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锐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产科DI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1978年至1997年期间收治的16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6例中治愈14例,死亡2例,治愈率87.5%。结论在DIC救治中,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尤其是肝素的合理使用,是挽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阵发性房颤疾病呈阵发性,发病时病人表现心悸、头晕甚至出现黑蒙,病人恐惧,焦虑,我科除日常给予常规护理外,结合病人不同的证型特征给予不同的健康指导,使病人能够对自己的疾病有更多了解,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在临床疾病的转归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护理中我们提出了护理难点,供大家共同参考与改进。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干细胞就是一种可以进行多向分化、增殖、自我更新的细胞,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无限增殖和不对称分裂。按照来源分配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来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就是将患者自身的骨髓干细胞移植到肝脏内,通过细胞的分化,逐步替代受损、退变的干细胞,使器官的组织可以重组[1]。到目前为止,骨髓的干细胞移植已经有比较完备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我国是肝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患肝硬化的人数也是相当多的,用自体的骨髓源性干细胞移植来治疗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是比较有效的全新的治疗方法,虽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可以有效控制肝硬化发展的速度,使患者生存的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孔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分析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臂丛麻醉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手术医治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中麻醉采取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麻醉,B组患者麻醉采取臂丛与氯胺酮-芬太尼复合进行。结果 B组患者在清醒时间以及躁动现象明显低于A组,并且药物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术中及术后均没有出现任何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臂丛与氯胺酮-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作者:米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分娩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临沂罗庄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11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110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后位组胎头吸引器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等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后位组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停滞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均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枕后位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并选择佳分娩方式,这对减少母儿损害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王新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0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肝对症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片。治疗12个月后,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情况和HB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和HBV-DNA转阴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揭苏平;廖佳隆;温小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观察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06---2013.06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大出血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研究,将其随机性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给予动脉栓塞术对21例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髂内动脉结扎对21例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等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阴道平均出血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率远远小于对照组,并且止血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导管实施动脉栓塞术对难治性大出血进行治疗,可以迅速止血,并且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可以保留子宫,同时不会产生严重性的并发症,在临床工作应予以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纪兰;张晓云;王德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三合一心理干预应用于低龄脑卒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6例低龄脑卒中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38例患者在常规组的护理模式上加用三合一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评分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SDS、SAS以及ADL的对照比较后发现,研究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龄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三合一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加强日常生活的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作者:谢素霞;陈文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数种病因造成肝细胞反复损伤,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使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态遭到破坏,肝细胞严重损伤而使形态发生改变,解毒及代偿功能降低,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而腹水又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为显著的临床表现,病情复杂,所以及时观察病情和优质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李莉;李东华;程海英;宋淑华;李金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导乐分娩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对我科2012年7月---2013年6月间10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进行对照研究,其中50例导乐分娩和50例非导乐分娩产妇的护理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导乐组产妇的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率下降,产妇满意度提高。
作者:朱雅丽;李雪莲;臧雅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小儿喘息性疾病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疗效可靠,缩短患者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翟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急性腹痛患者急诊分诊准确率。方法利用Larry weed的SOAP公式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6496例急性腹痛患者进行正确分诊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正确分诊及护理干预措施后分诊准确率平均达到95.93%。结论急性腹痛由于病情危重、病因复杂、发展变化迅速,是临床急诊病人中常见、痛苦的一种主诉,通过正确的方法可以提高急性腹痛的分诊准确率。
作者:赵海萍;陈琼;张月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总结阑尾炎行外科治疗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护理方法。结果全部病人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因腹腔出血再次手术1例,伤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爱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浅谈老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近35例老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血糖水平的监控,饮食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皮肤及切口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5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病情好转,无伤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对老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童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疫苗接种的种类增多,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受到预防接种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预防接种副反应指的是,接种生物制品后对机体可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的同时,伴随发生的对机体无益的,甚至有害的免疫反应,而伴随的免疫反应过程中表现的临床症状即为免疫副反应[1],也叫预防接种反应。预防接种反应是计划免疫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尽管其发生率极低,但处理不当会影响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如果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可以减少预防接种反应。而且预防接种工作者有必要把儿童预防接种前的注意事项和接种后的反应与处理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宣教。为搞好预防接种工作,对接种反应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
作者:于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三黄清解胶囊联合康复新液对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而为提高口腔溃疡患者康复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口腔溃疡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三黄清解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完善有关数据的记录分析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显著优于对照组80.0%,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三黄清解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可以显著缩短愈合时间,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怡茹;吴国斌;邢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于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4月间接收的50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评估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64排螺旋CT对于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颈动脉狭窄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秋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护理对外科手术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进行,将临床上144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手术及麻醉方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72例手术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72例患者采取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进行护理,一段时间后对144例外科患者治疗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72例患者的HA-MA量表和HAMD量表评分有所改善,且实验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通过对72例外科病人进行藏医特色的霍梅灸法护理有利于改善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模式,促进外科护理向系统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桑姆;普赤·央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引流治疗技术(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创面清创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使用负压创面治疗联合创面清创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论负压创面治疗联合清创可以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创面愈合。
作者:梁美琼;周天蓉;麦梨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诸体位改变对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进行喘息性肺部炎性疾病治疗的56例患儿进行不同体位诊断后的临床资料和测定参数分析。结果侧卧位与仰卧位相比各潮气呼吸参数均有显著性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进行测定时,对患儿的体位进行统一是必要的,可以减少诊断误差的出现。
作者:黄传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