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洲;李爱丽
1996年元月至1998年12月,对22例髁状突骨折患者行坚固内固定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2例行手术坚固内固定患者均为成人,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小21岁,大52岁。单侧骨折17例,双侧骨折5例;髁状突骨折合并其他部位骨折9例,髁状突移位18例,脱位4例;髁状突颈骨折15例,髁颈下骨折7例。1.2 材料坚固内固定钛板、钛钉及固定工具均为第四军医大学齿科材料厂与西安中邦公司联合研制的口腔颌面外科专用器材。小型钛板为均4孔或加长4孔,厚0.1 cm,钛钉直径0.2 cm,长0.7 cm。
作者:刘玉学;郭俊梅;王国庆;王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先天性梨状窝瘘是一种少见的颈部鳃源性疾病,临床极易误诊。本院近2 a来收治2例,现予以报道。1 病例介绍 例1 女性,17 岁。反复发作左颈部肿痛10 a,每次发作时应用抗生素数天后好转。本次上呼吸道感染后,再次发作,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8.5 ℃左右。内科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予以强的松片10 mg,4次/d口服,治疗10 d,局部肿胀明显,疼痛加剧,体温39.5 ℃。转入本科。查体:颈前局部皮肤表面发热,有红斑;甲状腺左叶Ⅲ度肿大,明显触痛,有波动感。
作者:殷德涛;王琳;卢秀波;梁振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检测性器官异常患者SRY基因,研究其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结合核型分析和临床表现对性器官异常患者进行SRY基因检测。结果:1例46,XX患者基因组DNA中有SRY基因,1例真两性畸形患者有SRY基因,2例社会性别为男性者经检测SRY基因阴性。另65例患者SRY基因检测与社会性别一致。结论:SRY基因突变、缺失、易位是导致性器官异常的原因之一。
作者:陈辉;宋国英;李晓雯;齐华;孙良阁;王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相当复杂,临床上采用的比较公认和有效的方法是前牵引矫治法,该方法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疗效较确定,而磁力矫治法则在临床中应用较少,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作者通过头影测量技术来定量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从而对磁力矫治反牙合的临床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报道如下。
作者:余炜伟;贾建设;张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双搭桥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即用自制双头静脉插管和静脉内置管完成门静脉-左肾静脉搭桥、肝后下腔静脉内置管行临时性分流,在体持续低温灌洗保存肝脏,观察复流后肝脏形态学变化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本模型手术成功率94%,搭桥时间20~25 min,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肝细胞结构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双搭桥分流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方法可行,能作为肝移植基础理论研究的模型。
作者:景生虹;张水军;金中奎;屈清荣;张忠玲;邓中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长期以来,临床各科室对于感染问题都较重视,但随时间与地域的不同,流行菌有所改变。过去,院内感染多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后来则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近些年则是革兰阴性杆菌与部分革兰阳性球菌共存的局面[1]。另外,基于抗生素选择、环境诱导、质粒接合及转导等原因,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随时间发生改变,因此,了解各标本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状况,对于临床合理用药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本院2000年1~6月份细菌室分离的494株细菌进行统计处理,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郭小兵;秦东春;苏天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突变与异常甲基化。方法:采用PCR-SSCP法检测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突变率及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法检测血管网织细胞瘤中VHL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结果:34例血管网织细胞瘤标本中,VHL基因突变率为64.7%,VHL基因异常甲基化率为23.5%,2例同时存在突变与异常甲基化。结论:VHL基因突变及异常甲基化导致其失活是血管网织细胞瘤发生中的一个经常性事件。
作者:李爱冰;翟广;李志强;袁先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微泵持续输注法硬膜外麻醉效果及对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皮质醇的影响。方法:122例ASA Ⅰ~Ⅱ级拟行上、中腹部手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微泵持续注药组)61例和Ⅱ组(间断注药组)61例。2组患者均选用10 g/L利多卡因和2.5 g/L丁卡因混合液。硬脊膜外腔穿刺成功置入导管后,Ⅰ组微泵持续注药,首次量10 ml以1 ml/min速度泵入,维持量0.1 ml/min;Ⅱ组首次量10 ml,5 min内分2次注入,5 ml/次,维持量每隔60 min注入6 ml。观察首次量注入后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范围及注药10 min,15 min,30 min,60 min,75 min时平均动脉压(pMA)、心率(fH)、中心静脉压(pCV)、血氧饱和度xO2及心电图(ECG)变化,以及麻醉1 h、术毕、术毕24 h皮质醇含量。结果:注入首次量后,麻醉起效时间Ⅰ组较Ⅱ组长,阻滞范围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MA Ⅰ组首次量注入后30 min内下降速度缓慢、幅度小,维持麻醉期各时点稳定。Ⅱ组注首次量药后30 min内和维持麻醉期每次注药后15 min pMA均显著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CV变化与pMA变化相似。Ⅰ、Ⅱ组注药后各时点fH、xO2、ECG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皮质醇含量2组麻醉前、术毕、术毕24 h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Ⅱ组麻醉1 h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硬膜外微泵持续输注给药法阻滞范围与间断注药法无差别,对血流动力学及皮质醇含量影响较间断注药法小,可视为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给药方法。
作者:马君志;张卫;马民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多发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本院1992年1月~1996年6月应用克氏针等多种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5~12岁,平均9岁。左侧19例,右侧41例;粉碎性骨折31例;屈曲型5例,伸直型55例。
作者:赵太行;王启增;吕建国;滕宝庆;连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所引起的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后果严重而又难以预防。口腔是各种疾病传染的门户,乙肝在口腔科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口腔科器械及医护人员密切接触患者的唾液和血液等污物,如治疗操作不慎或消毒灭菌不严,则可能在就诊的患者中或医患之间引起乙肝传播,因此,阻断乙肝在口腔科的传播极其重要,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任务。作者对本院口腔科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金淑;张建成;韩全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发生率高达15%~37%[1],主要是由于多次输血或妊娠产生了白细胞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所致。为了防止NHTR,必须去除血液中白细胞。作者应用白细胞滤器对29名需反复输血且有输血反应的血液病患者进行了去白细胞输血,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1999年11月~2000年4月间本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需要长期输血且发生输血反应1次以上的29例血液病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16~77岁。受检者均输注2次以上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其中未用白细胞滤器输血209次(大部分为全血,少量为压积红细胞),使用白细胞滤器输血179次。 1.2 方法南京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赛尔金”牌白细胞滤器,血库型,其白细胞去除率体外测得为99.9%,红细胞回收率>92%。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作者:汪群英;吕先萍;李彬;张克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X作者自1998年开始采用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16例,并与同期用EAP方案治疗的18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入选对象均为姑息手术后复发及转移或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共34例,年龄49~72岁,平均59岁,均经病理组织或细胞学证实。肝、肾功能及血像正常,近1个月内未行其他肿瘤治疗,karn of sky评分≥70,预计生存3个月以上。随机分为ELF及EAP 2组,分别为16例和18例,2组性别、年龄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美鑑;黄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真菌性尿路感染是常见的院内感染性疾病之一,常在消耗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多种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的开展,放射医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插管导管技术的临床使用,该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警惕。作者1991年2月~1999年3月共收治46例真菌性尿路感染,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冰峰;刘宇;牛素芳;李玉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5-Fu后左旋肉碱对大鼠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5-Fu腹腔灌注造成大鼠肠粘膜屏障破坏的模型,实验组在5-Fu腹腔灌注前4 d给予左旋肉碱灌胃。分别观察实验第1 d,4 d,7 d的体重变化,第8 d处死后行细菌移位检测,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肠粘膜厚度的变化,测定结肠及回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①实验组中结肠及回肠的粘膜厚度均较对照组为高,但以结肠粘膜的厚度增加更显著(P<0.05);②对照组2例细菌移位阳性(2/12),空白组和实验组均未见细菌移位;③实验组回肠、结肠组织中CAT的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回肠、结肠组织中NOS酶活性变化及MDA含量则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但以结肠组织中的减少更明显(P<0.05);④第7 d对照组体重的减轻与空白组、实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旋肉碱对5-Fu所致大鼠肠粘膜屏障的破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能参与改善化疗时的营养状况。
作者:贺建业;陈东;罗经伦;郑小芙;王变丽;王萍莲;陈奎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慢性根尖周炎常规根管治疗需要患者多次复诊换药方可治愈。作者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利用微波与传统根管治疗相结合治疗慢性根尖周炎91例106牙,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1例患者共106牙,其中男性52例,女性39例,年龄17至65岁。106牙中前牙42牙,双尖牙37牙,磨牙27牙。67牙伴根尖瘘管,39牙为无瘘管型,所有牙齿均适合做常规根管治疗。
作者:田玉岭;彭朝晖;宋绍华;李学玉;高峰;石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犬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多巴胺(DA)受体亚型类别与反应特性。方法:利用离体血管微量生物反应检测技术,测定多巴胺1(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enoldopam,FODA)和多巴胺2(DA2)受体激动剂propylbutyl-dopamine(PBDA)对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管环的舒张反应。结果: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均有DA1受体分布,但其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别;②脑动脉内既有DA1受体又有DA2受体分布;③用6-羟多巴胺(6-OHDA)处理后的实验进一步证实脑动脉存在有DA2受体。结论:冠状动脉和脑动脉DA受体亚型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阐明这种异质性将有助于了解多巴胺受体对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不同生理反应。
作者:王毅;朱琳;郑丽丽;赵荣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四环素抗性表型从外源基因的cDNA文库中筛选高效表达克隆。方法:将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克隆到载体pBV220中构建筛选载体pBV223;根据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性,在保持原有氨基酸序列不变的情况下,人工合成外源基因的cDNA 5′端简并引物库,以hGM-CSF基因为例进行筛选。把hGM-CSF cDNA简并文库克隆到pBV223中的TetR上游位置,构建pBV223/hGM-CSF克隆文库,导入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转基因的细菌文库,在不同质量浓度(20 mg/L,40 mg/L,50 mg/L,60 mg/L)的四环素培养基中培养。结果:从高浓度四环素培养基中获得高效表达的pBV223/hGM-CSF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该克隆的hGM-CSF cDNA 5′端序列与天然序列比较有7个碱基发生突变,且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通过基因重组,构建成终的高效表达克隆pBV220/hGM-CSF ,其表达hGM-CSF 的量占细菌总量的18%,较原表达水平提高80%。结论:可通过四环素抗性筛选系统筛选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克隆。
作者:李玉富;孙声桃;李继昌;李福胜;张智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TEAP)对心源性晕厥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无明确心脏病史,但伴有心悸的晕厥患者,给予TEAP检查,其中29例窦房结(SN)和(或)房室结(AVN)功能低下者,又给予阿托品阻滞试验。结果:SN与AVN功能低下检出率分别为28.57%(20/70)与34.29%(24/70),其中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性SN与AVN功能低下检出率分别为17.24%(5/29)与72.41%(21/29) ,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5.71%(4/70),诱发快速房颤(Af)与房扑(AF)共7.14%(5/70)。结论:TEAP结合阿托品阻滞试验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源性晕厥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路明慧;孙汝平;史彩桥;宋晓卫;沈玉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麻醉在乳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30例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2.5 g/L罗哌卡因组(n=10);Ⅱ组:3.75 g/L罗哌卡因组(n=10);Ⅲ组:5 g/L罗哌卡因组(n=10)。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10 g/L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罗哌卡因10~15 ml,20 min后平面不满意者追加5~10 ml。连续记录给药时、给药后15 min、45 min时血压、心率、xO2。麻醉中患者不吸氧。结果:麻醉平面出现时间:Ⅰ组为15 min,Ⅱ组为10~15 min,Ⅲ组为10 min。镇痛效果:极满意:Ⅰ组1例,Ⅱ组3例,Ⅲ组6例;满意:Ⅰ组2例,Ⅱ组3例,Ⅲ组3例;不满意:Ⅰ组7例,Ⅱ组4例,Ⅲ组1例。3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2.5 g/L罗哌卡因不适用于乳腺手术,3.75 g/L罗哌卡因适用于乳房单切或区段切除的患者,5.0 g/L罗哌卡因用于乳腺手术镇痛完善、完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韩雪萍;马艳丽;刘旭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指患者在精神因素刺激或影响下出现多种多样的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等症状,但是缺乏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及相应的器质性疾病基础。癔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可因心理因素突然发病,也可通过恰当的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而迅速恢复[1]。日前,我国独生子女增多,儿童生理与心理发育提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稍不顺心的事即可使某些儿童发病。恰当的暗示疗法和实施整体护理,能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杨丽梅;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