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蛋白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小燕;江爱桂;卢慧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磷酸化蛋白激酶B, 预后, 生存率
摘要: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Akt B,p-AKT)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组37例,腺癌组50例,并收集16例肺癌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I3K和p-AKT蛋白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变量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PI3K和p-AKT在晚期NSCL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1,0.005)。p-AKT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呈正相关(P=0.016),而与肿瘤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体力状态(PS)评分无关。PI3K表达与上述临床特征无关。PI3K阴性表达组的中位数生存时间明显优于阳性表达组[17.699月(95%CI 15.114-20.283)/13.426月(95%CI 11.832-15.021),P=0.004],p-AKT阴性表达组的中位数生存时间明显亦优于阳性表达组[17.134月(95%CI 14.927-19.341)/13.067月(95%CI 11.316-14.817),P=0.007]。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PI3K (HR=2.128,P=0.009),p-AKT (HR=0.501,P=0.045),TNM分期(HR=4.808,P<0.001),PS评分(HR=3.277,P<0.001)是晚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I3K、p-AKT与晚期NSCLC不良预后因素密切相关,PI3K、p-AKT是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不利因素。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苏州市2007-2013年甲肝发病情况及就诊流向分析

    目的:及时掌握苏州市甲肝发病情况以及患者就诊流向。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分析苏州市2007~2013年度甲肝疫情,并结合空间技术分析患者就诊流向。结果:年均发病率为0.97/10万,男性发病率为1.12/10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率0.80/10万。0~9岁年龄组构成明显下降,由2007年的19.2%下降到2013年的0%。发病率排前3位的为太仓市(2.84/10万)、工业园区(2.03/10万)和常熟市(1.40/10万)。平均在离家7.8千米内就诊,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80.9%,乡级医疗机构就诊19.1%,本县区内就诊78.8%,吴江南部部分病例选择附近的浙江省湖州市市级医疗机构就诊。结论:苏州市甲肝疫情呈下降趋势,病例主要在苏州市范围内就近选择县级医疗机构,部分病例选择乡级和市级医疗机构,少部分选择省级医疗机构。

    作者:陆步来;杭惠;陈立凌;查日胜;张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AS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活性(AT-Ⅲ)、D-二聚体(D-D)等凝血、纤溶相关指标,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AS组D-二聚体,FIB高于对照组(均P<0.05),AS组与对照组其他凝血、纤溶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及FIB升高AS组ESR、CRP明显高于D-二聚体及FIB正常AS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D-二聚体、FIB与ESR、CRP存在相关性。结论:AS患者血中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有升高,且与炎症活动密切相关。

    作者:李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及胸锁关节脱位21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桡骨远端锁定钢板(T或斜T形)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及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移位的锁骨近端骨折21例均采用桡骨远端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21例患者均随访6~18个月,平均愈合15周。根据Rockwood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功能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4%。结论:采用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移位的锁骨近端骨折及胸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可靠、早期功能锻炼、大程度恢复肩关节功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勇军;岳茂兴;赵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带教中阶段教学法的应用

    目的:探讨阶段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56名医学影像专业本科实习生作研究对象,按入科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28名;观察组采用阶段教学法带教,对照组采用影像学传统带教法带教。实习期满后比较两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实习效果评价结果,综合评价阶段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为(83.1±2.3)分,对照组为(71.4±2.5)分。观察组实习满意度为84.8%,对照组为51.8%,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教学法通过明确各阶段实习目标,加强了实习的针对性,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影像科复杂抽象的临床实习任务,明显提高了实习教学的效率。

    作者:陈小华;刘蓓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对睾丸扭转11例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睾丸扭转11例患者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超声诊断睾丸扭转11例,其中左侧扭转9例,右侧扭转2例。鞘膜内睾丸扭转10例,睾丸与附睾间扭转1例。(2)声像图检测结果:阴囊壁壁厚7~13mm。扭转大于10天3例睾丸缩小,回声增强不均匀。睾丸鞘膜腔内积液10例。3例扭转180~360度,扭转5~20小时,彩色多普勒显示睾丸血流减少,高速低阻形频谱,Vm平均值为0.22m/s,RI平均值为0.46。8例扭转大于360度,扭转2~11天,睾丸内血流消失,睾丸周边见半环状的血流。高速高阻形频谱,Vmg平均值0.20m/s,RI平均值0.76。(3)治疗结果:睾丸扭转大于360度本组8例行睾丸手术切除。扭转180~360度3例经手术复位获得成功。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明确睾丸扭转程度,判断睾丸存活与否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顾菊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复心煎对临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复心煎预处理对临床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外服用复心煎10~12天,在麻醉前(T1)、心肌再灌注30min (T2)、1h (T3)、2h (T4)、3h (T5)共5个时间点取桡动脉血及静脉血,分别检测动脉血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及肌钙蛋白I (cTnI)水平,静脉血检测血常规、白介素8(IL-8)浓度,并记录心肌再灌注3h内心电图变化,再灌注3h后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心肌再灌注后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数、CK-MB、cTnI、IL-8及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复心煎预处理降低了临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起到了保护心肌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春战;夏春秋;许一鸣;王旭东;仲崇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疗援疆中的神经外科学临床教学探索

    在医疗援疆中对受援单位医务人员临床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极为重要,探索适合受援单位特点的教学模式是医疗援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开放性、探索性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医学人才。循证医学是在强调以临床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佳证据为指导进行临床实践和医学决策。有利于发挥年轻医师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主动地、不懈地进行探索与学习。针对受援单位神经外科的特点,我们应用PBL教学模式结合循证医学理念进行临床教学,结果表明对帮助受援单位医务人员学会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提高临床技能有着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柳;李煜;阿斯兰;张化礼;王戈泉;帕尔哈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应用旋转灌注式生物反应系统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研究

    目的:模拟微重力建立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方法,评价微重力环境对支持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皮肤前体细胞诱导分化的施万细胞作为支持细胞,联合壳聚糖神经导管、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纤维支架,利用旋转灌注式生物反应系统体外培养,对照组为传统的静止培养。培养不同时间点取样,利用结晶紫染色,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CCK-8细胞活力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观察支持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体外培养7天后CCK-8细胞活力检测提示贴附在导管和纤维支架表面的细胞数量多、活力好,应用旋转灌注式生物反应系统体外培养较对照组高出约2倍,随后在14天、21天时略有下降;结晶紫染色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7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支持细胞呈立体生长,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生长状态更好;S100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微重力环境下施万细胞的标志物未发生改变。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较传统静止培养能更高效、优质地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神经。

    作者:朱慧;薛成斌;徐茜;顾晓松;顾剑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低水平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低水平血清HBeAg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分布和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进行HBVM检测,同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eAg、抗HBe进行比较。结果:低水平HBeAg有5种携带模式,其中以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模式为多见。采用CLIA进行20次重复测定,平均值为(6.4±1.1) S/CO,对CLIA检测阳性86例HBeAg标本,同时用ELISA检测:结果阳性25例,阴性61例,漏检率70.9%。HBeAg(+)/抗HBe(-)和HBeAg(+)/抗HBe(+)组HBeAg含量明显高于HBeAg(-)/抗HBe(+)和HBeAg(-)/抗HBe (-)组。结论:CLIA检测血清HBeAg定量是目前临床上评价HBV复制较敏感、较稳定、较可靠的指标。

    作者:黄书明;吴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张家界市2009-2013年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2009-2013年张家界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广大人民的用水健康。方法: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实施检验,检验结果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估。结果:张家界市2009-2013年农村生活饮用水1136个样品3项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51.23%,5年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3项综合指标总合格率分别为27.78%、33.33%、52.38%、62.95%、64.93%,呈逐年上升趋,5年3项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78,P<0.01)。地表水源水、自备井水、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检测总合格率分别为47.22%、26.32%、63.13%,三类水样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7,P<0.01),其中自备井水微生物污染为严重。结论:张家界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上存在个别问题,其中自备井水的污染尤为严重,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保障广大市民能够安全用水,必须向市民宣传强调,饮用经过专业消毒净化处理后的水。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重症中暑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重症中暑患者的退热促醒效果。方法:选取重症中暑患者56例,随机分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体温下降速度和意识障碍减轻程度的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意识障碍分级及体温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体温下降3个等级中,其中1h内T<38.5℃为显效,3h内T<38.5℃为有效,显效和有效合并计算有效率,体温下降不明显的为无效。观察组降温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9,P<0.05)。(3)两组患者意识障碍减轻程度比较,观察组意识障碍减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重症中暑患者可以快速降低患者体温、改善意识障碍。

    作者:包玉华;沈浩亮;王霆;沈雁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手术白内障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白内障术前术后护理方法,观察组根据我国2009年卫生部制定的单纯性白内障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工作制定出详细护理表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达掌握35例(58.3%),患者满意度达满意42例(70.0%),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达掌握21例(35.0%),患者满意度达满意25例(40.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液时间2.23±1.01天,住院时间4.78±1.06天,治疗费用8769.35±668.32元,对照组输液时间4.78±1.68天,住院时间6.89±1.23天,治疗费用8769.35±668.32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减少了输液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

    作者:唐小芳;俞密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卡前列甲酯栓在瘢痕子宫妊娠流产的应用

    目的:总结瘢痕子宫妊娠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瘢痕子宫妊娠8~10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无痛人工流产术前2h阴道后穹隆放置卡前列甲酯栓1mg,对照组直接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及术中出血情况。结果:(1)宫颈松弛度情况:观察组使用5号以下扩张器者1例,对照组为27例;使用6号以上扩张器观察组37例,对照组6例,观察组尚有7例可使用7号以上扩张器。观察组宫颈松弛度高于对照组(χ2=54.63,P<0.001)。(2)术中术后出血量:观察组术中术后30min内出血>80mL者3例,对照组术中术后30min内出血>80mL者20例。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人流综合征:观察组人流综合征0例,无子宫穿孔发生;对照组人流综合征3例,疑似子宫穿孔2例。观察组用卡前列甲酯栓后肠蠕动加快7例,出现轻度恶心、腹痛、腹泻等。结论:术前使用卡前列甲酯栓可有效地提高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作者:徐涛;罗婷婷;秦秀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模式动物斑马鱼在肝脏发育、肝癌及肝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斑马鱼和人类的肝脏在发育过程与生理病理改变中都有着非常类似的分子机制。斑马鱼在发育遗传学及组织胚胎学上的特性,决定它可作为研究肝脏发育、肝癌形成及肝再生的理想模式动物。同时,随着斑马鱼肝组织特异性疾病模型的建立,它将成为抗肝癌类药物高通量筛选的工具之一。近年来由于众多原因使肝功能疾病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肝脏发育、肝癌形成及肝再生分子机制,成为现在肝脏生理医学研究的热点。

    作者:张悠然;杨振国;张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喘憋性肺炎46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憋喘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婴儿喘憋性肺炎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与头罩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气管插管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42例(91.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32例(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观察组为(95.25±5.12)%,对照组为(89.55±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气管插管:观察组5例(10.9%),对照组14例(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2例、气道损伤1例;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3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喘憋性肺炎有明显疗效,减少气管插管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侯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卵巢甲状腺肿18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CT表现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CT资料,并与病理所见相对照。CT检查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缘至脐上或膈下水平。扫描时间为注射对比剂后70s行静脉期扫描。分析病变位置、大小、生长方式、密度、边缘及增强特征CT表现。结果:18例患者中均单侧发病,多房囊性7个,囊实性10个,实性1个。肿瘤指标检查:CA199增高5例,CA125增高5例。实性病灶均明显强化11例;脂肪病灶3例,钙化3例;少量腹水9例。结论:CT检查有助于卵巢甲状腺肿的定位、定性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作者:陈林;蔡毅;岳建国;孙宗琼;齐晓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18例近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单药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18例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给予雷替曲塞3mg/m2静滴,3周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8例中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8例,疾病进展5例,有效率27.8%,疾病控制率72.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贫血3例、血小板减少1例、恶心呕吐7例、腹泻1例、厌食10例,乏力3例、皮疹1例、转氨酶升高1例等。结论:单药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曹海峰;缪晓东;王卫星;徐燃;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术对外伤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脑损伤采用1.5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98例,采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检查,观察其头颅螺旋CT、常规MRI(T1WI、T2WI、FLAIR)、DWI、SWI影像表现。统计各种检查方式所示的颅脑出血灶的数量、位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共检出出血灶265个,其中SWI共检出出血灶249个,DWI检出173个,常规MRI检出184个,CT检出138个,SWI检出病灶数明显高于其他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对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可更准确地检出颅脑病灶的数量和位置,对临床评估颅脑损伤及预后的程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春锋;杨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肺癌化疗患者218例护理观察与体会

    目的:护理学角度思考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探讨肺癌化疗住院患者护理方法,总结住院整个过程的护理体会。结果:肺癌患者218例中,鳞癌82例,腺癌87例,小细胞癌31例,其他18例。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49例,晚期肺癌一线化疗169例。全部患者均选择标准的含铂两药联合化疗,7例患者选择放弃化疗,其中Ⅱ级呕吐1例,Ⅲ级呕吐4例,Ⅳ级粒细胞减少2例,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程化疗。结论:临床应重视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以及心理护理,良好的护理可增加患者接受化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医务人员(医疗、防疫及输血工作者)在职业环境中暴露于传染性血液和体液的机会增多,处于高危人群的包围之中。本文就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常见疾病和高危人群及预防与控制措施加以分析。

    作者:鲁菊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