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桂兰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小儿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3-12岁小儿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前心理干预组( A组)30例,常规对照组(B组)30例。心理干预组(A组)由手术室护士至病室接小儿患者至手术间,在此过程中与患儿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患儿的信任,进入手术间后鼓励安慰患儿直至患儿入睡,常规对照组(B组)在由护士接患儿进入手术室,但不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组(A组)患儿麻醉清醒后躁动发生率与躁动评分均低于常规对照组(B组)。结论术前对小儿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小儿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游静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不同剂量静脉滴注多巴胺在新生儿科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用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危重患儿,对他们使用不同剂量的静脉滴注多巴胺进行抢救并进行系统的管理。结果通过不同剂量静注多巴胺实施抢救,并采取系统管理措施后,患儿都得到及时救治,没有患儿出现静脉炎或者局部坏死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不同剂量的多巴胺并进行综合管理,可以及时救治新生儿生命,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68例急性硬膜外血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共54例,其中开骨瓣血肿清除38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16例,保守治疗14例血肿均自行吸收。结论根据头颅 CT估算血肿量,结合临床表现、GCS评分,制定佳治疗方案。对病情较轻,血肿量<30ml病员尽量行保守治疗,如需手术,可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病情较重、血肿量多或合并脑疝形成者应尽早手术,特别是脑疝患者应争分夺秒,积极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根据术中脑压情况决定是否保留骨瓣。
作者:冯金龙;刘东平;刘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医治疗肿瘤是具有广阔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探讨“散结法”以期待能更深入的探讨中医肿瘤的治疗原则。主要通过消散的方法来解决中医治疗肿瘤的新方向,减轻个体化差异对肿瘤治疗的影响。本文对散结法结合肿瘤的病因对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在指导中医肿瘤的治疗中有着切实的作用。
作者:张义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推拿手法完成后外敷中药,辨证内服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结果痊愈34例,显效4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内服能解除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学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观察组予以综合康复护理,对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ICU患者需要隔离监护治疗,封闭的环境,陌生的监护仪、治疗仪,容易让病人产生心理障碍,治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心理护理的配合,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增加患者对ICU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疾病救治率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张金玲;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期患者43例,分析所有患者的现存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几乎都存在严重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情绪,在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不良情绪明显好转,透析前后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期尿毒症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扭转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申蕾;潘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主要研究脑外科手术麻醉用药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药的基本疗效,并就其临床应用功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1年9月期间入院治疗需要执行开颅手术的患者74例,对患者在执行手术过程中使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后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患者执行开颅手术过程顺利,在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后,患者MAP以及HR指数均显示正常,并且均低于诱导前的起始水平,患者在接受开颅手术后,麻醉效果在3min内对患者所造成的SpO2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患者在执行手术后的对其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等进行统计,患者的表现基本正常。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例,主要表现是头晕、恶心等症状,但并未出现低氧血症。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技术在脑外科手术执行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比较平稳的效果,并且能够对气管插管起到一定的反射作用,在执行手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镇静、镇痛效果比较理想,术后恢复效果较好,不会出现低氧血症等现象。
作者:冷敦雁;陈森;聂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全世界月有27%的人患有失眠症,严重降低了个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激烈,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失眠越来越多。防治失眠至关重要,中医在治疗失眠上有其独特的优势:经济实惠、副作用小、无依赖性等。历代医家在完善丰富和发扬中医治疗失眠方面有许多论述。本文试从脾胃功能失调与不寐的关系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从调理脾胃治疗失眠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修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将对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用药不良反应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72例在住院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药物总共有10大种类,其中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其次为循环系统用药以及神经系统用药,其主要的用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用药不良反应,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消化系统损害紧随其后。结论在对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给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所需的药物进行合理的控制,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作者:屠艳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方法应用12导动态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对34例室性心动过速进行分析。结果多数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阵次少,每次持续时间短,频率不过快(多在130-150次/min),以多源性居多,单形性少。结论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室性心动过速较多,其临床意义应结合心功能状况及相关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再行处理,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无需特殊处理。
作者:罗莉娟;盛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基础上通过各种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70例脑梗死患者经早期科学护理干预,疗效较为显著,无效、有效与显效分别为3例、11例、56例,总有效率为95.71%。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康复,降低致残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2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1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妇预见性护理,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并作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明显较少,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产妇在产前及产后的情绪较为稳定。两组产妇在产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出血、休克以及死亡等症状。结论给予产妇预见性护理可以大大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的预后,提高产后生活质量,临床上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方萍;常学江;高承香;邱建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肿瘤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针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成为了热点,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是09年发现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主要通过调控HGF-MET信号通路,加强肿瘤的增殖转移能力。研究证实,MACC1基因在多种肿瘤里存在高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多种肿瘤转移的独立指标。本文就MACC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MACC1基因在肿瘤的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潜在的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吴剑;任德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胰体3例,胰尾部3例;肿瘤大者直径约为130mm,小者直径约为18mm;肿瘤以囊性病变为主,且分界不清,伴有不同程度囊壁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增强,动脉期呈轻度增强,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的增强,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增强体积及程度更大,囊性部分始终未见强化,囊性和实性结构分界变得清晰,但均低于正常胰腺。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
作者:李月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心动过缓并发室性早搏老年患者行胺碘酮治疗的整体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确诊并收治的心动过缓并发室性早搏老年患者37人,在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1周后为其采用胺碘酮口服疗法,剂量逐周递减至后长期行维持量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测其心电图结果,观察整体疗效、心电图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7名患者合计22人显效,10人有效,5人无效,总有效率为86.49%。治疗后其心率显著降低(P<0.05),QT间期显著延长(P<0.05)。3人发生症状性心动过缓,厌食2人、恶心1人,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结论心动过缓并发室性早搏老年患者行胺碘酮治疗在有效地保障临床疗效的同时,亦拥有着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范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牙周临床技能考核中标准化病人( SP)的培训模式。方法通过对SP志愿者的选择、SP培训病案的撰写、培训流程和 SP考核评估形式的探讨,促进SP培训的发展与成熟。结果根据临床教学实施情况,结合文献,进行牙周病标准化病人的培训。结论 SP 在教学与评估上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规范有效的培训方式为将SP应用于牙周临床技能的考核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悦;王宝彦;宋健玲;孙俊毅;司薇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补肾壮骨汤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占48例,显效占20例,有效占16例,无效占6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结论补肾壮骨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共收治23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能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术前加强基础护理,控制肺部并发症,提供营养支持,注意保暖;术后做好各个管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通畅,加强营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明兄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