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邱海燕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健康教育, 效果, 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健康教育:加强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果随机选择100例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教育后患者疾病知识掌握69.00%、遵医行为好74.00%、保持正确生活方式81.00%、合理饮食90.00%、社区医护服务满意95.00%,高于健康教育前的37.00%,40.00%,46.00%,52.00%,64.00%(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社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及预防知识,治疗遵医行为随之增加,保持正确生活方式及合理饮食,增加社区医护服务满意度。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120例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07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共120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行正常剖宫产手术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并且根据子宫肌瘤的直径大小,将研究组分为>5 cm组与<5 cm组。结果3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术后3组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能够减少手术次数,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美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辨证论治思维探讨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三大特点之一,是中医诊断治疗,指导处方用药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中医学是实践医学,临床诊断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甚至有时常迷罔,不知从何下手,通过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机,辨时间(气候),辨气色体质(分五行之人),辨证候,辨舌脉,审察患者强弱虚实,同时不忘与整体观念有机结合,以防过分强调辨证分型,有失偏颇。中医临床各科的辨证分型治法,每一种疾病都分各种证型,需要死记硬背,这种方法有其简便易学的一面,也有机械教条的一面,如遇到脉证不典型和特殊病证就难以分型,甚至无证可辨,影响到临床处方用药。这点在《金匮要略》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对脏腑辨证更多的来自经验和直觉,且叙述证型大多简便直观,但需要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去体悟。直觉思维-灵感的敏悟,来自于对经典的熟读与记诵,尤其是四大经典,延展性的中医文化渊源,甚至要读《周易》与《老子》,往往有时能获得启发性思维,这些学术源渊往往有传承和互补的效果。

    作者:胡明珠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单发局灶型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单发局灶型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特征,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通过影像学以及细胞学检测确诊为单发局灶型甲状腺炎230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重点分析其超声一般表现以及弹性成像表现。结果230例患者均表现为低回声,按照病灶形态,形态规则有180例(78.3%),形态不规则有50例(21.7%);边缘模糊有200例(87.0%)),边缘锐利有30例(13.0%);弹性成像为Ⅰ型105例(45.7%),Ⅱ型104例(45.2%),Ⅳ型21例(9.1%)。结论单发局灶型甲状腺炎未表现出典型的甲状腺炎超声特征,反而与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类似,且弹性成像显示质地较为绵软。

    作者:于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百乐眠胶囊与多巴丝肼片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百乐眠胶囊与多巴丝肼片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百乐眠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 d、28 d时的国际不安腿综合征评估量表(IRL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7 d、14 d、28 d时的 IRLS 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的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7 d、14 d、28 d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7 d、14 d、28 d时的PSQL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的评分(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乐眠胶囊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光元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改变体位对男性导尿管顺利置入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对男性导尿管顺利置入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需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的导尿体位,即屈膝仰卧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重体位姿势,即将床头抬高30°~40°,屈膝略外展,膝下各垫一软枕,以患者舒适为度。结果观察组导尿管一次置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改变体位可提高男性导尿管一次置入成功率。

    作者:郭秀英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农村隐匿性脾破裂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隐匿性脾破裂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6年6月-2013年6月我院隐匿性脾破裂患者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全部治愈。结论对隐匿性脾破裂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详细询问病史,密切病情观察,必要辅助检查,提高诊治效果。

    作者:孔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3年3月收治原发性翼状胬肉64例(7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1例(25眼),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观察组22例(26眼),术中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组21例(26眼),应用丝裂霉素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和观察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丝裂霉素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显著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雪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医院新任中层干部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医院新任中层干部应对职业压力的策略。方法采取上岗前集中培训、老干部和新干部“一对一”帮扶带教、鼓励新任中层干部不断加强自学等方法缓解新任干部的职业压力。采用工作疲溃感量表(MBI)调查实施应对策略前后新任中层干部的压力,对比分析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实施恰当的干预,新任干部上岗后能较快适应角色转换,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履职。结论医院应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指导新任中层干部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作者:张剑波;尚建英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以及诱因。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9月我院住院患者中符合标准的患者,记录发病因素、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转归情况,总结其发病因素给临床提出指导性意见。结果年龄、季节、生活习惯、基础病变等很多因素对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影响。结论综合诸多发病因素,基础病变在脑血管疾病的发作中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贺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锁骨钩钢板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

    肩锁关节脱位十分常见,多见于年轻人的运动创伤,其发生率为肩部损伤的12%[1],原因有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两种,并以直接暴力为主。Rockwood分型将肩锁关节脱位分为6型[2],对于RockwoodⅠ、Ⅱ型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效果较满意(仅外观上较对侧稍高),而对于Ⅲ~Ⅵ型损伤,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手术治疗。自2007年12月-2012年10月我院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宝;吴佳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高龄患者无痛胃肠镜的麻醉管理

    目的:研究异丙酚用于门诊高龄患者无痛胃肠镜的麻醉管理。方法门诊ASA 1~2级要求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56例,年龄75岁~92岁,观察用药前、用药后(取高或低值)、检查结束时、苏醒后的MAP、HR、RR、SpO2及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并在患者清醒后常规询问满意度(包括是否有记忆、是否有痛苦、是否愿意复查)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HR、SBP、DBP、SpO2、RR在给药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麻醉效果优者79例(50.6%),良者69例(44.2%),效果不佳者8例(5.1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呛咳、流涎、体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1.15%,55.8%,39.1%,46.15%。意识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9.27±0.76)min和(13.72±1.02)min,异丙酚用量为(2.98±0.87)mg/kg。检查后问卷调查满意者123例(78.85%),105例(67.3%)的患者表示必要时愿意再次检查,26例(16.67%)表示不愿再检查。结论对于ASA 1~2级高龄患者,只要措施得当,准备充分,无痛胃镜是相对安全的,但也不排除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引起血压下降,短暂呼吸抑制等可能。因此检查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作者:江才莲;范卫英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76例,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25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25例),改良Gamma形髓内钉内固定(26例)三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3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差异均显著(P<0.05),改良Gamma形髓内钉内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与动力髋螺钉及解剖钢板固定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三种手术治疗方法中,选用改良Gamma形髓内钉内方法进行治疗,其效果优于其余两种手术方法,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不同胰岛素治疗模式对妊娠糖尿病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治疗模式对妊娠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6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把接受分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设为A组,接受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的设为B组,选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漂移度和低血糖发生率4个指标来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较A组血糖达标时间缩短、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漂移度小,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妊娠糖尿病效果更好,疗效更优越,能维持稳定理想的血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怀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28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8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穿刺术,治疗组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技术。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1.43%,2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在总胆红素、血清蛋白、血钠、血钾等各临床指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技术安全有效,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难治性肝腹水的有效方案。

    作者:邓爱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提高疫苗接种成功率。方法选取到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62例,从接种操作、儿童预检、接种部位等进行预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发生率为4.8%。结论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存在不良反应情况,可从接种操作、部位选择等方面进行预防,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张利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无锡市荣巷街道2009年-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探讨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把握疫情发展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相关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2013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1486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334.00/10万,以接触、呼吸道、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病种以手足口病(766例)、肺结核(193例)、梅毒(138例)、病毒性肝炎(112例)、流行性腮性炎(89例)为主。结论2009年-2013年荣巷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呈上升趋势,要加强监测,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控体系。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生化汤加味治疗妇女产后恶露不绝42例

    目的:探讨生化汤加味治疗妇女产后恶露不绝的效果。方法将84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分为采用中医药生化汤加味治疗的观察组,与西医药之清宫、缩宫素注射、抗生素应用等联合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汤加味相当于西医的“刮宫”治疗,具有活血祛瘀作用,对妇女正常产或小产都可以起到清洁治疗,帮助产妇尽快恢复。

    作者:牛爱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中医中药在阑尾炎围术期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中药在阑尾炎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52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中医中药治疗,而对照组采取非中医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9.2%,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围术期采取中医中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有利于手术开展或者避免手术创伤,同时便于操作,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济负担以及手术创伤,值得推广。

    作者:杜大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5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例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0例,痊愈35例(70%),好转14例(28%),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不容易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小琴;薛晓平;王小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将5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病例,按照1∶1比例选择50例非老年阑尾炎患者作为对照病例,比较2组患者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老年组存在合并症76.00%、发生误诊14.00%、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58.00%、住院时间(12.78±5.14)d、病死率8.00%,高于非老年组的26.00%、4.00%、34.00%、(7.45±3.16)d、0.00%,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表现为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58.00%、麦氏点压痛58.00%,低于非老年组的86.00%、84.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体征不明显,误诊率高,病理变化严重,预后较差,应及时诊断及早手术。

    作者:储萌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