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巴布剂研究思路探讨

楼步青;何伟棠

关键词:中药巴布剂, 原料, 配方, 透皮促进剂, 制备工艺
摘要:根据国内外巴布剂的研制现状,提出中药巴布剂的研究开发思路。认为中药巴布剂的研究应考虑以下五个方面:巴布剂的基质原料研究;巴布剂基质配方研究;透皮促进剂的筛选及从中药中开发透皮吸收促进剂;制备工艺研究;质量评价。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施护心得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难愈,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临床表现以反复下腹疼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为主,多伴有月经失调,痛经甚至不孕,属中医“带下病”“痛经”“症瘕”“不孕”等范畴。妇科检查可见子宫活动欠佳或固定,子宫压缩,单侧或双侧附件增厚,呈条索状或呈片状,轻度压痛或触痛,一侧或双侧可扪及炎性包块,压痛明显或粘连固定,宫骶韧带增粗,触痛,此病缠绵难愈,重伤元气,故临床上常见寒热错综,虚实夹杂之证。护理上应分别辨证施护,方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本病的辨证施护分述如下:

    作者:康小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竹叶石膏汤治疗胆道术后呕吐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原为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而设。 胆道手术后患者出现呕吐的情况,临床屡有所见。几年来,我试用竹叶石膏汤治疗12例,疗效很好,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均为成年人。其中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引流者7例,胆囊切除者4例,胆总管引流者1例。患者都在术后3~7 d出现频繁呕吐。

    作者:李继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的临床联合应用

    黄芪为豆科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具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拔毒生肌、补中益气、抗病毒、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黄芪注射液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在临床上,应用黄芪注射液与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其疗效显著增强。1 辅助治疗肺心病 肺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有肺心病的患者在缺氧条件下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损伤生物膜结构,使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细胞受损,而黄芪注射液中含有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活性,同时,它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功能,增加抗缺氧能力,防止脂质过氧化,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增强机体抵抗力等多种功能[1,2]。

    作者:卢晓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正交试验法优化酸枣仁汤制备工艺

    目的:优选酸枣仁汤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酸枣仁汤浸膏得率及酸枣仁汤浸膏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选用药材粗粉,按处方比例混匀,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再加入总量为药材8倍量的水,维持温度95℃回流提取2次,1 h/次。结论:本实验表明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作者:李会军;刘双跃;李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参苓白术散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8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眼底疾病。本病病程常达数月,易反复发作,影响视力。可单眼亦可双眼受累。过去认为是由视网膜血管痉挛引起通透增加造成血管渗漏而发病。然而近年来大量文献和研究对本病的发生、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提出免疫反应及代谢障碍等学说[1],但对其发病的真正原因和病机仍未明了。因此在治疗上缺乏针对性的有效方法。激光光凝封闭渗漏点可缩短疗程,但因光凝后残留有永久性暗点和可能发生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等并发症而使这一疗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2]。我们应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丽珍;金忠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热淋清颗粒治疗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热淋清颗粒是贵州威门药业公司研制的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中成药。自2000-03~2001-01,本院对60例尿路感染病人进行热淋清颗粒加氟哌酸与单用氟哌酸两种方式对比治疗。总结如下:1 病例选择 60例患者均为诸暨市红十字医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37.5岁。病人均有典型尿路刺激症状和(或)伴有腰痛、血尿,发热及肾区叩击痛,尿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5个/HP,并进行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

    作者:徐文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孙泽民治银屑病验方桑根汤临证治验

    吾早年在江阴市中医院进修,幸获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孙泽民(当时年届八旬余,为中医皮肤科名家)秘笈治疗银屑病验方桑根汤(自拟)。笔者曾试用于临床,获满意疗效。今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 方剂组成 桑白皮12 g,板蓝根15~20 g,丹皮6~15 g,地肤子10 g,白鲜皮10 g,赤芍10~15 g,丹参10~15 g,红花6 g,防风6 g。

    作者:贾遇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金疮止血消炎药抗炎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金疮止血消炎药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药物抑菌试验和药物诱导试验小鼠及细胞,观察抑菌结果和其炎症指标抑制及减少能力。结果:能减少小鼠气囊内的细胞游出以及炎症坏死因子(PGE2)的产生;同时还抑制了刀豆球蛋白A(ConA)所导致的内毒素血症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可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1(IL-1)和一氧化氮(NO)。结论:金疮止血消炎药的抗炎作用主要与抑制细胞生长,并抑制IL-1、NO和PGE2等炎症坏死因子的产生有关。

    作者:刘大基;刘解生;徐继勋;徐维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爆压法炮制马钱子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比较爆压法炮制与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马钱子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总生物碱,用理化方法,TLC,UV,IR对提取物进行鉴定。结果:马钱子经爆压法、砂烫法和烘烤法炮制后,总生物碱的含量下降甚微,与生品比较仍达92%~95%以上;三种炮制品中主要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定性鉴别结果差异不大。结论:爆压法与砂烫法和烘烤法对马钱子生物碱主要成分的含量分布影响差异不大,爆压法可替代砂烫法和烘烤法。

    作者:丁宗华;赵家胜;沈玉杰;丁建江;瞿群威;潘华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论中医抗衰老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祖国医学衰老理论与抗衰老理论和实践,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学派林立,立论甚丰,乃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抗衰老的原则,包括医药抗衰延年与修身养性两个方面。1 中医抗衰老的方法及其应用1.1 阴阳平衡法阴阳平衡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之纲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认为人的生、长、衰、亡是由体内阴阳的变化所决定的。

    作者:董跃珍;陈黎琼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葛根素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我们用葛根素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23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诊断SMI的标准:①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降低≥1 mm(J点后持续80 ms);②ST段改变持续时间>1 min;③下次发作的判断需在前次ST段恢复到基线至少1 min后,即“三个一”的诊断标准[1]。选38例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1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且运动试验提示心肌缺血,近期无心肌梗塞及不稳定心绞痛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42~58岁,平均年龄为46.6岁。

    作者:章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健肝茶保肝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健肝茶的保肝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硫化乙酰胺和异硫氰酸萘酯所致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测定健肝茶的保肝作用;通过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重量测定和溶血素生成实验,检查健肝茶的免疫作用。结果:健肝茶对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抑制小鼠血清胆红素升高,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溶血素含量。结论:健肝茶具有明显的保肝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其大耐受量为762 g生药/kg,本品毒性很小。

    作者:钟正贤;周桂芬;陈学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自拟益肠固涩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

    笔者将自拟益肠固涩汤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大的52岁,小16岁;病程长18 a,短1 a。就诊前有21例服用过水杨酸偶氮磺胺类药物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因其副作用大均停用,改用中草药治疗。32例均做过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实验室检查2次以上,未发现病原体。镜检有红、白细胞,巨噬细胞。32例均为轻型。

    作者:邵战海;王静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慢性胃炎临证用药体会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笔者依临床经验体会到,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时,辨证论治合理选择药物对于临床提高疗效、防止疾病逆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兹谈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体会如下。1 清胃热忌克伐过度 饮食所伤是临床上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寇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芦荟治疗皮肤感染伤口疗效观察

    芦荟属多年生百合科多肉质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有“急救植物”“无声医师”“万应良药”等美称,在医药、美容、保健以及食品等方面有着神奇的功能。在临床中为加速皮肤感染创口的愈合,我院自1998年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感染伤口采用中药芦荟外敷以促进创面愈合,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脑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改进

    目的:改进脑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提高产品的澄明度。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法精制脑康口服液,并与醇沉法制得的脑康口服液进行工艺质量及薄层层析图谱鉴别比较。结果:经大孔树脂法精制的脑康口服液澄明度明显提高。结论:大孔树脂法精制脑康口服液的质量明显优于醇沉法制得的脑康口服液,而且可缩短生产周期,唯一不足是成本略高。

    作者:张春艳;郭浩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肩周炎32例观察

    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其好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故常称为“五十肩”,有自愈倾向。又因其疼痛较剧,肩部(肩关节)多处于被动冻结状态,有些教科书又称之为“冻结肩”。对肩周炎的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在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功能锻炼,加之局部的理疗、热敷等,多能治愈,治愈后也可能再复发。我院外科近四年来,陆续收治肩周炎患者32例,年龄44~54岁,采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德庆;张兴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灵芪安神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灵芪安神口服液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中主要成分。结果:方中灵芝、黄芪、枸杞子的主要成分,其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灵芪安神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作者:何德;汤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双黄连冲剂治疗病毒引起的剧烈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双黄连冲剂治疗主要由病毒引起的剧烈咳嗽效果。方法:治疗组均给予双黄连冲剂5~20 g,口服,3次/d,5 d为1疗程;对照组均给予镇咳合剂5~15 ml,口服,3次/d,5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99%明显高于对照组70.71%。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肺胀证治进展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部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致肺脾肾虚损,痰涎壅盛所致。以胸中胀满,上气咳喘,动则加剧,甚则面色晦暗,唇甲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等为特征,有似现代医学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本病随着工业污染加重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之势。近年来中医对该病的病理及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概述如下:

    作者:杨根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