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向馨;牛乾;罗小妹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方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疏肝和胃方,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7个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5个维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积分高于对照组,疏肝和胃方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两组治疗后PCS及MCS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疏肝和胃方疗效优于奥美拉唑.结论 疏肝和胃方能够明显提高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莲;朱生樑;程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脾化湿、养阴清胃方药对2型糖尿病肾脏大鼠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1(ET-1)的影响,研究其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抽选以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饲料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洛丁新组、合方组、健脾化湿组、养阴清胃组,干预治疗8周后处死,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NO、NOS的含量.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肌酐与尿素氮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肾系数明显升高(P<0.05),各干预组较模型组肾系数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比正常组NO、NOS、NO/ET-1比值明显升高;干预治疗后,合方组及养阴清胃方明显下降(P<0.05).结论 各组药物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高滤过状态,合方组、养阴清胃方对肾血管舒缩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可能是延缓肾小球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付丽媛;杨进;王灿晖;翟玉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祛脂胶囊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溶液(72∶ 2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柱温:40℃.结果 熊果酸进样量在0.22 ~ 2.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102.3%,RSD=1.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旺生;邢娟;谈晚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针灸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其用穴规律,为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2013年以前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6篇文献的腧穴选用规律、经脉选用规律、常用刺灸方法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心绞痛选穴共涉及72个腧穴,主穴使用频次高的依次为: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神门、巨阙、郄门.常用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和手厥阴心包经.结论 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用穴以心经及心包经相关的特定穴为主穴,配穴以辨证取穴为主.
作者:程施瑞;邵欣;梁繁荣;曾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酒制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影响.方法 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大黄(生大黄、酒大黄和熟大黄)主要成分含量基础上,用大黄提取液处理斑马鱼胚胎,观察斑马鱼胚胎不同阶段的形态学变化,记录胚胎死亡数并统计心率等.结果 生大黄和酒制大黄中主要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影响也不同,对胚胎致死方面作用强弱为: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对胚胎形态学影响方面,不同大黄均可引起胚胎心包水肿、卵黄囊(腹部)扩大和腹部出血等,酒大黄组还出现了尾部畸形;此外,不同大黄均有减缓心率的作用,作用强度依次为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结论 大黄对斑马鱼胚胎都具有致死和致畸作用,但不同酒制品的作用强度不同,其中酒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强,生大黄次之,熟大黄的影响弱.
作者:朱淑珍;李银保;陈缵光;George Q Li;姚美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热淋清胶囊与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0.2g,3次/d,和热淋清颗粒8g,3次/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0.2g,3次/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t检验,P <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热淋清胶囊治疗泌尿系感染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但对确定佳疗程提高有效率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房辉;钱辉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王旭教授在女性痤疮的中医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认为痤疮的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肺胃血热为标,同时病程中常兼夹痰湿、血瘀等病理因素.治疗上重视滋补肝肾,清泄肺胃,化痰祛瘀,并根据女性生理特点,采用经前、经期、经后分治法,善于内外合治,强调中西结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高洁;王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收集的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呃逆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总结及提炼,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得出结论,以更好的为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 使用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按照拟定的标准筛选、总结及提炼文献信息,并按照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质量评估,并采用Review manager5.1软件统计测量指标.结果 Meta分析纳入17个研究,异质性检验x2=25.28,P=0.06,具有临床及统计学意义上的同质性,可用固定模型技能型分析.穴位注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合并OR =0.17,95%可信区间为(0.11,0.25),整体效果检验z=8.78,P<0.00001,差异极具有显著性,穴位注射疗法对呃逆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纳入的论文均为低质量论文,存在发表性偏倚,影响结果的真实可靠性.结论 纳入Meta分析的论文的质量研究指数偏低且存在潜在发表性偏倚,但是低级证据并不代表无临床实用性,只是其内在真实性可能较低.现有证据表明穴位注射疗法对于呃逆确实有效,施加的干预措施有利于疾病的改善.
作者:许晓康;贾春生;王建岭;石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明确贵州省石斛人工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和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实地调查省内石斛的主要栽培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 石斛常见的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有5种类型,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有4个方面因素,常见的虫害有3种类型,不同类型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同.结论 调查结果对于有效解决我省石斛人工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推动全省石斛产业规模化发展,实施GAP认证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文龙;曾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芷辛方的镇痛作用及对骨癌痛大鼠模型中脊髓胶质细胞蛋白(GFAP、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骨癌痛模型组(10只)、西药对照组(10只)、芷辛高剂量组(10只)、芷辛正常剂量组(10只)、芷辛低剂量组(10只)、中药对照组(10只).造模14天后开始灌胃,每日一次,连续7d.对各组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X光片检测及HE染色.第21天行为学测试后,取脊髓L4-L5部位,分别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检验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性蛋白GFAP的变化以及小胶质细胞的标志性蛋白CD11b表达变化.结果 骨癌痛模型造模成功.免疫组化检测骨癌痛模型组的髓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标记蛋白GFAP,随时间的推移,呈现明显增生肥大.PCR检测CD11b,骨癌痛模型组明显高于芷辛正常剂量和芷辛高剂量(P<0.01).结论 芷辛方具有镇痛作用,抑制脊髓水平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张斌;卞尧尧;白亢亢;于蓓蓓;陈铁尘;周春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麻黄多糖提取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超声波提取麻黄多糖,通过正交实验L9(34)设计分别考察麻黄多糖脱脂与提取条件.结果 麻黄多糖脱脂条件为取60目麻黄粉末,用5倍量(W/V) 95%乙醇超声脱脂1次,40min;麻黄多糖提取条件为用10倍量(W/V)蒸馏水超声提取3次,每次60min,合并水提液,浓缩,用85%乙醇醇沉.在此条件下麻黄多糖提取量为0.121 5%.结论 本方法优化了麻黄多糖提取工艺,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多糖提取率高.
作者:赵云生;毛福英;姚海花;白长财;赵启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介绍林琳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治气”“治火”贯穿疾病治疗始终,治火者宜清、宜泻、宜润;治气者,宜化、宜养、宜补.
作者:桂吟哲;林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ML-A(水提取物)、ML-B(乙醇提取物)、ML-C(正丁醇提取物)、ML-D(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肝星状细胞株(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美洲大蠊不同溶剂提取物(ML-A、ML-B、ML-C、ML-D)在24h、48h、72h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4h、48h、72h美洲大蠊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在高浓度(1000μg/ml)下抑制HSC增殖,且呈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结论 美洲大蠊不同溶剂提取物对HSC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ML-B抑制HSC的增殖作用强.
作者:李夸巧;肖培云;黄丽;杨永寿;刘光明;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维药肉豆蔻衣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资料.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粉末、理化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 描述、绘制了维药肉豆蔻衣性状、显微和粉末特征;建立了肉豆蔻衣的理化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 为维药肉豆蔻衣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航宇;黄健;李国玉;朱芸;王书云;张珂;王金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比9位医家临证处方规律的异同点,分析探讨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张锡纯临证处方用药特色.方法 选择张锡纯及其他8位医家临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张锡纯及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常用药物运用情况进行方剂计量学特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张锡纯与各医家在临证常用药物排序,相关性分析,方剂计量8项指标分析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尤其在运用生石膏、山药、山茱萸、黄芪、白芍等药物时与其他医家风格迥异.结论 作为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张锡纯具有鲜明和极具创新性的临证用药个性,与其他中西医汇通医家有相似性,与非汇通医家差异较大.
作者:沙塔娜提·穆罕默德;胡浩;周铭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测定采用无胆炮制新工艺后附子炮制品生物碱与可溶性多糖含量,并按国家药典要求进行检定.方法 采用HPLC,Waters SunFire-C18色谱柱测定生物碱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可溶性多糖含量.结果 采用无胆工艺与传统工艺的4种附子炮制品中所含6种生物碱和可溶性多糖的含量差异很大.总单酯型生物碱(MAs)成分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炒附片(无胆附片)、蒸附片(无胆附片)、白附片(有胆附片)、黑顺片(有胆附片).可溶性多糖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蒸附片、白附片、炒附片、黑顺片.总双酯型生物碱(DAs)成分含量有胆附片明显高于无胆附片.结论 无胆附片生物碱指标符合药典规定.
作者:匡青芬;侯大斌;孙鸿;岳聪慧;张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清肠化湿方对实验性大鼠结肠炎结肠黏膜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TNBS/无水乙醇造模成功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化湿方组、美沙拉嗪组.连续灌胃给药10d后,处死大鼠,留取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法及ELISA法观察结肠组织ICAM-1的表达.结果 清肠化湿方可以显著减少大鼠结肠炎模型结肠粘膜ICAM-1的表达.结论 清肠化湿方可以减少结肠粘膜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白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是其治疗UC的机制之一.
作者:翟金海;沈洪;陈兰;徐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在促进新血管生成、提高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及改善各种缺血性疾病症状方面的研究及进展.方法 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章,检索词“血管生成、中医药”.对检索到文章进行初审,纳入有关促进血管生成的中医复方、单味药、中药提取物、针灸的治疗研究.结果 终引用21篇相关文献,对中医药促进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 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疾病中有明显的疗效,且副作用少.但各原药成分之间是否存在多层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影响血管生成的量效关系均有待再做深入的研究.
作者:曾宇;张三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鉴别通关藤及其6种混淆品,为控制药材质量,指导临床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别手段,对通关藤及其混淆品进行了比较鉴别.结果 通过比较通关藤及其混淆品在性状、组织构造、粉末特征上均发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归纳的通关藤与其6种混淆品性状、显微特征的区别要点,可简单快速地鉴别药材的真伪.
作者:冷彩云;张慧;乔佳;裴志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栀子柏皮汤方药的3种提取方法.方法 以栀子苷、甘草苷、甘草酸、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分子量≤1 000 Da提取物为指标综合评判.结果 6个指标综合评价Y值为:SBEE液>SBE液>WE液.结论 栀子柏皮汤以采用SBEE法提取为佳.
作者:张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