者因心慌、胸闷1月余就诊.体检:T 36.4℃,P 20次/min,BP 130/85mmHg,神志清,心率75次/min.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P波,P-P规则,79次/min.R1、2、5、8、10、11,QRS波形态一致,时间0.10s,P-R间期0.16s,为窦性心搏.R3、6、9时间为0.14s,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QRS波形态、联律间期一致,系同源性室早(部分间位性),R3、6、9T波顶端有切迹,R9T波尖锐,可以看出R3、6T波上均有一窦性P波,P3、5的P-R间期均为0.56s,故R4、R7为窦性心搏,P7较P3、5出现早约0.06s.

    作者:吕金兰;栾桂芹;宿志庆;魏留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00例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HRV)是窦性心动周期变异程度及规律的反映,是分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方法;是判断多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一个相对独立、与心源性猝死相关性较好的指标.

    作者:冯湘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肌缺血过程中暂时性Q波异常

    本文对15例冠心病患者在急性心肌缺血过程中,观察到暂时性Q波异常.10例出现于心绞痛,3例为心源性休克、2例为阵发性呼吸困难.

    作者:郑红岩;白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房扑动并交替文氏型房室阻滞伴QRS波2:1交替1例

    患者女,47岁.临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电图Ⅱ导联(图1)示:P波消失,代以大小一致,均齐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Ⅱ、Ⅲ、aVF导联F波倒置,心房率350次/min,为Ⅰ型心房扑动.

    作者:蒋勇;向芝青;王福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心电图(ECG)ST段抬高,临床症状常类似且相互参杂混淆,难以区分.如何正确判断与识别,并给予恰当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与生命安危.现简介如下.

    作者:王金会;陈志;于夕丽;王文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分析

    为了解心率变异(HRV)对老年高血压病(EH)预后的预测价值,对121例EH者HRV执行如下.

    作者:黄志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胸外伤致心肌挫伤引起ST段抬高1例

    患者男,20岁.左后背部被架子车砸伤10h入院.入院前患者不慎被5m高处的架子车掉下砸伤左后背部.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较差,面色苍白,痛苦病容.

    作者:杨军玲;张新;张波;毛鹏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Brugada波与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

    1定义类似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持续性右胸导联ST段抬高的心电图特征,称为Brugada波.类似RBBB、持续性右胸导联ST段抬高伴发室速、室颤和猝死,称为Brugada综合征.

    作者:卢喜烈;石亚君;朱力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3相左束支阻滞1例

    患者男,54岁.因心悸、胸闷4余年,加重3d入院.体查:P 80次/min,R20次/min,X光:右下肺感染,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平均65次/min,P-R间期0.12s,QRS间期0.08s,QT间期0.42s,当心率增快至81次/min时,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作者:曹淑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室性心动过速的周期重整

    患者男性,76岁.因心悸、胸闷、气促1d入院.2年前患下壁心肌梗死.体检:双肺无异常,心率120次/min,心电图(图1)示:上2条Ⅱ、Ⅲ导联为同步记录,R1与R8呈QR型,宽0.10s,R8之前有高尖P波,P-R间期0.16s,其余QRS波呈rsR型,宽0.14s,其前后均无P波,心室率120次/min.考虑为室性心动过速(VT),R8为房性早搏下传心室者,显示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图形.

    作者:姜文清;顾法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者QTd、QTcd的观察

    本文对1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并左心功能不全者的QT离散度(QTd)、梗死的QTd(QTcd)进行观察,并与24例正常成人作对比.结果显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QTcd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苏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发性外伤致心房颤动合并巨大J波

    患者男,25岁.因车祸致多发性外伤急诊入院,血压测不清,呼吸急促,心音低,律不齐,瞳孔时大时小,深昏迷.临床诊断:原发性脑干损伤、双侧血胸、脾脏破裂、左侧胫骨骨折.急诊心电图(图1A)示:心房颤动,R-R间期不规则,平均心室率75次/min.

    作者:孙晓东;齐治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房室传导文氏周期1例

    患者男,24岁.发现有先心病多年,曾诊断为室间隔缺损.12岁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997年曾发作过室上速,近来又感心悸、胸闷.

    作者:王春兰;赵东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冠脉支架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成功1例

    患者男,76岁,有吸烟史,反复胸闷心悸、不适半月加重2h急诊收入院.入院时心电图呈窦性心律、T波改变、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性房颤,慢-快综合征,ST-T改变.

    作者:张洪钦;程文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807例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分析

    对807例患者作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发现室性心律失常(VAR)552例,其中59例出现短阵室速(VT),提前指数(PI)0.8~1.8,易损指数(Ⅵ)0.2~1.2,VAR的发作昼夜频率有明显不同,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重症肺结核者P波变化的观察与分析

    1资料与分析1.1病例选择筛选1995年10月~2002年10月在我院临床确诊重症肺结核患者100例,男性62例、女性38例,男女之比为1:0.6,年龄43~75(55±7)岁,病程多在10~30年.

    作者:曲俐玲;万爱芳;吴秀婷;汤化战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致非梗死性Q波

    进行性营养不良症是一种肌肉组织变性疾病,可累及心肌.其心电图改变有时酷似心肌梗死,要引起高度警惕,以免误诊.

    作者:詹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785例医院职工体检心电图分析

    现将我院2003年1~3月对785例本院职工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覃桂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种房性心律失常揭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1例

    患者男,82岁.因咳嗽、咳痰1W伴气喘加重入院.临床诊断:急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Ⅲ期,冠心病.图示:V1导联连续记录,上行P1、2,下行P5、6系窦性P波,P-P间距0.90s及0.86s,P-R间期0.22~0.24s.上行P′3、6、9,下行P′2、4、10形态高尖,联律间期为0.82s的同源房早,下传的P′-R间期为0.12s.

    作者:刘中龙;张良洁;李景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