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液不良事件20例原因分析与对策

刘绘

关键词:输液过程,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 疾病治疗, 发热反应, 不良反应, 药剂科, 护理部, 多部门, 医务, 临床, 理科, 科室, 患者, 方法, 对策, 程度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方法,然而在输液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不但给患者增加了痛苦,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院2013年8月上旬,8个科室上报了20例输液反应不良事件,均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反应。对此事件我院非常重视,院感管理科、护理部、医务科、药剂科等多部门联合,共同查找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超高倍显微镜成像系统联合四联卡检测阴道分泌物的优越性

    目的:探讨超高倍显微镜成像系统联合阴道分泌物四联卡检测阴道分泌物的优越性。方法湿片在显微镜下直接镜检滴虫,革兰染色镜检真菌、线索细胞。结果408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加德纳杆菌感染880例(21.57%)、真菌感染850例(20.83%)、滴虫感染160例(3.92%)、合并感染188例(4.61%)。阴道分泌物四联卡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和pH值变化。细菌性阴道炎(BV)诊断阳性率达23.53%,阴道炎57.4%,阴道微生态遭破坏18.77%。结论超高倍显微镜成像系统联合阴道分泌物四联卡检测阴道分泌物,可相互补充,对于妇女阴道疾病的筛查、辅助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刘姣;王炳云;王炳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在血清学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MIA)在梅毒感染血清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CMIA初筛阳性标本进行进一步检测,并以TPPA为金标准对CMIA进行确认。结果16548例血清标本经CMIA初筛阳性的274例,274例阳性标本经TPPA复检阳性193例,阳性检出率为70.4%;而TRUST检测75例,阳性检出率27.4%。以TPPA为金标准,用CMIA对TPPA初筛阳性及阴性标本各60例进行复检,CMIA敏感性为100%(60/60),特异性为96.7%(58/60)。结论 CMIA敏感性及优于TPPA和TRUST,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梅毒的临床初筛。

    作者:顾俊旭;和骁;贾玫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45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时机分为2组,试验组(超早期组,发病6 h内手术)45例,对照组(早期组,发病6 h~12 h内手术)45例。2组均在静脉麻醉下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术后发生再出血5例(11.1%),对照组术后发生再出血6例(13.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适应性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郑银海;方元铭;汪明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输液不良事件20例原因分析与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方法,然而在输液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不但给患者增加了痛苦,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院2013年8月上旬,8个科室上报了20例输液反应不良事件,均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反应。对此事件我院非常重视,院感管理科、护理部、医务科、药剂科等多部门联合,共同查找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作者:刘绘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冠心病心绞痛7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著好转11例,好转62例,有进步5例,总显效率为93.6%。有3例在出院后2个月内再住院治疗,1例半年内第3次住院。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以中老年人为主,根据个体因素,采取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陈仙萍;刘宽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Ⅰ期缝合26例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有选择性地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Ⅰ期缝合胆总管2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26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60 min~170 min,出血量10~100 mL,住院时间10 d~14 d,无胆瘘及再次手术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诊6个月~2年,无胆总管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及手术操作要点的前提下,胆总管探查术后Ⅰ期缝合安全有效,临床应用可行。

    作者:谢军锋;庞克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配合经验穴、阿是穴、手三里穴、一间穴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即时止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取穴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颈夹脊穴治疗。观察2组即时止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痛的即时显效率73.3%,优于对照组的51.1%(P<0.01);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均<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配合局部取穴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有较好的即时止痛效果,且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陶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宜州市2008年-2013年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宜州市农村居民饮用水状况,为今后改善当地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8年-2013年期间在全市16个乡镇随机选择398个取样点采集水样,样品在实验室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6年共检测集中供水样品796份,总体合格率为36.43%,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7.69%,35.17%,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过整改后水质的合格率由2008年的13.89%提高到2013年的70.74%。引起水质检测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学指标,当地的江河水、泉水和井水监测合格率均未超过31%。结论宜州市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虽得到不断改善,但饮用水中的细菌学指标合格率仍然是监测和改善的重点。

    作者:黄月花;韦杏铃;银朗月;黄亚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本刊通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肝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进展

    肝外胆管结石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肝门部胆管、肝总管、胆总管和胆总管下端壶腹部结石,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传统处理方式是开腹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其缺点是创伤大、恢复慢,近年来随着内镜和腔镜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能以小的创伤获得与传统手术相当的效果,尤其是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以其独有的特点及疗效越来越得到外科医师及患者的青睐[1]。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关于微创手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黄康正;韦德高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房性心律失常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已确诊高血压患者共计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采取动态心动图、无创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左室功能以及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昼夜节律消失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应增加,且伴有左室功能减退。结论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患者有较高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左室功能减退可能是其病理机制之一。

    作者:马培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重性精神疾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采用重性精神疾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56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宣讲精神卫生知识、心理疏导、就医指导、康复训练以及就业指导等内容。对规范管理前和规范管理后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规范化管理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效率以及社会参与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小肠螺旋CT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小肠螺旋CT仿真内镜(CTVE)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临床疑似小肠疾病患者,常规肠道准备后,小肠腔注气,行多排螺旋CT容积扫描后,将数据进行CTVE重建,其中35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62例患者中阴性17例,CTVE能够显示正常小肠肠腔及黏膜情况;阳性45例,其中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17例、小肠炎性病变10例,显示腔内肿块占位18例。结论小肠充气后行螺旋CT容积扫描,进行CTVE是安全、无创性检查小肠病变的有效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波;赖建红;石键涛;谢亨银;曾怡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09例致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致病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1月全院住院患者中以2型糖尿病为入院诊断或以其他疾病为入院诊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609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研究。结果609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以50岁~59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女性则是60岁~69岁年龄组发病率高;职业中,离退休人员发病率高;文化程度中,小学文化程度发病率高。结论男性发病率高的年龄阶段比女性年轻10岁,是由于男性青壮年时期社交活动较多,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比女性多,在自我保健意识上不如女性,导致男性比女性提前10年达到发病高峰期;在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女性进入老年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发各种形式的负面情绪,使体内一些应激激素大量分泌,而这些激素都可致血糖升高;文化程度在一定范围上也决定着发病率的高低。建议针对不同原因,全面系统地对不同人群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周爱民;刘旭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白癜风采用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2例白癜风患者,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在治疗白癜风疾病上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文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经腹部及阴道联合超声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腹部和阴道联合超声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及分型。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确诊的32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分析其特点。结果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大致可分为三型,本组8例表现为胚囊型(占25%),17例表现为“输卵管”型(占53%),7例表现为包块型(占22%)。结论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联合检查是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可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

    作者:葛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我院收治的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4例。采用多虑平与谷维素联合方案对A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案对B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经前综合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药物治疗前后HAMA分值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组;2组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经前期综合征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满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经导管介入治疗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介入诊疗要点、相关治疗和中远期效果。结果全组经介入诊疗无并发症、无致残、无死亡。肺动脉收缩压由治疗前的(58±21)mm Hg降至治疗后的(36±11)mm Hg,动脉血氧分压由(57±13)mm Hg升至(91±8)mm Hg。核素肺血流灌注显像肺灌注缺损恢复,肺动脉造影充盈缺损或截断征象消失。术后随访13个月~46个月,平均29.5个月,除1例患者复发外,余均未见复发。结论肺栓塞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樊刚;王治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胃黏膜pH值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胃黏膜pH值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80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患者,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并选80例重症肺炎未合并胃黏膜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通气前15 min、通气后1 h、12 h、24 h血气变化情况与胃黏膜pH值。结果2组患者PgCO2-PaCO2、胃黏膜pH值、PaO2、PaO2/FiO2具有明显差异性。胃黏膜pH值与PgCO2-PaCO2有负相关性,与PaO2、PaO2/FiO2有正相关性,敏感度85.0%、特异性75.0%。结论胃黏膜pH值检测对反映胃黏膜缺血缺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郭俊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康艾注射液联合体部伽马刀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康艾注射液联合体部伽马刀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在160例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80例接受康艾注射液配合体部伽马刀放射治疗,80例仅接受体部伽马刀放射治疗。结果治疗组3个月总有效率为92.5%,1,2,3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5%,72.5%,27.5%;对照组3个月总有效率为63.8%,1,2,3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5.0%,52.5%,22.5%。2组总有效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体部伽马刀放射治疗可明显改善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局部控制率,延长总生存率,同时减轻了放疗副反应。

    作者:任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