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鲍曼不动杆菌305株分布特点及敏感性分析

窦睿;李扬;齐峰;黄振兴;王红梅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分布, 耐药率, 药敏试验
摘要: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患者送检细菌培养标本,分析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出30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呼吸道痰标本和脓液标本,科室分布为ICU多,其次为脑外科。该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为多黏菌素,占94.7%;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80.7%;米诺环素50.9%;四环素30.0%;复方新诺明24.6%。对其他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多分布于ICU、脑外科;该菌耐药性严重,治疗该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多黏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等。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80例急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洗胃液用量,洗胃时间,观察抢救情况及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洗胃液用量、洗胃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卡马西平剂量调整治疗癫痫的效果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卡马西平不同剂量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将106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剂量为10~30 mg/kg,po,qd;观察组为40 mg/kg,po,q d。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和药物保留率,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出现不良反应12例,6个月后出现11例;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出现不良反应13例,6个月后出现9例,2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药物保留率为88.68%,观察组治疗6个月的药物保留率为86.79%,2组患者的药物保留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全范围内调整卡马西平的剂量对患者无增效作用,亦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的剂量调整需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及疾病特点进行。

    作者:周家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后内侧入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3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涉及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并行后内侧入路进行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个月~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2个月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达到91.7%。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通过胫骨平台后内侧切口,能够准确复位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手术疗效优良。

    作者:贺秀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皮下引流法与开放换药法预防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对皮下引流法与开放换药法预防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2组,试验组接受皮下引流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换药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清除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瘢痕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接受皮下引流法治疗,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缓解疼痛程度,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林庆国;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进行检测,观察其表达结果。结果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状态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ER、PR阳性患者中伴有34.00%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ER、PR阴性患者的64.00%;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方威;张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曲肽针奥美拉唑针联合八珍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奥曲肽针、奥美拉唑针联合中药方剂八珍汤加减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奥曲肽针、奥美拉唑针治疗,B组联合中药方剂八珍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长。结果 B组的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A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针、奥美拉唑针联合中药方剂八珍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具有止血更快,效果更显著,减少平均输血量,缩短平均住院时长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切口手术复合抗菌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切口切除术复合术前预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儿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A术前注射抗菌药物,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组B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照组C术前注射抗菌药物,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对照组D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比较4组治疗效果。结果切口长度与术后恢复时间治疗组A、B明显短于对照组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治疗组A明显低于治疗组B(P<0.05),对照组C明显低于对照组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复合术前预先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切口小、切口感染率低、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是临床上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海风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乡镇医院生产孕妇床头护理交班表应用研究

    目的:研制适用于乡镇医院妇产科生产孕妇床头护理的交班表,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SBAR沟通理论研制用于生产孕妇床头护理的交班表。将60例生产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生产孕妇床头护理交班表”进行交接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交接班。比较2组的护理交接班用时、护理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交接班用时、护理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分别为(5.4±2.1)min、13.3%和86.7%,对照组分别为(7.5±1.4)min、36.7%和60.0%。结论应用本文研制的“生产孕妇床头护理交班表”对生产孕妇进行护理交接班,能够缩短交接班时间,减少交接班时的问题发生率,提高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

    作者:吴国霞;林爱群;王澜;钟素琼;林婉英;许雪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2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2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中,13例肾炎症肾病,4例单纯性肾病,2例肾炎综合征,1例单纯性蛋白尿。经活检病理诊断:2例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5例为膜性肾炎,3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例患者均经中西结合治疗,3例患者完全缓解,6例患者部分缓解,11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45.00%。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以膜性肾炎为主,且该病难以治疗,效果不容乐观。

    作者:焦亚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祼化阑尾动脉在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裸化阑尾动脉在三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的优势。方法腹腔镜下采用裸化阑尾动脉丝线打结技术治疗52例阑尾炎患者。结果5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切除阑尾,术中均于阑尾系膜根部裸化出阑尾动脉,无中转开腹。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腹腔镜操作熟练的术者,裸化阑尾动脉后,术中阑尾动脉结扎效果确切,降低了因术中岀血需二次止血的概率,减少了术后阑尾动脉出血的可能性,而且“一大两小”的戳孔及丝线打结同时具有美观、经济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龙;卢清平;张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应用进展

    上皮性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恶性程度高且病死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主要是肿瘤细胞减灭术配合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尽管有70%~80%的患者可以获得临床完全缓解,但是即使完全缓解依然会有50%以上的患者在2年内复发[1,2],终导致死亡。上皮性卵巢癌主要通过腹膜播散,且85%的复发肿瘤位于腹盆腔内,临床上主要是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通过缓解肿瘤引起的疼痛、出血或压迫等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上皮性卵巢癌对放疗中度敏感,局部放疗可有效缩小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存在的肉眼残留病灶或者复发病灶[3,4]。尤其是近年来CT或PET/CT引导下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等精确放疗技术的发展,其较传统的常规放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放疗不良反应,起到与化疗协同抗癌的作用[5,6]。

    作者:徐晨;赵宏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美容修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美容修复护理用于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选80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雀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美容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以强脉冲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外辅以美容修复护理,对2组患者美容后的皮损改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经美容修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皮损改善总有效率为95.00%,与单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雀斑患者而言,在强脉冲光治疗的基础上,如辅以有效的美容修复护理措施,可促进皮肤改善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许瑞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复方α-酮酸片联合前列地尔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其复方α-酮酸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炎症因子及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和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介素-6均较干预前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肱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及上臂肌围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α-酮酸片联合前列地尔能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反应,延缓肾衰竭进展。

    作者:陈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救流程改善在内脏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救流程改善在基层医院内脏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14年1月—10月和2015年1月—10月内脏伤患者的急救处理流程,总结其抢救与处理办法及时限,寻找到适合基层医院对内脏伤患者进行抢救的科学流程。结果2015年改变流程后与2014年对比抢救成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外科等待会诊、急诊输血、外科医生协助急诊、医护护送检查、完全绿色通道检查手术能大大提高急诊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黄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2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住院天数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平均为(11.3±1.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4±2.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显著提高了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了患者的恢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秋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琥珀酰明胶导致全身血管性水肿1例

    患者,女,61岁,入院诊断L4~5,L5~S1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不满意,拟行L4~5,L5~S1椎间盘摘除术。既往体健,无手术麻醉史,无药物过敏史,术前查体除外椎间盘突出症专科情况外余正常。医院常规五项(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生化全套、大便常规)正常,生化:TP 64.85 g/L,ALB 38.77 g/L,GLB 26.08 g/L, PA 284.8 g/L,CO226.32 mmol/L,GLU 5.02 mmol/L。胸部X线报告未见明显异常。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良好,弥散功能正常。平车入室,体温36.6℃,双肺呼吸音清,BP 123/70 mm Hg,P 80次/min。建立双静脉通道,快速诱导插管全身麻醉,具体用药:咪达唑仑、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得普利麻。诱导平稳,调整体位,生命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术中第一瓶液体为乳酸钠林格,手术进行到暴露椎板时,正好输入琥珀酰明胶约50 mL左右,出现SpO2降至90%,BP 53/30 mm Hg,气道压力增高,肌松不够,给予地塞米松10 mg,人工通气,症状未缓解,停止手术,转变体位,见全身血管性水肿,即停用琥珀酰明胶(约入100 mL)。进行抗过敏性休克治疗,肾上腺素气管给药1 mg,甲泼尼龙80 mg多次间断应用防止血管通透性增加,适度扩容,多巴胺及间羟胺维持BP 90/50 mm Hg,同时分别给予异丙嗪25 mg、葡萄糖酸钙10 mL、奥美拉唑40 mg静脉输注,头部降温保护。自主呼吸恢复后,双肺听及水泡音,出现泡沫痰,随即给予吗啡及速尿应用情况好转,继续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生命体征BP 90/50 mm Hg、SpO297%,急查血气pH 7.33、PaCO235 mm Hg、PaO285 mm Hg,及生化CO219.42 mmol/L、ALP 32.22 U/L、TP 33.94 g/L、ALB 20.81 g/L、GLB 13.13 g/L、PA 170 mg/L、GLU 11.18 mmol/L。送ICU继续治疗,3 d后患者情绪稳定,对答切题,血管性水肿症状逐渐改善,15 d后痊愈出院。

    作者:黄江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谈卷柏泽兰的通血脉作用

    张洪义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天津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人才研究项目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年,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各种老年病、糖尿病及其合并症、顽固性失眠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擅长应用整体调节之法,治疗内科多种疑难疾病,临床疗效卓著。

    作者:边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鲍曼不动杆菌305株分布特点及敏感性分析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患者送检细菌培养标本,分析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出30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呼吸道痰标本和脓液标本,科室分布为ICU多,其次为脑外科。该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为多黏菌素,占94.7%;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80.7%;米诺环素50.9%;四环素30.0%;复方新诺明24.6%。对其他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多分布于ICU、脑外科;该菌耐药性严重,治疗该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多黏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等。

    作者:窦睿;李扬;齐峰;黄振兴;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资料、ASIA2000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2个月~36个月,平均18.1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无内固定失效病例。骨折椎体的影像学评价,术后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 ASIA 分级,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E级以下15例均有1~2级恢复;VAS评分,术前平均7.1分,末次随访平均1.9分。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术骨折,可增加生物力学稳定性,恢复并保持骨折椎体高度,有利于损伤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和缓解腰背部疼痛。

    作者:冯骁杰;汪锴;李绍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港南区2006年-2015年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流行病学态势,探索近期艾滋病防控策略。方法对港南区2006年—2015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患者(AIDS)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015年港南区共报告HIV/AIDS 1326例,发生率居高不下;男女性别比为2.87∶1;病例向中老年发展,农民占71.49%,异性性传播占77.98%。结论港南区HIV/AIDS年发生率居高不下,当前防控措施宜根据艾滋病流行模式的转变适当调整重心。

    作者:黄剑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