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李连达

关键词: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中医药研究, 洋中药, 中医药事业, 党和国家, 中医药高等院校, 国际市场, 中医药人员, 三代领导人, 保存和发展, 中医医院, 中医工作, 中华民族, 指示, 推广应用, 科学技术, 管理工作, 出口, 中医学
摘要:中医学有5000年历史,曾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建国以来,我国三代领导人都曾作过重要的指示,1985年6月20日中央再一次指示:“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组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管理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我国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全国有中医医院2 631所,中医药研究机构170多所,中医药高等院校27所,全国中医药人员51.4万人,中药出口130多个国家,针灸在140多个国家(地区)推广应用。中医药已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但是,在中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中医药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缺乏创新,没有重大突破,防病、治病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优势与特点没有充分发挥等。从总体上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落后于国家的要求,落后于人民的期待,也落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在国际市场上仅占3%的份额,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洋中药却占到97%,几乎垄断了国际中药市场。更有甚者,近年洋中药大举进入中国,抢占国内市场,目前洋中药进口额已超过我国中药出口额。这种情况,令人深感忧虑!因此,我提出一些建议供诸位参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会议纪要

    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会于2000年9月15~1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6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94篇,大会发言14篇。现将本次会议内容简介如下。

    作者:苗青;张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四磨汤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1例

    1997年12月~1999年8月,我们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四磨汤治疗9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与常规西医治疗的59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王慕逖主编.儿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6〕。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1例,男44例,女47例;日龄21h~27天,平均5.4天;

    作者:丛培喜;徐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中医证候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的中医证候。方法:用含60%蔗糖饲料诱导大鼠产生IR,对造模后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IR大鼠的指标变化可分为3类,并与中医的痰浊、瘀血、内毒有密切的联系。痰浊证表现为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升高,糖化血清蛋白增多;瘀血证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血液高粘状态,红细胞和血小板数升高及血压变化;内毒证主要表现为葡萄糖毒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毒性及血清胰岛素升高。结论:IR大鼠模型具有痰浊、瘀血和内毒互结的中医证候,为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梁兴伦;韩明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4例

    1993年6月~1999年6月,我们用中西药联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4例,并与单用中、西药灌肠的51例和47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参考江苏省卫生厅编《常见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标准》(1994∶82—83)的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中西药组44例,门诊16例,住院28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19~68岁,平均45岁;病程1~20年,平均16年;腹泻44例,腹痛29例,里急后重37例,脓血便35例;每天便次1~12次,平均7次;大便镜检(1个视野):红细胞+~++++者41例,脓细胞+~++++者44例;结肠镜及电子纤维镜示单发性溃疡14例,多发性溃疡30例。西药组47例,门诊19例,住院28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17~67岁,平均42岁;病程1~22年,平均14年;腹泻47例,腹痛31例,里急后重35例,脓血便36例;每天便次1~10次,平均6次;大便镜检:红细胞+~++++者42例,脓细胞+~++++者47例;结肠镜及电子纤维镜示单发性溃疡12例,多发性溃疡35例。中药组51例,门诊16例,住院35例;男41例,女10例;年龄17~68岁,平均48岁;病程1~19年,平均19年;腹泻51例,腹痛34例,里急后重43例,脓血便39例;每天便次1~13次,平均7次;大便镜检:红细胞+~++++者45例,脓细胞+~++++者51例;结肠镜及电子纤维镜示单发性溃疡17例,多发性溃疡34例;3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顾月星;徐大龙;李国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汁微量元素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胆汁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32例HLD患者口服肝豆片Ⅰ号治疗4周,采用十二指肠引流术留取治疗前后HLD患者的胆汁B液,并与非HLD患者30例胆汁作为对照组。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胆汁中铜、锌、铁、钙等元素的含量。结果:治疗前HLD患者胆汁中铜、铁含量及铜/锌比值显著低于非HLD对照组(P<0.01或P<0.05),钙含量显著高于非HLD对照组(P<0.01),而锌含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胆汁排铜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锌、铁、钙含量及铜/锌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胆汁排铜障碍是导致HLD患者体内铜蓄积的机制之一,肝豆片Ⅰ号能促进HLD患者胆汁排铜。

    作者:胡文彬;杨任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三甲益肝方辅助治疗肝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1997~1998年我们曾用自拟三甲益肝方治疗肝炎肝硬化取得满意疗效(1),在此基础上,应用本组方辅助治疗肝性溃疡,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1 病例选择选择1998年11月~2000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及感染疾病科经胃镜证实存在溃疡的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标准(2)。所选病例均经B超检查门静脉直径>14mm或(和)脾静脉直径>10mm,且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排除本次入院前胃镜检查,并经组织学证实溃疡有恶性变者。纳入病例胃镜下溃疡均处活动期,肝功能按Child-Pugh积分,均属B级。

    作者:孙屹峰;秦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合预防癌肿介入化疗所致消化道毒性的临床观察

    1996年4月~2000年4月,我们对癌肿介入化疗患者用中药联合大剂量胃复安及地塞米松预防顺铂为主的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100例,并与大剂量胃复安合用地塞米松组100例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选择晚期无手术指征而接受介入化疗的肿瘤患者200例,患者住院前均无呕吐及未用止吐药物,无腹部转移,无胃肠道梗阻及肿瘤本身或其他严重合并症导致呕吐可能者。肺癌和食管癌均经病理确诊,肝癌经B超和CT诊断,并经介入治疗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一步诊断。选择愿意口服中药者为观察组100例,男82例,女18例;年龄38~78岁,平均59岁;临床分期:Ⅲ期62例,Ⅳ期38例;肺癌36例,食管癌30例,肝癌34例;病理类型:食管癌均为鳞癌;肺癌中鳞癌29例,腺癌7例。选择不愿意口服中药者为对照组100例,男78例,女22例;年龄40~79

    作者:韩照予;李素明;宋太民;马显振;张耀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40例

    1996年4月~1999年4月,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慢性肾盂肾炎40例,并与单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家才;涂自斌;李学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脉络宁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观察

    1998年1月~1999年12月,我们采用脉络宁注射液为主,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160例,并与用硫酸镁加西药常规治疗的14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 根据国家卫生部制定发布的诊断标准(1)。(1)孕前无高血压病史,妊娠20周后发生高血压,血压≥130/90mmHg,或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或只有舒张压升高>15mmHg,均可确诊,并可伴有轻度蛋白尿及水肿。(2)病情程度:轻度:症状、体征记1~3分,即血压≥130/90mmHg,或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可伴有轻度蛋白尿及水肿;中度:症状、体征记4~6分,即血压≥140/100mmHg,尿蛋白有+或伴有水肿及轻度自觉症状,如头晕等;重度(先兆子

    作者:杨子琦;焦自珍;钮红丽;徐从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胸痛40例

    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胸痛患者40例,并与对症治疗的38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流行性胸痛按有关文献[刘文钦。临床荟萃1987;12(9):405]

    作者:刘廷贵;陈延萍;陈延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肛裂48例

    1995~1999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肛裂48例,并与单纯手术治疗的4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90例均有排便困难、疼痛、便血,排便后间歇性痉挛性疼痛等,并符合陈旧性肛裂诊断标准〔《中国肛肠病学》(黄乃键主编.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774)〕。将9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21~56岁;病程10个月~8年;肛裂部位:后位36例,前位12例;并发潜行瘘12例,肛乳头肥大8例,哨兵痔18例,肛门狭窄6例。对照组42例,男16例,女26例;年龄20~59岁;病程8个月~8年;肛裂部位:后位32例,前位10例;并发潜行瘘11例,肛乳头肥大6例,哨兵痔16例,肛门狭窄5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邓泽潭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合理用药探讨

    目前临床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有两种形式,一是运用西医的检测手段诊断疾病,然后用中药进行治疗,再用西医的检查以监测判断疗效及作进一步的研究;二是中西医结合用药,以期达到佳的疗效。但目前中西医结合用药不当的情况较为普遍,既给患者和国家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也让患者遭受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笔者积近30年中西医结合用药的体会,写成此文,探讨如何合理使用中西医结合用药的佳方法,扬长避短,达到佳疗效,旨在抛砖引玉。

    作者:区显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脂必妥与舒降之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比较

    1999年1~12月,我们用脂必妥、舒降之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4例均系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77)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按抽签法随机分成2组。脂必妥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46~87岁,平均66.2岁;病程1个月~21年,平均5.9年;并发冠心病11例,脑血管病10例,高血压病10例,2型糖尿病5例。舒降之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51~84岁,平均68.3岁;病程1个月~17年,平均4.5年;并发冠心病15例,脑血管病12例,高血压病12例,2型糖尿病4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作者:毛丽;尹培生;朱今芝;张煜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自制前列腺炎Ⅱ号栓治疗前列腺炎综合征40例

    1998年1月~2000年8月,我们用自制的前列腺炎Ⅱ号栓治疗前列腺炎综合征40例,并选用氨苄西林胶囊口服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1)有尿急、尿频、尿痛或会阴(下腹)部疼痛症状。(2)直肠指诊:前列腺肿大、压痛。(3)前列腺液检查有脓细胞或白细胞>10个/HP以上。(4)有前列腺炎症状或病史,并伴有腰痛、乏力、失眠、多梦、阳萎、早泄。符合上述条件或具备(2)、(3)或(1)、(4)中两项者即列为本观察对象。

    作者:温景柱;赵桂娟;雷亚锋;罗朝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摄精延射汤合盐酸氯丙咪嗪治疗早泄43例

    自1996年3月~1999年2月,我们用自拟摄精延射汤配合盐酸氯丙咪嗪治疗(中西组)早泄43例,并与同期单用盐酸氯丙咪嗪治疗(西药组)的43例及1994年6月~1996年2月单用摄精延射汤治疗(中药组)的37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仲庆;谢嘉乐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小剂量皮质类固醇联合固本丸治疗中、重度哮喘疗效观察

    皮质类固醇吸入已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主要药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疗效与剂量成正比。然而近有研究发现,每天吸收二丙酸倍氯米松400μg以上12周后,肾上腺皮质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激发反应下降(1)。因此,适当降低皮质类固醇的吸入剂量,减少副作用是需要探讨的课题。1998年3月~2000年3月,我们采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联合自制固本丸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45例,并与单用激素治疗的45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冬青;张玲丽;万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芦荟大黄素对球囊动脉血管损伤后体外培养的平滑肌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3F Fogarty球囊拉栓导管对纯种日本大耳白兔腹主动脉进行球囊内皮剥脱损伤,48h后取出腹主动脉中膜进行原代平滑肌细胞培养,细胞同步于G0/G1期后,实验组加芦荟大黄素20μg/ml,对照组加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3h后分别用Northern杂交法、Western杂交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两组动物平滑肌细胞c-myc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产物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平滑肌细胞c-myc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芦荟大黄素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影响c-myc基因的表达实现的,而是通过其他途径。

    作者:尹春琳;徐成斌;王申五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尿道炎23例

    1999年10月~2000年9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男性非淋菌尿道炎(NGU)患者23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22例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45例患者均符合男性NGU的诊断(吴志华.现代性病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38—141)。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年龄22~45岁,平均32岁;病程7天~0.5年,平均19天;尿道口分泌物做PCR检查:沙眼衣原体DNA阳性者14例,解脲支原体DNA阳性者7例,两项均阳性者2例。对照组22例,年龄21~43岁,平均31岁;病程8天~0.5年,平均19.5天;尿道口分泌物PCR检查:沙眼衣原体DNA阳性者16例,解脲支原体DNA阳性者5例,两项均阳性者1例。两组患者均有尿道口灼热、刺痛、微痒,少许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取尿道口分泌物涂片,在显微镜(×1000)下见多形核白细胞(PMN)数均在5个以上。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何春霖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学有5000年历史,曾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建国以来,我国三代领导人都曾作过重要的指示,1985年6月20日中央再一次指示:“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组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管理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我国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全国有中医医院2 631所,中医药研究机构170多所,中医药高等院校27所,全国中医药人员51.4万人,中药出口130多个国家,针灸在140多个国家(地区)推广应用。中医药已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但是,在中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中医药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缺乏创新,没有重大突破,防病、治病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优势与特点没有充分发挥等。从总体上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落后于国家的要求,落后于人民的期待,也落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在国际市场上仅占3%的份额,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洋中药却占到97%,几乎垄断了国际中药市场。更有甚者,近年洋中药大举进入中国,抢占国内市场,目前洋中药进口额已超过我国中药出口额。这种情况,令人深感忧虑!因此,我提出一些建议供诸位参考。

    作者:李连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祝贺本刊创办20周年开篇的话崇尚实效渴望创新

    回望《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走过的20年,同道们不期而同地确实充满成就感。本刊在1999年全国2 804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其被用频率名列第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9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01∶157〕,反映了本刊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是得到全社会的认同的,令人为之心动。

    作者:陈可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