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萍
消渴丸是广州中药一厂生产的具有中药特色的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证的良药,是我国颁布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保护品种编号ZYB20795097)。近年来,我们对基层医疗单位药品抽检中发现标示为“广州中药一厂”生产的“消渴丸”外观与正品有异,经检验为假冒消渴丸。现将伪品消渴丸的几个假冒特征介绍如下。1 消渴丸塑瓶标签的区别
作者:唐奇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包装必须适合药品质量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医疗使用,必须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或说明书必须注明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主要成分、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作者对当前我区市场常见的247种中成药(其中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保密品种、国家中医药局评定的优质产品,中国中药名牌产品、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国家基本药物、国家二级企业之产品、省优、部优产品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成药的包装质量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意见分述如下,以供参考。1 存在问题1.1 外包装质量低劣药品包装的纸箱、纸盒、塑料袋、铝塑板、标签、说明书等质量低劣,包装字迹粗糙,模糊不清,使病人从心理上认定该类药品质量低劣,从而给病人带来不安全感而影响销售。1.2 未标明不良反应及有效成分标签或说明书未标明不良反应的有209种,占总数的84.6%;无主要成分内容的有35种,占总数的14.2%。凡是药品都存在治疗作用和用药后产生有害于机体的反应,此类药品经病人使用后发生了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会增加临床诊断和治疗难度,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田绍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在中药的粉碎中,常常会遇到有大量粘液质、糖分、树胶、树脂等粘性成分的药材,如黄精、玉竹、乳香、没药以及中药干浸膏等。对于这些粘性药材,传统的粉碎方法多采用串料(或称串研)法进行粉碎,即先粉碎非粘性材料,再将粘性药料掺研于一般药料的粉末中,使成碎块或粉末,而后将此碎块或颗粒适当干燥,再进行粉碎。这种粉碎方法虽然能克服一些粉碎中的困难,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处方中的一般药料与粘性药料不易掺研均匀和捣碎;粘性药料干燥时间相对较长,使处方中的挥发性成分损失较多,尤其是非粘性药料粉碎成粉末后,再进行加热干燥时,挥发性成分更易损失;当粘性药料在处方中所占比例较大或粘料的粘性较大时,常给粉碎、过筛造成困难,也使药粉粗细不匀。为此,我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1 操作新法 参考国外的新方法(低温粉碎法),先将处方中的诸药依其粘性大小进行分类,分为粘性药料和非粘性药料两部分,将其分别置于60℃烘箱中干燥适当时间,粘性药料干燥时间可稍长一些,以用手抓药料能感到表面具干燥感为度。
作者:柴志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对不同丹皮饮片进行丹皮酚含量测定,比较其质量优劣。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对各类丹皮饮片中丹皮酚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不同购地的丹皮饮片有相当一部分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结论:目前市售丹皮饮片质量差异较大,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作者:卞艳红;龙全江;徐雪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随着中草药在临床医学中的不断应用,某些中草药所致的肾损害也有陆续报道,故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现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 起因 1993年比利时学者 Vanberweghem JL等[1]报道了“和含有中草药的减肥治疗相关的快速进展的肾间质纤维化病人9例”,后调查认为:(1)比利时健美减肥诊所在既往15 a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类似病例;于1990-05~1992-05,该诊所减肥处方中增添两种中药,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和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2)在被调查的病人当中,有14例年龄在50岁以下的患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妇女。于1989年和1990年,每年只有1例这样的病人;于1991年,这样病例发生增至每年3例;特别是于1992年上半年,共增至9例。于1991~1992年发病者有7例来自该诊所,加上前述2例共9例病人都曾在诊所服用含有防己和厚朴的减肥药。(3)随机抽选25例正在该诊所服用这种减肥药的妇女,其中3例化验发现血肌酐>106 μmol/L。基于以上事实,他们认为厚朴和防己可能会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此后,国外不同学者又有类似报道。国内周福清等[2]对中草药所致的肾损害陆续也有报道,认为木通和雷公藤等常用中药均可致肾损害,主要有急性肾小管坏死和间质性肾炎。
作者:蒋鹏;王春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药材资源丰富。中药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将当今医药界束手无策疾病(如冠心病、病毒性疾病)的治疗目光投向中医药,并随着“入世”的到来,中医药将走向世界而备受瞩目。不可否认,中药与众多合成药相比具有较安全、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但我们应看到,随着中药应用日益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正逐年增加。本文就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不当,并就此结果提出预防措施,以期引起临床医务人员重视而供同行们参考。 凡是药物都具有双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中药也如此,据报道因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而引起死亡的药品中,中药类有21种28次,位于所有临床用药的前6位,而致死的药源性疾病以过敏性休克、急性肾衰居首位[1]。又如:中成药朱砂安神丸,轻槐散若长期服用则引起蓄积性汞中毒;六神丸、梅花点舌丹若超量服用,轻者出现头晕,心悸等症,重者出现唇、四肢麻木,大汗淋漓等中毒症状;就连人们公认的补药人参,应用时间过长、量过大时,也会出现中枢神经兴奋、眩晕、体温上升等症,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2]。
作者:杨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山茱萸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等功效。近一年来山茱萸价格猛涨,货源紧缺,有的不法药商,为牟取暴利,用一些伪品如山葡萄、葡萄皮等充当山茱萸入药;有的为了增加重量掺杂、掺伪。为了把好山茱萸的质量关,现把山茱萸的掺杂、掺伪现象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1 正品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皮。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 cm,宽0.5~1 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2 伪品2.1 山葡萄为葡萄科植物山葡萄Vitis amuransis Rupr.的干燥果实。本品呈不规则片状或扁球形。直径0.4~0.8 cm。表面棕褐色,皱缩,无光泽,内表面灰褐色,附有少量果肉。种子多已除去,完整果实可见种子2~4粒,呈卵形,基部略呈喙状,背侧有脐状突起,腹面具2沟,棕褐色,略光滑,长约0.4 cm,宽约0.5 cm。质柔软不易碎。气微,味酸,微甜。2.2 葡萄为葡萄科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l.L.干燥果皮。
作者:李爱群;田伟华;宋吉莲;丛永壮;丁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黄芪、甘草等中药的蜜炙品在临床应用较多,但笔者发现其炮制质量不尽如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蜜糖未被药材充分吸收,大量游离在药材表面造成粘手、潮湿,甚至霉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保管不善引起的(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另一方面,炮制不当是造成这种情况更重要的原因。笔者经过几年反复实践,经手炮制的蜜炙品,内外颜色老黄,表面有光泽,不粘手,不易吸湿回潮。兹介绍如下:1 炼蜜 依《湖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的要求,按比例称取蜜糖。如蜜炙黄芪按饮片重量80%称取,蜜炙甘草按饮片重量的50%称取。依照常法炼蜜,达中蜜为度,即蜜糖含水量约为14%~16%,密度1.37左右。视季节不同,稍作调整,春夏季节,蜜糖稍炼老一些,秋冬季节,蜜糖稍炼嫩一些。2 兑水稀释 该步骤直接影响蜜炙成品的外观质量,不容忽视。笔者经多次试验发现,加水量应以蜜糖重量的50%为佳。
作者:杜新泰;盛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寻找蒙成药中木香的薄层色谱条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蒙成药中木香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展开系统分离效果较好,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结论:定性控制蒙成药中木香的质量时,可以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研究。
作者:齐双山;王青虎;包巴特尔;包宝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骨折病人,由于骨损伤及骨邻近软组织的血管断裂形成瘀血,致使伤病部位肿胀、疼痛,加剧了患者的痛苦。我们与我院骨伤科密切合作,研制的骨伤合剂,能显著减轻骨伤病人的疼痛、肿胀症状,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了疗程,本文报道骨伤合剂的研究内容。1 处方 当归40 g,泽兰40 g,泽泻40 g,丹皮40 g,乳香24 g,猪苓40 g,桃仁40 g,赤芍40 g,生地60 g,没药24 g,车前子48 g,青皮24 g,陈皮24 g,忍冬藤120 g,地鳖虫24 g,红花24 g,川芎24 g。2 制备方法 以上17味,加水煎煮2次,1.5 h/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100 g,苯甲酸适量,煮沸使溶解,滤过,调整体积至1 000 ml,即得。3 质量控制3.1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混悬液体,味甜、微苦。3.2 鉴别取本品25 ml,加乙醚60 ml振摇,分取乙醚提取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 ml,作为供试品溶液。
作者:马巽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为名医张仲景创制,其原方的组成为:柴胡12 g,黄芩9 g,人参6 g,半夏9 g,炙甘草5 g,生姜9 g,大枣4枚。笔者通过各医家对临床应用的观察,认为其应用广泛,兹综述如下:1 退热 在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及功能性低热的治疗中,小柴胡汤是一剂有效的内服退热药。有研究证实小柴胡汤具有解热抗炎、抗过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这是其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依据。而且本方治疗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多种高热症均具有退热快、作用持久的特点,这与本方具有抗病原体作用较为广泛以及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小柴胡汤有诱生γ-干扰素,增加抗体产生的作用。 小柴胡汤应用于退热时,在辨证过程中除注意往来寒热外,对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也很注重。但也可根据张仲景所说:“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作者:陈小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葛根素注射液(普乐林)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根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其化学成分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异黄酮。具有扩张血管和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调节交感神经活动的作用,可使冠心病患者的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明显降低,心绞痛症状减轻,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有治疗高粘、高凝血症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文献陆续报道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 发热 文献[1,2,3,4,5,6]已报道68例,其中男42例,女8例,余不详。年龄42~83岁。葛根素注射液的用法多为500 mg(少数病例为300~600 mg)加入输液静滴,1次/d,均连续用药;患者多在用药10 d(极少数第6 d)以上开始出现发热,体温达37.8~40.1℃,停药后即好转并逐渐消失,重复用药者再现。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紫草油为我院自制中药,具有消炎解毒、止痛消肿、祛腐生肌、收敛止血之功效。局部用于烧伤、烫伤等多种外科疾病及某些妇科病、皮肤病。经多年临床应用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制备1.1 处方紫草100 g,豆油1 000 g。1.2 制备方法取豆油置容器中加热至约200℃,离火,陆续加入剪成约1 cm长,经紫外线照射消毒的紫草,随加随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15 min,趁热过滤,滤液分装于100 ml无菌瓶内。2 临床应用2.1 治疗Ⅰ度、浅Ⅱ度烫火伤将患部消毒处理后涂以紫草油,3~4次/d。或敷以消毒的紫草油纱布,进行包扎,换药1次/2 d,4~8 d即愈。2.2 治疗外伤常规清创后,敷以消毒的紫草油纱布,包扎,换药1次/2 d,一般换药2~4次即可治愈。
作者:程静;房云霞;司民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抗类风湿丸的定性质量标准,以更好地控制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方中川乌、草乌、党参、独活、黄芪均具特征斑点。结论:所用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抗类风湿丸的定性质量标准。
作者:周本杰;吴朝晖;胡莲;杨海恩;姚育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水试鉴别中药是利用某些中药在水中的各种特殊反应和变化,作为找出某些中药的特征的方法之一。利用水试法鉴别中药,早在我国《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就记载有“[]秦皮以水浸之,飞青”,即是现在鉴别秦皮所说的秦皮水浸液的荧光反应。《图经本草》对鉴别熊胆亦记载有“取粟颗汗,滴水中,一道线不散者为真”等。这些对后世利用水试鉴别中药开创了先例。水试法是经验鉴别中药品质优劣和真伪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1 玄参 取玄参浸入水中,水应显黑色。2 苏木 取一小块投入热水中,水液呈鲜艳的桃红色后转深红色。3 吐丝子与紫苏子 分别取样品用开水浸泡后,菟丝子表面有粘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而紫苏子开水浸泡有一定香气,无粘性,无吐丝状。4 乳香与没药 乳香投入水中吸水后变为乳白色,共研成为白色乳汁;没药入水中后不变色,与水共研成黄色乳汁。5 红花 取本品少许入水中,柱头膨胀成喇叭状,水被染成黄色,不沉淀,水面无油状物飘浮。
作者:卢美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散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ODS-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为1.0 ml*min-1;测定波长为230 nm,柱温为室温。按外标法定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5次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为1.50%。
作者:王爱武;赵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刘某,女,22岁,1998-07因恶心、呕吐来我院就诊,给藿香正气水10 ml,口服,2次/d(系临沂中药厂生产,批号980620),服1支,约10 min后,即感不适,随后患者即出现胸闷、头昏、寒战、烦躁不安、出冷汗等。以往未有过敏史。 检查:神志清晰,皮肤未见皮疹。T 37.3℃,P 120次/min,R 38次/min,BP 60/40 mmHg,心率整齐,两肺未闻干湿罗音。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无异常,确诊为藿香正气水过敏。立即用0.1%的肾上腺素1 ml皮下注射,非那根25 mg肌注,氟美松2 mg+50%葡萄糖50 ml静推,10%葡萄糖500 ml+10%葡萄糖酸钙20 ml+维生素C 4.0 g静滴。血压逐渐回升,面色好转,约4 h后,病人完全恢复正常。 一般而言,临床应用中药很少有出现休克等严重副反应,特别是作为夏季常用的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而发生过敏者,国内很少见文献报告。本例患者因恶心而服用藿香正气水后即出现过敏现象,经抢救治疗后好转。因此作者建议在临床应用中药时要警惕其毒性反应,切不可滥用。
作者:秦玉蕙;张丽华;徐桂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扩宫,尤其是钳夹术时扩宫,由于机械刺激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为了避免扩宫术造成的机械性刺激,减少人工流产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自1993-12起对12~14周早孕的孕妇采用牛膝扩张宫颈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自1993-12~1998-12,在门诊就诊确诊12~14周的早孕患者132例,其中年龄小的18岁,大的46岁;平均年龄32岁;未婚者65例,已婚者67例。选择相同条件(年龄、平均天数、胎次、产次均无显著差异)的孕妇49例,按传统扩宫法行人流术作比较。 治疗组取直径约0.3~0.5 cm大小,长度为5 cm的牛膝,用75%酒精浸泡20~30 min。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后,将浸泡消毒后的牛膝插入宫颈管内口。6~12 h后常规行钳夹术。2 结果2.1 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见表1。人流综合征指受术者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出现心动过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用药组发病8例,占6.60%;对照组发病16例,占32.65%。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21.97,P<0.01)。2.2 呕吐见表2。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者,用药组发病13例,占9.84%;对照组发病12例,占24.49%。
作者:季小芬;杨丽英;吴文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们曾谈及过白及能致瘀[1]。其机理如何?有何功用?在这里我们作一补充讨论,以期对白及的致瘀作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1 致瘀机理1.1 中医药的致瘀机理历代本草学记载,白及,味苦、甘、涩,性微寒。中医药理论认为,性寒能收引凝聚,味涩能收敛固摄。寒涩之品,收敛凝集于血脉,则可使血液运行缓慢、不畅而致血瘀。“瘀”凝聚于局部,阻止血液外溢,而能止局部出血。白及归肺、肝、胃经。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故以止吐血、呕血、咳血、鼻衄、肌衄以及外伤性出血为主。是临床常用的收敛止血药,其止血是通过“致瘀”而实现。1.2 现代药理的致瘀机理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白及能增强血小板第Ⅲ因子活性,缩短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2]。还能使血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3]。体外实验还表明:白及能升高血浆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全血高切比粘度等[4]。因此它具有升高血液的粘、凝、聚的理化特性的作用,用药后产生的药理效果符合血瘀证的诊断标准[5]。所以它确实有“致瘀”的作用。
作者:焦一鸣;王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花椒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作为食品常用于调味,以及工业提炼,用量很大;作为药品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等,外治湿疹瘙痒。 莱芜花椒历来以产量高、质量好而著称。莱芜曾被授于“中国花椒之乡”荣誉,花椒为莱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掺伪现象。现将正品与伪品的鉴别叙述于下,供同行参考。1 正品 果多单生,直径4~5 mm,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直径0.5~1 mm,对光观察半透明,内表面淡黄色。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2 伪品 外表面暗红色,无疣状突起的油点。对光不透明,擦捻手指染红;无香气,味涩发散。3 小结 经查询,原来是个别不法商贩,将面粉拌上红色染料,蒸熟后与花椒种混合滚动,过筛,面粉便堂而皇之的成了花椒,更有甚者,竟从外地购进红砖土作染料。制假者所用染料均为工业用材料,无论作药用还是食用,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望同道在工作中引起注意。
作者:李芹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