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杰;吴朝晖;胡莲;杨海恩;姚育法
糖尿病为一诊断术语,用来反应一类解剖和生化异常。它是胰腺中具有内分泌机能的β细胞缺失引起的,并以葡萄糖代谢紊乱为共同特征。因此,糖尿病应当看作是一种综合征。 人体正常葡萄糖血浓度保持在50~150 mg/100 ml的有限区域内,即高于脑组织有低需要而又低于肾回收机能的饱和限度。高于160 mg/100 ml尿中就会出现糖尿。胰岛素是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主要物质,它是由胰腺β细胞分泌[1]。它的分泌量与血糖含量类似正比例关系。胰岛素血中含量升高,有加强糖的去路,减少血糖来源,结果使血糖降低。胰腺内分泌病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β细胞完全缺失,见于病程已历数年的幼年型糖尿病;另一种是β细胞数减少不多,并有程度不一的非特异性形态学改变,见于成年型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分泌还受有关氨基酸的影响,其中亮氨酸和精氨酸降糖作用较明显,摄入含这些氨基酸的蛋白质作用更加明显,原因是促使β细胞释放胰岛素[1]。另外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也是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结果。
作者:张笃香;吕海云;刘爱桂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乳腺肿瘤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及理论探索,笔者认为无论是乳腺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乳腺小叶增生等乳腺疾病,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是乳腺疾病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治疗上从肝入手,以疏肝理气为主治疗,效果满意。临床体会主要有以下方面:1 病因病机方面 七情内伤、忧郁愁遏是乳腺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历代医家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疡科心得集》曰:“乳瘕乃乳中结核……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丹溪心法》谓:“妇人忧郁愁遏,时日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鳖棋子,不痛不痒,十数年后方为疮陷,名曰乳岩。”《外科正宗》曰:“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丹溪心法*卷五》谓:“若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积逆,遂成隐核……名曰乳岩。”《医学正传》谓:“乳岩……此症多生于忧郁积忿中年妇女。”历代医家在大量古籍中作了由于情志内伤致气机受阻、气血紊乱、经络痞涩、结滞乳中的记载,论述相当生动和丰富。
作者:沈美玉;林丽珠;李永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葛根素注射液(普乐林)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根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其化学成分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异黄酮。具有扩张血管和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调节交感神经活动的作用,可使冠心病患者的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明显降低,心绞痛症状减轻,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有治疗高粘、高凝血症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文献陆续报道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 发热 文献[1,2,3,4,5,6]已报道68例,其中男42例,女8例,余不详。年龄42~83岁。葛根素注射液的用法多为500 mg(少数病例为300~600 mg)加入输液静滴,1次/d,均连续用药;患者多在用药10 d(极少数第6 d)以上开始出现发热,体温达37.8~40.1℃,停药后即好转并逐渐消失,重复用药者再现。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研制的双白药膜,具有祛斑增白、养护皮肤的功能。为保证其质量,本文并对其中的主要成分白芷、白芍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1 制备工艺1.1 处方当归75 g,白芷75 g,白芍30 g,黄芩45 g,黄芪30 g,桔梗15 g,丹皮15 g,甘草15 g,珍珠粉3 g,维生素E油30 g,聚乙烯醇 50 g。1.2 制备当归、白芷、丹皮先浸泡1~2 h,回流提取挥发油20~30 ml,得药渣(1),白芍、桔梗、黄芪、黄芩、甘草浸泡1 h,煎煮得药汁(1)和药渣(2),合并药渣(1)和(2),提取2次,压榨,弃去药渣,得药汁(2)。合并药汁(1)和(2),浓缩,醇沉,得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将上清液浓缩至密度约为1.25 g/ml,得药液约90 ml。将聚乙烯醇溶于水,制成胶浆,加入药液、珍珠粉、维生素E油,使溶解,混合均匀,保持50℃左右,加入挥发油,加水调总量至1 500 g,搅匀,分装为100 g/支。
作者:陈高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测定灵芝益寿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结果:大黄素点样量在0.6~1.5 μg范围内呈很好的线性方程,精密度为1.53%。结论:方法简单,准确可靠,且无干扰。
作者:王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花椒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作为食品常用于调味,以及工业提炼,用量很大;作为药品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等,外治湿疹瘙痒。 莱芜花椒历来以产量高、质量好而著称。莱芜曾被授于“中国花椒之乡”荣誉,花椒为莱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掺伪现象。现将正品与伪品的鉴别叙述于下,供同行参考。1 正品 果多单生,直径4~5 mm,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直径0.5~1 mm,对光观察半透明,内表面淡黄色。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2 伪品 外表面暗红色,无疣状突起的油点。对光不透明,擦捻手指染红;无香气,味涩发散。3 小结 经查询,原来是个别不法商贩,将面粉拌上红色染料,蒸熟后与花椒种混合滚动,过筛,面粉便堂而皇之的成了花椒,更有甚者,竟从外地购进红砖土作染料。制假者所用染料均为工业用材料,无论作药用还是食用,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望同道在工作中引起注意。
作者:李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于1999-08~2000-12对86例临床确诊的脑梗塞患者用路路通注射液进行治疗,通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治疗组86例,男49例,女37例;年龄51~86岁,平均61.23岁。对照组70例,为同期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男41例,女29例;年龄52~85岁,平均62.16岁。两组病例均为发病<14 d的急性脑梗塞患者,所有病例均按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诊断,并经头颅CT证实。两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分布均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1 基础用药胞二磷胆碱0.5 g静滴;1次/d,维生素E 0.1 g,3次/d;肠溶阿斯匹林75 mg,1次/d,有脑水肿者给予20%甘露醇治疗。2.2 治疗组 5% GNS 500 ml+路路通注射液0.5 g静滴,1次/d(药品由吉林远东药业集团股份公司供应)。2.3 对照组 5% GNS 500 ml+维脑路通注射液0.8 g静滴,1次/d(药品由烟台中策药业有限公司供应)。2.4 疗程 15 d为1个疗程。
作者:姚允成;付剑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药材必须经炮制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中药材经水处理、火制、水火共制,加辅料制后,其所含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理化性质和功效也发生相应改变。故同一药材不同炮制品,或同一方法炮制不同药材,其作用是不同的[1]。临床用药时,须选用合适炮制品对症治疗。下面是笔者对中药炮制后理化性质和药效变化的几点认识:1 水处理 是指干燥药材切成饮片须经过水处理使其软化的过程。由于药材的质地种类,所含成分的水溶性不同,须选用合适的水处理方法,并严格控制水量、温度、时间,使药材软化适中而不影响药效。含水溶性成分的药物如地榆、虎杖有效成分为鞣质,易流失,不宜久浸;含芳香性成分的药材如荆芥、香薷宜用水喷淋润法;有效成分易水解的药材如南沙参含皂苷易水解宜用抢水洗润透法;含毒性成分药材如乌头类、半夏、南星等可用漂法减毒。
作者:杨港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藿黄洗剂为医院自制制剂,皮肤科用之治疗各种癣证或皮炎、皮肤瘙痒等证。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 处方及制备工艺1.1 处方生大黄,藿香,土荆皮,黄柏,龙胆草,土茯苓,苦参,冰片,金银花。1.2 制备工艺以上9味药除冰片外,加水浸泡30 min,煎煮两次,第1次加水8 000 ml,第2次加水6 000 ml。每次沸后1 h,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约950 ml,加苯甲酸钠5 g,尼泊金乙酯0.5 g,搅匀,另将冰片用95%乙醇适量研溶后加入,搅匀,静置沉淀12 h,滤取上清液,调整至1 000 ml,分装,灭菌,即得。2 质量检查2.1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液体,久置略有沉淀。2.2 鉴别取本品50 ml,加水100 ml,加热溶解,滤过,滤液以2 ml/min的流速,通过DA-2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10 mm×10 mm),用水冲洗至洗脱液无色,继以10%乙醇冲洗,直至洗脱液无色,弃去上述两洗脱液,后以95%乙醇冲洗,收集洗脱液中的深色部分,挥干乙醇,残渣用甲醇1 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ml,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H薄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有相同颜色的斑点(大黄)色谱图见图1。
作者:汪晶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腰腿痛丸中麻黄碱的含量。方法:样品超声处理,离心后取上清液,在λS=515 nm,λR=680 nm下测定含量。结果:方法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结论:可作腰腿痛丸的质控方法。
作者:尚立霞;张玲;胡庆文;单卫华;郭承军;时延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紫草油为我院自制中药,具有消炎解毒、止痛消肿、祛腐生肌、收敛止血之功效。局部用于烧伤、烫伤等多种外科疾病及某些妇科病、皮肤病。经多年临床应用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制备1.1 处方紫草100 g,豆油1 000 g。1.2 制备方法取豆油置容器中加热至约200℃,离火,陆续加入剪成约1 cm长,经紫外线照射消毒的紫草,随加随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15 min,趁热过滤,滤液分装于100 ml无菌瓶内。2 临床应用2.1 治疗Ⅰ度、浅Ⅱ度烫火伤将患部消毒处理后涂以紫草油,3~4次/d。或敷以消毒的紫草油纱布,进行包扎,换药1次/2 d,4~8 d即愈。2.2 治疗外伤常规清创后,敷以消毒的紫草油纱布,包扎,换药1次/2 d,一般换药2~4次即可治愈。
作者:程静;房云霞;司民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以中草药制剂石乌膏治疗妇女宫颈糜烂,收到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1 制备工艺1.1 处方石榴皮15 g,乌梅(去核)15 g,白芷16 g,野菊(全草)9 g,枯矾9 g,清鱼肝油适量。1.2 制备按处方将药物炮制合格后,称量配齐,分别研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均匀,用清鱼肝油调成稠膏状,即得。1.3 性状为棕褐色油膏。1.4 检查应符合《中国药典》软膏剂项下有关规定。1.5 功用清热解毒,排腐生肌。主治宫颈糜烂。1.6 用法选用0.1%活力碘棉球擦洗外阴、阴道分泌物和宫颈,再用消毒干棉球擦干。将油膏涂在带尾棉球正面,置于阴道内,药面紧贴宫颈,留线端于阴道口外,8~12 h取出。换药1次/d,6 d为1个疗程。2 疗效观察2.1 疗效判定标准白带量明显减少,腰痛及坠感消失,宫颈充血消失,宫颈表面光滑,颜色正常,月经正常,为痊愈;白带量减少,宫颈糜烂充血明显减少,患者有时仍有坠感,为显效;患者自觉坠感减轻,白带量减少,糜烂面减小,但仍有脓性分泌物,为好转;患者症状基本无改善,为无效。
作者:范晓莉;张菊英;万才针;范学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自1995-07~1999-12间运用挑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7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30例,女48例;年龄小24岁,大71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长3 a,短15 d;治疗次数少3次,多7次。其中42例经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本组病例均经X线拍片检查,显示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或后突;部分病人经CT或MRI检查发现椎间盘退行性变;少数病人经TCD检查确定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颈部活动而引发),重者伴恶心、呕吐、心悸、胸闷、视力模糊、幻觉、耳鸣等。2 治疗方法[1]2.1 取穴病人俯案,充分暴露颈项部,医者立于病人背后。参照温氏《颈椎病防治250问》选择3点。常规消毒后,局部2%利多卡因麻醉,每点约0.5~1 ml。2.2 挑治方法以特制不锈钢针沿局麻针眼进针,依次挑破表皮、真皮,后达皮下,约0.6~1 cm深,挑口直径约2~3 mm,把挑口周围约10 mm内的肌纤维全部挑净,消毒后用薄姜片敷于挑口,外以纱布包扎,1次/周。
作者:柳庆明;朱冬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便秘是指大便干结难解,排便不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证。由于粪便在直肠内停滞太久,水分被吸收,使大便干结、坚硬,致排便困难。临床上根据便秘的性质分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种类型。器质性便秘需要做一系列检查,做相应的病因根治。这里我们主要谈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属于中医的“便秘”“大便困难”范畴,其治疗方法很多,而辨证施食对便秘的预防和治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辨证施食1.1 燥热型便秘由于胃肠积热,热入阳明,灼伤津液所致。1.1.1 主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腹胀或腹痛,面赤,口干口臭,心烦或身热。舌红、苔黄,脉滑数。1.1.2 食疗法则清热通腑,润肠通便。1.1.3 饮食宜忌宜进甘平、寒凉、润肠通便之品,如燕麦、香蕉、菠菜、竹笋、空心菜等。忌食辛辣、性温助热生火之物。如辣椒、大蒜、花椒、生姜等。
作者:张修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骨折病人,由于骨损伤及骨邻近软组织的血管断裂形成瘀血,致使伤病部位肿胀、疼痛,加剧了患者的痛苦。我们与我院骨伤科密切合作,研制的骨伤合剂,能显著减轻骨伤病人的疼痛、肿胀症状,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了疗程,本文报道骨伤合剂的研究内容。1 处方 当归40 g,泽兰40 g,泽泻40 g,丹皮40 g,乳香24 g,猪苓40 g,桃仁40 g,赤芍40 g,生地60 g,没药24 g,车前子48 g,青皮24 g,陈皮24 g,忍冬藤120 g,地鳖虫24 g,红花24 g,川芎24 g。2 制备方法 以上17味,加水煎煮2次,1.5 h/次,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100 g,苯甲酸适量,煮沸使溶解,滤过,调整体积至1 000 ml,即得。3 质量控制3.1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混悬液体,味甜、微苦。3.2 鉴别取本品25 ml,加乙醚60 ml振摇,分取乙醚提取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 ml,作为供试品溶液。
作者:马巽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抗类风湿丸的定性质量标准,以更好地控制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方中川乌、草乌、党参、独活、黄芪均具特征斑点。结论:所用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抗类风湿丸的定性质量标准。
作者:周本杰;吴朝晖;胡莲;杨海恩;姚育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复方丹参制剂根据其组方组成、给药途径的不同,通常有注射给药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口服给药的复方丹参片及其改进剂型。其中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组成,随着其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常用于治疗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1]。复方丹参片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传统方,由丹参浸膏、三七和冰片组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由于其制剂工艺和质量尚存在不少问题,为此采用新工艺将其制成多种剂型,如丸剂、胶囊剂等。1 剂型1.1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工业制备中,中药注射剂澄明度是影响其制剂质量经常面临的问题。余练康等通过研究认为提高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澄明度应严把药材关,用3次水煎煮,3次醇沉,水煎煮液浓缩到每ml含原生药1.3~1.5 g,同时用热处理冷藏法或活性炭吸附过滤法尽可能除去鞣质,用碱液调pH值5~7,能较好地解决澄明度问题[2]。同时崔吉卫等研究发现,将丹参水煎3次(2,1.5,1.5 h)合并煎液浓缩至每ml含1.5 g生药后,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60%,冷藏24 h,过滤浓缩后调醇量至80%,冷藏24 h,其上清液丹参素含量比原工艺提高20%[3]。
作者:刘小清;罗宪堂;欧阳小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散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ODS-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为1.0 ml*min-1;测定波长为230 nm,柱温为室温。按外标法定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5次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为1.50%。
作者:王爱武;赵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汗法属中医治病八法中之一法,临床多用以治疗表证。痹证乃风、寒、湿邪侵袭肌肤经络,客阻于筋脉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在痹证之初,邪气客表,往往多用汗法,使邪气随汗而解。但在久痹,邪气深入,痹着胶结多舍汗法而不用。笔者近年临床中发现,不论新痹久痹,均可应用汗法,但汗之之法,则应根据病之不同而有所不同,试归纳如下。1 汗可祛邪 以汗法祛邪,宜在痹证之初,方如麻杏薏甘汤、九味羌活汤。此为常法,不多赘述。2 汗可以鼓舞气血 久痹之证,往往气血虚弱,邪气久羁,痹着胶结,缠绵难愈。治宜补益气血,舒筋活血,方如独活寄生汤等。但因患病既久,气血虚弱,沉闷涩滞,短期难以奏效。此时若在常法之间,交替使以汗法,汗后重用补益,会令周身气血为之一振,活跃运行,汗后再重以补益,使气血有后继之力,运行健旺,则邪气易于祛除。
作者:安文静;王卓;张洪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敌人,因此要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必须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我院制剂室运用曾学文主任医师经验方制成强心康口服液,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报告如下:1 处方组成 人参、黄芪、川芎、麦冬、桂枝、附子、猪苓、泽泻、葶苈子等。2 制备工艺 将人参加水煎煮2次,2 h/次。收集煎液,残渣和余药加水煎煮2次。第1煎2 h,第2煎1 h,煎液与上述人参煎液合并浓缩至每ml含原药1 g,加食用乙醇使含醇量为50%,沉淀48 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后,药液加蒸馏水配至全量,加入适量苯甲酸钠,调pH值4.5~7.0之间,分装,灭菌,即得。3 质量控制标准3.1 检查本制剂含生药量5.0 g/10 ml,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4,pH值为4.5~7.0。3.2 人参鉴别取本品20 ml,用正丁醇20 ml振摇提取,取正丁醇液蒸干,加硫酸的45%乙醇溶液(7→100) 15 ml,加热回流1 h,挥去乙醇用氯仿10 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用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ml各含1 mg的混合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作者:黄桂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