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内痔的护理体会

杨丽

关键词:消痔灵注射液, 内痔, 护理体会
摘要:消痔灵注射液是治疗内痔较理想的硬化剂,在注入黏膜下层后,可引起无菌炎症反应,组织纤维化,达到粘膜和粘膜下层,与直肠基层粘连固定。此项治疗具有痛苦小,安全性大,治疗后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工作,我科自2005年至2012年对278例内痔患者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散结法”治疗恶性实体肿瘤探讨

    中医治疗肿瘤是具有广阔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探讨“散结法”以期待能更深入的探讨中医肿瘤的治疗原则。主要通过消散的方法来解决中医治疗肿瘤的新方向,减轻个体化差异对肿瘤治疗的影响。本文对散结法结合肿瘤的病因对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在指导中医肿瘤的治疗中有着切实的作用。

    作者:张义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运用。方法制定“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质量督查的相关标准,病区创造人人参与督查的氛围,落实护理质量班班督查;统计3年来使用“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后病区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指标的持续改进成效。结果使用护理质量“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后,护理质量问题发生数及重复发生数明显降低,护理质量综合得分高于使用前。结论使用护理质量“督查反馈追踪记录本”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参加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病区基础管理的效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及提高。

    作者:杨新雅;蔡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悦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158例

    越来越多研究证据表明,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大多数由于不稳定斑块破裂,随时有可能发生急性血管事件。近年研究表明,血浆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DL是所有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动脉硬化因子,心肌梗死发病率与血浆LDL-C水平呈正比[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进展快,病情凶险,除常规应用阿司匹林、他汀类、硝酸酯类药物等综合治疗,仍有一部分效果不理想,应用心悦胶囊强化调脂以及抗心肌缺血、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等治疗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马光;王新华;王德良;罗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致继发不孕的分析

    目的为探讨药流后致继发不孕原因。方法通过门诊登记药流后导致不孕患者共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通过输卵管通液、造影,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B超监测排卵、内分泌检查等方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药流导致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为输卵管阻塞,施行两种流产方法与输卵管阻塞发生率差异显著,药物流产组高于人流组(P<0.05),人流组子宫内膜炎发生率高于药流组。结论输卵管阻塞是导致药流后不孕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炎是人流后不孕的主要原因。未产妇女进行药物流产或者人流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只有切实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和避免流产.才能减少继发不孕的发生。

    作者:宿仕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葡萄胎清宫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葡萄胎患者行清宫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2012年---2013年5月收治的36例葡萄胎行清宫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结果36例患者均已治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加强葡萄胎清宫术患者的护理,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早愈。

    作者:唐小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个性化鼻饲法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脑卒中伤患者由于意识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而不能经口进食,且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剧增,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鼻饲已成为脑卒中患者的主要营养方式。鼻饲直接向肠道内提供营养,不仅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而且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强度,同时维护了肠道正常功能、促进患者痊愈。2010年---2012年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共收治中重型脑外伤中患者56例,有50例患者进行了鼻饲营养。在鼻饲营养中,我们在遵循公式化标准护理的前提下,采用个性化护理,成立鼻饲营养小组,有效得降低了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鼻饲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正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加强能力建设,造就高素质疾控队伍

    通过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现状分析,找出能力建设和事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明确加强疾控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探讨全面做好基层疾控队伍能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对加快队伍建设、促进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发展起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作者:马建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乙型肝炎的感染及预防

    乙型肝炎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HBsAg携带者是HBV赖以生存的寄主,对HBV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HBsAg携带者的来源以血液传播为主,母婴传播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家人之间密切接触也是重要传播途径。要阻止 HBV 的传播,一方面要加强对HBV感染者的管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健康人群。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重型精神疾病,本病病程大多迁延且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慢性疾病,部分病人可终发展为精神衰退。对本类病人护理的重点是保证病人的安全、对病人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在家庭的支持下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

    作者:靳迎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试验组,同期选择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对试验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好转率为90.6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好转率为70.0%,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治愈信心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桂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上的异同。方法选取2008---2012年间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性哮喘40例,慢性支气管炎40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经诊断老年哮喘患者组病程显著低于慢性支气管炎组,两组患者在发病诱因、急性起病时间、夜间发作次数以及发病季节等方面均有差异。结论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经对比显示出较大差别,但要提高老年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率,需要对多项临床指标加以综合分析方可作出正确诊断,从而为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兴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4排螺旋CT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于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4月间接收的50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评估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64排螺旋CT对于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颈动脉狭窄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秋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患者内科治疗阶段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内科治疗阶段的应用。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恶性肿瘤内科治疗阶段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与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 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内科治疗阶段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护理水平,消除不良心理,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丁延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较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对疾病的影响,提出并实施恰当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策,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保健意识,避免了各种急性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萍;卜雪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人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人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通过选取社区300位老年人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总结得出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结果老年人社区护理工作中存在关键的问题就是社区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而且护理资源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因素,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这有着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主要从构建护理体系、临终关怀、康复护理等方面内容进行着手,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社区护理体系,这是值得人们密切的关注。

    作者:杨承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病人焦虑心理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选取临床适宜病例验证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清醒急诊手术病人的焦虑指数。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5月1日间入我科的既往无精神疾患的急诊清醒病人(或短时间内昏迷,经抢救迅速复苏的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0人)和对照组(80人)。首先,对两组通过询问代笔方式进行入院后焦虑自评( SAS)的测试,并记录数据。第二步,实验组给于普通术前护理和特殊心理护理,而对照组仅给与普通术前护理。第三步,在术前数分钟再次对两组进行如上焦虑自评(SAS)的代笔测试,记录数据。后,利用SPSS13.0程序对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处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的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评数据对比处理亦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实验前后病人的焦虑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降低急诊病人术前焦虑、恐惧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训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68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跟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行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牛莉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把此次研究所抽取的84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42人,对照组42人,对84位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的42位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治疗组的42位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分期针刺治疗。结果对比接受治疗后的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得出治疗组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更加显著,并且两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魏艳霞;李帅旗;王慧芳;赵阳;党辉;张保朝;杜思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钙在小儿肾病综合症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6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常用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 ALB)、肌酐( cr)、胆同醇( TCH)、血浆纤维蛋白原( Fig)、尿素氮( BUN),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两组相关指标显示,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改善小儿肾病综合症的高凝状态,有利于其早期缓解,且出血危险性小,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艾力克木·阿不都玩克;冯继荣;于静;王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肠内营养治疗研究进展

    近年来,肠内营养技术因其符合生理条件、吸收好、费用低等诸多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为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肠内营养治疗的内容、技术及注意事项,笔者搜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肠内营养治疗的相关文献,系统阐述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内容搭配、给药途径及给药不良反应。

    作者:马晓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