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芸
目的探讨痔疮患者围术期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2岁。46例痔疮患者中,13例内痔,11例外痔,22例混合痔。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并且在患者围术期对其进行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全面的疼痛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采取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全面的疼痛护理之后,手术创面经过换药在5-7天后愈合良好,没有出现出血感染。患者的围术期疼痛明显减轻,有力地促进了患者的愈合,有效地防止患者的复发,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并且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结论对痔疮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采取全面的疼痛护理,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排便护理以及用药换药护理等,促进患者疼痛的缓减,减轻患者围术期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霞;陈霞;何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患者经过护理后,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急,伴呼吸困难,采取综合的护理能有效缓解病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龙柄桥;杨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CT动态增强扫描及平扫在FNH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8例经手术证实为FNH患者的CT检测资料。结果平扫患者病灶呈等密度或者稍低密度;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均显著强化,但病灶中的瘢痕无强化现象;术前应用CT诊断FNH,其定性诊断准确概率75%,其定位诊断准确概率100%。结论 CT可显示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对FNH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品品;田静;刘保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骨科无菌手术造成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选取在2011---2012年间我院接收的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共3634名,根据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记录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在骨科无菌手术中造成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果2011年和2012年间接受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中,发生感染问题的共有20人,感染率约为0.5%,并且2011年和2012年的发生的感染率分别为0.6%和0.5%;所出现的20例切口感染患者中,手术实施时间超过2h有13人,不满2h超过1小时的有5人,1h以下的有2人,所占比例分别是65%、25%、20%。结论骨科无菌手术感染问题的发生,受到接受手术者年龄、手术所用时长、实施月份、手术期间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手术前的皮肤清洁准备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实施可靠的预防策略,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对手术效果造成的影响,是当前骨科手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
作者:解挺;茹仙姑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不同剂量静脉滴注多巴胺在新生儿科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用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危重患儿,对他们使用不同剂量的静脉滴注多巴胺进行抢救并进行系统的管理。结果通过不同剂量静注多巴胺实施抢救,并采取系统管理措施后,患儿都得到及时救治,没有患儿出现静脉炎或者局部坏死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不同剂量的多巴胺并进行综合管理,可以及时救治新生儿生命,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加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本文总结了本院神经外科开展循证护理的情况,旨在帮助护理工作者认识循证护理,运用循证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郑杨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钛夹止血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经内镜金属钛夹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37例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即时止血率100%,无一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疗效显著。
作者:黄明海;谭瑞明;廖志丹;刘勇;陈铭;李红莲;匡绚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手足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了9例腱鞘巨细胞瘤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经手术病理得到证实。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甘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基础上通过各种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70例脑梗死患者经早期科学护理干预,疗效较为显著,无效、有效与显效分别为3例、11例、56例,总有效率为95.71%。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康复,降低致残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心动过缓并发室性早搏老年患者行胺碘酮治疗的整体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确诊并收治的心动过缓并发室性早搏老年患者37人,在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1周后为其采用胺碘酮口服疗法,剂量逐周递减至后长期行维持量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其心电图结果,观察整体疗效、心电图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7名患者合计22人显效,10人有效,5人无效,总有效率为86.49%。治疗后其心率显著降低(P<0.05),QT间期显著延长(P<0.05)。3人发生症状性心动过缓,厌食2人、恶心1人,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结论心动过缓并发室性早搏老年患者行胺碘酮治疗在有效地保障临床疗效的同时,亦拥有着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范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从心理护理的涵义,应用目的,护理模式等方面出发,将国内外临床心理护理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我国临床心理护理模式的思考,进一步明确我国临床心理护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临床心理护理发展提出可操作性模式。
作者:魏逸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职业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根据相关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尘肺病人1.5-2万人,全国每年报告各类急、慢性职业中毒达到数千人;重大恶性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的低迷,职工个人自我保护、自我防护意识、能力不足所致。只有人们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危害性以及如何防护等知识有了了解,具备了相应的职业病防治知识,才能在工作实践中按照规程进行操作,自觉使用防护用品及设施。为了解不同行业人群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提高不同行业人群对职业病防控能力,探讨行之有效的职业卫生教育方法,现将我院开展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王颖;成晓美;白娜;刘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牙周临床技能考核中标准化病人( SP)的培训模式。方法通过对SP志愿者的选择、SP培训病案的撰写、培训流程和 SP考核评估形式的探讨,促进SP培训的发展与成熟。结果根据临床教学实施情况,结合文献,进行牙周病标准化病人的培训。结论 SP 在教学与评估上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规范有效的培训方式为将SP应用于牙周临床技能的考核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悦;王宝彦;宋健玲;孙俊毅;司薇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介绍多年来应用生发梅花针环压叩刺法治疗血瘀毛窍型斑秃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自主研制的生发梅花针,采取环压叩刺法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梅花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40%。两组显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生发梅花针是一种新型针具;环压叩刺法治疗血瘀毛窍型斑秃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新疗法。
作者:高险峰;徐百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与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2月累计收治80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名和干预组40名,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干预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好转率达到95%,对照组好转率为50%;同时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ADL)、住院天数比较,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消减患者的恐惧和悲观的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从而增强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张仕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于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4月间接收的50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评估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64排螺旋CT对于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颈动脉狭窄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秋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三合一心理干预应用于低龄脑卒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6例低龄脑卒中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38例患者在常规组的护理模式上加用三合一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评分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SDS、SAS以及ADL的对照比较后发现,研究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龄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三合一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加强日常生活的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作者:谢素霞;陈文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从四方面进行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16例,死亡6例,随访16例,精神、运动、发育、智力正常12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及时降低颅内压,维持正常体温,营养支持;重视合并症的支持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会存;李格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其临床应用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临床研究发现BNP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与心肌梗死( AMI),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密切关系,本文就BNP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于桂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检测含钛合金和钴铬合金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PFM )修复前后犬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的表达,观察两种非贵金属烤瓷合金的生物学性能。方法将6只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含钛合金和钴铬合金PFM修复,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1、2、3个月采集龈沟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含钛合金修复后1、3个月,TNF-α的表达有所增加(P<0.05)。钴铬合金修复前后,TNF-α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修复前后IL-6的表达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含钛合金较钴铬合金更容易导致牙周组织的炎性改变。
作者:李骏;陈林;王虹飞;杨成雪;祁佳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