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施护心得

康小前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中医, 辨证施护, 妇科常见病, 单侧或双侧, 子宫活动, 月经失调, 炎性包块, 虚实夹杂, 下腹疼痛, 痛经, 身心健康, 临床表现, 妇科检查, 不孕, 复发率, 多发病, 带下病, 粘连, 压缩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难愈,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临床表现以反复下腹疼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为主,多伴有月经失调,痛经甚至不孕,属中医“带下病”“痛经”“症瘕”“不孕”等范畴。妇科检查可见子宫活动欠佳或固定,子宫压缩,单侧或双侧附件增厚,呈条索状或呈片状,轻度压痛或触痛,一侧或双侧可扪及炎性包块,压痛明显或粘连固定,宫骶韧带增粗,触痛,此病缠绵难愈,重伤元气,故临床上常见寒热错综,虚实夹杂之证。护理上应分别辨证施护,方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本病的辨证施护分述如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胃炎临证用药体会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笔者依临床经验体会到,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时,辨证论治合理选择药物对于临床提高疗效、防止疾病逆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兹谈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体会如下。1 清胃热忌克伐过度 饮食所伤是临床上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寇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肩周炎32例观察

    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其好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故常称为“五十肩”,有自愈倾向。又因其疼痛较剧,肩部(肩关节)多处于被动冻结状态,有些教科书又称之为“冻结肩”。对肩周炎的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在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功能锻炼,加之局部的理疗、热敷等,多能治愈,治愈后也可能再复发。我院外科近四年来,陆续收治肩周炎患者32例,年龄44~54岁,采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德庆;张兴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微量元素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有机酸、酚类、苷、单宁、挥发油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多种成分。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偏重有机成分,而对无机物则仅作为杂质处理。80年代受到金属络合物药物的启发,随着对植物中药理活性物质的深入探讨,无机成分中的微量元素的药理活性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上就记载了金属矿物药与疾病治疗有关。近几十年来,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本文就对中药中微量元素Fe, Zn, Mn, Cu, I等与中药临床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求其内在的联系。

    作者:曾白林;陈启霞;居明乔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护理

    中药复方制剂,是中药配制的尝试,也是中药由传统的炮炙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加工方法的具体体现。但中药成分复杂,配伍后其相互间理化作用或药理反应,有时会造成不良反应。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因其质量要求很高,这一问题更显突出。本文就刺五加注射液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夏宗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枸杞对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枸杞对小鼠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方法:用100%浓度枸杞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检测小鼠抗体产生能力,特异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检测(SRFC)、血清IgG检测。结果:用药组以上三项免疫学指标均增高。结论:枸杞有明显促进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

    作者:邱世翠;高法彬;彭启海;邸大琳;宫照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中西药物配伍禁忌

    在临床上经常可见一些患者将中西药同服,多则有几十味中药再加上西药,成分复杂,往往会引起中西药物的配伍禁忌,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医务人员要重视和了解中西药配伍引起的物理、化学、药理、药剂等方面的配伍禁忌,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1 物理性配伍禁忌

    作者:唐本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凉泻针刺手法对内毒素致热大鼠血浆环核苷酸及其比值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凉泻针刺手法对致热大鼠血浆内环核苷酸水平及其比值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提插手法、捻转手法、透天凉手法及提运手法刺激模型大鼠,然后分别测定血浆内cGMP的比值。结果:各项指标的组间数据,对于改善致热大鼠血浆内环核苷酸水平及其比值的作用,以提运手法佳,其次是透天凉手法。结论:提运手法是一种简便效验的手法,对于临床实热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六合;刘轲;董善京;周友龙;张景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孙泽民治银屑病验方桑根汤临证治验

    吾早年在江阴市中医院进修,幸获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孙泽民(当时年届八旬余,为中医皮肤科名家)秘笈治疗银屑病验方桑根汤(自拟)。笔者曾试用于临床,获满意疗效。今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 方剂组成 桑白皮12 g,板蓝根15~20 g,丹皮6~15 g,地肤子10 g,白鲜皮10 g,赤芍10~15 g,丹参10~15 g,红花6 g,防风6 g。

    作者:贾遇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32例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小儿肺炎的20%。其发病机制与直接侵犯及免疫损伤有关,可致多系统损害。临床采用红霉素治疗效佳,但病程较长。为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该病的辅助治疗作用。笔者自1997-01~1999-12观察了3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红霉素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国立森;卢典阳;陈相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甘草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体会

    甘草为豆科类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芒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主要成分为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制剂有甘草片、甘草粉、甘草浸膏、甘草合剂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调和诸药等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挛急疼痛,痈疽疮毒,缓解药物毒性。本文就甘草及其制剂在临床的应用谈体会如下。

    作者:葛文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雷公藤多苷的临床新用途

    雷公藤多苷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以及一定的抗凝和抗菌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白塞综合征、儿童肾病综合征、狼疮性及紫癜性肾炎、银屑病、红皮病和过敏性疾病等。现将近几年来雷公藤多苷的临床新用途介绍如下:

    作者:王莉;宋小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药丸剂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丸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和微丸等,一般以蜜丸、水蜜丸、水丸较多见。笔者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中药丸剂存在质量问题。1 存在的问题 蜜丸、水蜜丸易出现水分、卫生学不合格;水丸(包括糖衣丸)易出现霉变及称量、溶散时限不合格。这直接影响质量及疗效,其原因与生产、工艺、原料、包装、贮存等有直接关系。1.1 原料药的粉碎细度不够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需粉碎过筛,如细度不够,不但影响质量,而且影响疗效。新版《中国药典》规定,供制丸剂用的药粉应为细粉或细粉。即选用国家标准的R40/3系列药筛,细粉全部通过5号筛,细粉全部通过6号筛,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规定制法要求。

    作者:金晓玲;崔爱民;孙东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藿香正气水的不良反应

    藿香正气水是临床常用的中药酊剂。其主要成分为苍术、茯苓、陈皮、大腹皮、厚朴、生半夏、白芷、广藿香油等;有解热化湿、理气和中的功能;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泻泄、胃肠型感冒等。临床应用中偶见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作者:翟敏;余绍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叶下珠胶囊治疗3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与灭澳灵治疗12例作对照。结果:叶下珠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灭澳灵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曾振东;俸曙光;韦金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芦荟治疗皮肤感染伤口疗效观察

    芦荟属多年生百合科多肉质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有“急救植物”“无声医师”“万应良药”等美称,在医药、美容、保健以及食品等方面有着神奇的功能。在临床中为加速皮肤感染创口的愈合,我院自1998年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感染伤口采用中药芦荟外敷以促进创面愈合,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双黄连冲剂治疗病毒引起的剧烈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双黄连冲剂治疗主要由病毒引起的剧烈咳嗽效果。方法:治疗组均给予双黄连冲剂5~20 g,口服,3次/d,5 d为1疗程;对照组均给予镇咳合剂5~15 ml,口服,3次/d,5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99%明显高于对照组70.71%。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片中青藤碱的含量

    目的:制订青藤碱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的含量,以氯霉素为内标。结果:线性范围2.5~25 μg/ml。方法回收率99.8%,RSD1.3%。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结果可靠。

    作者:潘细贵;罗顺德;张先洲;罗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灯盏花素与尿激酶联用治疗脑梗塞30例

    自1998年以来,我院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加灯盏花素治疗脑梗塞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60例患者,按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病例选择。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64.5岁;脑CT检查示单灶性脑梗塞22例,多灶性脑梗塞6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2例,均无尿激酶应用禁忌症,且都是在发病48 h内用药。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1岁;脑CT示单灶性脑梗塞20例,多灶性脑梗塞8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5例。

    作者:李义培;陈书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调摄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痛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我院妇科近期施行了无痛人工流产术,并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但如何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调摄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利于身体的恢复,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对近期360例患者进行了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柏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佩舒华洗颜粉治疗面疮60例护理体会

    《巢氏病源候论》云:夫面上生疮者由内热外虚、风湿所乘则生疮也,肺主气,候于皮毛,脾内气虚则肌肤腠理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气温则肌内生热也,湿热相搏,故会面生疮也。面疮患者病程多缠绵,往往此伏彼起,新疹不断继发,可迁延数年或更久。现将我科治疗面疮患者60例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道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