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多卡因糖浆在置胃管中的应用观察

许芬

关键词:置胃管, 利多卡因糖浆, 不适程度, 自行拔管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糖浆在置胃管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76例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口服利多卡因糖浆,观察2组患者各项指标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置胃管期间的不适程度及自行拔管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置胃管期间运用利多卡因糖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适程度及自行拔管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优泌乐25与优泌林70/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优泌乐25与优泌林70/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和优泌林70/30组,均1日2次餐前注射,治疗1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的空腹血糖(FBG)、平均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治疗后明显改善,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相似,但优泌乐25组平均餐后2 h血糖控制优于优泌林70/30组,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相比优泌林70/30,优泌乐25能更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选择。

    作者:何铁斌;凌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5年第19卷上旬刊主题词索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心理干预指导对乳腺增生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指导对于乳腺增生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4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心理干预指导。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与心理健康状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7%,84.6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乳腺增生症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心理干预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牛力;纪国;李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肺水肿的影像临床思维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现,因为心功能障碍影响肺血液循环功能表现出肺水肿的病例,大部分初级影像科医师往往忽略或不报,甚至将肺水肿的斑片影写成感染。笔者认为,肺内的渗出性影像表现看似相同,其实不一样,不能都用感染一而概之,应结合临床的具体表现,做出具体的影像临床思维分析,从而作出相对客观的诊断。本文结合相关病例,从病理生理原因、影像表现特征及临床知识特点三方面做梳理与总结,希望引起大家对肺部肺炎与肺水肿鉴别诊断的重视,现分享以下3个病例,以资参考。

    作者:叶昌远;潘胜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焦虑症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分别为(7.46±1.68)h和(9.84±1.65)h,睡眠质量评分为(91.57±2.52)分;对照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分别为(3.15±1.01)h和(11.04±1.08)h,睡眠质量评分为(55.16±0.7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政仁;罗俊梅;喻露杨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MIP反转图像在乳腺癌肋骨转移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IP反转图像在乳腺癌肋骨转移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骨扫描证实肋骨转移同时有CT肋骨MIP反转图像的17例女性患者,分析病灶肋骨转移数目、部位。结果共发现病灶21个,其中转移20个,骨折1个,漏诊转移灶1个。结论 MIP反转图像对乳腺癌肋骨转移的显示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乳腺癌患者行胸部CT检查时,有必要行MIP反转成像,避免漏诊。

    作者:潘荔娟;刘全胜;吴遵富;万土儿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做好病房卫生等;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观察2组患者SAS、HAMD评分、QL-Index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SAS、HAMD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疾病认知、行为能力、健康感觉、社会支持、总体状况各指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SAS、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行为能力、健康感觉、社会支持、总体状况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能够改善SAS、HAMD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前瞻性护理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采取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探究组给予前瞻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发生便秘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探究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前瞻性护理,对于预防便秘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锦荣;黄细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住院患者压疮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压疮护理缺陷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2月—10月我院上报的247例院外带入的压疮患者进行跟踪、督查,对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指导和修正对策,1周后再次督查,观察修正后的效果。结果首次督查发现护理缺陷比例高达57.89%;经指导和纠正,1周后再次督查中,护理缺陷比例降至26.72%。讨论强化护理人员的压疮护理业务和沟通技能培训,重视压疮护理工作落实,加强压疮护理质量管理,是减少压疮护理缺陷、提高压疮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凤妹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12点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12点穿刺活检术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经前列腺B超显示可疑结节或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或者直肠指诊阳性的患者,通过B超引导下经直肠12点穿刺活检术对其进行确诊。结果82例患者中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为36例(43.90%);声像图显示:低回声结节21例,有15例患者发生异常血流丰富区,全部患者的前列腺都表现为回声不均匀,且增大。结论 B超引导下经直肠12点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具备较高安全性、合理性与可靠性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率与早期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娜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2组入院时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经过相应护理后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干眼症状评分、泪腺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染色(FL)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围术期的焦虑及抑郁,缩短术后干眼症病程,预防干眼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骨外固定技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骨外固定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盆兜法进行治疗。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再行确定性固定手术。结果观察组1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死亡,10例效果显著,4例效果良好,总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15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死亡,5例效果显著,6例效果良好,总优秀率为73.3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愈患者经术后良好护理,炎症消退,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技术有助于骨折愈合,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胡祖湘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手术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手术护理工作中各种不安全因素可以归纳为护理技术、护理人员以及管理因素等,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手术护理过程中出现危险的可能性,从而提升医院手术护理质量。结论医院手术护理工作质量将会对患者的康复时间、康复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管理层要能够做好手术室管理制度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和水平,做好护患沟通,以降低手术护理过程中各种护理事故的发生,提升总体护理质量。

    作者:何睿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阴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提出改进策略。方法选择2012年—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管理,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管理,统计对比2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指数≥3患者3例占6.98%、获得医疗资源例次2例占4.65%,低于对照组10例占23.81%、11例占26.19%,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为(135.2±6.1)分,高于对照组的(127.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护理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刘爱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MPR及X线测量股骨头颈比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MPR及X线测量股骨头颈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MPR组为150例行髋关节CT检查患者,X线组为同期行骨盆正位片检查的患者,分别测量股骨头大直径和股骨颈小直径,并计算头颈比例。结果 MPR组的股骨头颈直径比例为1.48±0.17;X线组的股骨头颈直径比例为1.45±0.12。 MPR组的股骨头大直径为(42.98±6.18) mm,X线组的股骨头大直径为(42.76±3.98)mm。 MPR组的股骨颈小直径为(27.15±6.12) mm,X线组的股骨颈小直径为(29.16±2.67)mm。结论股骨头颈比例的测量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分型以及异常影像征象的量化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葛卫卫;王华斌;陆文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性能评估

    目的:对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估,以确定其是否能用于临床标本检验。方法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要求,评估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WBC)计数、白细胞分类、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测定、红细胞压积(HCT)测定及血小板(PLT)计数等6大项目的可比性、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结果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与System-4000i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准确性达到1/2 CLIA’88要求,批内精密度达到1/4 CLIA’88要求,批间精密度达到1/3 CLIA’88要求,有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9),携带污染率<1%。结论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性能良好,各项评估结果达标,可应用于临床标本检测,但细胞散点图和分类提示异常时需手工复核,以免造成漏诊。

    作者:谢光素;陈宇宁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尿毒症发生多处皮肤破溃1例护理体会

    机体局部组织因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使皮肤皮下组织失去正常所需营养而致组织坏死溃烂。糖皮质激素治疗肾脏疾病,主要是其抗炎作用能减轻急性炎症时的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减少尿蛋白漏出,也可抑制慢性炎症中的增生反应。其副作用可引起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如水肿、皮肤变薄等;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和机体免疫功能,延缓创面愈合,细胞毒药物治疗对机体有免疫抑制作用。我科于2014年12月19日收治1例尿毒症患者,予口服激素和定期静滴细胞毒药物治疗期间,先发生骶尾部的压疮,后肛周及会阴部新增多处皮肤破溃。我们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和全身营养支持,采用换药等方法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宏芳;高兰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甘精胰岛素不同给药时间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T1DM)患者时在不同时间给药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T1DM患者进行研究,分为A组、B组,A组在18:00给药,B组在22:00给药。结果A组的空腹血糖(FBG)、早餐餐后2 h血糖(2 h PG)、午餐2 h PG、晚餐2 h PG水平明显低于B组, A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18:00给药治疗T 1DM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较好。

    作者:蔡佳莺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引起低钙1例

    患者,男,72岁,因“突发气喘1h”入院。既往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史,1 h前突发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被家属急诊送我院。急诊查心电图:①窦性心动过速(HR120次/min);②QT间期延长(0.36 s);③ST-T改变。查血电解质:血钙1.02 mmol/L,血磷2.70 mmol/L,血钾3.6 mmol/L,血钠142 mmol/L。胸部CT:心脏增大,少量心包积液。当时急诊对症予吸氧平喘处理后,拟“急性心力衰竭,低钙血症”收住入院进一步诊治。入院体检:体温(T)36.0℃,脉搏(P)118次/min,呼吸(R)24次/min,血压(BP)152/100 mm Hg,意识清,精神萎靡,端坐位,面色昏暗,口唇轻紫。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满肺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118次/min,心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入院后予扩血管、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后,葡萄糖酸钙静脉补钙20 mL qd,对症治疗后气喘症状有改善,但入院后第3天,患者出现四肢轻微抽搐,四肢麻木,乏力,急查血电解质:血钙0.93 mmol/L,血磷1.72 mmol/L,血钾3.5 mmol/L,追问病史,患者反复手足抽搐2年余,多次在社区就诊,均拟诊为骨质疏松、老年性骨关节病。予查甲状腺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结节(大小15 mm×20 mm,回声均匀),甲状腺功能无异常,肿瘤指标未见异常。甲状腺旁腺素9.7 pg/mL,查25-羟维生素D335ng/mL。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给予积极补钙、加用α-骨化醇(罗钙全)治疗1周后,(上接第4754页)复查血钙2.2 mmol/L,血磷1.4 mmol/L住院未再出现手足抽搐症状。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T-T改变。

    作者:钱军;胡枫雪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点触式探针超声碎石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点触式超声碎石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3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EMS-5和点触式超声探针碎石清石,给予术前护理、术后常规护理,术后引流管与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30例患者均取得碎石速度快、清石效率高、患者安全的满意效果。结论采用点触式超声探针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全面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卞玉霞;黄永斌;卓冬砚;鲁蕴芹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