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城市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知识K-A-P调查

崔娜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问卷调查, 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知识认知现状。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运城市132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知识认知情况和健康生活行为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血糖需要有效控制、血糖值的正常范围、低血糖的主要症状、低血糖的危害、合理运动可帮助控制血糖、应定时监测血糖、应该按医嘱按时服药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66.7%,69.7%,52.3%,56.1%,50.8%,61.4%和75.0%。对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影响血糖的膳食因素、每日膳食摄入注意事项、哪些食物应该控制摄入量和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不良反应的知晓率普遍偏低,分别为32.6%,34.1%,30.0%,30.0%和34.8%,并且对糖尿病营养健康相关知识的信任度和健康行为的执行力普遍不高。结论运城市2型糖尿病患者对营养知识知晓率偏低,应该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从而改善饮食行为。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2012年—2014年我院收治了21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当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意识障碍恢复后,经2 d~60 d的“假愈期”之后又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精神障碍[1],治疗困难,病情迁延,预后不佳。我院采用常规治疗与高压氧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姣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噻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韩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内脏破裂39例的手术护理

    目的:总结腹腔内脏破裂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腹腔内脏破裂39例患者的手术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无1例发生意外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出院后访视均已恢复正常生活,多数患者已能参加体力劳动。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协同配合良好,病情判断准确,处理果断,及时准确的抢救可以降低腹腔内脏破裂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媛;刘宽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重症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62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均经空肠营养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精心护理,观察营养管位置及营养液温度、浓度,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50例能进行正常肠内营养;12例不能进行正常肠内营养,经对症处理后,10例能继续肠内营养,2例给予静脉高营养。62例患者病情逐步好转至痊愈43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13例。结论重症颅脑创伤要尽早给予肠内营养,加强监护、给予预见性护理,能明显减轻肠道菌群失调,促进营养吸收,明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恢复。

    作者:李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护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则实施助产士护理,帮助产妇分娩。对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的产妇自然分娩的有40例,占88.9%;对照组的产妇自然分娩为28例,仅有62.2%,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产妇在分娩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全面护理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参考与借鉴。

    作者:王春梅;王淑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包块大小、包块消失时间、包块缩小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作者:毛永惠;班文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与五联检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与五联检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采取我院妇科患者1276份阴道分泌物标本,每份标本分别采用常规镜检与五联检进行乳酸杆菌、白细胞、BV、念珠菌、滴虫检测,并进行结果比较。结果五联检乳酸杆菌、白细胞、BV、念珠菌、滴虫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23%,61.05%,12.77%,18.50%,11.60%;常规镜检相应各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68%,56.35%,7.60%,14.50%,8.78%;其中,二者乳酸杆菌、BV、念珠菌、滴虫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镜检与五联检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检出率,防止漏检。

    作者:孙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探讨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3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有2例发生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螺内酯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螺内酯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例)和治疗组(n=46例),常规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加用福辛普利和螺内酯,观察时间1年。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2组治疗后超声指标均得到改善,治疗组LVDd缩小、LVEF提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螺内酯联合福辛普利能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重构,提高心功能。

    作者:王智田;梁学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脾益气补肾中药治疗老年糖尿病脾肾两虚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补肾中药对老年糖尿病脾肾两虚证的效果。方法将67例老年糖尿病脾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降糖西药(格列喹酮片),治疗组在降糖西药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补肾中药(降糖汤剂)。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血β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下降明显(P<0.05)。结论健脾益气补肾中药对防止和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脾肾两虚证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病和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乳腺病和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诊断准确率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3例乳腺病和54例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表现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及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彩超对乳腺病和乳腺癌进行临床诊断时,具有不同的声像学特点。病理检测结果提示,乳腺病组103例患者,其彩超检出83例,检出率为80.6%(83/103);乳腺癌组54例患者,其彩超检出48例,检出率为88.9%(48/54);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在乳腺病及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还可以为以上两种疾病提供更多的、更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冯红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黛立新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失眠患者采用黛力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黛力新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后停药观察,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2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收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黛力新治疗较传统的艾司唑仑临床疗效更为优秀,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保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学校学生患肺结核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学校学生患肺结核现状,探讨学生肺结核防控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方法对学生在我院门诊、住院诊断为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网络报告全省11地市1308例学生肺结核患者,其中发生3起聚集性肺结核。结论学校人群高度集中,集体宿舍、班容量大,健康教育宣传知识缺乏,学习紧张、压力大等是学校学生易患肺结核的原因;按照《学校结核病管理条例》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进行学生密切接触者筛查,是防治学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防治对策。

    作者:姚玉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9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率。结果观察组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魏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营养风险防范在肺结核素食习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肺结核素食习惯患者实施营养风险防范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结核素食习惯患者共64例,2010年—2011年32例,实施常规护理;2012年—2014年32例,采取营养风险防范措施。2组患者均在出院后2,3,4,6个月进行回访追踪观察,评价症状改善情况,体重增长,结核菌痰涂片镜检阴转率,学习、生活、持家能力恢复情况等身体恢复指标。结果采取营养风险防范措施的患者身体恢复速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素食习惯患者及时采取营养风险防范措施可加快身体恢复速度。

    作者:翟妞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中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中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四项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和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智商三项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2组患者上述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中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人工显微镜检查在血液尿液粪便检验中的运用

    传统的血液、尿液、粪便手工检验虽然被现代化的全自动检测仪所代替,但仍不能全部满足检出有临床病理意义的异常细胞的需要。各类分析仪尚不具备人脑识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种细胞形态及管型、结晶、寄生虫、细菌等形态学的全面判断综合能力。因此,仪器检测尚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显微镜对各类细胞(特别是骨髓细胞和异常细胞)等的识别和分类检查。为了保证血液、尿液、粪便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对异常检测结果须进一步用显微镜复检验证。

    作者:吕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脑膜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对脑膜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确诊的脑膜瘤患者50例,均行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及磁共振弥散成像扫描。结果术后病理确诊良性脑膜瘤42例,间变性(恶性)8例。42例良性脑膜瘤中10例肿瘤实质成分在DWI呈略高信号,32例呈等信号,34例ADC值正常,8例ADC值略增高;8例间变性脑膜瘤实质成分在DWI均呈高信号,7例ADC值减低,1例ADC值正常。结论相较常规磁共振成像,DWI对脑膜瘤良恶性鉴别价值更大,但ADC值改变尚有少量假阴性存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微量元素锌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解析

    目的:分析微量元素锌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6—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抽取同期体检的62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锌含量,检查患儿血清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同时结合血清锌含量进行分组统计研究。结果与对照组小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的血清锌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元素锌与患儿自身免疫抵抗能力有一定相关性,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抗感染治疗期间应及时补充锌元素。

    作者:张芬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来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5.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8%,2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患者的护理中,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更少,能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