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荣;吴小燕
我科在2011年收治2例Castleman病女性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术后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诊3年无复发。 Castleman病在临床较为罕见,本文对发生于颈部的2例Castleman病做一临床分析,以引起颈部外科医生的重视。
作者:齐凤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失眠患者采用黛力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黛力新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后停药观察,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2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收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黛力新治疗较传统的艾司唑仑临床疗效更为优秀,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保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异丙芬联合瑞芬太尼在甲状腺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7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44例)与对照组(n=4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静脉泵推注异丙酚,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及术中MAP及H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插管时、拔管时及拔管后,观察组患者的MAP及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进行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元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多年来,临床上应用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技术治疗重度高血压性脑出血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使患者病死率明显下降,因为此项技术能简便迅速地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且创伤很小,对合并心肺等多脏器功能下降的患者仍可施术。但我们也发现脑组织出血后形成继发损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方面的恶性循环,仍影响患者的终恢复质量,近年来我们偿试应用中药参与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我们观察到中药治疗可以作为脑保护中极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明显减轻术后脑水肿程度,加快治疗进程,终能明显降低致残率,值得推广。我院自2008年以来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性重度出血患者,在微创穿刺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从胃管注入补阳还五汤加味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敏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护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则实施助产士护理,帮助产妇分娩。对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的产妇自然分娩的有40例,占88.9%;对照组的产妇自然分娩为28例,仅有62.2%,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产妇在分娩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全面护理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参考与借鉴。
作者:王春梅;王淑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比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将80例诊断为股骨干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比较,交锁髓内钉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中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四项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和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智商三项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2组患者上述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中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胆囊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胆囊手术患者96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复杂胆囊病变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有效简化操作,彻底清除病灶,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尽快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新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腹腔内脏破裂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腹腔内脏破裂39例患者的手术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无1例发生意外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出院后访视均已恢复正常生活,多数患者已能参加体力劳动。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协同配合良好,病情判断准确,处理果断,及时准确的抢救可以降低腹腔内脏破裂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媛;刘宽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癫痫发作的急救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癫痫患儿发作时的护理情况。结果经积极护理、治疗后很快缓解的,并且未因发作受到意外损伤(如唇舌咬伤、用力按压四肢导致脱臼等)54例;发作时受到意外损伤6例。结论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终止大部分癫痫患儿发作,并避免其受到意外损伤。
作者:马卯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外科疾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科进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伤口感染率、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伤口感染率、术后SAS评分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有效降低泌尿外科围术期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和伤口感染率,减轻患者术后焦虑情况,还能明显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韩佩芬;游蓉丽;李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收集自2011年2月—2014年12月我县在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中乙肝“大、小三阳”孕妇253例,足月活产婴儿253例,孕妇根据经济能力和个人意愿分为2组,愿意在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干预的96例作为试验组,不愿在孕晚期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孕妇157例作为观察组。所有婴儿分娩出生后6周~8周后进行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免疫效果评价用HBsAg阳性率作为指标。结果试验组HBsAg阳性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断宫内感染,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娥;张文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传统的血液、尿液、粪便手工检验虽然被现代化的全自动检测仪所代替,但仍不能全部满足检出有临床病理意义的异常细胞的需要。各类分析仪尚不具备人脑识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种细胞形态及管型、结晶、寄生虫、细菌等形态学的全面判断综合能力。因此,仪器检测尚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显微镜对各类细胞(特别是骨髓细胞和异常细胞)等的识别和分类检查。为了保证血液、尿液、粪便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对异常检测结果须进一步用显微镜复检验证。
作者:吕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学校学生患肺结核现状,探讨学生肺结核防控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方法对学生在我院门诊、住院诊断为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网络报告全省11地市1308例学生肺结核患者,其中发生3起聚集性肺结核。结论学校人群高度集中,集体宿舍、班容量大,健康教育宣传知识缺乏,学习紧张、压力大等是学校学生易患肺结核的原因;按照《学校结核病管理条例》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进行学生密切接触者筛查,是防治学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防治对策。
作者:姚玉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减少小儿手足口病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5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价,从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个指标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5.27±1.0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3±2.7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平均费用为(1863.20±109.54)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7.71±154.16)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陆萧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贲门癌合并高血压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49例贲门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前治疗5 d~9 d,平均6.5 d;住院22 d~33 d,平均26.5 d。围术期降压治疗均达理想水平,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可以保障治疗计划得以顺利完成,出院后仍需降压治疗。
作者:张红霞;刘宽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化疗是目前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主要治疗措施,TAC方案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剂量及化疗周期的增加,会导致骨髓抑制、心脏损害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能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减轻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获取大收益是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事情。Eiermann等报道AC→T序贯化疗方案与TAC联合化疗方案疗效相当[1]。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院乳腺科对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分别应用TAC×6和AC×4→T×4方案,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韩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比早期乳腺肿瘤采用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早期乳腺肿瘤患者104例,均为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经病理检查证实,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结果104例受检对象中,经病理检查,浸润性导管癌76例,占73.1%;腺癌10例,占9.6%;乳头状导管癌14例,占13.5%;转移性肉瘤2例,占1.9%;分叶状囊肉瘤2例,占1.9%。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阳性98例,阴性6例,阳性诊断率为94.2%;超声诊断阳性94例,阴性10例,阳性诊断率为90.4%;二者联合诊断,阳性100例,阴性4例,阳性诊断率为96.2%。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早期乳腺肿瘤患者,钼靶X线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具特征性,两者联用,可提高阳性诊断率,具有互补性,临床需重视二者的联用效果,以提高检测成效,为诊治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云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62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均经空肠营养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精心护理,观察营养管位置及营养液温度、浓度,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50例能进行正常肠内营养;12例不能进行正常肠内营养,经对症处理后,10例能继续肠内营养,2例给予静脉高营养。62例患者病情逐步好转至痊愈43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13例。结论重症颅脑创伤要尽早给予肠内营养,加强监护、给予预见性护理,能明显减轻肠道菌群失调,促进营养吸收,明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恢复。
作者:李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