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置胎盘类型与妊娠结局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探讨

杨丽琼

关键词: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围生儿,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对81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种类型置胎盘发生产前出血、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出血的比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前置胎盘早产率59.3%,明显高于部分型(26.3%)和边缘型(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和部分型患者前置胎盘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前置胎盘发生1例死产,其他2组未发生围生儿死亡情况。结论前置胎盘类型与临床相关情况、妊娠结局关系密切,应根据不同类型及其风险,做好充分而科学的产科处置,以改善母儿预后。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硫酸氢氯吡格雷配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而研究组则在此治疗基础上加以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选取硫酸氢氯吡格雷配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宗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中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采取心理治疗与行为干预。此外,观察组患者另服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持续服用4周;在早期治疗中服用艾司唑仑,每晚1 mg,持续服用1周。对照组的患者则每晚加服艾司唑仑1 mg,持续服用4周。对比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全的基础上,为显著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建议优先选择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

    作者:刘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消癥丸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消癥丸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消癥丸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方式。对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经消癥丸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获得更为理想的血液流变指标改善效果,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青凤;费彩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剖宫产术留置导尿时机选择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孕妇留置导尿管的佳时机。方法选择行剖宫产孕妇500例,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0例。对照组孕妇在病房送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在病床进行留置导尿,试验组孕妇在手术室施行硬膜外麻醉起效后由巡回护士在麻醉药显效期间进行留置导尿。比较2组孕妇导尿前后紧张、疼痛不适及对留置导尿操作满意情况。结果2组孕妇留置导尿时紧张、疼痛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留置导尿操作满意度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孕妇在手术室施行麻醉起效后行导尿术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林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探讨蝴蝶效应下ICU新护士的培训方式

    目的:探讨ICU新护士的佳培训方式。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40名ICU新护士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与床边操作培训;试验组培训方式除了传统理论授课与床边操作培训还采用网络自学、疾病案例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培训。对2组新护士从理论成绩、应急能力、独立当班时间、护理缺陷发生例数四个维度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新护士在培训后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新护士的培训方式上除了传统授课还应结合新型培训方式。

    作者:吴碧瑜;陈兰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分析

    目的:对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予以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60例,将其随机均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未暴露喉返神经,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对比分析2组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并探究发生损伤的原因,从而制定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时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率为1.2%,对照组为1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避免甲状腺手术中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做好喉返神经的暴露和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要做到细心操作,确保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邓军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再手术率等与对照组相比,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为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其病死率与再手术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书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

    目的:探讨给予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相应的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经我院诊断为锁骨骨折并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总结并讨论其临床效果。结果在钢板内固定术结合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的共同作用下,55例锁骨骨折的患者中54例患者康复良好,1例患者恢复状况一般。结论给予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晋军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前置胎盘类型与妊娠结局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对81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种类型置胎盘发生产前出血、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出血的比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前置胎盘早产率59.3%,明显高于部分型(26.3%)和边缘型(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和部分型患者前置胎盘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前置胎盘发生1例死产,其他2组未发生围生儿死亡情况。结论前置胎盘类型与临床相关情况、妊娠结局关系密切,应根据不同类型及其风险,做好充分而科学的产科处置,以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杨丽琼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三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三种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抽取72例,按照所用术式的不同将其分别编入研究A组(开窗取胚术)、研究B组(离子刀切除术)和研究C组(套扎切除术)中,各24例。比较3组患者的术前出血量、盆腔手术治疗史、手术用时、住院总时间、术后体温情况及手术出血量等临床指标,总结三种术式的实施方法及优劣势。结果研究B组中有盆腔手术治疗史的病例数要多于研究C组、研究A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B组的术前出血量要高于其余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A组的手术时长、住院天数要长于其余2组,术中出血量要高于其余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患者的平均体温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异位妊娠,采取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损伤,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但在选择具体术式时,要以患者的病史、年龄、体征以及经济能力为基础,进行综合考量,以保证充分发挥手术疗效,减轻患者的负担。

    作者:任梅;杨海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实施压疮管理流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流程的实施效果。方法60例瘫痪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压疮管理流程程序护理,对照组进行普通常规护理。出院时对每位患者进行皮肤状况评估。结果试验组发生压疮人数为2例,对照组发生压疮人数为10例,试验组压疮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制定压疮管理流程,可以有效帮助护理人员评估、护理截瘫患者,达到压疮审核、监控、管理一体化,有效减少压疮发生率。

    作者:宋志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的疗效。方法将78例确诊为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的患者纳入研究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B组)40例,观察组(A组)38例,B组采用西药镇痛抗粘连治疗,A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关节弯曲大角度时的疼痛评分(VAS评分)、关节活动度的情况;比较2组综合疗效的差异,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改善,但A组患者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P<0.05);A组综合疗效更高,且无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疗效显著,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有较大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赵永平;刘鹏;李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无脑回畸形1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胚胎期移行的神经母细胞受损引起的神经元移行异常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包括多小脑回畸形、无脑回畸形、分裂脑畸形、巨脑回畸形以及灰质异位等[1]。脑部先天性疾病中神经元移行异常并不多见,由其引起的先天性畸形病例较少,常造成诊断和治疗的不及时。研究发现,妊娠早期和中期全面而仔细的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此类疾病,并避免由其所致的畸形儿出生[2]。无脑回畸形是神经元移行障碍性疾病中严重的一种,其由于形成大脑皮质表面层的神经元移行时出现障碍,不能通过深层的神经元[3]。本研究对近期我院收治的1例无脑回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联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合同制护士离职情况分析及应对举措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合同制护士的离职原因及应对举措。方法调查某基层二级医院自2010年—2015年7月5年多来合同制护士离职情况,分析其离职原因。结果合同制护士具有年龄层次低、入职时间短、未来发展不确定等自身特点,在工作压力大、与正式编制护士存在管理差别及待遇差别等外在条件的激发下,容易造成合同制护士离职现象频繁发生。结论制定择优选拔合同制护士转正式编制的政策,提高合同制护士薪金福利待遇,以及人性化管理等应对措施,对降低合同制护士离职率、稳定护理队伍具有可操作性和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感染是新生儿死亡常见病因,保守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60万例新生儿死于感染[1]。新生儿脐部感染是新生儿常见感染性疾病,发生率高达21.7%,其中约有8%~9%为重度感染。脐部感染是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病因,约占66%~87%[2]。脐带是胎儿与母体主要联系纽带,新生儿出生后,脐带需被结扎,但脐部仍处于一段时间开放状态,为病原菌入侵定植创造了条件,若处置不当,可引起感染。新生儿感染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做好脐部护理一直是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本文就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熊金月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在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采用微波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传统组(48例,行常规护理)和干预组(48例,行优质护理),对比2组治疗效果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满意度评分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青青;章桂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子宫瘢痕妊娠的手术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瘢痕妊娠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随机选取68例子宫瘢痕妊娠者,在患者自愿情况下,根据门诊就诊顺序,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2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阴道平均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有效及系统的护理措施是提高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黄柳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运用观察

    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35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产妇175例,接受APN连续性排班模式护理;对照组产妇175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9.43%,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的85.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良好,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有无合并感染分为观察组(合并感染病)与对照组(未合并感染),检测2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并分别在2组患者入院不同时间检测其PCT水平。结果观察组CRP与WBC计数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天其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第7天、第14天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较高,有助于防治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感染,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尤慧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应用于临床肿瘤的筛查探究

    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在临床筛查肿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35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135例研究对象的子宫颈组织,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进行筛查,并与阴道镜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共筛查出9例宫颈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患者,16例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患者,3例鳞状细胞癌患者和67例炎性改变(临床意义不明确)患者。阴道镜活检结果显示宫颈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患者1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患者共17例,鳞状细胞癌患者共3例,炎性改变患者共68例。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筛查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用于临床肿瘤筛查准确性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疾病的误诊率,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田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