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仓紫外线治疗仪对身体不同部位辐射强度及影响因素

单晓峰;杨宝琦;刘荣;王长亮;张福仁

关键词:紫外线治疗仪, 身体, 同部位, 辐射强度, 窄谱中波紫外线, 寻常型银屑病, 不良反应, 易控制, 疗效, 剂量, 操作
摘要: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和较少的不良反应,全仓NB-UVB治疗仪,具有操作方便,剂量易控制等优点.
中华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全仓紫外线治疗仪对身体不同部位辐射强度及影响因素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和较少的不良反应,全仓NB-UVB治疗仪,具有操作方便,剂量易控制等优点.

    作者:单晓峰;杨宝琦;刘荣;王长亮;张福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国产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62例

    我们于2005年9月至2006年10月,采用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月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包皮龟头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一例

    患者男,41岁.包皮龟头瘙痒2年余.2年前包皮龟头瘙痒,自购皮康霜(主要成分为醋酸曲安奈德、硝酸咪康唑及硫酸新霉素)外用数次,瘙痒消失.

    作者:王国江;张海清;陈艳华;胡阳;李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肢端型硬皮病伴右手腕皮肤鳞状细胞癌一例

    患者男,58岁.因双手足、右前臂肿胀、硬化30年,右手腕背尺侧溃疡4年,肿块2年于2007年5月23日来我科就诊.

    作者:范文葛;蔡为民;夏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结节性硬皮病一例

    患者女,39岁.颈部、躯干和四肢起结节,伴手指发冷麻木感10个月.于2001年3月31日来院门诊.

    作者:张国毅;曾学思;姜祎群;胡兹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抗MtrC单克隆抗体对淋球菌环丙沙星耐药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用抗MtrC单克隆抗体(MtrC Ab)干预淋球菌多传递耐药(multiple transferable resistance,mtr)系统后,mtr主动外排泵与环丙沙星耐药的关系.方法 利用MtrC Ab、NaN3阻断mtr主动外排泵,分别测定加入和未加入阻断剂时,淋球菌对环丙沙星的吸收剩余和积累量.结果 敏感组和耐药组的吸收剩余极限分别介于70~120 ng和0~80 ng之间.未加入阻断剂时,敏感组环丙沙星积累量高于耐药组.加入MtrC Ab后,耐药组环丙沙星积累量与未加入阻断剂时敏感组无差别.加入MtrC Ab后,敏感组环丙沙星积累量与未加入阻断剂时无差别.加入NaN3后,耐药组环丙沙星积累量与未加入阻断剂时敏感组无差别.加入NaN3后,敏感组环丙沙星积累量与未加入阻断剂时无差别.6株敏感菌均没有外排泵起作用,4株高水平耐药菌有外排泵起作用,2株低水平耐药菌没有外排泵起作用.结论 淋球菌外排泵主动泵出环丙沙星,导致菌体内环丙沙星积累量不足,这是引起淋球菌对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的重要因素.MtrC Ab、NaN3可以阻断外排泵蛋白泵出环丙沙星,恢复淋球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

    作者:陈宏翔;吴志洪;陈嵘袆;涂亚庭;帅俊;张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蛋白质营养不良一例

    患者女,21岁,以腹泻半年,双下肢水肿3个月,全身皮疹1个月于2006年10月入院.半年前发现饮食如常但出现轻度腹泻,未予重视.

    作者:王鲁梅;李俊杰;袁景桃;张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复发前后分离菌株基因型分析

    目的 比较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复发前后分离菌株的RAPD指纹图谱的异同.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来收集病例和采集样本.所有临床分离菌株均经芽管形成试验、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 Candida)和API20C系统鉴定,然后用RAPD技术对2株白念株菌标准菌株和来自24例患者连续2次及1例患者连续3次分离出的临床菌株共51株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引物4的RAPD扩增结果 表明,66.7%的患者再次发作前后菌株的扩增带型一致.引物7的RAPD扩增结果 为,58.3%的患者复诊前后菌株的扩增带型一致.25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前后2次分离的菌种从白念珠菌替换成光滑念珠菌.结论 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分离的菌株半数以上在再次发作前后无明显基因型上的差别,仅有部分菌株会在复发前后基因型发生改变.

    作者:廉翠红;张书岭;梅红兵;刘维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p27及skp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Bowen病中的表达

    p27是新发现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S相激酶相关蛋白(skp2)参与p27的降解,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皮肤鳞状细胞癌和Bowen病组织中的p27和skp2的表达进行检测.

    作者:田丁丹;梁虹;汪小兰;严芳;车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病误诊一例

    患者男,77岁.因面部、手足角化脱屑,甲肥厚、松脆伴痒2年,加重1个月住院.5年前,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曾在数家医院就诊,考虑不除外喉癌,但患者拒做病理检查与手术治疗.

    作者:姜兰香;云雪飞;王增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胶样婴儿一例

    患儿男,3天.因全身皮肤发红3天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生即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红,覆胶样包膜.父母非近亲结婚,体健,其父有轻度鱼鳞病.

    作者:占萍;吴绍熙;刘维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一例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家系的角蛋白9基因突变检测研究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为掌跖表皮弥漫性过度角化,病变部位周边有明显的红斑边缘.

    作者:李明;杨莉佳;刘江波;陶诗沁;朱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嗜酸性筋膜炎一例

    患者女,42岁,因四肢关节反复肿痛10余年,四肢皮肤紧绷感、发硬50余天来我科就诊.

    作者:付萍;王敏华;周晓鸿;姜福琼;樊应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毛发红糠疹

    毛发红糠疹(pityriasis rubra pilaris,PR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毛囊角化性丘疹和橙黄色鳞屑性斑块为特征的角化性皮肤病[1].

    作者:刘彤云;崔盘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儿童毛囊黏蛋白病一例

    患者女,7岁,因眉部、颈后侧及双肩部淡红色群集性皮疹伴微痒5个月就诊.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上述部位出现群集性淡红色米粒大丘疹,稍有痒感,当地医院先后按毛发红糠疹、小棘苔藓等治疗,无明显好转,且皮疹逐渐增多,融合成片,表面干燥脱屑.

    作者:张桂英;李胜华;周英;颜兰香;文海泉;苏玉文;陆前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巨大表皮痣一例

    患者男,16岁,诉皮肤起褐色斑、结节16年于2006年10月19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后即发现右腋下皮肤有一手掌大小界限清楚的褐色斑,表面光滑,并随着年龄的增长,皮疹面积逐渐扩大,增厚,高出皮肤表面,呈疣状.

    作者:张慧娟;耿龙;张莉莎;李波;宋芳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对曲霉的体外抗真菌作用

    目的 观察降血脂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对曲霉体外抗真菌活性,以及它们与唑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的联合抗曲霉作用.方法 分别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对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和黑曲霉的抗菌活性.用纸片扩散法、琼脂扩散联合Etest法测两种药物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联合抗曲霉作用.结果 纸片扩散法显示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有体外抗曲霉活性.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对烟曲霉的低抑菌浓度(MIC)范围分别为8~128 μg/mL、4~64 μg/mL;低杀菌浓度(MFC)与MIC的差异在2个稀释度内.对于非烟曲霉,48 h时,20 μg洛伐他汀或辛伐他汀不能产生清晰抑菌圈.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对黄曲霉的MIC分别为128 μg/mL和64 μg/mL;两者对土曲霉和黑曲霉的MIC均》256 μg/mL.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均无协同作用.结论 在体外,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有抗曲霉活性;但与唑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无协同作用.

    作者:乔建军;万喆;李若瑜;刘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窄波UVB诱导皮肤色素斑的研究

    目的 观测窄波UVB诱导正常人腹部皮肤色素沉着斑的颜色变化指标.方法 采用窄波UVB治疗仪,以1.5倍的小红斑量照射30例志愿者的腹部皮肤,形成人工色素沉着斑.在照射前、照射后1,2,4,6,8周,分别用CM-2600d分光光度计测量局部皮肤的L*、a*、b*、△L、△a、△b、△E值,以SIAscopy仪检测色素斑处血红蛋白、胶原蛋白、黑素总量,并捕获相应图像.同时,用数码相机拍摄志愿者腹部照片.结果 照射后局部皮肤呈淡灰色,4 h后出现局部潮红,1周后色素沉着明显,2例受试者照射部位出现细小脱屑,所有受试者均无水疱发生.CM-2600d分光光度计测量照射部皮肤,结果 显示,照射后1周,L*下降到低,a*值升至高,b*变化不明显.1周后L*值开始升高,而a*值下降,直到照射后8周,各自接近照射前水平.SIAscopy仪检测提示,照射后1周,皮肤血红蛋白增加明显,以后迅速下降,低于照射前水平.而总黑素含量和胶原蛋白照射后持续缓慢增加,第6周达高.结论 窄波UVB可诱导正常皮肤色素斑形成,通过观察皮肤色素的变化规律,客观地评估美白产品的功效.

    作者:张汝芝;朱文元;冯舸;谢芳;韩洪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微切口皮下激光外科技术治疗腋臭

    腋臭治疗方法很多,但从疗效、并发症和治疗创伤综合考虑效果尚欠满意.经皮肤微切口将波长1064 nm ND:YAG低能量激光光纤插入皮下治疗腋臭一种新方法,我们在2006年治疗55例腋臭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陈达;吴溯帆;孙燚;严晟;石杭燕;张志民;郭金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限局型淋巴瘤样丘疹病二例

    例1 女,56岁,因左前臂内侧反复出现红色丘疹及结节近1年,于2004年10月13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关杨;肖尹;孙建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