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玉红
目的:探讨贫血病因诊断中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贫血患者,采用骨髓细胞学检查,探讨其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结果贫血致病病因可找出152例,占76%;另48例,占24%的患者无特异性骨髓象表现,但经骨髓检查,可排除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结论贫血为临床多种疾病表现在血液系统的特征,其发病早晚、病情轻重,与诱导贫血的原发疾病密切相关,血常规检查为早期对贫血检出的有效、快捷的手段,而实施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贫血原因,确诊疾病类型,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伟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浓度七氟烷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面罩吸纯氧加七氟烷3%,观察组给予面罩吸纯氧加七氟烷8%。两组麻醉维持浓度均控制在2%~4%。比较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均成功,成功率为100%;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1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浓度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诱导中麻醉效果显著,诱导速度较快,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强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胸两种手术径路治疗贲门癌(AEG)的方法,分析其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3年在巩义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6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胸手术组56例,经腹手术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上下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并发症发病率及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经腹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经胸组(P <0.05),胃周淋巴结清扫总数(12.8±6.7)个,明显高于经胸手术组的(8.3±4.8)个(P <0.05),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明显少于经胸手术组;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贲门癌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对于 SiewertⅡ、Ⅲ型 AEG 患者,经腹手术径路更为合理。
作者:兰永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9例患者均无基础疾病,经病理学或病原学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少见;②以咯血、咳嗽、胸痛为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③影像学胸部 CT 均表现为密度增高影,部分可出现典型空洞;④诊断主要依靠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手术切除确诊;⑤病原学主要以曲霉菌为主(88.9%);⑥治疗主要给予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部分可手术切除治疗。结论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较低,病死率高,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周璐;王焕勤;黄亚辉;田文娴;岳银艳;邓翔;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并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产后6~8周血糖正常者66例(33.0%),异常134例(67.0%)。血糖异常者中诊断为2型糖尿病45例(33.58%),糖耐量异常89例(66.42%)。2型糖尿病组及糖耐量异常组产妇孕前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家族史、不孕不育史、确诊孕周及产次情况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产妇孕前体质量指数高、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孕不育史、确诊孕周早及产次多等情况均为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予以科学的饮食控制及生活指导,并根据个体情况予以适当的胰岛素治疗。产后继续保持健康饮食,适当参加体育活动,维持理想的体质量指数,可达到早发现、早治疗及避免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目的。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甲状腺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二维超声声像图方面,甲状腺癌组患者的低、等信号强度明显多于对照组,混合信号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状腺癌组患者Ⅱ级血流信号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二维超声声像图中的低回声和钙化特征进行把握可有效鉴别甲状腺癌,在此基础上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检测指标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但是对于微小癌和合并病变的诊断价值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代晓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铝碳酸镁及多潘立酮对胃癌远端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胃癌远端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软胶囊,400 mg,睡前1次+铝碳酸镁片,1000 mg,3次/ d +多潘立酮,10 mg,3次/ d;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1000 mg,3次/ d +多潘立酮,10 mg,3次/ d。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估患者5种主要临床症状(中上腹烧灼感、腹胀、口苦、恶心、呕吐胆汁)治疗后缓解情况,评估治疗后胃镜及活检组织病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中上腹烧灼感、腹胀、口苦、恶心及呕吐胆汁的缓解率分别为80.0%、88.6%、85.7%、74.3%、91.4%,对照组分别为57.1%、65.7%、62.9%、48.6%、6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胃镜改善率为85.7%,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活检组织病理改善率为94.3%,对照组为6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铝碳酸镁及多潘立酮的治疗方案不仅可有效缓解胃癌远端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够改善胃镜征象及活检组织病理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凌云;陈亚伟;陈婷;于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桂枝茯苓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乔勤荣;乔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腺节段切除术在胰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新密市中医院诊治的80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实验组采用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38例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34例)的成功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胰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该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创伤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永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中转移膈肌瓣与切开食管肌层缝合在中重度贲门失弛缓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共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45例,比较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结果4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均未发生食管穿孔并发症。随访1年,手术有效率91.1%,食管直径由术前的(5.4±1.1)cm 降低到术后的(3.5±2.1)cm,体质量由术前的(50.5±4.9)kg 上升到术后的(55.5±2.9)kg。结论术中转移膈肌瓣与食管切开肌层缝合应用于中重度贲门失弛缓症手术中,能有效避免术后食管穿孔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取得很好的手术疗效。
作者:赵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7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常见并发症。结果720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6例,患病率为5%;并发症中以皮下气肿、胆管损伤以及胆漏的发病率较高。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较为可靠的治疗方式,应针对并发症的特征做好预防性措施。
作者:程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不同给药方式对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80例,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实验组行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实验组纯音听阈均值(54.1±19.3)dB HL,低于对照组(60.3±20.8)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采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术加注射肾上腺素、钛夹止血在大肠息肉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大肠息肉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和比较,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P <0.05);治疗过程中及术后两组均未出现肠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但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P <0.05)。结论临床治疗大肠息肉的时候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加注射肾上腺素,钛夹止血方式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强的应用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孙克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钙制剂+维生素 D(VD)对症状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钙制剂+ VD 治疗组(对照组)与联用唑来膦酸注射治疗组(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左股骨大粗隆骨密度、第1~4腰椎骨密度、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肌酐、血清磷、血清钙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左股骨大粗隆骨密度、腰椎 L1-4骨密度明显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有所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指标两组均无明显变化。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骨质疏松在钙制剂+维生素 D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可显著改善患者机体情况,防范不良事件发生,保障生存质量。
作者:亢鸿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长托宁联合氯磷定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0例,长托宁组给予长托宁联合氯磷啶治疗,阿托品组给予阿托品联合氯磷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长托宁组40例,死亡 l 例,治愈率97.5%。阿托品组40例,死亡4例,治愈率90%。长托宁组用药剂量优于阿托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时较阿托品有明显的优越性,临床上有逐步取代阿托品的趋势。
作者:马西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24 h SBP、DBP 变化,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 h 动态 SBP、DBP 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为71.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血钾降低、血尿酸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钾、血尿酸、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可增强降压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王倩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 CT 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接受救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冠状动脉诊断及64层螺旋 CT 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手段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结果64层螺旋 CT 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优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64层螺旋 CT 对轻度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优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诊断方法对中度及以上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采取64层螺旋 CT 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较高,有助于改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书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法舒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脑血管痉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法舒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3.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ESS、GOS 以及 MR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脑血管痉挛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好,可改善预后,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海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术前、术中、术后关键环节的处理。方法对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连续收治的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35例(3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都顺利完成,术中未见虹膜脱出未能恢复及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34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术后2例发生浅前房经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是可以手术的,只要合理处理术前、术中、术后关键环节,是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理效果的。
作者:弓剑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手术前后患者勃起功能的变化及各种影响因素。方法对205例 TURP 患者进行随访,依据术前性功能状况、年龄、术中前列腺包膜是否穿破、前列腺切除重量和术后是否有低钠血症五个方面,分别比较其手术前后性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65岁以上者与65岁及以下者、术前有部分性功能者与术前性功能正常者、术中前列腺包膜穿破者与完整者的三对因素中,前者术后6个月性功能低下发生率均高于后者(P <0.05)。术后是否出现低钠血症与术中前列腺切除重量,尚不能认为与 TURP 术后性功能低下相关(P >0.05)。结论术前性功能状况、年龄、术中是否穿破前列腺包膜三因素对 TURP 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影响明显,TURP 只要操作规范,手术本身并不引起术后勃起功能障碍。
作者:赵逢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