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检测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分析

赵静;王兆钺;白艳艳;曹丽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抗Hp治疗对Hp感染阳性ITP患者的疗效.方法 ITP组45例,正常对照组32例,利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Hp感染情况,对Hp感染阳性的ITP患者在治疗ITP的同时加用抗Hp治疗,与ITP组中Hp阴性病例治疗后的血小板数进行比较.结果 ITP组及正常对照组的Hp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6.7%与43.8%,ITP组Hp阳性率明显较高(P<0.05);25例Hp阳性的ITP患者经抗Hp治疗后,转阴21例的血小板数明显高于ITP组中Hp阴性组(P<0.05);Hp根除后的21例中,有12例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或恢复正常.结论 ITP患者:Hp感染阳性率高于正常人;抗Hp治疗可以提高Hp感染的部分ITP患者血小板数量;Hp感染可能与ITP发病有关.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监护室昏迷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监护窀昏迷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方法 对该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神经外科监护室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 昏迷是医院感染关联度很高的危险因素,昏迷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5%,是非昏迷患者的5.4倍(P<0.01);感染组的昏迷时间明显长于非感染组(P<0.01);有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在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比例分别为36.5%、35%和28.5%.结论 医院感染与患者是否昏迷、昏迷时间长短和是否气管切开有关,对昏迷患者要加强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明霞;许铮;孙亦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33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对33例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采取主动免疫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相关指标变化以及该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1)共妊娠23例(69.7%),其中已足月分娩10例(30.3%),早产3例(9%),目前尚在妊娠中8例(24.2%),再次自然流产2例(6%);未受孕10例(30.3%).(2)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补体C3、CD4亦有下降趋势(均P<0.05).(3)在治疗成功组,IgG、IgM、C3、CD4/CD8水平于治疗后明显下降(均P<0.05),而治疗失败、不孕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免疫治疗结局有影响的指标为IgM、C4、CD3、CD8、ACA阳性和流产次数;治疗前C4越高、CD8越低、流产次数越多以及ACA阳性者,越容易导致治疗失败.结论 主动免疫治疗是治疗不明原因性习惯性流产的有效方法 ;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补体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均朝有利于妊娠的方向发展;治疗前的有关指标可以预示治疗结局,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选择.

    作者:周卫琴;沈宗姬;何琦;华月琴;吴志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短发夹状干扰RNA沉默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3基因表达对大肠癌细胞的影响

    目的 构建携带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基因短发夹状干扰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干扰STAT3表达对大肠癌细胞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从GenBank STAT3 mRNA上寻找到3条符合特征的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DNA寡核苷酸链,合成双链DNA,并和BamH Ⅰ和HindⅢ酶切后的pRNAT-U6.1/Neo载体质粒连接产生重组质粒,行PCR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大肠癌HT-29细胞,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STAT3的表达.筛选出佳重组质粒,转染大肠癌细胞后,MTY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携带有STAT3基因的shRNA的重组质粒,PCR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3种重组质粒对大肠癌HT-29细胞STAT3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筛选出的佳重组质粒转染大肠癌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o/G1期细胞占(74.80±1.85)%,S期细胞占(15.72±2.2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干扰STAT3基因的表达可以有效抑制大肠癌HT-29细胞的生长.

    作者:钱伟峰;管文贤;高源;乔志明;黄兴锐;夏春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睡眠呼吸暂停相关因素对血压变化的影响(附791例报告)

    目的 探讨血压变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呼吸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该院睡眠中心就诊的791例成年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和血压监测.按照OSAHS诊断标准,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所有对象分为4组,比较各组患者睡前与醒后的血压变化,并了解血压变化与各项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各组高血压发生率随OSAHS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非OSAHS组患者的睡前醒后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OSAHS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重度OSAHS组患者的SBP、DBP分别升高了4.07 mmHg、3.22mmHg(均P<0.05).轻度OSAHS组DBP的变化与AHI、微觉醒指数(AI)均成正相关(r分别为0.21、0.23,均P<0.05);中度OSAHS组DBP的变化与AHI成正相关(r=0.24,P<0.05);重度OSAHS组SBP的变化与快速动眼期(REM)、氧减指数(ODI)相关(r分别为-0.16、0.16,均P<0.05),其DBP的变化与REM、AHI、ODI相关(r=-0.22、0.21、0.22,均P<0.05).结论 OSAHS可引起夜间血压升高;影响血压的因素因OSAHS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各异.

    作者:李振华;陈;锐;施敏骅;黄隽英;熊康平;赵敏艳;李含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编码人IKK2dn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验证

    目的 构建含有人IKK2d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转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诱导免疫耐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从质粒pACCMVPLPA SR(+)-IKK2dn中酶切出IKK2dn基因,并插入pShuttle-CMV-GFP(-)TEMP载体中构建成腺病毒穿梭质粒,Kpnl/HindⅢ酶切鉴定.将pShuttle-CMV-GFP(-)TEMP-IKK2dn转移到pAdxsi载体上,得到pAdxsi-GFP-IKK2dn病毒质粒,Xhol酶切后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人胚肾细胞株HEK293细胞,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并在HEK293细胞中反复扩增并纯化,根据报告基因GFP测定病毒滴度.转染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后采用RT-PCR检测目的 基因的表达.结果 经酶切和RT-PCR鉴定,得到预期的1060 bp条带,证实成功构建了携带IKK2d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2×1011PFU/ml)的重组腺病毒.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IKK2dn-cDNA的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用IKK2dn基因修饰DC诱导免疫耐受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樊彩斌;温端改;欧阳骏;农绍军;侯建全;严春寅;浦金贤;张学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6-羟基多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评价

    目的 应用左旋多巴(L-DOPA)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异动症模型,对其行为学进行评价.方法 对25只SD大鼠右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基多巴(6-OHDA)建立PD大鼠模型,两周后行阿朴吗啡(1 mg/kg)皮下注射,将成功PD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生理盐水(MS)45 mg/kg和L-DOPA(25 mg/kg+6.25 mg/kg苄丝肼)腹腔注射,2次/d,共治疗21 d,在治疗第2、9、11、18、21 d进行前肢功能测定、异常不自主运动(AIM)评分和旋转反应时间测定.结果 20只建模成功的PD大鼠模型中,10只给以生理盐水(NS)治疗,另10只给以L-DOPA治疗.NS组治疗前后前肢跨步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始终未出现AIM;L-DOPA治疗组后前肢跨步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8只出现不同程度的AIM表现,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AIM评分逐渐升高,第21 d AIM总分较第2 d增加(P<0.05),旋转反应时间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缩短,第18、21 d和第2 d相比,显著缩短(P<0.05).结论 L-DOPA诱发6-OHDA的PD大鼠AIM与PD患者服用美多巴出现的异动症某些方面相似,为研究异动症提供了理想的模型.

    作者:李丹;黄译腺;王晓君;罗蔚锋;刘春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肾小管坏死修复的组织学和形态计量学研究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修复作用.方法 18只5周龄裸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模型组和ATN+BMSC治疗组,每组6只.采用HE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肾小管内径和肾小管壁厚.结果 ATN模型组肾小管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混浊肿胀、坏死脱落,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于管腔内,肾间质充血、水肿.BMSC治疗组坏死肾小管修复比模型组明显好转,肾小管壁厚比模型组明显变薄(均P<0.05);BMSC组肾小管内径比模型组明显增大,肾脏间质浸润炎症细胞的计数比模型组明显变少(均P<0.01).结论 BMSC治疗能明显促进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修复.

    作者:冯健;董兴刚;俞志满;过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曲古菌素A联合5-氮基-2-脱氧胞苷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其TESTIN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古菌素A(TSA)联合5-氮基-2-脱氧胞苷(5-aza-dC)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及其TESTIN(TE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处理)、TSA(150 ng/ml)、5-aza-dC(5μmol/L)、TSA(150 ng/ml)+5-aza-dC(5μmol/L)共4组,用MTT法测定各组药物作用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RT-PCR分析SGC-7901细胞TESmRNA表达.结果 曲古菌素A和(或)5-aza-dC分别作用24 h、48 h、72 h后均能抑制细胞生长,联合组较单药组抑制率显著增强,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增强更明显;流式细胞仪分析及AnnexinV/PI凋亡检测发现干预胃癌细胞48 h后,联合组G0/G1期比率为(85.23±2.17)%,较单药组显著增多(P<0.05);同时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组细胞凋亡率达到(32±3.25)%.比单药组明显增加(P<0.05);TSA和(或)5-aza-dC干预胃癌细胞48 h后,联合组较单药组显著增强TESmRNA的表达(P<0.05).结论 曲古菌素A联合5-aza-dC干预可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阻止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抑癌基因TESmRNA表达增多均较单药组明显.

    作者:程海燕;陈卫昌;严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时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延长时间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脑CT灌注峰值时间来预测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扫描延迟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头颈部CTA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40例,采取经验法选取延时20s扫描)和B组(40例,采取CTP-CTA联合扫描技术),测量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和上矢状窦,C4椎体水平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的CT值,并计算同层动静脉CT值差.结果 (1)B组较A组头颈部动脉CT值高(P<0.05),同层动静脉对比度较A组清楚.(2)B组扫描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重建后均得到满意的头颈部血管图像;A组扫描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重建后得到头颈部血管图像,其中3例(7.5%)因扫描时间过早、5例(12.5%)因扫描时间过晚而致头颈部血管图像显示不佳.结论 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联合应用脑CTP检查中,通过测量脑CT灌注峰值时间预测头颈部CTA检查扫描延迟时间是保障头颈部CTA检查成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作者:蔡武;龚建平;朱江涛;乔方;陈光强;张博;易壁星;钱铭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观察及预防(附60例报告)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的外周神经毒性.方法 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预防组在使用奥沙利铂时预防性使用10%的葡萄糖酸钙30 ml及还原型谷胱苷肽2.4 mg,连用3 d;对照组未预防性治疗,但化疗方案同预防组.分别比较两组神经毒性的总发生率及外周神经毒性级别.结果 两组患者外周神经毒性总发生率和3级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使用奥沙利铂时预防性注射葡萄糖酸钙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减少神经毒性的发生.

    作者:王小侠;王吉;张宁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表皮生长因子在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培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神经干细胞培养中的作用.方法 取新生SD大鼠神经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培养、传代和鉴定,在传代且培养基撤除EGF后观察细胞的变化,并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检测,以做细胞鉴定.结果 成功培养出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培养基去除EGF后能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EGF反应性神经干细胞主要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结论 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适宜条件下进行长期培养、传代,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EGF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快速增殖、维持神经干细胞状态、抑制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功能;EGF反应性神经干细胞具有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趋势.

    作者:刘萍;涂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使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22例在该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且入院时空腹血糖大于10 mmol/L的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SII组)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组(MSII组),比较血糖控制达标时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总住院时间、胰岛素平均每日用量等指标.结果 当两组血糖达标时CSII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总住院时间、胰岛素平均每日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MSII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相比,更接近生理胰岛素的分泌,能更快、更有效安全地控制围手术期血糖.

    作者:陆轶群;鲁燕;施毕旻;成兴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26例早产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早产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住院分娩的226例早产病例进行分析,并以同期足月分娩226例产妇作为对照,进行各项参数的比较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早产的原因依次为胎膜早破、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ICP)、重度子痫前期、胎盘因素(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双胎及子宫因素,其中ICP、重度子痫前期及胎盘因素是造成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产妇的年龄(≤18岁和>35岁)、不良孕产史、孕期未作定期产检与早产密切相关(P<0.05).结论 重视围产期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高危妊娠,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吴丽萍;张弘;姜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患者逐渐增多,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1,2].股骨粗隆间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吴采荣;丁亮华;黄智慧;梁春红;何双华;凌为其;王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至2009年口服抗抑郁药的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口服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探讨其使用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计算机系统,统计分析了该院2005年至2009年使用抗抑郁药的品种、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及日费用金额等情况.结果 口服抗抑郁药年消耗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rs=1.000,P<0.01),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在5年期间年消耗金额占总金额的80%以上,DDDs占总用药频度的65%以上.结论 高效、副作用小的SSRIs抗抑郁药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首选.

    作者:魏淑波;张全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的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达到临床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 对50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益赛普皮下注射治疗.在第12周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以达到ASAS20、ASAS40和BASDAI50为疗效标准,对性别、年龄、病程和基线时疾病活动性指标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疗效预测分析.结果 试验第12周结束时,100%的患者达到ASAS20的改善程度;80%的患者达到ASAS40改善;80%的患者达到BASDAI评分改善≥50%.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人口学参数和基线时疾病活动性指标均不能预测患者的疗效.结论 益赛普治疗AS疗效明显,基线时的人口学参数、疾病活动性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不能预测疗效.

    作者:程韬;陈志伟;王鸣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必通对大鼠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提取物脑必通对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用成年大鼠,采用佐剂性关节炎和部分结扎坐骨神经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两种模型,用机械压爪-缩腿法测定痛阈,观察大鼠的痛阈变化和体质量的改变,并测量炎症关节的周长.结果 脑必通大、中、小3个剂量(350、175和87.5 mg/kg)在给药后的观察期(10周)内可使痛阈明显提高(P<0.05),有镇痛作用,但与剂量大小和用药时间长短无明湿依赖性(P>0.05).给药组体质量增加比对照组快(P<0.05).关节炎动物给药后炎症关节周长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必通对病理性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作者:俞元彪;万雨佳;严洁尘;龚珊;蒋星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骨折68例治疗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8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后路AF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组(A组)与后路AF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结合全椎板减压及后外侧植骨术组(B组),每组34例.记录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x线测量值,包括伤椎相对高度、Cobb角,在CT片上测量椎管狭窄率,对各种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相对高度、手术前后Cobb角、手术前后椎管占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的伤椎相对高度及Cobb角丢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的短期脊柱矫正及减压效果均满意,但后路AF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结合全椎板减压及后外侧植骨术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首选后路AF系统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杨金华;吴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LY294002对胃癌细胞株生长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LY294002(PD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LY294002处理胃癌AGS细胞,MTT法检测胃癌AGS细胞经LY294002作用后生存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分析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MTY检测结果 显示,一定浓度的LY294002可抑制AGS细胞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AGS细胞经LY294002作用48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细胞比例下降,细胞有明显凋亡,并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显示,AGS细胞经LY29400作用后,其侵袭和转移能力受到抑制.结论 LY294002可抑制胃癌AGS细胞的生长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LY294002也可抑制胃癌AGS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汤美;陈卫昌;李锐;叶建新;岑建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检测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抗Hp治疗对Hp感染阳性ITP患者的疗效.方法 ITP组45例,正常对照组32例,利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Hp感染情况,对Hp感染阳性的ITP患者在治疗ITP的同时加用抗Hp治疗,与ITP组中Hp阴性病例治疗后的血小板数进行比较.结果 ITP组及正常对照组的Hp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6.7%与43.8%,ITP组Hp阳性率明显较高(P<0.05);25例Hp阳性的ITP患者经抗Hp治疗后,转阴21例的血小板数明显高于ITP组中Hp阴性组(P<0.05);Hp根除后的21例中,有12例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或恢复正常.结论 ITP患者:Hp感染阳性率高于正常人;抗Hp治疗可以提高Hp感染的部分ITP患者血小板数量;Hp感染可能与ITP发病有关.

    作者:赵静;王兆钺;白艳艳;曹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