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4年阳泉市妇幼保健院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段淑红;刘向兵

关键词:流感, 病原学监测, 流行特征, 变异特点防控
摘要:目的:分析流感监测结果,了解流感流行特征及变异特点,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2014年713例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和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13例流感样检测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共分离出流感病毒株217例,其中散居儿童占30.42%,托幼儿童占40.09%,学生占29.49%。流感样病例阳性检出率为30.43%,各月阳性分离率在0%~70.91%之间,1月、12月病毒分离率较高,为70.91%和53.92%,5月—9月未分离出病毒株。217例阳性者中新甲H1占26.26%,季H3占37.33%,Yamagata占36.4%。结论冬春季为阳泉市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病毒株以季H3、Yamagata和新甲H1为主;儿童流感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托幼儿童、学生为流感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学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新生儿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新生儿镇痛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予相同的综合性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镇痛治疗,试验组给予芬太尼镇痛治疗,观察记录2组用药后1 h、6 h、12 h、24 h、48 h的新生儿疼痛评分、生命体征、呼吸机通气参数、氧疗和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新生儿疼痛评分于用药后1 h、6 h、12 h、24 h降低;生命体征及呼吸机通气参数于用药后6 h、12 h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氧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较苯巴比妥对机械通气新生儿具有更好的镇痛作用,能更快更有效消除人机对抗,降低患儿疼痛反应,改善呼吸机通气参数,缩短氧疗和机械通气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清耀;曾秋月;刘经飘;谭开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耳穴埋豆对全髋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对全髋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对30例行首次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术后常规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观察组于术后6 h行耳穴埋豆,比较2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耳穴压豆配合镇痛泵技术管理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崔雁;倪玲玉;沈红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鲍曼不动杆菌305株分布特点及敏感性分析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患者送检细菌培养标本,分析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出30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呼吸道痰标本和脓液标本,科室分布为ICU多,其次为脑外科。该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为多黏菌素,占94.7%;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80.7%;米诺环素50.9%;四环素30.0%;复方新诺明24.6%。对其他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多分布于ICU、脑外科;该菌耐药性严重,治疗该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多黏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等。

    作者:窦睿;李扬;齐峰;黄振兴;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切口手术复合抗菌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切口切除术复合术前预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儿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A术前注射抗菌药物,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组B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照组C术前注射抗菌药物,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对照组D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比较4组治疗效果。结果切口长度与术后恢复时间治疗组A、B明显短于对照组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治疗组A明显低于治疗组B(P<0.05),对照组C明显低于对照组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复合术前预先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切口小、切口感染率低、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是临床上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海风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同期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按住院奇偶序号分成对照组275例及观察组288例,对照组患者由医生管理疼痛,观察组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需求及疼痛管理质量情况。结果2组患者使用镇痛泵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术后呼叫镇痛、止痛药及非药物镇痛应用方面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患双方评价疼痛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患双方对疼痛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川西基层综合医院1074例心内科会诊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综合医院心内科会诊临床特点。方法统计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1年时间内我院请心内科会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074例会诊病例纳入统计,包括普通会诊886例(82.49%),急诊会诊188例(17.51%);手术科室会诊676例(62.94%),非手术科室398例(37.06%)。在主会诊理由中,血压高(432例,40.22%)、心电图异常(302例,28.12%)、出现心内科相关症状(186例,17.32%)分列前三位;普外科(124例,11.55%)、眼科(123例,11.45%)及妇产科(102例,9.50%)分列科室会诊数前三位;手术科室会诊主要是术前评估(404例,59.76%),血压高、心电图异常、既往诊断冠心病是前三位主要会诊理由。结论综合医院各科室请心内科会诊常见,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医疗服务及降低医疗风险的同时,也反映了部分非心血管专科医师对心血管病基础知识的欠缺。

    作者:黄正林;高月;张海波;任平;龙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建设先进医院文化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医护员工素质的需要。其有利于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强化医院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医院的文化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较多的问题:医院文化建设的认知度不够;医院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雷同性和盲目性;医院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制度缺失及多层面脱节的现象,应针性实施多种措施促进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骆汉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港南区2006年-2015年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流行病学态势,探索近期艾滋病防控策略。方法对港南区2006年—2015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患者(AIDS)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015年港南区共报告HIV/AIDS 1326例,发生率居高不下;男女性别比为2.87∶1;病例向中老年发展,农民占71.49%,异性性传播占77.98%。结论港南区HIV/AIDS年发生率居高不下,当前防控措施宜根据艾滋病流行模式的转变适当调整重心。

    作者:黄剑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进行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阴式子宫切除,对照组给予腹式子宫切除,观察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子宫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子宫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并发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妇产科疾病比腹式子宫切除术效果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2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住院天数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平均为(11.3±1.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4±2.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显著提高了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了患者的恢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秋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心脑血管疾病88例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中医辨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予以分析探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88例观察组和88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其临床疗效较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好地控制病情,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严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微创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微创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PFNA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出血量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PFNA治疗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吕海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剖宫产术后80例子宫复旧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子宫复旧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80例行剖宫产的患者术后进行B超检查,观察其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行剖宫产术后5 d,出现宫腔积液的患者1例,占总数的1.25%;在术后42 d,出现宫腔积液的患者有3例,占总数的3.75%。检查子宫声像图为愈合良好的患者有75例,占总数的93.75%;而出现炎性反应子宫切口声像图的患者有3例,占总数的3.75%。结论用B超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情况进行检查,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马慧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系统护理干预预防住院糖尿病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在住院糖尿病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护士预防压疮水平,及时进行糖尿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多方面实施预防压疮护理措施。结果180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压疮预防相关知识(压疮高危因素、危害性、心理支持、营养护理、血糖控制、减少受压、定时翻身及翻身技巧、功能锻炼、大小便管理等)了解165例(91.67%)、积极配合护理工作168例(93.33%)、发生压疮2例(均为难免压疮)(1.11%);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178例(98.89%)。结论通过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了对糖尿病压疮预防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患者及家属自身的保健能力,配合护士工作,减少压疮发生,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周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琥珀酰明胶导致全身血管性水肿1例

    患者,女,61岁,入院诊断L4~5,L5~S1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不满意,拟行L4~5,L5~S1椎间盘摘除术。既往体健,无手术麻醉史,无药物过敏史,术前查体除外椎间盘突出症专科情况外余正常。医院常规五项(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生化全套、大便常规)正常,生化:TP 64.85 g/L,ALB 38.77 g/L,GLB 26.08 g/L, PA 284.8 g/L,CO226.32 mmol/L,GLU 5.02 mmol/L。胸部X线报告未见明显异常。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良好,弥散功能正常。平车入室,体温36.6℃,双肺呼吸音清,BP 123/70 mm Hg,P 80次/min。建立双静脉通道,快速诱导插管全身麻醉,具体用药:咪达唑仑、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得普利麻。诱导平稳,调整体位,生命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术中第一瓶液体为乳酸钠林格,手术进行到暴露椎板时,正好输入琥珀酰明胶约50 mL左右,出现SpO2降至90%,BP 53/30 mm Hg,气道压力增高,肌松不够,给予地塞米松10 mg,人工通气,症状未缓解,停止手术,转变体位,见全身血管性水肿,即停用琥珀酰明胶(约入100 mL)。进行抗过敏性休克治疗,肾上腺素气管给药1 mg,甲泼尼龙80 mg多次间断应用防止血管通透性增加,适度扩容,多巴胺及间羟胺维持BP 90/50 mm Hg,同时分别给予异丙嗪25 mg、葡萄糖酸钙10 mL、奥美拉唑40 mg静脉输注,头部降温保护。自主呼吸恢复后,双肺听及水泡音,出现泡沫痰,随即给予吗啡及速尿应用情况好转,继续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生命体征BP 90/50 mm Hg、SpO297%,急查血气pH 7.33、PaCO235 mm Hg、PaO285 mm Hg,及生化CO219.42 mmol/L、ALP 32.22 U/L、TP 33.94 g/L、ALB 20.81 g/L、GLB 13.13 g/L、PA 170 mg/L、GLU 11.18 mmol/L。送ICU继续治疗,3 d后患者情绪稳定,对答切题,血管性水肿症状逐渐改善,15 d后痊愈出院。

    作者:黄江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门诊宫腔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门诊宫腔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宫腔镜检查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80例应用传统方法护理,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门诊宫腔镜检查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对患者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护理质量的提高,及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均有良好效果。

    作者:徐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常规就诊组和院前急救组,常规就诊组患者直接前来急诊科就诊,未接受院前急救护理;院前急救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比2组干预结果。结果与常规就诊组比较,院前急救组救治成功率更高,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发病至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大,可快速实现急救反应,为患者抢救争取时间,减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曹英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女大学生面部痤疮与蠕形螨感染的关系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面部痤疮患病率以及与蠕形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专业306名女大学生进行面部痤疮的检查及蠕形螨感染的鉴定,同时对学生的皮肤类型、饮食习惯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20名学生确诊痤疮,患病率39.22%(120/306),面部蠕形螨的感染率23.20%(71/306)。蠕形螨感染的学生痤疮患病率高于非蠕形螨感染的学生(P<0.05),且痤疮患病程度高于未感染者(P<0.001),中重度蠕形螨感染的学生,痤疮患病程度高于轻度感染者(P<0.05)。油性皮肤、饮食习惯和化妆频率均与痤疮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女大学生面部痤疮患病较普遍,蠕形螨感染是痤疮患病的相关因素,感染的程度与痤疮分度有相关性。另外,痤疮的患病率还与皮肤性质、饮食习惯等有关。

    作者:刘安怡;汪作琳;张振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黔南地区布依族居民胃癌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黔南地区布依族居民胃癌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胃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月—2014年12月,按照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对新发胃癌布依族患者138例和同期进行体检的138名布依族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肿瘤家族史、饮食不规律、水资源缺乏、砷环境污染、烧烤食物、煎炸食品、高盐饮食是黔南地区布依族居民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黔南地区布依族居民胃癌的发病与Hp感染、肿瘤家族史、水资源匮乏、砷环境污染、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关,应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曲肽针奥美拉唑针联合八珍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奥曲肽针、奥美拉唑针联合中药方剂八珍汤加减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奥曲肽针、奥美拉唑针治疗,B组联合中药方剂八珍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长。结果 B组的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A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针、奥美拉唑针联合中药方剂八珍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具有止血更快,效果更显著,减少平均输血量,缩短平均住院时长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