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凤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近年来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康生;王同欣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8例硬膜外血肿患者在CT引导下,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血肿碎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的观察护理经过.结果37例微创手术患者手术成功,无发生并发症;有1例术后症状进行性加重,而改为开颅清除血肿.结论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但对护理要求高,术前耐心解释病情,术后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引流液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精心有效的措施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王一征;程友兴;邓蕴怡;肖秀云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化疗是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简称,它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化疗药物的外渗对患者产生严重的损害,且易导致医疗纠纷.我科自2001年7月以来,先后化疗共300余例,仅5例发生外渗,经及时处理后,均未发生严重损害、医疗纠纷.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荣;谢同芳;陆春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重症肝炎病情凶险,治疗难度大,虽经内科综合治疗病死率仍很高.血浆置换(PE)疗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通过用正常人新鲜冰冻血浆置换出患者体内血浆,快速去除患者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争取时间.笔者2004年1月~10月配合临床对12例重症肝炎,进行大量PE,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巧;毕业;李哲;孙先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硬膜外持续镇痛在妇产科手术后已广泛应用,因配方较多,其镇痛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程度也存在着不同差异.本文对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用于产科术后硬膜外的镇痛效果作其比较,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建华;姜丽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诞生以来,至今已20余年,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lent Hemodialysis,IHD)存在的缺陷.由于CBP技术的不断更新,使CBP治疗已经从初提高急性肾衰(ARF)的疗效,扩展到非肾脏病、危重患者的救治.2003年2月~2004年5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应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各类危重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柳家荣;王素云;韦红贞;赵建华;周娜 刊期: 2005年第15期
AMI是当前严重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素质却不能随之提高,导致AM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AMI的危险因素有三类: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②可改变的生理危险因素;③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对本市AM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提出干预对策,目的在于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以减少AMI的发生.
作者:杨增勤;孙笃云;周巧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1992年6月~1995年6月我科共收住急性丙型肝炎患者52例,现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冠军;王合群;殷海燕;蔡俊岭 刊期: 2005年第15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红斑、瘀点瘀斑、水肿等皮肤粘膜损害为主要表现,症状重,病死率高,其皮肤粘膜损害随病情变化而改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判定,预后估计均有一定价值,现将我院1984~2003年收治309例患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强;付善强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病历报告例1,男性,42岁.入院5年前因咳嗽、咳血痰,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气管肿瘤,在局麻下经颈部切口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气管平滑肌瘤.人院前半月,上述症状再发,纤支镜检:距声门5cm处气管右前壁一直径2cm质软光滑肿物,蒂较宽,活检示气管粘膜慢性炎症.气管侧位片、MR证实肿瘤的存在和位置.充分准备后行手术治疗,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全麻,经颈部低位弧形切口显露气管时,出现气道压增加,SaO2进行性下降,考虑肿瘤脱落窒息,靠近肿瘤下缘离断气管,可见脱落后的肿瘤基底部,于远端气管插管通气,缺氧仍不改善,曾反复钳夹取瘤失败后,用吸引器连接远端剪断的18号导尿管进行吸引,终于吸出脱落的肿瘤,此时病人缺氧十分严重,SaO2:30%,脉搏细速,血压测不清,再行远端气管通气,缺氧迅速改善,完成气管袖式切除、气管端-端吻合术,术后病人恢复顺利,住院12d痊愈出院.病理报告:气管平滑肌瘤.
作者:鞠进;于戈;王善磊;秦春新;王连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亦有由人类3型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引起[1].其主要表现突起喘憋、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是儿产常见急症,至今无特效治疗.我科用舒喘灵气雾剂吸入佐治毛支患儿8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吉红 刊期: 2005年第15期
为了解孕产妇产后血液高凝状态下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用于临床早期预测孕妇产后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可能.本文通过观察比较孕妇产后正常、高凝状态和DIC患者的ET-1、CGRP,探讨血液高凝状态下ET-1、CG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玉敏 刊期: 2005年第1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范围,其病理基础是不稳定斑块,是一种常见心血管急症,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及猝死.前列腺素E1(PGE1)有扩张冠脉及抗栓作用,葛根素亦有扩冠、活血化瘀作用.我院2002年8月~2005年2月应用前列腺素E1+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凤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与不同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以促进合理使用药物.方法将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加入不同的注射液中观察其澄明度变化.结果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有沉淀析出.结论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应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作者:元英红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联用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人72例患FD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个体化原则给予促动力药和(或)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口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72.2%,有效19.5%,总有效率为91.7%,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用氟西汀可显著提高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国栋;段国强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在48h内的房颤可无需抗凝,即进行复律.复律分为电复律和药物复律.除紧急情况外,药物复律仍作首选.本试验是随机对照研究,静脉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鸣凤 刊期: 2005年第15期
重症胰腺炎又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起病急、发病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早期加强监护、预防全身炎症反应的发展,安全度过急性反应期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的重要措施[1].2001年4月以来我院ICU通过对24例重症胰腺炎的严密监测及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素彩;赵惠芹 刊期: 2005年第15期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论是否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有房颤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无房颤患者2倍;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导致中风严重致残的发生率是其他病因的2倍[1].而长期预防其反复发作仍是一个难题.普罗帕酮的药理学特性提示,其具有抗颤作用,且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本研究通过对该药随机与安慰剂对照、较长时间的随访来评价其预防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其耐受性.
作者:闫金海;郑秀霞 刊期: 2005年第15期
我院儿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硫酸镁辅助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4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唐爱群 刊期: 2005年第15期
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初由Shechzer提出以来,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疼痛的控制,在术后止痛方面,PCA因具有满足患者个体化需要、按需止痛、疼痛控制好并可减轻因疼痛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肺内感染和呼衰)[1]、用药及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等优点被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接受.麻醉基础镇痛较非麻醉基础镇痛可提高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的质量,但是由于PCA镇痛应用阿片类止痛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副作用,对术后自控镇痛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英 刊期: 200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