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仲庆;谢嘉乐
1996年4月~2000年4月,我们对癌肿介入化疗患者用中药联合大剂量胃复安及地塞米松预防顺铂为主的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100例,并与大剂量胃复安合用地塞米松组100例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选择晚期无手术指征而接受介入化疗的肿瘤患者200例,患者住院前均无呕吐及未用止吐药物,无腹部转移,无胃肠道梗阻及肿瘤本身或其他严重合并症导致呕吐可能者。肺癌和食管癌均经病理确诊,肝癌经B超和CT诊断,并经介入治疗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一步诊断。选择愿意口服中药者为观察组100例,男82例,女18例;年龄38~78岁,平均59岁;临床分期:Ⅲ期62例,Ⅳ期38例;肺癌36例,食管癌30例,肝癌34例;病理类型:食管癌均为鳞癌;肺癌中鳞癌29例,腺癌7例。选择不愿意口服中药者为对照组100例,男78例,女22例;年龄40~79
作者:韩照予;李素明;宋太民;马显振;张耀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不同抑制作用强度。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作用的中药肾康注射液及苯那普利对MC增殖的影响。结果: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MC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但在等效剂量浓度下,肾康注射液对MC的抑制作用优于苯那普利。结论:MC是肾康注射液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细胞,抑制MC增殖可能是该方延缓肾小球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郭立中;毛炜;王红梅;刘玉宁;叶传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3F Fogarty球囊拉栓导管对纯种日本大耳白兔腹主动脉进行球囊内皮剥脱损伤,48h后取出腹主动脉中膜进行原代平滑肌细胞培养,细胞同步于G0/G1期后,实验组加芦荟大黄素20μg/ml,对照组加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3h后分别用Northern杂交法、Western杂交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两组动物平滑肌细胞c-myc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产物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平滑肌细胞c-myc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芦荟大黄素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影响c-myc基因的表达实现的,而是通过其他途径。
作者:尹春琳;徐成斌;王申五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医学有5000年历史,曾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建国以来,我国三代领导人都曾作过重要的指示,1985年6月20日中央再一次指示:“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组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管理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我国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全国有中医医院2 631所,中医药研究机构170多所,中医药高等院校27所,全国中医药人员51.4万人,中药出口130多个国家,针灸在140多个国家(地区)推广应用。中医药已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但是,在中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中医药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缺乏创新,没有重大突破,防病、治病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优势与特点没有充分发挥等。从总体上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落后于国家的要求,落后于人民的期待,也落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在国际市场上仅占3%的份额,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洋中药却占到97%,几乎垄断了国际中药市场。更有甚者,近年洋中药大举进入中国,抢占国内市场,目前洋中药进口额已超过我国中药出口额。这种情况,令人深感忧虑!因此,我提出一些建议供诸位参考。
作者:李连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糖尿病足也称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现在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1996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用前列腺素E1和紫草油联合治疗糖尿病足21例,并与用复方丹参治疗的18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等彩;黄翠云;李传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的中医证候。方法:用含60%蔗糖饲料诱导大鼠产生IR,对造模后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IR大鼠的指标变化可分为3类,并与中医的痰浊、瘀血、内毒有密切的联系。痰浊证表现为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升高,糖化血清蛋白增多;瘀血证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血液高粘状态,红细胞和血小板数升高及血压变化;内毒证主要表现为葡萄糖毒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毒性及血清胰岛素升高。结论:IR大鼠模型具有痰浊、瘀血和内毒互结的中医证候,为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梁兴伦;韩明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2年10月~2000年3月,我们应用黄及粉合甲氰咪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50例,并与单用甲氰咪胍治疗的25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代生;陈建忠;刘玉花;张德业;宁鸽;王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多靶点作用是中药的固有特征 中药作为一种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工具,以它的有效、安全特性正日益取得全世界的青睐。中药药效学的研究正日益成为国内外药学界的热点。我们认为中药药效学的研究首先要清楚中西药的差异,不应脱离中药的固有特性(1),即西药的化学实体为单一化合物,有特定的作用靶点,具有专一性、针对性的作用方式,对抗是其主要作用机理;而无论是单味中药或复方,它们的物质基础是活性物质群,这些活性物质群按一定要求配伍组合,作用于多个靶点,经多途径的整合而发挥作用,呈现多效性。就以研究得较为透彻的单味人参为例,其化学成分含人参皂甙类、脂肪酸、挥发油、氨基酸、糖类、黄酮、维生素、核苷及其碱基等,而人参皂甙又包含R0、Ra、Rb1、Rb2、Rc、Re、Rg1…等二十多种。人参具有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等多方面的功能。人参的这些功效并非某一单体的作用,而是其中所含人参皂甙等活性物质群共起的效用。单味药就已如此,何况复方?
作者:吴水生;施红;张小如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胸痛患者40例,并与对症治疗的38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流行性胸痛按有关文献[刘文钦。临床荟萃1987;12(9):405]
作者:刘廷贵;陈延萍;陈延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6年4月~1999年4月,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慢性肾盂肾炎40例,并与单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家才;涂自斌;李学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化湿中药及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经中医辨证论治分为健脾1组、健脾2组、化湿组、西药组和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EGF水平变化,并作疗效对比分析。结果:CAG各组治疗前血清EG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健脾1、2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明显改善(P<0.01),两健脾组血清EGF含量也明显下降(P<0.05),化湿组治疗后血清EGF上升(P<0.05),西药组治疗后血清EGF变化不大。结论:CAG炎症刺激可导致血清EGF反应性升高,经中药治疗后EGF水平回复;检测EGF可作为CAG转归观察的敏感指标。
作者:孙蕾民;乔樵;姒健敏;戴宁;周亨德;朱曙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女性生殖活动的影响,揭示其治疗不孕的作用机理。方法:以补肾活血汤的兔含药血清作为培养基添加剂,分别与未交配小鼠的精、卵及交配后雌鼠体内回收的2细胞期胚胎共同体外培养,观察小鼠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变化。结果:含药血清加入培养能显著提高小鼠的体外受精率(P<0.01),并可促进其后的各期胚胎发育,尤其对4细胞及8细胞期胚胎的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对小鼠体内2细胞期胚胎的体外4细胞发育率无明显影响,而对其8细胞期胚、桑椹胚、囊胚、孵化胚的各期发育率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具有提高卵子受精率和促进早期胚胎发育的作用。
作者:杨桂云;王佩娟;贾晓斌;顾奎兴;曹步凯;王晓丽;纪孝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8年3月~1999年10月,我们用黄芪与复方丹参联合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44例,并与单用复方丹参治疗的42例和复方益肝灵治疗的40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住院顺序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4例,男35例,女9例;年龄8~51岁,平均29岁;病程0.8~11年,平均5.9年;病情程度:轻度11例,中度23例,重度10例;合并糖尿病4例,并发腹水9例。丹参组42例,男34例,女8例;年龄11~48岁,平均29岁;病程0.9~13年,平均6.9年;病情程度:轻度9例,中度20例,重度13例;合并糖尿病6例,并发腹水8例。益肝灵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2~50岁,平均31岁;病程0.7~11年,平均5.8年;病情程度:轻度6例,中度21例,重度13例;合并糖尿病3例,并发腹水8例。3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蔡艳俊;高润平;张清泉;高士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7年1月~1999年2月,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开灵联合丽珠赛乐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30例,并与常规用能量合剂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当地有腮腺炎流行,临床上均有明显的一侧或两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有发热(38~39℃以上),头痛,恶心、呕吐,周围血白细胞升高〔(10~15)×109/L〕,淋巴细胞相对较多;脑电图所见轻~重度异常;脑脊液检查: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细胞数(20~300)×106/L,糖、氯化物均正常。
作者:郭希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一种更为简便、快速、特异、灵敏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的检测方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方法:采用免疫滴金法(CGIDA)检测HFRS患者186例,同时测定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G抗体(抗HFRS-IgM、抗HFRS-IgG),其中101例HFRS患者分组进行治疗(治疗组用苦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结果:检测186例HFRS患者中抗HFRS-IgM阳性132例(70.9%),抗HFRS-IgG阳性163例(87.1%)。越期情况:越休克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越少尿期及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多尿期,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GIDA检测抗HFRS-IgM、抗HFRS-IgG具有快速、简便之优点。治疗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储峰;季青;严润民;陈晓玲;王霞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9年10月~2000年9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男性非淋菌尿道炎(NGU)患者23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22例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45例患者均符合男性NGU的诊断(吴志华.现代性病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38—141)。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年龄22~45岁,平均32岁;病程7天~0.5年,平均19天;尿道口分泌物做PCR检查:沙眼衣原体DNA阳性者14例,解脲支原体DNA阳性者7例,两项均阳性者2例。对照组22例,年龄21~43岁,平均31岁;病程8天~0.5年,平均19.5天;尿道口分泌物PCR检查:沙眼衣原体DNA阳性者16例,解脲支原体DNA阳性者5例,两项均阳性者1例。两组患者均有尿道口灼热、刺痛、微痒,少许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取尿道口分泌物涂片,在显微镜(×1000)下见多形核白细胞(PMN)数均在5个以上。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何春霖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8年1月~2000年8月,我们用自制的前列腺炎Ⅱ号栓治疗前列腺炎综合征40例,并选用氨苄西林胶囊口服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1)有尿急、尿频、尿痛或会阴(下腹)部疼痛症状。(2)直肠指诊:前列腺肿大、压痛。(3)前列腺液检查有脓细胞或白细胞>10个/HP以上。(4)有前列腺炎症状或病史,并伴有腰痛、乏力、失眠、多梦、阳萎、早泄。符合上述条件或具备(2)、(3)或(1)、(4)中两项者即列为本观察对象。
作者:温景柱;赵桂娟;雷亚锋;罗朝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半随机组合的方法将43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用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对照组(22例)用常规剂量激素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109/L)治疗组治疗前为36.29±9.70,治疗后为95.14±18.26(P<0.01);对照组治疗前为37.31±9.29,治疗后为77.73±21.96(P<0.01),升高血小板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副反应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ITP副反应少,且疗效可靠。
作者:罗耀光;刘燕群;胡俊;陈立;许先吟;张舜玲;刘瑞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7年3月~2000年5月,我们用穿心莲片辅助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45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40例作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壮林;徐辉甫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会于2000年9月15~1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6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94篇,大会发言14篇。现将本次会议内容简介如下。
作者:苗青;张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