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

周舸;陶敏;沈小清

关键词:BiPAP, 呼吸机,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护理
摘要:对32例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予以BIPAP呼吸机面(鼻)罩辅助通气.结果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29例临床症状改善,生命体征稳定,PaCO2、SaO2升至正常.提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选择合适面罩,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做好脱机准备及并发症护理是保障呼吸机有效治疗的措施之一.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跌倒相关评定量表的研究概况

    寻求客观的老年跌倒测评工具, 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防范老年跌倒事件的发生.对国内外有关老年跌倒的测定方法及评定量表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促进相关工作者交流,进一步探讨老年跌倒的危险因素及评定方法,并为在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使有潜在跌倒危险的老年人能客观预测其跌倒风险.

    作者:郝燕萍;刘雪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

    对32例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予以BIPAP呼吸机面(鼻)罩辅助通气.结果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29例临床症状改善,生命体征稳定,PaCO2、SaO2升至正常.提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选择合适面罩,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做好脱机准备及并发症护理是保障呼吸机有效治疗的措施之一.

    作者:周舸;陶敏;沈小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髋关节软组织液体松解术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改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将232例AS患者按入院顺序单日分为观察组(118例),双日分为对照组(114例),两组均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同时采用髋关节软组织液体松解术(注射点为股骨头高点上1.0~2.0 cm处),每周注射1次,连续6周.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除扩胸度外,疼痛评分、Schober试验、枕壁试验、15米步行时间、晨僵时间、髋关节活动度等6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软组织松解术可有效缓解(AS)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兰萍;黄安斌;徐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放松训练辅助治疗焦虑症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辅助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方法将132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辅以简单的娱乐活动,观察组增加放松训练,2周(1个疗程)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放松训练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治疗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大梅;魏秋菊;刘红霞;闫玉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改良灌肠法与传统灌肠法效果比较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无痛的灌肠方法.方法选择20例无其他并发症的结肠炎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传统法(常规灌肠法)和改良法(改进后方法)灌肠.结果改良法肛管插入不适、注入药液时不适、灌肠后腹部不适、灌肠后明显便意感、药液保留时间>4 h、灌肠后脉搏加快>10次/min、灌肠后收缩压增加>10 mmHg等评价指标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灌肠法的改进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长香;李淑杏;李建民;田喜凤;王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建立社区老年公寓护理模式探讨

    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给整个社会的老年护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总结现有老年人护理模式,提出一种新型的社区老年公寓模式.此模式综合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和老年公寓模式的优点,既方便,又减轻了子女的负担,还解决了医疗服务配备不全的问题.

    作者:陈洪海;陈忠;黄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社区急危重患者的程序化转运

    为及时、迅速转运患者,提高社区急危重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杜绝和减少转运患者中医疗纠纷的发生,为社区医护人员提供临床参考.对53例急危重患者采用程序化转运,包括转运前准备、转运前评估、科学有效的转运方法等.结果转运过程中无1例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提示采用程序化转运方法可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效率,有效地保证转运安全,对患者的后续治疗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钟爱珍;李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信念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信念及其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30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健康信念和治疗依从性等.采用SPSS 11.0 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0例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总得分为35.32±6.95;9.00%患者选择从不就诊,12.67%患者从不服药,40.00%患者未定期到医院检查;治疗依从性与健康信念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分析中,显示患者的健康信念与治疗依从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慢性乙肝患者越能认识到治疗行为的益处及必要性,维护身体健康的动机越强,其治疗依从性越高;而认为治疗慢性乙肝有害、没有必要治疗者其依从性较差.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信念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减少或延缓慢性乙肝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控制疾病的传播,护士应关注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信念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使护理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

    作者:冯辉;何国平;戴碧如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精神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观察16例住院精神病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施行个体化护理.结果 9例患者3 d后症状减轻,6例7 d后缓解,1例合并肺栓塞死亡.随访6个月,5例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长时仍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但对生活及工作无明显影响;其余患者症状消失.结论科学的护理可改善住院精神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莲芳;李秀辉;杜少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影响护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健康教育的效果受许多因素制约,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主要有护士因素、患者因素及其它因素.只有采取提高认识、促进护士观念转变,加强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掌握健康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把握健康教育时机,健全质控及反馈等对策,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作者:林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一次性无菌保护套用于肠外减压

    临床上肠穿孔、肠梗阻、肠套叠、肠坏死做肠切除时常需做肠内减压或肠外减压.以往常用无菌敷料垫于床旁,上端垫于肠管开口下,下端接污物桶,然后行肠外减压,此法易污染、臭味重.

    作者:杨晓兰;朱静;罗文姣;刘智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4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内容包括一般药物治疗和脱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可起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的作用.

    作者:王珊玉;林友平;万长秀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液体给氧法介绍

    给氧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一般为鼻导管式、面罩式、鼻塞式,或高频喷射(HFJV)式,均为经过呼吸道提高血液内含氧量及其饱和度,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我院自1995年8月至2005年11月使用液体给氧治疗呼吸道疾病患者500余例,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雪燕;廖勇;廖春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EDTA-K3抗凝剂血常规管采血发生血小板凝集现象

    2005年6月我院收治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含有EDKA-K3的真空采血管抽血检验血常规,连续两次采血结果均显示血小板减少,查体时出现原因不明血小板减少.经骨髓穿刺结果确诊为非真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为抗凝剂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PT+A采血管采血却显示血小板正常,二次采血检验结果证明,含EDTA-K3抗凝剂的血常规管有血小板凝集现象,该患者血小板减少并非护士采血操作不当所致检验值不准确.以后每次采血均改为含0.109M枸橼酸钠的PT+A真空采血管后,此患者未再出现由于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而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作者:魏悦;高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湿敷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煎剂湿敷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56例压疮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压疮,观察组采用常规处理后加中药煎剂湿敷治疗压疮,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不同时期压疮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中药煎剂湿敷治疗压疮效果安全、确实.

    作者:姚宪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九华膏治疗Ⅱ、Ⅲ期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九华膏治疗Ⅱ、Ⅲ期压疮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压疮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换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九华膏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九华膏治疗Ⅱ、Ⅲ期压疮效果可靠、安全,操作简便.

    作者:温杏良;吴晓霞;郑倩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肝病致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肝病致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8例Ⅱ~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创面处理后观察组敷以双黄连粉,对照组敷以庆大霉素与胰岛素浸泡的无菌纱布.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肝病所致压疮,可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刘中丽;胡志玲;陶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预防血管内导管感染探讨

    血管内置入导管是当今医学的重要干预方法,但导管感染并发症仍居高不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4个过程)能正确指导护理实践,有效预防导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瑞春;李幼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手型输液固定夹板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上常常遇到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老年痴呆及小儿患者,手部输液时因难以固定手及前臂,陪伴必须时刻在旁守护.如输液时稍有不慎即可导致针头滑出或液体漏出血管外.鉴此,2004年1月笔者自行设计了手型输液固定夹板,用于患者静脉穿刺成功后对手部的固定、制动,经临床应用2年共26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萍;张素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不同时期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对不同时期老年痴呆症(AD)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社区老年人进行AD疾病筛查,对确诊AD不同时期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回访,了解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AD患者(家属)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AD患者(家属)对疾病认知、生活规律、娱乐活动、记忆锻炼、饮食调护、晚期生活自理等方面的认识;健康教育对AD的早发现、早治疗,延缓病情发展,减少残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玉娥;周莉;陈招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