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

梁兴伟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 高龄
摘要: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25 ~45 min,平均35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约30 ml,住院时间8~20 d,平均11.2d.1例患者术后4个月死于褥疮及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年关节按St-Michael髋关节评分为16 ~ 25分,平均为22分.结论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患者耐受性好,尤其对于体质较差患者是较好选择.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载脂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组、微量组和肾痛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所选受试者抽取静脉血5ml,同时留取清洁中段尿.测定血清NGAL和Cystatin C水平.结果 糖尿病各组患者UAE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痛各组 NGAL、Cptatin 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病组NGAL、Cystatin C水平高于微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组NGAL、Cyswtin C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糖尿病患者NGAL和Cystatin C水平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前干预,有一定的临床检测意义.

    作者:刘长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置血管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置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30例前置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先经腹部常规超声检查及测量,对可疑胎盘及前置血管显示不清者再行阴道超声检查并多切面观察.结果 前置血管30例,经临床诊断、病理检查确诊26例(86.67%),误诊4例(13.33%),其中3例(96.67%)前置胎盘合并前置血管诊断为前置胎盘,未观察到前置血管;1例(3.33%)帆状胎盘合并前置血管,漏诊前置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前置血管分为四型,帆状附着型14例(46.67%),副胎盘型7例(23.33%),双叶胎盘型5例(16.67%),脐带胎盘边缘附着型4例(13.33%).30例前置血管患者中阴道分娩6例(20.0%),剖宫产24例(80.0%);活婴29例(90.63%),死胎3例(9.37%),30例中全部母亲及29例(96.67%)婴儿均康复出院.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置血管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首选用于前置血管的检查,能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王刚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托咪脂乳剂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先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3 min后,E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乳剂(0.2~0.3 mg/kg),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 mg/kg),待患者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后实施胃镜检查.记录两组患者注药前5 min、检查开始即刻、检查中及检查结束后5 min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P组患者在检查开始即刻及检查中的血压、心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各监测时点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注射痛显著少于P组(P<0.05).结论 依托咪脂乳剂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效果确切,注射痛少,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轻微.

    作者:焦岩;朱平增;杨彦军;贾真;乔治;关文川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骨肉瘤和良性骨肿瘤中PIM-3和p-STAT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PIM-3及p-STAT3蛋白表达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骨肉瘤和20例良性骨肿瘤组织中PIM-3及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60例骨肉瘤组织中PIM-3及p-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和51.7%;20例良性骨肿瘤中PIM-3及p-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和10.0%,骨肉瘤组织和良性骨肿瘤组织PIM-3及p-STAT3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0及10.746,p<0.05).PIM-3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组织的Enneking分级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163,P<0.05);与骨肉瘤的分化程度、有无远端转移及病理分型均无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5.266、2.986及0.703).p-STAT3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Enneking分级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528及7.901,P<0.05);与骨肉瘤的Enneking分级及病理学分型均无关(X2 =7.901及3.695,p>0.05).二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yp =0.339,P<0.05).结论 PIM-3和p-STAT3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IM-3及p-STAT3的联合检测可望成为骨肉瘤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作者:杨锴;王亚莉;杨建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室颤动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发生心室颤动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650例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发生心室颤动5例,立即给予心电监护、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血压及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结果 5例患者经及时抢救均获成功.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护士密切监测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冠状动脉压的变化,一旦发生心室颤动,及时准确的采取抢救措施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刘杰;张晓丽;王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途径.方法 将5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25例,观察两组的营养指标、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术后体质量(BWI)均有所下降,但PN组下降更明显(P<0.05);前清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均升高,EN组明显好于PN组(P<0.05);肠功能恢复EN组快于PN组;并发症发生率PN组高于EN组(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方式,EN支持优于PN支持.

    作者:张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25 ~45 min,平均35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约30 ml,住院时间8~20 d,平均11.2d.1例患者术后4个月死于褥疮及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年关节按St-Michael髋关节评分为16 ~ 25分,平均为22分.结论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患者耐受性好,尤其对于体质较差患者是较好选择.

    作者:梁兴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测定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比值,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无微血管并发症组(NDC) 38例,糖尿病肾病(DN)组32例;对照组(CON)组40例.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痛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痛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并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而逐渐增高.

    作者:胡建荣;魏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早期喉癌应用放射治疗的意义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在早期喉癌中应用的意义及临床效应.方法 将90例早期喉癌患者分为观察组(放射治疗)45例和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45例,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yclin DI、血管内发生长因、P53水平变化及影像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采取放射治疗治疗早期喉癌能够减少常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转移及复发,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大隐静脉曲张80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对比研究点式剥脱术与传统大隐静脉曲张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及点式剥脱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点式剥脱组比传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P<0.05);术后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颇佳,更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LNG-IUS系统及GnRHa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观察

    目的 通过对240例不同治疗方法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动剂(GnRHa)治疗的区别及各自的优势.方法 筛选子宫腺肌症患者400例,随机抽取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组80例、LNG-IUS治疗组80例及GnRHa治疗组80例.记录三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月经(经期、月经量)、痛经改变情况及对自身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改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三种治疗方法对月经的影响:小剂量米非司酮对经期影响较缓和,治疗经量过多,效果显著(P<0.05);LNG-IUS治疗中出现点滴出血,且出血时间长达3~6个月不等,出血量波动较大,总体效果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nRHa经期缩短明显,经量减少明显,治疗效果显著(P<0.05).三种治疗方法对痛经的影响:三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nRHa显效率高(P<0.05).LNG-IUS因有植入后点滴出血和环位的特异性,统计自觉痛经程度时患者表述不清,造成显效率可能下降,但总体显效率和有效率仍高于米非司酮治疗组.三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激素的影响:对患者雌激素的影响,三者影响中Gn-RHa影响大(P<0.05),小剂量米非司酮对雌激素影响较缓和,LNG-IUS影响小.对患者孕激素的影响,三者均现出明显下降,经统计学检验,GnRHa较其他两者下降显著.对患者ALT的影响,可见三者都有明显的上升,但是GnRHa上升显著(P<0.05),后经保肝治疗下降明显.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LNG-IUS系统及GnRHa对子宫腺肌症治疗均有效,在治疗效果上LNG-IUS系统及GnRHa效果更佳;在普及中LNG-IUS系统及GnRHa又各有缺陷,如LNG-IUS系统的不良反应、GnRHa对肝功能的影响和必须反向添加治疗等,需要进一步合理用药.

    作者:甄小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24例临床体会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一般在0.3%~7.2%,合并妊娠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主要系肿瘤水肿,退行性变而并非肌瘤细胞增殖,流产率高于正常子宫妊娠者,随妊娠月份增加,子宫较同期妊娠大,因此压迫症状较明显.近年来由于高龄产妇增多,B超技术在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对24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患者,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霍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超声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肾脏大、小肾盂宽度及临床意义

    目的 确立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肾脏大小及肾盂宽度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超声测量1375例孕17 ~40周正常胎儿肾脏的长径、前后径和肾盂分离宽度,直线回归分析胎肾长径、前后径与双顶径的相关性,并制定不同孕周肾盂宽度的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胎肾长径、前后径随孕周增长而增长,与双顶径呈直线相关(r=0.997,r=0.804,P<0.01).结论超声测量能提供胎儿肾脏长径、前后径,及肾盂宽度,可作为判断不同孕周胎儿发育的可靠指标,为临床评价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提供依据.

    作者:许玉敏;韩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检查的情况.结果 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检查,有助于胆总管梗阻原因的确诊,必要时可取活检,指导取石,有效预防残余结石发生率,避免患者因结石残留长期带“T”管生活的不便,及再次手术取石或胆道镜取石的痛苦.结论 纤维胆道镜是目前诊疗肝内外胆道疾病比较理想方法,解决手术中观察肝内外胆道腔内变化及活检问题,并降低了残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旭;潘振龙;王连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清细胞因子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关系

    目的 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变化及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和病理学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P患者根除前后血清中CRP、TNF-α、IL-8的水平,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进行分析.结果 HP相关胃炎组血清CRP、TNF-α、IL-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5.33,5.12,4.98,P<0.05),HP根除后血清中CRP、TNF-α、IL-8水平明显下降,与根除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4.23,3.99,P<0.05).结论 CRP、TNF-α、IL-8与HP相关胃炎密切相关,且参与了胃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对51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并评价其结果.结果 经过舒适护理血液透析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舒适度得到提高,并发症减少,患者治疗信心增强,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舒适护理的运用提高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柳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婴幼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病因,从而提出其预防及治疗措施,以减少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80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儿中,68例为单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12例,患病前婴儿及母亲均未使用过维生素K制剂;皮肤黏膜出血11例、肠道出血14例、穿刺点出血5例,颅内出血44例,其余6例为颅内出血合并皮肤黏膜出血、肠道出血或穿刺点出血;颅内压增高43例;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者50例;失血性贫血78例,均采用维生素K1等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其中32例颅内出血者手术治疗.除死亡2例,1例严重者自动出院外,其余例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婴幼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使用维生素K1治疗近期效果良好,伴有颅内出血量大者手术治疗;孕母及婴儿预防使用维生素K可减少甚至避免本病的发生.

    作者:叶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DN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社区DN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运动干预)6个月,分析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各检验指标变化,评定综合护理干预对D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DN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各检验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DN患者的各检验指标,明显提高DN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鹏;陈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泰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泰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7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祛痰、解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及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强心剂、利尿剂等.对照组同时给予泰能,每天2~4g,连续应用5~7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2 h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改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意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心率、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意识障碍改善时间和意识障碍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泰能能够显著改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李伟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职业紧张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职业紧张的现状,探讨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职业紧张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样法抽取两所三级甲等医院638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 -R)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职业任务,个体应对资源得分与开展优质护理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使护士的职业任务加重同时个体应对资源提高,临床护理管理应安排护理人员执行适度的职业任务,采取措施增强个人应对能力以降低职业紧张反应.

    作者:张继娜;施学忠;张华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