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颈复贴外敷治疗椎动脉性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李宗兴;吕霞;李宗玉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外治法,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采用中药穴外敷来治疗CSA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颈敷贴(NA)贴在穴位上,并与单纯口服西比灵做对比.结果颈复贴外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它能有效的扩张小血管,从而改善了血流变学的变化.结论该研究证实颈复贴能抑制红细胞聚集,因而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改善脑的缺血、缺氧状态.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手术天幕缘切开治疗创伤性脑疝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天幕缘切开,罂粟碱盐水冲洗在重型颅脑损伤颞叶钩回疝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2月~2005年5月对受治的32例幕上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病人,在开颅清除颅内血肿的基础上,在显微镜下行天幕缘切开,罂粟碱盐水冲洗.结果GCS 3~5分20例,6~8分12例.27例患者得到随访.根据GC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7例,中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2例,植物生存3例.结论显微镜下天幕缘切开可有效解除天幕对脑干,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等的机械压迫,减少颞叶牵拉和挫伤,防止Labbe氏静脉损伤;结合罂粟碱盐水冲洗易于清除环池中的蛛网膜下腔积血,缓解脑血管痉挛,降低病残率.

    作者:陈华群;王宏盛;朱维国;施宏明;桂群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脂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Met)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脂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食饵性高脂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洛伐他汀(Lov)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与Lov组相比Met组有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与DM组相比,Met及Lov均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大鼠TG、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结论Met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大鼠血糖,也可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Met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大鼠脂质代谢紊乱.

    作者:王嫘;滕赞;张锦;林杰;李庭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PESV对荷Lewis肺癌小鼠血流变学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抑制荷Lewis肺癌C57/B16小鼠肺癌生长及对荷瘤小鼠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0.2mL Lewis肺癌细胞悬液给C57/B1 6小鼠尾静脉注射,8d后将小鼠随机分组,治疗组用PESV腹腔注射,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10次.第30d取全血做血流变学分析,并处死小鼠,取小鼠肺脏,进行分析.结果PESV抑制荷Lewis肺癌小鼠肺转移作用明显(治疗组和对照组肺肿瘤数为3.2±1.2和13.5±5.3,P<0.01),血流变学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ESV组血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全血低切表观粘度、全血高切表观粘度、Casson粘度、Casson屈服应力,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ESV对荷Lewis肺癌的C57/B16小鼠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粘度实现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

    作者:贾金秋;王兆朋;张维东;贾青;黄山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造口术36例护理体会

    危重病人常用气管造口术来建立人工气道.传统的气管造口术操作比较复杂费时,且并发症较多[1].2005年我科年采用英国SIMS公司生产的Portex一次性气管造口器械实施了36例行经皮穿刺扩张气管造口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佩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虚大鼠血流变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研究

    目的采用注射APH致血虚造模方法,对照观察正常与造模后大鼠的血常规、血流变以及出、凝血时间等状况,探讨血虚模型的血瘀出血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结果血虚模型大鼠的血流变以及出、凝血时间和足底微循环等均较正常大鼠有明显异常.表现为WBV(高、中、低切)、PV、WBRV(高、低切),以及EI和IR均有明显升高;足底微循环显著障碍;而出、凝血时间明显延长(P<0.01或P<0.05).脏器组织均可见缺血损伤、瘀血、出血的病理改变.结论血虚模型的血瘀出血反应,与伴有血流变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关.

    作者:彭欣;夏雷;李继贵;秦林;李辉;宋月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个体化治疗

    对15例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透患者分别用管通、低温序贯钠、管通加参麦注射液、白蛋白/血浆进行个体化治疗.结论是治疗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毒鼠强中毒诊治与处理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对29例确诊为毒鼠强中毒的病人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拟定合适的诊治方案.结果确诊后立即给予清除毒物、迅速控制抽搐、痉挛等神经系统症状,适当应用解毒剂,积极防治MOD.结果29例病人均抢救成功,随访无明显后遗症.结论毒鼠强中毒抢救的关键是及时诊断、综合方法彻底清除毒物,迅速控制神经系统症状.

    作者:金建荣;施宝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液粘度计的选择

    为正确选择血液粘度计,我们在回顾国际及国内有关文献的同时简述了国内专家的主要工作,做一综述,供广大临床工作者参考.

    作者:张惠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肾细胞癌端粒酶活性测定的研究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与肾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TRAP法对肾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肾癌组织中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端粒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肾癌组与中晚期肾癌组端粒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细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较正常组织高,肾癌端粒酶活性与其恶性程度无相关性,端粒酶活性测定可能作为肾癌诊断的分子水平标志物.

    作者:王祖峰;温端改;侯健全;严春寅;欧阳骏;潘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清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前后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测定值的变化.探讨cTnI对早期诊断AMI的价值.方法对50例AMI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进行cTnI和CK-MB的检测.结果AMI后3h内cTnI阳性检出率94.0%,明显高于CK-MB24.0%,AMI5d后cTnI阳性84.0%,而CK-MB仅为6.0%.结论血清cTnI能早期确切诊断AMI,具有较宽的诊断窗,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王莹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观察及对策

    主动脉夹层是严重的心血管病,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作者对2003年~2005年收治的7例主动脉夹层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提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与及时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密切相关.

    作者:汤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黛力新对躯体疾病为主诉的焦虑忧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焦虑忧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特点及黛力新在焦虑忧郁性神经症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以躯体不适为主诉的焦虑忧郁性神经症90例,随机分成三组:黛力新治疗组,黛力新加内科治疗组,单用内科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未用其它抗焦虑忧郁药物.连续治疗6周,分别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对三组治疗前后焦虑忧郁程度进行评分,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黛力新治疗组评分6周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非黛力新治疗组(内科治疗组)治疗6周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三组治疗6周后HAMD评分:黛力新治疗组明显低于非黛力新治疗组(P<0.010;3)单用黛力新治疗组与黛力新+内科治疗组比较,治疗6周后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刘秋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目的了解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患者IL-6、CRP和免疫球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CD4+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血液流变学检测示患者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电泳指数均增加.结论HLA-B27阳性A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亢进与紊乱,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变.HLA-B27抗原在AS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董青;杨达人;刘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预防用药对激素性股骨头血流量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药物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法给予类固醇激素,诱导出兔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同时使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股骨头血流量.结果该方法可增加模型动物股骨头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增加或改善幅度与激素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长程使用类固醇激素同时应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可提高股骨头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或减缓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作者:李景田;邹锦慧;吉燕翔;张慧明;周小璜;李伯灵;陈秀琴;林拓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山市社区男性高尿酸血症者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男性高尿酸血症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对112例确诊为高尿酸血症的男性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健康组120例对照,观察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2例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15项指标中有12项异常,主要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显著增高的高粘滞血症,红细胞电泳指数显著增高,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变化,提早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饮食及运动控制,应该可以减少痛风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勇;濮欣;彭明;吴楚燕;王伟英;李素平;朱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降纤酶个体化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法6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降纤酶10U+0.9%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日一次,根据凝血六项指标调整个体化剂量,以14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7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降纤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且剂量应个体化.

    作者:金明磊;赵晓玲;王乃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与维生素B12治疗作比较.方法20例弥可保治疗患者与18例维生素B12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21d后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同时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改良Portmann评分和面神经电图(EnoG)检测潜伏期,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弥可保治疗组面神经功能恢复优于维生素B12治疗组(P<0.05),治疗前后弥可保治疗组Portmann评分为4.21±2.11和17.11±3.10,维生素B12为3.88±2.02和11.32±4.12.治疗前后弥可保治疗组面神经电图潜伏期为3.12±0.41ms和1.12±0.20ms.维生素B12组为2.95±0.32ms和2.23±0.22ms.治疗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并且优于维生素B12.

    作者:蔡斌;赵合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泥鳅粉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泥鳅粉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方法连续灌胃小鼠不同剂量的泥鳅粉15d,末次给药后1h,进行密闭缺氧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和亚硝酸钠中毒缺氧实验,以存活时间、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作为指标,观察泥鳅粉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结果泥鳅粉可延长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也可提高小鼠血红蛋白的含量和红细胞数量.结论泥鳅粉具有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作者:李金华;张玉英;张惠琴;龚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安全有效[1,2].为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我院对自2004年07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分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依达拉奉及丹参治疗各40例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平;刘淑英;程立群;范建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8例临床分析

    对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不同药物治疗前后状况进行观察.结果: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有效率为50%,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有效率为33.3%,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率为66.7%.提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应早期联合用药,是自身免疫病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治疗中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张华勇;王红;孙凌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