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军;李鑫;贺阳春
总结2001年4月对娄底市涟钢中学一起麻疹暴发流行的调查和处置,共发病18例,发病集中在12岁~14岁年龄段,流行持续15 d;经采取控制传染和紧急接种等措施后疾病得到控制.暴发原因可能与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建议进行强化免疫,加强疫情报告和监测及加强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和相关人员的培训.
作者:肖中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预防和降低糖尿病(DM)足的发生,减少截肢率.方法:建立足病护理计划,包括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控制血糖,重视足部护理、皮肤擦伤的护理、感染及疾病的护理等有效措施.结果:本组35例DM足部疾病的患者,痊愈者25例,病情减轻者10例,无一例继续发展.结论:通过预防和综合性多项专门护理,是可以达到预防DM足的目的,减少DM足的发生.
作者:郑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评估预激(CAEG)方案对难治、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且不能耐受大剂量化疗患者的疗效.方法: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10 mg/m2/d,第1天~第14天,每12 h皮下注射)、阿克拉霉素(Acla 20mg/d,第1天~第4天,静脉输注)、足叶乙甙(VP16 50 mg/d,第1天~第4天,静脉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00μg/m2/d~200μg/m2/d,第1天~第14天,皮下注射)在内的CAE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ANLL 18例.结果:8例(44.4%)患者取得完全缓解(CR),5例(27.7%)获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72.1%.可见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继发感染及发热等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ANLL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
作者:古庆利;刘焕勋;游伟文;杜新;卓家才;汪明春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诊胃镜治疗食管异物的可行性和成败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急诊胃镜取食管异物46例临床资料.结果:44例异物成功取出,2例钳碎后掉入胃内,无并发症.结论:急诊胃镜取食管异物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应作为食管异物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何志刚;江建华;邵江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补中益气汤见于李东垣<脾胃论>,为治疗气虚证之常用方剂.笔者临床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病证,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乃桂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表面的性状变化与疗效关系,以探讨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60例112只眼I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其与手术前后视力及视觉质量的关系.结果:术前角膜地形的形态呈对称和非对称领结形者占81.8%;圆形和椭圆形占13.1%;不规则形占5.1%;术后1个月均匀型占89.8%;蝴蝶结型占8.0%;钥匙孔型占1.5%;中央岛型占0.7%.结论:I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能清楚地显示角膜表面形态变化,有利于使LASIK手术获得更完美的视功能.
作者:冯熠;郝秀文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对新生儿评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分娩的479例脐带异常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相同条件下的无脐带异常者进行对照.结果:脐带异常者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且对分娩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了阴道助产概率及剖宫产率.结论:在产科工作中要重视脐带异常,特别是脐带缠绕情况.
作者:李宁典;杨妙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早期康复护理在于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残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1].方法:本文通过对40例脑出血患者瘫痪肢体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其瘫痪肢体的恢复.结果:开展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康复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提高,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可提高患肢的肌力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减轻肌肉萎缩、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和足下垂、内翻等常见继发障碍,为恢复期康复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同时消除或减轻患者某些功能上的障碍,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对疾病的控制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作者:牛莉;周麦菊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本文回顾经临床确诊的20例缩窄性心包炎的超声表现,结果为50%病例M型超声示前间壁和左室后壁运动异常;二维显示:心房增大(75%),心外形改变(47%),心包增厚(100%),心包积液(80%),下腔静脉增宽且内径不随呼吸改变(100%),以及室间隔运动呈抖动状和脉冲多普勒二尖瓣E峰幅度吸气时降低(>25%),以上均为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较好的指标.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医院,我们急诊静脉点滴患儿较多,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静脉点滴患儿4000余人,其中1个月~12个月的患儿2000余人,现将我们在患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芬;赵洪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总结肝癌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形成原因,以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访谈和观察结果对肝癌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恐惧焦虑、忧郁悲观、孤独忧伤是患者的常见心理.结论:针对性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肝癌患者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邱旋英;陈妙盈;李晓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台州地区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至11月我院3226例门诊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无菌采样,采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试剂检测.结果:3226例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1394例(43.2%),其中单一解脲脲原体(UU)感染806例(25.0%,),单独人型支原体(Mh)感染356例(11.0%),UU和Mh混合感染232例(7.2%).对交沙霉素敏感率达95.6%,强力霉素95.3%,美满霉素94.5%,其余均低于40%.对喹诺酮为耐药.结论:台州地区支原体感染率在南方地区中偏高,以单独UU感染和合并Mh感染为主.UU和Mh对喹若酮类敏感率低,而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率高,可建议临床优先考虑使用.
作者:陈贤君;赖卫强;郭玲娇;张颖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生素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属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和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链阳霉素类(MLS)的耐药表型.方法:用K-B法测定葡萄球菌属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D试验,测定链阳霉素类耐药表型.结果:在258株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分别为62.8%和83.4%.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对磷霉素和利福平敏感率在74%以上,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195株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耐药,84.1%(69/8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结构型耐药;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56.6%(64/113)为结构型耐药,32.7%(37/113)为外排型耐药.对红霉素耐药但对克林霉素敏感的62株葡萄球菌中,18株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结论:临床分离的萄萄球菌属对常用抗生素易产生多重耐药,应根据分离株耐药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案.
作者:王洪珍;陈凤;孙光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我院出生42d婴儿喂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并进行评价.方法:选择980例足月产婴儿,进行出生时~42 d时的喂养方式调查,小儿生长监测,分别进行体重、身长、头围的比较.结果:42 d婴儿母乳喂养率为70.4%;母乳喂养方式的婴儿体重、身长、头围平均增长均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接受健康教育者母乳喂养率高达80.5%,自然产者母乳喂养率81.5%,高于剖腹产者.结论: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明显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
作者:周雪琴;李淦玲;陈敏;徐婉颜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已深入到医院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与其形成密不可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医院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医学方面的学术研究、人才和科技交流,到医院的行政管理、医疗纠纷处理等,无不依赖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病死率,探讨不同时期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死亡原因,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以期待进一步提高食管癌贲门癌的治疗水平.方法:1996年6月至2006年5月手术切除食管癌贲门癌1503例.将前5年和后5年分为A、B两组,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病死率、吻合口瘘率、吻合口瘘导致的病死率、呼吸循环衰竭导致的病死率以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猝死所导致的术后病死率进行对比.结果:A组手术病死率为3.82%,主要原因是吻合口瘘占病死率的53.8%;其次分别为呼吸衰竭占19.2%,循环衰竭占15.4%,猝死占7.69%,应激性溃疡出血占0.15%.B组的手术病死率为1.82%,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占病死率的40%;其次分别为循环衰竭占33.3%,吻合口瘘占13.3%,猝死占6.67%,应激性溃疡出血占0.12%.结论:降低手术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吻合技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吻合口瘘,及时准确的诊断、充分的营养支持、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充分准确引流是关键.完善围手术期的工作、改善心肺功能、术后给予高效抗生素预防感染、ICU的监护、周到细致的护理工作、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对70岁以上的合并多脏器疾病的晚期患者要慎重,不能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应用吻合器可明显降低食管吻合口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于占武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与婴幼儿佝偻病的关系.方法:用BH 5100 plu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铜、锌、钙、镁、铁水平,操作严格按仪器要求进行.回顾性对196例已确诊的佝偻病婴幼儿为佝偻病组,与同一时期进行常规保健(排除患佝偻病,BALP<200 U/L,近期没有应用维生素D及微量营养素)的婴幼儿163例为健康对照组.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佝偻病组血锌、钙、铁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镁较健康组高,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铜较健康组稍高,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婴幼儿佝偻病多伴有锌、钙、铁降低,血镁升高,补钙的同时要注意补铁、补锌,促进佝偻病的早期康复.
作者:章丽华;雷翠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在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远期疗效.方法:临床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牙200颗,随机分为洗必泰组、对照组,每组各100颗患牙,洗必泰组采用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加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持器械进行根管预备,甲醛甲酚消毒后立即充填.比较二组患牙的远期疗效.结果:洗必泰组、对照组的远期疗效分别为97.00%、88.00%,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在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可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朱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导致的肩关节半脱位早期综合疗法的效果.方法:37例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通过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感负重、操球训练等早期康复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住患者总有效率达94.59%.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朝勇;闫小荣;张俊凤 刊期: 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