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肠梗阻50例临床分析

刘继印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对我院50例急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均解除了肠梗阻治愈;1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为非手术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经相应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急性肠梗阻常见的病因是粘连和肿瘤,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合理选择治疗措施,首选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者要明确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关键,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和病死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状况分析及社区干预模式探讨

    目的:了解低出生体重儿童1岁以内体格发育状况,探讨社区干预模式。方法将我院2000年1月-2012年10月出生且1周岁内在我社区进行系统保健体检满5次的239例婴儿分为早产儿组、足月小样儿组、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12个月内身高、体重、头围的生长速率,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生后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组生长速度一直呈追赶现象。至周岁时体重、身高、头围值呈正常对照组>早产儿组>足月小样儿组,早产儿组体格发育略低于正常儿童水平,足月小样儿体格发育较早产儿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比足月小样儿具有更大的生长潜能。加强孕期营养和保健,开展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社区干预,对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并爱喘乐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68例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爱喘乐)吸入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6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分别给予在常规消炎、祛痰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应用(观察组)与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应用(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可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通气功能,逆转病情继续恶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桡动脉钙化40例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总结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血管通路,也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一个好的内瘘是患者长期透析存活的保证。近些年来新增透析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逐年增高,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差,动脉血管尤其是桡动脉血管的钙化不仅影响动静脉内瘘的制作,同时也影响动静脉内瘘的远期通畅率。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40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及内瘘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以期为以后此类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积累经验。

    作者:董德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Fx8并用Fx80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高血压患者进行普通血液透析(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透析器2次/周)并血液透析滤过(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0透析器1次/周)治疗后的血压变化。结果21例患者经过9个月的临床治疗,5例血压恢复正常,8例可以减少降压药的用药剂量,总有效率为80.47%。结论普通透析(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透析器)并用血液透析滤过(采用德国Fresenius Fx80透析器)具有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作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不同性质的贫血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20例,对所有贫血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液检验,观察比较贫血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液检验的结果。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地中海、缺铁性、巨幼细胞性、溶血性、慢性感染性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较大,结合患者的血液检验参数与临床症状表现,对准确地鉴别诊断贫血病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永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大肠癌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33例老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8%,63.6%,33.3%和24.2%。现存活8例,死亡25例,复发和转移死亡占80%。结论老年人大肠癌多有伴发疾病,手术前认真进行评估和处理,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能获得良好的预后,其主要死因是复发和转移。

    作者:马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应加强对妊娠糖尿病的重视与管理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GDM)首先在产科被诊断,虽然产科医生近年也逐渐在重视,但由于产科医生缺乏对糖尿病系统的管理经验,相当一部分GDM被漏诊或者即使诊断也未规范管理,导致流产或死胎等不良后果。因此本文对GDM进行归纳、总结,希望提高产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并积极与内分泌医生协同做好妊娠期高血糖的管理,从而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康复提高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在提高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将62例肺气肿患者按其意愿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肺功能评估总有效率为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对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不合格血液检测标本产生的原因。结果经分析原因,采取规范采血操作流程,选择正确的采血时间及体位,严格掌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加强检验科与护理部沟通,按照要求及时送检等措施后,血标本合格率占到99%。结论临床血液检测标本采集时要严格按照检验分析前操作流程和检验要求,运送要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丽芳;续桂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胸水ADA对结核性胸膜炎检测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准确掌握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值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将400例患者分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2组患者在试验前均未接受任何抗结核治疗,并在同一时间内分别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并通过应用酶速率法来检测胸水标本中ADA的活性,比较2组的灵敏度。结果 ADA试验灵敏度(90%)较PPD试验(60.8%)明显高(P<0.05)。结论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值的准确掌握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玉屏风口服液佐治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玉屏风口服液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另加玉屏风口服液,1~1.5 mL/(kg·d),分3次口服,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7 d内治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7 d内治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玉屏风口服液佐治小儿肺炎可增强抵抗力,缩短疗程,减轻症状,顺应性好,无不良反应,适合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贵英;王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佐治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7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儿呼吸困难、喘憋及喘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痊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能使患儿尽快缓解咳嗽、呼吸困难、喘憋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沈丘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保存和检测。水质卫生状况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在103份检测水样中,不合格样品65份,不合格率63.1%。其中分散式供水53份,不合格样品43份,不合格率81.1%;集中式供水50份,不合格样品22份,不合格率44.0%。分散式供水超标严重的是微生物指标,其次是一般指标;集中式供水以氟化物超标较为严重。结论沈丘县农村饮用水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要求,降氟、改水势在必行。

    作者:王会珍;刘瑞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疗特点。方法对我院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给予早期肠外营养、肾上腺素及生长抑素,并配合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后逐渐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32例患者在术后15 d内出现肠梗阻,经治疗后均痊愈,平均治疗时间28.7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腹胀为主要症状,出现在术后7 d~20 d,以肠外营养、胃肠减压为主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且可避免盲目手术产生的肠瘘。

    作者:刘增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187例颅脑创伤患者,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进行诊断及分类治疗。结果根据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呈现上升趋势,其中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9.0%有中重度抑郁发生;7.3%有躁狂;45.1%出现精神病性症状;15.8%的患者出现淡漠;41.5%的患者出现冲动行为。而焦虑、失眠症状多见于症状较轻的颅脑创伤患者。结论应根据患者颅脑损伤情况的严重程度,对伴发的精神障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陈一民;陈永宏;王耀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盆腔灌注联合体外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220例临床分析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若急性期未能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即形成慢性盆腔炎,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2011年1月-2012年8月因慢性盆腔炎所致不孕来我中心就诊的患者300例,我们应用药物盆腔灌注联合体外短波治疗其中的220例,经半年以上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屈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扁桃体切除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相比较正常个体,银屑病患者更易引发咽喉疼痛,已有研究充分证明链球菌感染可以引起点滴状银屑病发病,特别对于儿童及青少年,其也可引起脓疱型银屑病或加重斑块型银屑病。现在研究认为银屑病皮肤损伤是由皮肤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异常反应造成的,得出链球菌等细菌超抗原能选择性激活表达特异性T细胞受体VT细胞,使之增殖,终诱导细胞因子释放引起银屑病。本文探讨扁桃体感染与银屑病之间的可能联系机制,同时论述扁桃体切除术治疗银屑病的适用性。

    作者:姚智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阑尾炎的治疗体会

    阑尾炎是我们北方城市常见的急腹症,我院为一所国家级贫困县的县级医院,平常普外科住院患者的25%~30%为阑尾炎,相对其他的医院,我院阑尾炎患者比较多。因为阑尾根部和盲肠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但阑尾的位置是多变的,可在回肠前位、后位,盲肠前、盲肠后以及盆位,给手术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作者:王丽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72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救治。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72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抢救,68例患者休克症状明显改善,抢救成功率为94.4%;2例给予经腹子宫全切术,2例给予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死亡。结论给予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体位控制、有效止血、建立通路、纠正酸中毒、预防感染及补充血容量等抢救措施,能够改善休克症状,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骨折84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年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经典的分类方法,以及不同的发病机理、诊断特点,保守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大多数患者门诊保守治疗治愈,只有少数波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不稳定骨折,尺桡骨远端关节面显著不平衡者才选择住院手术治疗。结论只有对桡骨远端骨折准确分型,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贵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