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东
5岁以下儿童死亡、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文化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也是反映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降低婴儿死亡率是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关系到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问题。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困扰妇女儿童健康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其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既是反映儿童健康及儿童保健状况的一项客观指标;又是对一些容易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进行研究,从而制订防治计划,及评价儿童保健工作效果的一项重要依据。现对2010年-2012年襄汾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及保健服务状况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柴淑绒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45例有不同程度妊高征孕妇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临床症状和产后并发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45例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症状均有所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硫酸镁治疗妊高征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缓解孕妇妊高征带来的不适,降低产后并发症。此方法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治疗妊高征可行且安全。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护理记录单是护士对病情观察、对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患者的反应等情况的客观文字记录,是医疗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教学、科研和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1]。以往我院的护理病历主要通过大量的文字记录患者的主诉、护理查体、一般情况、入院诊断等内容,一方面,护士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字书写;另一方面,由于护士的业务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层次不齐,严重影响护理记录质量,常出现主观性文字过多、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准确、护理内容漏记等现象,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将对医院的举证带来不利影响。我院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借鉴综合性医院的一些方法,设计了表格式一般护理记录单,现介绍如下。
作者:常娟;张晴晴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给予普通的健康指导。随访半年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结论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觉提高遵医行为,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文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总结开展李金斯坦(Lichtenstien)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3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其操作方法的要求、关键步骤和难点处理进行讨论。结果36例患者经Lichtenstien修补术治疗均痊愈出院,35例获得随访,术后出现阴囊水肿1例,血肿2例,术后20个月慢性疼痛1例,分别给予穿刺引流、物理及止痛药物等治疗后痊愈;疼痛缓解,无复发病例。结论掌握Lichtenstie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规范化操作,能达到佳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孙业健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卢伟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非贲门胃癌的数字胃肠X线机表现,提高其检出及诊断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63例非贲门胃癌患者数字胃肠X线机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例确诊,3例可疑癌;14例再行双对比造影,11例确诊,3例未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5.24%(60/63)。35例可见淋巴结转移灶。结论 DR诊断非贲门胃癌,晚期较易确诊,早期需双对比造影方可确诊。临床应结合内窥镜、病检综合判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赵晋太;刘宽荣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提高数字X线(DR)对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诊断水平。方法12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均行DR检查,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双侧髋关节受累8例,单侧受累4例;其X表现髋关节间隙变窄8例,消失2例,骨赘形成9例,髋臼或股骨头囊变2例,骨质疏松4例。结论DR平片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基本检查方法。
作者:杨卫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颅脑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创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作者:李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15 mg/周口服,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来氟米特10 mg/d口服。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医生评价都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18例,占47.4%,对照组不良反应13例,占34.2%,联合组消化道受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单药治疗,但在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方面不良反应突出,需加强患者的随诊和相关监测。
作者:霍毓平;李从力;牛艳妮;贾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3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剂量的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依那普利,2组疗程均为2个月。2个月后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嫦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甲状腺疾病是普外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症,且发病率高,其中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是临床上常见到的两种疾病,据统计资料显示,其比例约占甲状腺疾病的60%,尤其是我国碘类物质缺乏的地区发病率较高。甲状腺疾病有着特有的临床特征,即发病原因复杂、多种病症共同存在、疾病之间相互影响[1],这给临床鉴别和诊断带来了困难,尤其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在临床表现及病理学上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常常引起临床上的误诊,因此,提高对这两种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7年5月-2012年3月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的160例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复检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鉴别和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痰浊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拟健脾止眩汤治疗眩晕40例,平均疗程20 d。结果40例患者,痊愈31例,占77.5%;有效7例,占17.5%;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应用健脾止眩汤治疗眩晕不仅提高了疗效,还缩短了疗程,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宁玉青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常规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方法对我院8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75%,其中出血3例,皮下气肿1例,呼吸心搏骤停1例,术后套管脱出1例,急性肺水肿1例。结论把握适宜的手术时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辨清解剖标志,严格规范操作是气管切开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学海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火针属新九针之一,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而筋痹,则是以肢体局部麻木疼痛为主证,多以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邪引发。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从事体育锻炼减少,或运动损伤后失于调养等原因,此类疾病多发于临床,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火针治疗筋痹,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红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中管型的结果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集我院患者晨尿标本618份,先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然后将标本离心,取沉渣进行镜检。对两种方法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18份尿标本中,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阳性102例,阳性率为16.5%,显微镜检测管型阳性37例,阳性率为6.0%,两者检测不符的有67例,占10.8%。将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的阳性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管型有显著性差异,对于尿沉渣分析仪提示管型阳性时,必须进行显微镜复检,对管型进行分类,从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DM)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与以前所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略有不同,因为部分患者并无昏迷,部分患者可伴有酮症[1]。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相当多的病例发病前无明确的糖尿病史,易误诊误治,病死率高。本文对15例老年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喜庆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内外固定治疗下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0例下胫腓骨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简单内固定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随访1年~5年,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个月~6个月,平均(4.82±0.73)个月。术后经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端均良好复位,未出现移位或者畸变;膝、踝关节均恢复正常功能。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简单内固定治疗下胫腓骨不稳定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创伤小、复位满意、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国有;元占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评价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眼科26例(26只眼)无晶状体眼患者进行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提高较明显,并发症发生情况是:术中前房少量出血2例,1周内吸收;术后初期虹膜、睫状体出血2例,均自行吸收;角膜轻度水肿3例,均在术后1周内恢复。结论采用两点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眼球严重创伤后或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膜大部分或全部阙如的病例进行治疗,术后视力提高较明显,且其术后并发症相比其他手术方法发生率低。
作者:吕青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临床使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患者因长期用药留置时间较长,患者常担心导管脱落或敷贴内进水而避免淋浴。我院骨科为方便患者个人卫生,在淋浴时采用保鲜膜多层包裹PICC进针处上下15 cm,经临床实践,患者反映效果较好,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霍青;周科;杜瑶瑶;郭福蝶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