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水东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及骨脆性增加,多见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牙槽骨是易受累的组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加重牙周炎患者的骨吸收,增加牙缺失率,还严重影响种植体早期骨结合,已成为目前影响牙种植体成功的危险因素。寻找一种能够改善全身及颌骨局部骨质疏松的药物,从而提高牙种植成功率,成为口腔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近年研究者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促进骨合成和代谢的作用。骨碱性磷酸酶(B‐ALP)是常见的评价骨形成和骨转换的指标,可用于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白细胞介素‐6(IL‐6)是破骨细胞中的主要调节因子之一,可刺激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表达,同时还具有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切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之后在其胫骨近骺端进行种植并应用辛伐他汀药物,检测其血清中 B‐ALP 、IL‐6及骨密度(BMD)的变化,为骨质疏松患者种植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孟小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女,9岁,因“口渴多饮,恶心呕吐伴呼吸困难2 d”于2014年1月3日由某儿童医院转入我院。该患儿于1月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2 d 就诊于该儿童医院,查随机血糖33.3 mmol/L ,尿酮体(+++),血气分析:pH 6.85,动脉血 CO2分压(PaCO2)8 mmHg ,动脉血氧分压(PaO2)133 mmHg ,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于重症监护室(ICU )进行抢救治疗,行静脉补液及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具体方案不详)。1月3日因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转入我院。入院症见:口渴多饮,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周身乏力,少尿。既往健康。外祖父患2型糖尿病。查体:体温36.3℃、脉搏112次/min 、呼吸18次/min 、血压108/69 mmHg ,神志清楚,急性病容,皮肤干燥,弹性减弱,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2次/min ,律齐;腹部平坦,腹壁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随机血糖9.7 mmol/L ,血β‐羟丁酸5.4 mmol/L 。血气分析:pH 7.261,PaCO223.9 mmHg ,PaO2104 mmHg ,HCO -310.8 mmol/L , BE‐16 mmol/L ,尿酮(++),尿糖(+),肾功能:CO213 mmol/L ,K +2.8 mmol/L ,P 0.37 mmol/L (正常范围1.45~2.1 mmol/L),Na+136 mmol/L , Cl -105 mmol/L ,Ca2+2.43 mmol/L ,血脂:甘油三酯2.16 mmol/L ,总胆固醇8.58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6.23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14.8%,C 肽(空腹,0.5 h ,1 h ,2 h ,3 h ):0.28,0.32,0.39,0.33,0.32 ng/mL 。血常规,肝功能,血、尿淀粉酶正常,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酪氨酸磷酸酶抗体均阴性,诊断为“1型糖尿病(特发性),DKA ,电解质紊乱(低钾、低磷血症),血脂异常症”。予补液、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补钾,但未予补磷和调脂治疗。1月4日复查肾功能:CO224 mmol/L ,K+3.2 mmol/L ,P 0.32 mmol/L ,患者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消失,乏力略减轻,酮症酸中毒纠正,停止补液及静脉胰岛素治疗,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泵入控制血糖。1月7日复查肾功能:K +3.6 mmol/L ,P 0.58 mmol/L ,乏力症状明显缓解,监测7段血糖(空腹,早餐后2 h ,午餐前,午餐后2 h ,晚餐前,晚餐后2 h ,晚睡前):6.6,6.5,10.1,9.0,9.6,5.8,13.1 mmol/L ,继续调整胰岛素泵。1月15日复查肾功能:P 1.72 mmol/L ,甘油三酯1.08 mmol/L ,总胆固醇5.1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2.92 mmol/L ,前述临床症状消失,血糖达标出院。
作者:张媛;王镁;郝宏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由于肝脏具有来自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双重血供,胃肠道恶性肿瘤极易沿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形成肝转移,胃癌肝转移的发生率>40%。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肝脏转移瘤非手术治疗中较好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有肝转移者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转移,介入治疗侧重于局部治疗,因此仅使用局部治疗对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有限[1,2]。我们比较了肝介入结合健脾理气为主的中药对临床疗效的提高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乔胜军;和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由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绝经后妇女发生的以低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主要表现为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和骨折危险性增加[2]。1,25(OH)2 D3又名骨化三醇,是维生素 D3的主要代谢产物,有研究证明,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可以预防及延缓骨丢失[3,4]。本文旨在探讨骨化三醇治疗社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社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刘俊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手术、化疗共同组成了恶性肿瘤的系统治疗。它不但可以实施根治性放射治疗,即在足够放射治疗剂量后肿瘤可治愈,亦可进行姑息治疗,目的是在缓解症状的基础上延长寿命,控制肿瘤,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不完全统计,45%的肿瘤患者经综合治疗可获得治愈,其中放射治疗的贡献率为18%,约65%~75%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除治疗恶性肿瘤外,也用于治疗一些良性病变。临床上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每次治疗时摆位的重复性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肺癌呼吸门控体模照射技术、直肠癌体模照射技术摆位重复性的误差进行分析,探讨细节在摆位重复性的影响。
作者:崔晨;王梅;赵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山西医药杂志》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选的“2014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男性,40岁,因右上腹痛2 d 入院。患者2 d 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痛,伴右侧腰背部放射痛,呕吐胃内容物1次,无胸痛,无心悸,无腹泻,无发热。无腹部外伤史。查血常规:白细胞18.0×109/L ,中性粒细胞15.2×109/L ,血淀粉酶76 U /L ,腹部 X 线片提示右侧腹部肠管积气,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腹主动脉旁肿块。急诊拟“腹痛待查”收住入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查体:血压107/75 mmHg(1 mmHg =0.133 kPa),心率65次/min ,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明显肿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入院后予抗感染、补液治疗后腹痛好转,查全腹部 CT 平扫+增强提示:胰头见低密度影,约43 mm ×27 mm 大小,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腹部淋巴结未见肿大。诊断考虑:胰头占位,囊腺瘤待排。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胰腺大小形态止常,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下腔静脉前方有一后腹膜肿瘤,大小约3 cm ×4.5 cm ,质地硬,边界清楚,有包膜。肿瘤位于下腔静脉前方,向左达腹主动脉右侧,下极位于左肾静脉上后方,上极位于腹腔干动脉右侧,肿块与腹主动脉无粘连,与下腔静脉及肾静脉粘连。仔细分离肿瘤组织,有滋养血管处予切断结扎,移除标本。术中牵拉肿瘤时患者血压出现波动,高达200/130 mmHg ,予血管活性药物调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病理送检:镜下见大细胞,呈器官样排列,向周围组织内生长,并见神经纤维及其内的神经节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大细胞 CgA 、Syn 、CD56(均+):CK (-):周围细胞S‐100(+)。病理诊断:(后腹膜)副节瘤,瘤组织向周围组织内生长,伴节细胞神经瘤。
作者:蔡凤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髌骨骨折是膝关节常见骨折,其系关节内骨折,治疗目的为:恢复伸膝装置完整性,尽可能解剖复位骨折断端,且做到坚强内固定,保证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髌骨骨折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1],其主要的并发症有[2]:皮肤高突、触及痛、功能锻炼疼痛,为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应用髌骨固定针治疗髌骨骨折27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斌;王骏;韩延国;吕海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结直肠腺癌、黏液腺癌管壁和管腔多层螺旋 CT 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术后有病理资料的120例结直肠腺癌和黏液腺癌病例。采用 GE Discovery CT 750HD 扫描仪行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时期扫描。观察平扫及增强后病变肠壁、管腔及近端正常管腔的表现,并进行必要的数值测量。结果病变肠壁呈环形不均匀增厚,半球形增厚。平扫腺癌病变肠壁均匀或不均匀,黏液腺癌均不均匀。增强后腺癌呈均匀和不均匀强化,黏液腺癌呈3层结构或2层结构的分层征及类囊肿征。管腔狭窄根据形态分为自然流线型狭窄、不规则固定型狭窄、不规则缩窄型狭窄。病变近端正常管腔表现为闭合、轻度扩张或重度扩张。结论病变肠壁内纤维成分与低密度坏死、“黏液层”“黏液湖”的比例,决定病变肠壁柔软和僵硬程度;病变管壁柔软和僵硬程度,决定病变管腔的形态;病变管腔形态决定肠梗阻程度。因此,依靠这些特征,CT 检查就可以做出结直肠腺癌和黏液腺癌的诊断。
作者:杨继虎;杨晓棠;侯丽娜;杜笑淞;张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在神经内科免疫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免疫疾病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血浆置换组、药物治疗组、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每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血浆置换联合丙球球蛋白及泼尼松片口服,患者有效率97%,高于单独药物治疗和单独血浆置换患者,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和单独血浆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浆置换法治疗神经内科免疫疾病效果显著,通过与药物联合使用后,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减少。
作者:刘世俊;辜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 T ,化学结构式见图1)又名苦参素,属于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lasu‐bine)下属七大类中的苦参碱类生物碱,该类生物碱的分子骨架是由两个喹诺里西丁环稠合而成,主要是从中药苦参、山豆根、苦豆子等豆科植物中提取的活性单体化合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苦参,苦,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补中明目、养肝胆气等功效。国外对苦参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前苏联,国内则始于1972年,国内外对苦参的研究重点均放在生物碱上,自1958年首次分离和鉴定出苦参碱,至2003年已从苦参中分离出27种生物碱[1]。1998年,OM T 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作为五类新药用于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石磊;史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复方制剂,每10 mL(支)含银杏总黄酮9.0~11.0 mg ,双嘧达莫3.6~4.4 mg 。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记忆功能,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扳聚集,高浓度(50μg/mL)可抑制血小板释放作用。随着近年来应用逐渐广泛,因而出现了越来越多银杏达莫注射液 ADR 的报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人员的注意。现笔者对我院2010—2013年呈报的该药 ADR 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压疮是截瘫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文献[1]报道:一般医院压疮发生率2.5%~8.8%,高11.6%,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率高达25%~85%,且8%与死亡有关。主要是由于身体某部位失去神经支配及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压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患者住院时间长、费用高、身心痛苦,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作者:马琴;盛静;刘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肿胀麻醉[1],首先在皮下注射大量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使皮下肿胀,直到发硬。由 Klein 发明,可以利用少量麻醉药品达到大面积麻醉的效果,术后出血少,疼痛轻微。笔者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肿胀麻醉技术,对130例急诊交腹皮瓣进行麻醉,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郭栋;张庆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为了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网络化,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另投它刊或特别声明需另作处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刊全文内容按照统一格式制作,读者可上网查询浏览本刊内容,并征订本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我国结核病疫情较严重,给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学校是师生高度集中的场所,师生间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互相接触时间长,师生中一旦发生结核病,如果没有得到早期发现和控制,很容易在校园内传播流行,严重危害师生健康。近年来,全国屡有学校肺结核疫情暴发的报道[1,2]。因此,充分认识学校结核病疫情,分析学校结核病发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加强结核病防治措施十分必要。为了掌握丹东市学校结核病疫情发病特点,对丹东市2008—2013年学生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以便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张珍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环切术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行包皮手术的成人患者共118例进行观察,其中69例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49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愈合时间、水肿时间、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和水肿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 P <0.05),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减低( P <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较传统环切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痛苦小、外观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栋;王保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阑尾炎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部分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或鉴别诊断困难,因延误手术导致阑尾穿孔者高达16%~40%[1]。本文回顾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阑尾炎患者多层螺旋 CT (MSCT )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杨静波;李腾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龄同时伴有2种以上尿路或全身多系统病变及功能损害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称为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1]。高龄高危 BPH 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泌尿外科难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 BPH 虽然已被公认为“金标准”,但对高龄高危 BPH 仍有一定危险性。我科自1999年11月至2010年12月共行TURP 1158例,其中81~89岁患者186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善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