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郑旭辉

关键词:高频超声,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低下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congential hypothyrodism,CH)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体积增大CH新生儿药物治疗前后甲状腺形态学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同龄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CH患儿甲状腺的长径、前后径、横径以及容积均大于正常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H患儿腺体内血流信号弥漫性增加,呈“火海征”,经药物治疗后6个月,甲状腺各径线及容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血流信号降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后CH组甲状腺各径线均值及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DFI提示正常.结论 高频超声简便、可靠、无创,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患者术后肌酐清除率、NAG、SCr以及BUN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对冠心病患者术后肌酐清除率、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观察组予以OPCABG,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肾脏生化指标(SCr、NAG、BUN、肌酐清除率)变化情况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 SCr、NAG、BUN水平及肌酐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肾脏各生化指标水平,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作者:李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漯河市中医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根据术后有无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86例)和无感染组(134例),对患者各暴露因子行疾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插管过深、插管不熟练、拔管延迟>3h、拔管指征不完全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高,可能与插管过深、操作不熟练、拔管时机选择不正确、指征不明确有关,因此,麻醉及术中各项操作均需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进行,以降低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作者:杨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托拉塞米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采用托拉塞米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和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9.0% (P <0.05).结论 托拉塞米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71例小儿麻疹的口腔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71例小儿麻疹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麻疹患儿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口腔黏膜斑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小儿麻疹患儿口腔护理,能够明显缩短口腔黏膜斑消退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谷华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频超声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congential hypothyrodism,CH)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体积增大CH新生儿药物治疗前后甲状腺形态学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同龄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CH患儿甲状腺的长径、前后径、横径以及容积均大于正常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H患儿腺体内血流信号弥漫性增加,呈“火海征”,经药物治疗后6个月,甲状腺各径线及容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血流信号降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后CH组甲状腺各径线均值及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DFI提示正常.结论 高频超声简便、可靠、无创,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郑旭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信阳市中心医院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的55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其术前、术后尿流率、残余尿量、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5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共切除10~42 g前列腺组织,平均重量为(22.3±2.4)g;相较术前,患者术后尿流率增加,残余尿量、IPS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能缓解尿道梗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朱其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脂代谢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脂代谢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野县中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脂代谢水平、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注意力、延迟记忆、认知能力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过程中仅有2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不良症状消失.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可有效控制机体脂代谢水平,提高认知功能,且用药安全.

    作者:修成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浆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高龄CHF患者74例,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对照组(Ⅱ、Ⅲ级)与观察组(Ⅳ级),各37例;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19例),非事件组(55例).测定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血浆NT-proBNP水平,并研究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浆NT-proBNP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T3、T3均较低,血浆NT-proBNP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事件组相比,事件组FT3、T3均较低,血浆NT-proBNP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浆NT-proBNP与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动态监测TH和NT-proBNP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陈改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6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无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1周内完成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2%高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梗死侧的斑块发生率高于非梗死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的梗死侧与非梗死侧的斑块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颈动脉硬化患者其脑梗死发病风险更高,对于可能患有该病的高危人群开展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崔莉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MSCT联合MRI对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7例宫颈癌患者,均行MSCT及MRI检查.比较MSCT、MRI单独与联合检查对宫颈癌及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MSCT联合MRI诊断宫颈癌符合率96.55% (84/87)高于MSCT 71.26% (62/87)、MRI 87.36%(76/87)单独诊断,对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91.95% (80/87)高于MSCT的65.52%(57/87)和MRI的80.46%(70/87)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行MSCT联合MRI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介入溶栓治疗的外周动脉栓塞患者50例,对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统计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包括心理、环境、生理和社会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环境、生理和社会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患者,能缓解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唐爱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诊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无特异性疾病、无家族过敏史、无急性呼吸道感染史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eNO、呼气峰流速(PEF).观察两组eNO、PEF,以及观察组患者接受舒利迭治疗后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eNO、PEF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利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eNO、PEF值高于健康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栾川县中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外科术后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24h的睡眠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及止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24 h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术后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爱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从中医脾胃理论探讨艾滋病相关性肺部感染

    艾滋病相关性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中为常见的疾病,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五行属土,居于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后天之本,在艾滋病相关性肺部感染发病及病情演变中始终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研究艾滋病相关性肺部感染,探讨脾胃在艾滋病相关性肺部感染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艾滋病相关性肺部感染的中医理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明确艾滋病相关性肺部感染发病机理与转归,为今后的辨证和临床处方用药提供思路与理论支撑.

    作者:赵国勇;李亮平;王豪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统计患者院内感染现象发生情况,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80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者20例,发生率为11.1%;呼吸道感染占比高于泌尿系统、消化道、皮肤软组织及口腔黏膜等部位感染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 65岁、住院时间≥30 d、就诊时间≥6 h、使用抗菌药物、心脏左室功能分级Ⅲ~Ⅳ级、合并并发症、接受侵入性操作等与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发生可能与年龄、住院时间、就诊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心脏左室功能分级、有无并发症发生、有无侵入性操作等有关.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护理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的6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观察神经内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态度及活动得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士的康复护理知识得分为(61.33±10.57)分,护理态度得分为(70.54±8.97)分,护理活动得分为(59.65±11.01)分;年龄越大分值越高,本科以上学历分值高于专科及中专,已育护士得分高于未育护士,职称越高分值越高,已婚护士分值高于未婚及离异护士,继续教育时间越长得分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的护理态度积极,理论知识较差,康复护理针对性活动较少.年龄、学历、职称、生育情况、婚姻情况及继续教育时间是影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主要因素.需针对性加强健康教育,强化其技能训练,建立脑卒中偏瘫康复护士的培养体系.

    作者:董翠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符合引产指征,无用药禁忌的2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观察有效性.结果 放药后24h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均较放药前提高,观察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放药后72 h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成功率为87.7% (114/130),对照组为86.2% (112/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46%(24/130),对照组为21.54%(28/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用于促宫颈成熟均安全有效,应根据患者经济条件和要求进行选择.

    作者:宁飞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住院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对现行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河南省人民医院自制“住院患者分级诊疗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对644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被调查的患者中,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率为32.4%;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及医保类型与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相关(P<0.05).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不信任、需重新缴费、转诊手续复杂、医保报销金额差别不大影响患者向下级医院转诊;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差别较大、分级诊疗宣传力度不够、转诊流程不通畅影响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结论 住院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较低,且对分级诊疗制度评价较低,应从加大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参与度、加强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的协作、完善分级诊疗配套制度等方面入手,提高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提供依据.

    作者:徐志伟;杨永光;张晓菊;秦思钰;王宇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SPAG9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肌肉瘤中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SPAG9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肌肉瘤中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4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25例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患者、26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分别作为A、B、C组,3组患者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SPAG9蛋白检测,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A、B组SPAG9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C组,A组SPAG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G9蛋白参与了子宫肌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可作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的鉴别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光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所致急性脑疝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颅脑损伤所致急性脑疝患者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段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