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红真;刘四清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6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随机分成全身麻醉组30例和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组30例,分别于不同时段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和补体成分C3、C4及IL-4的含量。结果全身麻醉组在术毕、术后ld、术后3d免疫球蛋白IgG、IgA和补体成分C3、C4及IL-4的含量水平分别与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全身麻醉的老年创伤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及IL-4水平下降较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更为明显。
作者:徐振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药剂科管理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我院药剂科依据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有效管理措施,对实施前后住院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判定加强药剂科的管理是否可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结果通过加强药剂科的管理,住院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21.25%,每张处方药品金额平均降低了16.05元。结论通过加强药剂科管理,促进了我院住院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了耐药菌的增长,进一步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并且无形中减轻了患者的医药开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继业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术(MIPO)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MIPO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60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采用Johne-Wruhs方法评估患肢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5个月~25个月的随访。按照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优45例,良11例,中4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MIPO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可以减少手术损伤,保护骨折端和骨折碎片的血供,提高骨折愈合率及加快愈合过程,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钦义;王光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调查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为高血压防治提供借鉴。方法设计、发放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对248例农民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村民对于高血压的了解程度有明显提高,且文化程度高者高于文化程度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农村地区人群卫生知识水平和教育水平,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作者:王宏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易溶于水,俗称工业用盐,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食品着色剂和防腐剂。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入人体后,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致使组织缺氧,出现紫绀而中毒[1]。200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8例散发性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病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小儿癫痫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常建刚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贲门癌的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院诊治8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左胸入路)和观察组(右胸入路),每组40例。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程度以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明显降低了淋巴结复发率,提高了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患者右胸手术入路能够提高术后生存率,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需加以防治。
作者:宋延堂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行西药+针灸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西药+针灸治疗脑创伤后综合征效果好。
作者:金虎祥;刘培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手术后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也得到了明显控制,在随后的住院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均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缓解患者的病痛,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夏宏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调查营利性和非营利牙科医疗机构口腔医院感染现状,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客观数据。方法设计牙科医疗机构口腔医院感染实况调查表,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牙科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考评分析。结果非营利性医院口腔科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对比营利性牙科医疗机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合口腔科医院感染特点及现状提出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率、用药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肌耗氧量及用药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标本兼治,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秋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要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菂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降压治疗;观察组根据高血压类型,给予不同中药进行治疗,用药方法每日1剂,15 d 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治高血压在治疗有效率以及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文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的检测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表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与其主要相关血管密切相关。同时,冠状动脉造影也显示心肌梗死患者并不只是某一单支冠脉病变,双支和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占32.54%和31.75%。结论心电图较冠状动脉造影操作简便、无创伤、价格低、重复性强,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仍具有一定的作用,且在检测相关动脉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武旻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寻降低以胎儿宫内窘迫为剖宫产指征的方法。方法对1047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和217例剖宫产术中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符合率约为20.79%,术前未能诊断出胎儿宫内窘迫占剖宫产总数的17.17%。结论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依据应综合考虑,提高诊断正确率是降低医源性剖宫产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晓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及足背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16例小腿及足踝区皮肤缺损。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皮瓣均成活,14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创面皮瓣下感染,换药后Ⅱ期愈合。随访1年,转移的皮瓣质地、色泽和功能恢复满意,无继发溃疡,耐磨损,感觉亦有相应的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便,血供丰富,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皮瓣位置可随意调整,远可达足前中部,且对供区损伤较小,是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苗兴建;王健;刘淑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几千年来,中医临床用药以汤剂为主要剂型,传统中药汤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中医理论调剂混合后,加水煎煮,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手抓戥称”的配方调剂方式以及口服汤剂的用药方法显然跟不上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临床应用的需要。中药配方颗粒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的科学仪器,现代提取工艺,保留了水煎剂的有效成分,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对传统饮片进行剂型改革的一项科研成果。配方颗粒也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新型颗粒饮片”、“免煎饮片”等,是以炮制合格的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成型的中药颗粒。
作者:鞠萍;周广明;孟祥红;董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医院药剂信息化管理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的进步,也是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推动药剂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必经之路,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提升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医院药剂管理模式包括从基础应用到顶层设计各方面的内容,诸如药剂采购、药库、药房的管理及药品调价、药剂信息查询、用药信息服务、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等。其优化的关键措施包括制度和人员管理的加强,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对物流和信息流的要求、利于功能扩展、应用网络化及系统集成化等方面。
作者:朱梅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徒手机械扩展阴道(仿生)用于第二产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以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徒手机械扩展阴道的初产妇300例作为观察组,未加干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2组第二产程进展、分娩方式、镇痛效果以及母婴结局。结果2组第二产程进展、分娩方式、镇痛效果以及母婴结局等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徒手机械扩展阴道用于第二产程,可明显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而且能缓解产妇的疼痛。
作者:王风月;牛磊;张金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各类感染标本分离出的8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株,检出率为9.1%;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青霉素为5.6%。结论 MRSA的耐药趋势增高,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MRSA为有效的抗生素,加强MRSA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有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酒精中毒患者神经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86例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81例治愈好转,5例患者死于并发症。结论酒精中毒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因此,神经障碍是阻碍临床就诊的重要因素,加强酒精中毒患者的神经内科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其意识状况,同时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段红真;刘四清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