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
目的:探讨对胆结石患者行微创保胆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2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行微创保胆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三戳孔法行胆囊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术中出血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行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肯定,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吴保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对照组给予舒血宁和胞二磷胆碱。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潘宁;吕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病变间隙的定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确定病变椎间隙的定位方法。结果168例准确定位165例,准确定位率达98.2%。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两侧髂嵴高点与棘突的位置关系”方法和“骶椎定位方法”结合使用能达到准确定位。
作者:贾爱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1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男,农民,48岁,主因咯血10 d,加重1 d入院。患者20年前患肺结核,入院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咯血,呈鲜红色,每次量约10 mL,间断服用云南白药、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入院1d前突然出现大咯血2次,鲜红色,每次量约200 mL左右。入院后查体,精神紧张,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右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2 mL+垂体后叶素36 U以3 mL/h微量泵静脉泵入,持续泵入24 h以后,静脉穿刺皮肤处出现1.5 cm×4 cm暗红色区域,表面有多个大小不等的水疱形成(见图1)。立即拔掉静脉留置针,并给予冰块冷敷,次日,暗红色皮肤转为紫黑色,皮肤变硬。
作者:樊利芳;石云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老年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试验组,80例非老年慢性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技术诊断分析,并进行肾功能检查确诊。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动脉血流量速度和肾脏萎缩速度减慢、强度绝对值(DPI)减小、达峰时间(TTP)延长、动脉阻力指数(RI)增大、曲线下面积增大,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肾脏大小、动脉血流量、动脉阻力指数和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超声法诊断的特异性为96.3%,灵敏度为87.5%,约登指数为0.838;采用生化法诊断的特异性为63.4%,灵敏度为63.4%,约登指数为0.6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能有效诊断老年慢性肾病,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尤其对于早期慢性肾病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马占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产后早期泌乳、减少乳房胀痛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我院产科2011年-2012年开展早期乳房按摩,观察对产妇乳胀产科、泌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利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血府逐瘀汤,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2组病例治疗2个疗程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V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可以达到改善肾脏血流、改善肾脏功能、阻断和缓解疾病发展作用,是良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蒋丙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以及肝脏、胆管、胰腺的急性出血,主要表现是呕血、黑便,以及由大量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状。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严重时伴失血性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因可以分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两种,前者多见于肝硬化。本文对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120例非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丽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子宫破裂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方法对我院1994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梗阻性难产是引起子宫破裂的第一位原因,其次是不规范使用宫缩剂。有过剖宫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不适合试产,更不宜催产。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严密观察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及阴道助产指征,合理使用宫缩剂,提高基层产科质量,是预防子宫破裂的关键。
作者:李婵秀;高清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导板、腭杆与直丝弓技术联合应用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45例下颌后缩为主的恒牙安氏Ⅱ类错患者,随机分成2组,23例采用直丝弓矫治系统配合导板、腭杆联合治疗(治疗组),22例采用单纯直丝弓系统用“摇椅弓”打开咬,分别观察2组打开咬的时间及治疗完成的时间,矫治器脱落情况。结果治疗组无论在打开咬的时间上还是治疗完成的时间上都明显缩短,咬障碍所致矫治器脱落率明显降低。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与导板、腭杆的早期联合应用,可提高错畸形的矫治效果,缩短矫治时间。
作者:张风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3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分别检测入院后第2天、治疗第4天、出院时CRP的变化。结果随着病情的好转,2组患儿的CRP值及阳性率均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细菌性肺炎组在入院时、治疗第4天,CRP值及阳性率均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当天2组患儿CRP值基本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在小儿细菌性肺炎初期即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而支原体肺炎在病情较重或并发感染时才会升高。 CRP是两种肺炎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董素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心腔、左右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弱为主要特点的心肌疾病,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其中又以中青年多见[1]。该病病因迄今未明,患者的死亡原因大多是心力衰竭和严重的心律失常。既往研究认为在确诊后,患者在症状出现后5年内的存活率在40%左右[2]。近年来,我们应用缬沙坦和倍他乐克对38例DCM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效果满意,而且安全性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05例,随机分为2组,均在采用儿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静滴,观察组应用热毒宁静滴,疗程3 d~5 d,比较2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佳。
作者:李新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未给予任何镇痛处理,观察组使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比较2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镇痛效果显著,可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廉三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口服多潘立酮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6个月~5岁大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7d总有效率以及定期随访3个月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个月~3个月后发病次数、咳嗽、喘息天数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多潘立酮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短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个月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单用布地奈德组,同时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因此口服多潘立酮在治疗婴幼儿哮喘中有特殊的地位。
作者:杜天仁;赖延忠;曾庆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自体阴道壁作为桥体进行阴道壁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诊治70例阴道壁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桥式修补术,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采用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壁脱垂时间短、效果佳、副作用少。
作者:王芳妮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其为冠心病中的严重类型,发病急,病死率高,已成为全球性致死与严重致残的主要原因。临床发现近几年来心肌梗死不再局限于老年人,逐渐呈现年轻化,中青年AMI的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危险因素与老年人不尽相同。因此了解中青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诱发因素和危险因素,对防治此类疾病的发生有一定意义。现将我院2008年-2013年间50例中青年AMI患者的临床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米改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年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4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显效3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其中发生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3%,且经对症处理后很快消失。结论阿奇霉素是当前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理想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仲华;孙艳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育龄妇女宫颈病变的现状,为进一步做好防癌普查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中心体检育龄妇女684例自愿接受宫颈病变三阶梯诊断技术筛查,依2012年第二版《NCCN宫颈癌筛查指南》,由专业培训医师规范性取材,美国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制片,由细胞学专职医师进行TBS描述性报告方式报告结果。结果684例宫颈病变筛查中,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高发年龄为36岁~45岁,接触性出血为主诉的筛查对象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自觉症状,肉眼观察宫颈光滑、外观无异常的高度病变(HSIL)、宫颈癌的发病率高于其他慢性宫颈炎。结论36岁~45岁已婚育龄妇女为宫颈病变高发年龄,加强重点筛查,特别对临床上无自觉症状但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外观正常者不容忽视,应加强管理和随访。
作者:张爱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颜面再发性皮炎为颜面部发生的一种轻度红斑、鳞屑性皮炎,多发于女性,一般初起在眼睑周围,逐渐扩展至面颊、耳前方,甚至整个面部,表现为局限性轻度红斑,细小糠状鳞屑,自觉瘙痒。发于春秋季,发病突然,有复发性,经久难愈。我科采用内外结合对该病进行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关炜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